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氧条件的补连塔煤矿褐煤自燃发火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陆浩 赵亚东 方中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52-158,共7页
不同地区煤质由于成煤年代、沉积环境、地质作用等不同,派生出不同煤种,因此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导致自燃发火标志气体及其指标的不同。为了探究补连塔煤矿褐煤的煤自燃发火情况,首先,选取该地区12煤、22煤进行自燃氧浓度(21%)下的... 不同地区煤质由于成煤年代、沉积环境、地质作用等不同,派生出不同煤种,因此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导致自燃发火标志气体及其指标的不同。为了探究补连塔煤矿褐煤的煤自燃发火情况,首先,选取该地区12煤、22煤进行自燃氧浓度(21%)下的煤自燃发火模拟试验,分析了CO及烃类气体生成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出CO可以作为煤自燃发火的指标气体,其预测的温度范围应在40~110℃。C_(2)H_(4)和C_(3)H_(6)可以作为预测预报煤自燃发火加速阶段的标志气体,其预测的温度范围应在110~290℃。C_(2)H_(4)可以视为煤的氧化已确实进入自热加速阶段的标志气体。C_(2)H_(2)可以作为预测煤自燃火灾进入激烈阶段的标志气体;然后,通过进行变氧浓度(21%,10%,7%,5%)的煤自燃升温试验,对比分析气体产物规律、煤温变化和耗氧速率变化,得到了煤自燃发火临界氧浓度,氧气在21%和10%时,煤的氧化存在明显的激烈阶段,而氧气浓度为7%时,煤的氧化不存在激烈阶段。而氧浓度至5%时,煤的氧化受到了极大的抑制。结果表明,CO、C_(2)H_(4)、C_(3)H_(6)和C_(2)H_(2)可作为煤自燃预测预报的主要参考指标,并且得到了不同气体的预测温度范围,为后续的工作和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性;补连塔煤矿的自燃发火临界氧浓度为7%,为采空区注氮防火设计和自燃“三带”划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标志气体 程序升温 临界氧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低采高半煤岩巷负压除尘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英兵 康永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10-114,共5页
煤矿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对井下工作人员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在掘进机掘进过程中,每掘进1 m所产生的粉尘量也相当可观。我国煤炭行业每年因尘肺病导致的死亡病例已超过生产安全事故的2倍。2010年7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 煤矿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对井下工作人员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在掘进机掘进过程中,每掘进1 m所产生的粉尘量也相当可观。我国煤炭行业每年因尘肺病导致的死亡病例已超过生产安全事故的2倍。2010年7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出台了《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制定了粉尘质量浓度超标按事故处理的强制性措施,标志着国家对煤矿粉尘危害的高度重视和对粉尘治理的重大需求。补连塔煤矿现所有掘进队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型号为FBCD№7.1,功率为2×30 kW矿用防爆抽出式除尘风机,掘锚机在掘进过程中除尘效果非常理想。本文对补连塔煤矿低采高半煤岩巷负压除尘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从干式除尘风机、集尘箱、低采高除尘风筒布置、自动除尘系统的应用、吸尘口除尘风筒自移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除尘 负压风筒 粉尘 治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22409综采工作面低氧呈现规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3
作者 苗涛 宋元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47-151,共5页
基于补连塔煤矿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的特点,结合补连塔煤矿地质赋存条件,针对补连塔煤矿22409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出现的低氧现象,总结了该工作面低氧特点及其规律,通过多方位分析22409工作面产生和涌出低氧气体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总... 基于补连塔煤矿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的特点,结合补连塔煤矿地质赋存条件,针对补连塔煤矿22409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出现的低氧现象,总结了该工作面低氧特点及其规律,通过多方位分析22409工作面产生和涌出低氧气体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总结出了工作面低氧的防治手段。认为:补连塔煤矿所采煤层气赋存带处于CO_(2)~N_(2)带,采空区遗煤在良好的蓄热和供氧条件下发生低温氧化反应,释放低氧气体,在抽出式通风的作用下,低氧气体随着气流涌向工作面,当地面大气压力降低,采空区“出气”现象加剧时,低氧范围随之加大。通过研究工作面多种低氧防治措施并总结历年工作面低氧防治经验,补连塔煤矿对22409工作面在回采期间采取井上下堵漏、工作面隅角安设挡风帘、导风帘、风动风机稀释气体、均压系统热备用、上隅角抽放技术、日常加强工作面气体监管力度等手段和措施来防治工作面低氧,确保了22409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低氧现象 防治技术 补连塔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勘探技术在补连塔煤矿的勘探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茂林 李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16-221,共6页
以神东煤炭集团公司补连塔煤矿五盘区为例,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野外数据进行采集,选取最合适的技术措施,结合多种方法、多种参数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精细处理,查明了五盘区内主要煤层的赋存情况及落差大于5 m的断层,预测了主要可采... 以神东煤炭集团公司补连塔煤矿五盘区为例,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野外数据进行采集,选取最合适的技术措施,结合多种方法、多种参数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精细处理,查明了五盘区内主要煤层的赋存情况及落差大于5 m的断层,预测了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变化情况并编制了煤层厚度变化趋势图,对比了勘探前后煤层的构造情况,得到了客观、真实地反应实际地质构造特征的三维地震数据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煤炭开采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研究及其具体成效 被引量:4
