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调度信息系统数据共享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苏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1-27,共7页
国家能源集团拥有煤炭、电力、运输、化工等全产业链业务,铁路在运输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铁路产业数据集中管理、协同、共享极为重要。铁路数据具有数据规模庞大、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实时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对国家能源集团铁路数... 国家能源集团拥有煤炭、电力、运输、化工等全产业链业务,铁路在运输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铁路产业数据集中管理、协同、共享极为重要。铁路数据具有数据规模庞大、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实时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对国家能源集团铁路数据进行分类,分析铁路数据共享现状,研究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调度信息系统数据共享技术,建立铁路数据共享模型,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标准化、数据服务等技术方法对模型进行实现。建立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调度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平台,整合铁路数据资源,优化铁路数据交换方式,实现全集团铁路数据集中管理和统一共享,支撑铁路产业板块深度数字转型,助力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运营管控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数据 数据采集 数据标准化 数据服务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层次视觉信息的人物交互动作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宝珍 张晋 +1 位作者 王宝录 余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643-650,共8页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动作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智能驾驶、人机交互、多媒体内容审核等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人体动作中的人物交互是动作识别的核心内容之一。现有的人物交互动作识别模型对人物关系的提取仅仅停留在表层视觉...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动作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智能驾驶、人机交互、多媒体内容审核等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人体动作中的人物交互是动作识别的核心内容之一。现有的人物交互动作识别模型对人物关系的提取仅仅停留在表层视觉特征之上,并未充分挖掘人体关键区域以及人物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了层次化的图神经网络模型(HGNN)对人物交互动作建模。HGNN模型从局部到整体显式地对人体关键区域以及人和物构成的场景图进行建模,并利用注意力图池化机制(AttPool)剔除层次图中冗余的信息和噪声,再通过图卷积网络提取图结点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对卷积网络提取的特征进行聚合与优化,从而得到反映人物交互动作本质的特征表示。另外,HGNN模型在中层图进行的临时监督分类也能够约束网络更好地学习到交互动作的人体模式,避免网络对交互对象产生“偏见”。最后,针对HGNN模型,设计了多任务损失函数,用于有效进行模型训练。为了验证HGNN模型的有效性,在公开的大型数据集V-COCO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结果均显示所提出的HGNN模型对常见的人物交互动作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鲁棒性,精度(mAP)超过了现有的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模型,同时领先于大部分最新的多流卷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人体动作识别 人物交互 深度学习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事故智能应急预案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晓蕾 高进东 +3 位作者 赵开功 李严肃 李长明 谢子彬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5,91,共9页
为了实现应急预案数字智能化管理,快速生成精准有效的救援方案,采用网络爬虫技术从事故案例及事发后状况中获取基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构建一种分层结构化应急预案生成模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应急预案进行有... 为了实现应急预案数字智能化管理,快速生成精准有效的救援方案,采用网络爬虫技术从事故案例及事发后状况中获取基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构建一种分层结构化应急预案生成模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应急预案进行有效性评估,形成了煤矿事故数字智能化应急预案系统。选取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验证“8·29”肖家湾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和“10·31”金山沟煤业瓦斯爆炸事故子事件集合,证明了智能应急预案生成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研究结果表明:实时添加事发信息,快速生成可视化预案,自动分析结构化存储,可提高应急预案生成效率与精准性,降低事故灾害风险和损失,提升矿井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事故 应急预案 智能化 结构化 案例库 规则推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AE-KSSEL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郝玲玲 朱永利 王永正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为了充分利用变压器发生故障时产生的大量无标签样本,提高故障诊断精度,提出基于深度收缩自编码器(DCAE)与核半监督极限学习机(KSSELM)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使用无标签样本对DCAE网络逐层训练,初始化网络参数,然后用有标签样本数... 为了充分利用变压器发生故障时产生的大量无标签样本,提高故障诊断精度,提出基于深度收缩自编码器(DCAE)与核半监督极限学习机(KSSELM)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使用无标签样本对DCAE网络逐层训练,初始化网络参数,然后用有标签样本数据对网络参数进行微调,最后将有标签样本与无标签样本一起作为深度收缩自编码器与核半监督极限学习机(DCAE-KSSELM)混合网络的输入并完成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稳定性好,故障诊断精度高,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故障诊断 无标签样本 收缩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可燃气体小孔泄漏危险范围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开功 张晓蕾 +2 位作者 李长明 陈刚 盖泳伶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1-290,共10页
