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雾腐蚀对不同损伤状态LY12铝合金拉伸性能和疲劳寿命的影响
1
作者 李颖 慕娟娟 +2 位作者 温泉 王志高 赵静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1,共8页
通过打孔和室温浸泡试验,预制了飞机服役后LY12铝合金构件表面不同尺寸的通孔和腐蚀损伤,分析了预损伤试样再次经历盐雾腐蚀后的拉伸性能与疲劳寿命变化。结果表明:试样经浸泡120h+盐雾腐蚀96h后,腐蚀坑的棱边被溶解,腐蚀产物增多且疏松... 通过打孔和室温浸泡试验,预制了飞机服役后LY12铝合金构件表面不同尺寸的通孔和腐蚀损伤,分析了预损伤试样再次经历盐雾腐蚀后的拉伸性能与疲劳寿命变化。结果表明:试样经浸泡120h+盐雾腐蚀96h后,腐蚀坑的棱边被溶解,腐蚀产物增多且疏松,蚀坑引起应力集中,造成试样的抗拉强度较母材试样降低了6.4%;经过盐雾腐蚀96h后,通孔损伤试样有效截面积减小,ϕ0.5mm、ϕ1.0mm通孔损伤试样的抗拉强度较母材试样分别降低了11.3%和15.5%;随着加载疲劳应力的增大,断口裂纹扩展区的面积逐渐减小,裂纹扩展寿命缩短,而循环盐雾48h与96h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12铝合金 服役损伤 盐雾腐蚀 拉伸性能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增材修复2A14铝合金孔型缺陷组织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浩 温泉 +2 位作者 任寿伟 于强 李晨晨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5,共9页
目的 研究静轴肩搅拌摩擦增材技术(SSFSW)对2A14铝合金构件孔型缺陷增材修复后修复区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SSFSW工艺方法对9.5 mm厚的2A14铝合金圆孔台阶面进行增材修复,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显微维氏硬度... 目的 研究静轴肩搅拌摩擦增材技术(SSFSW)对2A14铝合金构件孔型缺陷增材修复后修复区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SSFSW工艺方法对9.5 mm厚的2A14铝合金圆孔台阶面进行增材修复,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显微维氏硬度计及拉伸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修复后接头的各项性能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修复接头的增材区与基体区表面基本不存在因搅拌头下压而导致的材料减薄现象,且增材区与基体界面能够实现较好的冶金结合。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显示,增材区内部材料流动性好且组织结构致密,组织晶粒度得到明显细化,增材修复区内的Al2Cu沉淀相发生动态再结晶,呈颗粒状弥散分布在α-Al基体中。增材区平均显微硬度为115HV,较基体区的135HV降低了约14.8%。修复后构件的平均拉伸力达到52 042 N。相对于基体区,增材区断口宏观形貌更加平整,微观韧窝形态明显变小、深度变浅且分布致密,总体表现出韧性断裂特征。结论 SSFSAM技术可实现9.5 mm厚2A14铝合金圆孔形台阶缺陷的修复,但力学性能略微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轴肩搅拌摩擦焊 增材修复 2A14 Al2Cu沉淀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RD-CNN的航空发动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搏文 庞新宇 +2 位作者 程宝安 李峰 宿绅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01-207,231,共8页
航空发动机结构与系统的复杂性导致轴承的故障诊断方法通常面临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的困难。针对以上不足,考虑实际工程诊断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转子位移概率密度信息(probability density information of rotor displac... 航空发动机结构与系统的复杂性导致轴承的故障诊断方法通常面临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的困难。针对以上不足,考虑实际工程诊断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转子位移概率密度信息(probability density information of rotor displacement,PIRD)的航空发动机轴承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其主要对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模型进行改进,在传统的卷积层前面增加了PIRD的提取层,可以提取转子振动位移信号的概率密度信息,有效地降低了数据的冗余度,同时保留了故障监测的重要指标。提出的PIRD-CNN诊断模型保留了1DCNN端到端的故障诊断优势,将该模型在航空发动机试验台产生的轴承故障数据进行测试,其对轴承故障诊断精度可达96.58%,与基准研究相对比表明,PIRD-CNN能够快速且更加精准地诊断航空发动机轴承的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轴承 转子位移概率密度信息(PIRD) 卷积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梯系统横向动力学建模与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宋丹龙 张鹏 +2 位作者 白洋洋 尹明虎 刘凯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30,共8页
为了研究高速电梯的横向振动特性,建立了电梯轿厢系统的6自由度横向动力学模型,通过导轨安装和变形误差分析,建立了正弦激励、三角激励、阶跃激励和脉冲激励等4种导轨激励模型;通过状态空间方法求解了轿厢系统振动加速度响应,分析了导... 为了研究高速电梯的横向振动特性,建立了电梯轿厢系统的6自由度横向动力学模型,通过导轨安装和变形误差分析,建立了正弦激励、三角激励、阶跃激励和脉冲激励等4种导轨激励模型;通过状态空间方法求解了轿厢系统振动加速度响应,分析了导轨激励分布和模型、运行速度、导靴弹簧刚度及轿厢系统参数等因素对电梯横向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空载电梯在导轨阶跃激励下轿厢振动加速度响应最大,且振动加速度随着运行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因此减小导靴刚度和导轨直安装误差、合理布置上下导靴间距、增大系统质量有利于减小电梯的横向振动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梯 横向振动 动力学建模 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P功能化UiO-66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作为润滑油纳米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浩文 李番番 +4 位作者 吴韦 李旭光 钱勇 张梦晨 刘建喜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4-1073,共10页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可设计的组成结构以及可调的表面物化性质,在润滑油纳米添加剂方面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MOFs纳米颗粒与基础油之间差的相容性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中...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可设计的组成结构以及可调的表面物化性质,在润滑油纳米添加剂方面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MOFs纳米颗粒与基础油之间差的相容性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中选择具有良好化学、机械和热稳定性的UiO-66纳米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并通过将3种不同分子链长和结构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DDP)分子在UiO-66上进行组装.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动态光散射和高频摩擦磨损试验机对DDP修饰前后UiO-66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化学结构、粒径分布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DDP分子可以通过配位相互作用组装在UiO-66纳米颗粒表面而不会破坏初始MOFs的形状尺寸和结晶性,DDP的修饰有效改善了UiO-66纳米颗粒在溶剂以及基础油中的分散稳定性,进一步将其作为润滑油纳米添加剂,可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并能有效提高基础油的抗载能力以及综合摩擦学性能.最后,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其摩擦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DP分子修饰的UiO-66纳米颗粒通过DDP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了摩擦反应膜以及Zr-MOFs的“滚珠轴承”效应,有效减少了摩擦副表面的摩擦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S UiO-66 表面修饰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工艺知识的驱动桥装配序列规划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刚锋 张寰 +2 位作者 刘思濛 岳萍 张栋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4-574,共11页
针对工程机械驱动桥装配序列规划中缺乏基于知识的推理决策,难以实现复杂产品智能化装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工艺知识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构建了驱动桥装配语义工艺知识信息模型,表达子装配体层级结构信息、属性信息和装配语义信... 针对工程机械驱动桥装配序列规划中缺乏基于知识的推理决策,难以实现复杂产品智能化装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工艺知识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构建了驱动桥装配语义工艺知识信息模型,表达子装配体层级结构信息、属性信息和装配语义信息。通过建立装配序列规划本体,并将SWRL规则引入装配本体,研究了工艺知识的语义表示和推理决策。采用Neo4j构建驱动桥工艺知识图谱,实现了典型结构子装配体装配序列快速识别。通过量化零件几何、物理属性和装配工艺信息对装配效率的影响,生成装配权重序列,并利用SWRL规则迭代修正形成非典型结构子装配体装配序列。以某型号压路机驱动桥装配序列生成与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知识驱动的复杂产品装配序列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序列规划 驱动桥 本体建模 规则推理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6钛合金环形锻件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洪涛 何剑雄 +2 位作者 谭勇 王耀湘 王淑云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4,共3页
为确定变形参数对TC6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分别用稍高于和低于β相变点的温度对TC6合金进行了环形件的成形,对这两种制度成形锻件的组织、性能的研究表明:TC6合金在稍高于β相变点的单相区变形,显微组织为网篮状组织;而在α+β两相... 为确定变形参数对TC6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分别用稍高于和低于β相变点的温度对TC6合金进行了环形件的成形,对这两种制度成形锻件的组织、性能的研究表明:TC6合金在稍高于β相变点的单相区变形,显微组织为网篮状组织;而在α+β两相区成形,得到的组织为等轴组织。TC6合金近β锻造和α+β两相区锻造的常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没有明显差异。采用近β锻造可在不影响力学性能的情况下提高TC6合金的可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6钛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可锻性 环形锻件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车削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哲 李磊 沈雪红 《工具技术》 2019年第11期51-54,共4页