为了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紧张的现状,发展合成油工业作为我国石油资源的补充是合理的途径,而在化工合成中,大多数反应都需要在加压环境中进行。泄漏是最常见的事故之一,而现阶段对于加压装置、管道气体泄漏的研究还有待完善。因此,通过CFD... 为了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紧张的现状,发展合成油工业作为我国石油资源的补充是合理的途径,而在化工合成中,大多数反应都需要在加压环境中进行。泄漏是最常见的事故之一,而现阶段对于加压装置、管道气体泄漏的研究还有待完善。因此,通过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化工合成中常见的气体(H_(2)、CO、CH_(4))为研究对象,气体泄漏后危险浓度的范围作为气体泄漏危险范围,利用Fluent软件开展不同工况下气体泄漏扩散模拟,以研究不同气体、不同泄漏压力、不同泄漏温度以及不同泄漏口直径情况下气体泄漏扩散规律及泄漏危险范围,并构建泄漏危险范围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泄漏压力的增大,气体泄漏危险范围随之增加;随着气体温度的增大,气体泄漏危险范围随之明显降低;随着泄漏口直径的增大,气体泄漏危险范围随之明显增加。在3个变量中,泄漏口尺寸的增大对于危险范围的扩大最为明显,当气体泄漏压力由1 MPa提高到2 MPa时,3种气体泄漏危险范围增加10%左右;当气体温度由300 K提高到400 K时,3种气体泄漏危险范围同样增加10%左右,而当泄漏口直径由2 mm增加到3 mm时,3种气体泄漏危险范围增加50%。通过对于3种气体(H_(2)、CO、CH_(4))数值模拟结果中的泄漏危险范围的长度、宽度数据的定量分析,并对于参量进行无量纲处理,最终分别得出3种气体(H_(2)、CO、CH_(4))泄漏危险范围(长度、宽度)的预测模型,其中泄漏危险范围长度和宽度为压力比和温度比的函数,预测结果可为泄漏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合成 气体泄漏 计算流体动力学 危险范围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应急队伍救援能力评估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晓蕾 赵开功 +1 位作者 李长明 陈刚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24-1728,共5页
为了衡量城市应急救援队伍救援响应处置能力,基于我国对城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标准要求,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建立城市应急救援队伍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法定量评估,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并以我国南方... 为了衡量城市应急救援队伍救援响应处置能力,基于我国对城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标准要求,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建立城市应急救援队伍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法定量评估,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并以我国南方某城市为实例,对其应急队伍救援能力进行定量评估,发现以综合消防救援队伍为主的城市消防站布局和应急队伍能力建设,是城市公共安全保障线和安全长效机制的关键节点,并对其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研究表明:该评估方法可为建立城市安全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提升城市应急准备工作水平和开展区域协同救援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科学评估和有效提升城市应急队伍救援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做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应急队伍 应急救援能力 层次分析法 加权法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哲 周斌 +4 位作者 李文慧 李晓蕴 周友 冯占科 赵涵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针对难以从煤矿机电设备事故表象和部分监控数据判断设备事故根本原因,以及缺少能够利用历史数据、经验知识的有效手段来提高设备事故处理效率等问题,构建了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知识图谱。首先设计四组元本体模型的数据关系,确定本体及本... 针对难以从煤矿机电设备事故表象和部分监控数据判断设备事故根本原因,以及缺少能够利用历史数据、经验知识的有效手段来提高设备事故处理效率等问题,构建了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知识图谱。首先设计四组元本体模型的数据关系,确定本体及本体之间的关系类型;然后根据设计的数据关系,采用机器学习和规则模板相结合的方法从数据库、文本中抽取实体、关系和属性;最后基于Python语言,通过py2neo库用Cypher语句对实体、关系和属性进行创建并存入Neo4j图数据库,实现知识图谱的构建和更新。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知识图谱在煤矿机电设备事故诊断、风险管理和智能问答等方面的应用可使用户高效利用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相关知识,帮助设备维护人员快速查找事故链条、定位事故原因并提出维修方案,达到降低事故率、减少事故处理时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电设备 知识图谱 Neo4j 事故诊断 风险管理 智能问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一体化管理与应用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清福 卢齐 +1 位作者 史春生 刘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7-12,共6页
为提高员工的作业技能和作业安全程度,减少员工不安全行为,降低事故率,针对煤炭行业岗位标准流程,在业务优化的基础之上,采用分层级授权管理、实现流程编辑工具自主化、标准作业流程与岗位风险预控相融合等方法,建立流程子库,并提升流... 为提高员工的作业技能和作业安全程度,减少员工不安全行为,降低事故率,针对煤炭行业岗位标准流程,在业务优化的基础之上,采用分层级授权管理、实现流程编辑工具自主化、标准作业流程与岗位风险预控相融合等方法,建立流程子库,并提升流程管理“学、用、评”功能,构建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一体化平台。研究结果表明:将标准作业流程编辑、发布、应用、检查、评价等管理功能集成为一体,有助于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深入应用,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安全生产 岗位标准作业 流程库 流程一体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危化品全流程监管平台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祺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95-199,共5页