为探究切削参数对难加工材料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基于田口法对Inconel 718材料进行正交切削仿真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灰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切削三要素对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为Inco... 为探究切削参数对难加工材料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基于田口法对Inconel 718材料进行正交切削仿真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灰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切削三要素对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为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高效切削加工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切削力 切削温度 灰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高温合金切削仿真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哲 李磊 沈雪红 《工具技术》 2020年第1期59-62,共4页
以GH4169高温合金为切削仿真分析对象,采用田口法、信噪比分析、极差分析和交互作用分别得出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影响最大,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切削温度随着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增大而略有增大,切削力随着切削深度和进给量的增大而... 以GH4169高温合金为切削仿真分析对象,采用田口法、信噪比分析、极差分析和交互作用分别得出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影响最大,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切削温度随着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增大而略有增大,切削力随着切削深度和进给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切削力增大会使切削温度升高。运用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得出切削参数的帕累托最优解集,优化结果和仿真试验结果误差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高温合金 切削温度 切削力 遗传算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强化对异种不锈钢焊接接头振动疲劳性能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符素宁 武德安 +1 位作者 赵静 王亚洲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0,71,共6页
研究了1Cr14Ni3W2VB/1Cr18Ni9Ti异种不锈钢手工钨极氩弧焊对接接头的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对比分析了不同的激光冲击强化参数对于试验件显微硬度、残余应力、显微组织和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后,试样表面压应力明显增... 研究了1Cr14Ni3W2VB/1Cr18Ni9Ti异种不锈钢手工钨极氩弧焊对接接头的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对比分析了不同的激光冲击强化参数对于试验件显微硬度、残余应力、显微组织和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后,试样表面压应力明显增加,最大可达259 MPa,且距表面约1 mm深度内均为残余压应力。距试样表面1 mm深度内均为残余压应力。随着激光冲击强化能量增加,激光冲击强化试样的残余压应力呈增大趋势。特别是8 J激光冲击强化后,焊缝热影响区的晶粒细化效果明显,显微硬度显著增加,试样振动疲劳寿命与未激光冲击强化试样相比增加了2.57倍。将该技术应用到某型航空发动机压力传感器壳体的修理上,保障了该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 异种不锈钢焊接接头 显微硬度 显微组织 残余应力 振动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6056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非均匀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泉 李文亚 +2 位作者 吴雪猛 任寿伟 赵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8-94,I0008,共8页
采用双轴肩搅拌摩擦焊对4 mm厚6056铝合金进行了焊接,分析了接头不同特征区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非均匀特性.结果表明,接头横截面等效应变呈哑铃状,与焊缝横截面宏观形貌一致;接头横截面沿焊缝中心左右两侧塑性应变呈非对称分布状态,... 采用双轴肩搅拌摩擦焊对4 mm厚6056铝合金进行了焊接,分析了接头不同特征区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非均匀特性.结果表明,接头横截面等效应变呈哑铃状,与焊缝横截面宏观形貌一致;接头横截面沿焊缝中心左右两侧塑性应变呈非对称分布状态,其中接头前进侧的塑性应变值高于后退侧;搅拌区靠近前进侧和中间位置的大角度晶界比例高于后退侧,前进侧和中间位置主要为B型{112}<110>织构,后退侧为A型{111}<110>织构;焊缝的带状区局部发生不完全动态再结晶,变形晶粒比例高达58.9%,带状区为B型{112}<110>织构,织构强度为10.6,高于搅拌区其它位置;接头热影响区的应变超过18%,高于整体接头应变3.6%,热力影响区的应变与整体接头相近,而搅拌区的应变小于整体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肩搅拌摩擦焊 非均匀性 显微组织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静止上轴肩BT-FSW工艺过程及成形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温泉 李文亚 +2 位作者 吴雪猛 任寿伟 赵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8-96,I0008,I0009,共11页
以AA6056铝合金单静止上轴肩双轴肩搅拌摩擦焊(stationary upper shoulder bobbin tool friction stir welding,SSUBT-FSW)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了SSUBT-FSW温度场与应变场分布规律及接头成形机理.结果表... 以AA6056铝合金单静止上轴肩双轴肩搅拌摩擦焊(stationary upper shoulder bobbin tool friction stir welding,SSUBT-FSW)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了SSUBT-FSW温度场与应变场分布规律及接头成形机理.结果表明,SSUBT-FSW的上轴肩处于静止状态,有效增加了焊接稳定性,并将最大扭矩减小至55 N·m(常规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最大扭矩65 N·m).静止上轴肩对焊缝表面施加顶锻压力,促使弧纹的波峰与波谷的高度差从60μm减小至10μm,显著提高了接头表面光洁度.下轴肩旋转所产生的塑性应变区直径大于搅拌针,促使接头横截面等效塑性应变场呈梯形分布,与横截面温度场具有高度吻合性. SSUBT-FSW过程中产生材料非对称性流动行为,靠近下轴肩的材料流动性显著优于静止上轴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静止上轴肩双轴肩搅拌摩擦焊 成形特征 温度场 材料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L205A大厚板铝合金TIG堆焊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浩 温泉 +3 位作者 吴雪猛 陈潜 赵静 向辉耀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6-145,共10页
目的解决壁厚25 mm的ZL205A铸造铝合金在多层多道TIG焊过程中接头易出现气孔和虚焊等问题,进而实现大厚板ZL205A的高质量焊接。方法采用TIG堆焊方法对25 mm厚的ZL205A进行焊接,研究不同层间焊接电流对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焊... 目的解决壁厚25 mm的ZL205A铸造铝合金在多层多道TIG焊过程中接头易出现气孔和虚焊等问题,进而实现大厚板ZL205A的高质量焊接。方法采用TIG堆焊方法对25 mm厚的ZL205A进行焊接,研究不同层间焊接电流对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焊后接头焊核区存在明显的气孔缺陷,随层间焊接电流的增大,气孔缺陷数量和尺寸显著增加。焊接接头根据组织特征分为焊核区、熔合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其中焊核区晶粒尺寸最小,约为20μm,仅为母材晶粒尺寸的1/5左右。在焊核区晶界处弥散分布了大量Al2Cu、AlCu及少量Al12CuMn2颗粒相。随焊接电流的增大,接头拉伸强度及伸长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最大拉伸强度为母材强度的94%,最大伸长率仅为母材伸长率的41.72%。在最优焊接电流下,接头拉伸断裂位置为母材处和焊缝处,气孔缺陷是导致焊缝断裂的主要原因,而母材断裂的主要原因为晶界间存在较多脆硬性AlCu/颗粒相。结论采用TIG多层多道的焊接方法通过控制不同层间电流可以实现25 mm厚ZL205A的高强度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铝合金 大厚板 焊接电流 多层多道 颗粒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ZL205A铝合金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浩 温泉 +3 位作者 姜波舟 邹文 闫华伟 黄晶洪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3-151,共9页
目的改善25mm厚ZL205A铝合金TIG堆焊接头的组织性能,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并明确接头的强化机制。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及硬度计等手段,系统研究了T5热处理前后焊接接头显微组织的演变规律及力学性能特征。结果... 目的改善25mm厚ZL205A铝合金TIG堆焊接头的组织性能,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并明确接头的强化机制。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及硬度计等手段,系统研究了T5热处理前后焊接接头显微组织的演变规律及力学性能特征。结果在未经过T5热处理的焊接接头熔核区晶界处,存在大量呈网状分布的白色物质,经过T5热处理后晶界处的白色物质基本消失。热处理后熔核区晶粒间区分明显,晶界清晰可见,晶粒尺寸为25μm左右。晶界处的白色物质主要是Cu原子偏聚后生成的Al_(2)Cu化合物;热处理后,晶界处的Cu原子经过扩散溶解进入铝基体中,达到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的效果,使接头拉伸强度从196.8MPa升高为431MPa,接头显微硬度从80HV升高为150HV。热处理前后,接头断口处Al_(2)Cu化合物含量变化显著,在未经过热处理的焊接接头断口处,Al_(2)Cu化合物分布较多;而在经过热处理的接头断口处,Al_(2)Cu化合物仅零星出现。最终,接头的断裂类型呈现脆性和韧性混合的断裂方式。结论经过T5热处理后,ZL205A铝合金TIG堆焊接头组织特征得到改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升,拉伸性能提升了约119%,硬度提升了约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205A铝合金 显微组织 T5热处理 Cu原子 固溶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盘冲压工艺及模具结构
15
作者 郭明生 《金属成形工艺》 1998年第4期12-14,共3页
油盘成形最困难部位是中心凹部,针对这个部位采用了倒推方法进行分析与计算.并且特别指出前工序必须为后工序留出足够的面积以利于后续工序的进行.
关键词 倒推法 凸苞 中凹部 储存面积 油盘 冲压 冲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