为实现危化品全过程安全监管,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利用区块链技术,研究危化品各个环节数据的安全可信共享和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管理技术。通过分析危化品管理的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讨论危化品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危化品监管的需求,如承... 为实现危化品全过程安全监管,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利用区块链技术,研究危化品各个环节数据的安全可信共享和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管理技术。通过分析危化品管理的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讨论危化品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危化品监管的需求,如承运商监管、主体企业监管、车辆运输监管、场所监管、安全培训监管等,进而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危化品监管平台的系统框架,划分数据层、区块链平台层、业务逻辑处理层、可信数据展示层。通过危化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废弃处置各个环节的信息上链,实现多个监管部门对危化品实现全方位、穿透式监管,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危化品 全流程 监管平台 安全事故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地压多参量集成监测预警平台本地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天敏 庞伟 +2 位作者 刘旭东 于晓辉 王恒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7,38,共10页
为提高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水平,对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矿井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多参量集成监测预警平台本地化建设方案。该平台基于B/S架构并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包含应用服务平台、物联网平台、大数... 为提高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水平,对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矿井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多参量集成监测预警平台本地化建设方案。该平台基于B/S架构并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包含应用服务平台、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运维平台4个模块,具备监测预警一张图、实时监测、综合预警、报表系统、设备管理、语音报警等功能,且融合了冲击地压多系统多参量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平台本地化建设实现了数据信息的监测、挖掘、融合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可进行微震、地音、应力等监测数据的深度研判和危险预警的智能发布,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大幅度提高了预警效率和效果,为矿山冲击地压灾害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监测预警 多参量集成 工业互联网平台 指标体系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边界框关键点距离的框回归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聂志勇 阴宇薇 +1 位作者 汤佳欣 涂志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75,共11页
针对目前基于交并比(IoU)的框回归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检测精度不高、收敛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点距离交并比(KIoU)的框回归方法。从几何知识入手,将矩形的3个顶点和1个中心点作为关键点,通过计算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来判断... 针对目前基于交并比(IoU)的框回归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检测精度不高、收敛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点距离交并比(KIoU)的框回归方法。从几何知识入手,将矩形的3个顶点和1个中心点作为关键点,通过计算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来判断预测框与真实框的位置以及形态差异。构建基于关键点交并比损失的新型损失函数,计算实际情况与理想情况下预测框与真实框的关键点交并比之差,将关键对应点的距离作为IoU的惩罚项以加速模型收敛过程,利用关键点信息在定位上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来提高目标检测精度。以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SSD和两阶段目标检测算法Faster R-CNN为基准算法,在PASCAL VOC和COCO数据集上将KIoU与IoU、GIoU、DIoU、CIoU等4种交并比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在检测精度方面,在Faster R-CNN上KIoU相较IoU提升了2.91%,相较目前表现较好的DIoU提升了0.11%,在SSD上KIoU相较IoU与DIoU分别提升了0.96%与0.06%;在目标检测视觉效果方面,KIoU方法对目标的定位更加准确,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目标漏检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边界框回归 交并比 关键点距离交并比 关键对应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视角地理视觉定位
12
作者 刘旭东 余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95-401,共7页
伴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爆炸性增长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在许多场景下,例如地广人稀的偏远山区,基于位置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凸显。但由于这些区域GPS信号遮挡或信号基站难以覆盖,GPS定位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图像地理定位指仅根据视觉信息... 伴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爆炸性增长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在许多场景下,例如地广人稀的偏远山区,基于位置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凸显。但由于这些区域GPS信号遮挡或信号基站难以覆盖,GPS定位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图像地理定位指仅根据视觉信息确定图像的拍摄位置。在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预测照片的地理位置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不同条件下(例如,不同的天气,物体或相机设置)拍摄的图像会呈现出巨大的变化。文中尝试探索图像的跨视角地理视觉定位方法,首先利用逆极坐标转换将街景视角转换为空域视角图像,以此减少两者间的域差异,再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来对不同视角的图像进行编码以获得更加鲁棒的图像全局向量描述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图像匹配和街景视角查询图像的定位。在图像特征提取方面,采用了VGG16模型,利用层数更深的小卷积核的方式去增大网络模型的感受视野并节省参数。在特征编码方面,将多尺度注意力机制融入NetVLAD模型,将骨架模型提取到的特征编码成更加鲁棒的全局特征描述子向量。实验结果显示,上述方法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的街景视角的匹配与定位,同目前已有的方法相比,匹配精度更高。而且无须专业设备采集的高清街景视图,普通智能手机拍摄的街景视图即可获得较好的匹配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视角定位 逆极坐标系转换 NetVLAD 多尺度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