5
作者 乔柄霖 彭海兵 +1 位作者 刘兆祥 刘学江 《中国煤炭》 2023年第S01期93-98,共6页
简要分析了我国煤矿矿井水排放及综合利用现状,阐述了补连塔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研究的必要性以及该项目采用的矿井水处理工艺。该项目的应用取得以下显著成效:矿井水100%达标回用加快了沉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从根本上... 简要分析了我国煤矿矿井水排放及综合利用现状,阐述了补连塔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研究的必要性以及该项目采用的矿井水处理工艺。该项目的应用取得以下显著成效:矿井水100%达标回用加快了沉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从根本上消除了采空区积水隐患保障了煤矿安全生产;免除了矿井水入河排污费、减少了矿井水新水用量;采用“三级三用二循环”矿井水治理保护模式,让矿井水转变为绿色水源,有效缓解了矿区用水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综合利用 处理工艺 除氟除氨氮系统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神东亿t级煤炭生产基地雨季“三防”应急管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立辉 刘建宇 呼天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03-207,共5页
神东矿区为国内首个年产超2亿t的矿区,下属13矿(14井),横跨山西、陕西、内蒙古自治区3个省,其中9矿(10井)沿乌兰木伦河两岸布置。乌兰木伦河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强度大,历时短,洪水峰高量小、暴涨暴落、变化急骤。雨季气候异常... 神东矿区为国内首个年产超2亿t的矿区,下属13矿(14井),横跨山西、陕西、内蒙古自治区3个省,其中9矿(10井)沿乌兰木伦河两岸布置。乌兰木伦河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强度大,历时短,洪水峰高量小、暴涨暴落、变化急骤。雨季气候异常多变,汛期乌兰木伦河河水倒灌或排洪系统不畅等都有可能引发矿井水害事故。从应急管理的角度出发,围绕神东亿t级煤炭生产基地汛期雨季“三防”管理体制建设、“三防”管理机制建设、“三防”管理制度建设、“三防”管理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进行了论述,为类似亿t级煤炭生产基地汛期雨季“三防”应急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灾事故 应急管理 雨季“三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忽马线灌溉区边坡渗水评价及治理
7
作者 李伟 高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42-146,共5页
依据补连塔煤矿忽马线灌溉区边坡局部渗水范围及大小,开展了对灌溉区域的整体性评价分析。通过对灌溉区地貌、水文、气象、岩性、排水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灌溉区边坡稳定性的理论计算并结合补连塔煤矿地质资料,最终得出了导致边坡出现渗... 依据补连塔煤矿忽马线灌溉区边坡局部渗水范围及大小,开展了对灌溉区域的整体性评价分析。通过对灌溉区地貌、水文、气象、岩性、排水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灌溉区边坡稳定性的理论计算并结合补连塔煤矿地质资料,最终得出了导致边坡出现渗水区的主控因素为局部忽马线边坡坡度大于风积砂层水下休止角。灌溉点距离斜坡较近,仅局部忽马线公路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不影响整体边坡稳定性。结合评估结论,系统提出了多种相应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区 深水区 边坡稳定 忽马线 补连塔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n型CO催化剂催化氧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露函 姜延航 +2 位作者 李旭 孙亚胜男 王丽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为探究不同金属掺杂和沉淀温度对Cu-Mn型催化剂催化氧化CO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n型CO催化剂,利用自主搭建的试验平台,测试分析不同金属掺杂和沉淀温度条件下Cu-Mn型CO催化剂催化氧化CO特性;然后通过全自动物理吸附仪和X... 为探究不同金属掺杂和沉淀温度对Cu-Mn型催化剂催化氧化CO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n型CO催化剂,利用自主搭建的试验平台,测试分析不同金属掺杂和沉淀温度条件下Cu-Mn型CO催化剂催化氧化CO特性;然后通过全自动物理吸附仪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仪获得催化剂的孔隙特征参数和表面晶型结构,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展示催化剂催化氧化CO的反应过程,并介绍催化剂在煤矿井下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测试时间内(80 s以内),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CO体积分数表现为逐渐减小、缓慢增加后趋于平缓的变化特征,反应的CO物质的量逐渐增加。催化剂催化氧化CO效果越好,其比表面积越大,平均孔径越小,总孔容越大。当掺杂金属分别为Sn、Fe和Ce时,3种催化剂的催化氧化CO特性强弱由大到小为:CuMnO_(x)-Ce>CuMnO_(x)-Sn>CuMnO_(x)-Fe,参与反应的CO物质的量分别为0.0153、0.0093和0.0203 mol,CO消除效率分别为61%、47%和77%。沉淀温度为70℃时,催化剂的晶核数量要明显高于沉淀温度为60和80℃,当沉淀温度分别为60、70和80℃时,3种催化剂的催化氧化CO特性强弱由大到小为:CuMnO_(x)-Ce-70>CuMnO_(x)-Ce-80>CuMnO_(x)-Ce-60,参与反应的CO物质的量分别为0.01945、0.0203和0.0198 mol,CO消除速率分别为74%、77%和75%。含有丰富的表面氧空位是提高CO氧化反应和催化氧化性能的关键因素,CeO_(2)的存在有助于含碳物种的形成、氧活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n型CO催化剂 催化氧化特性 金属掺杂 沉淀温度 CO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德煤矿底板隐伏导水构造大区域精准探查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庞贵艮 李伟 刘小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35-240,共6页
保德煤矿是一座受奥陶系灰岩水威胁的高瓦斯矿井,矿井8号煤层底板承受奥灰水最大水头压力达5.3 MPa,突水系数达0.048 MPa/m,采掘过程中若遇垂向隐伏导水构造极易造成奥灰水突水。超前导水构造探查是矿井奥灰水防治主要手段,矿井原有采... 保德煤矿是一座受奥陶系灰岩水威胁的高瓦斯矿井,矿井8号煤层底板承受奥灰水最大水头压力达5.3 MPa,突水系数达0.048 MPa/m,采掘过程中若遇垂向隐伏导水构造极易造成奥灰水突水。超前导水构造探查是矿井奥灰水防治主要手段,矿井原有采掘工作面隐伏导水构造局部探查技术存在探测精度不足、制约生产的缺点。矿井采用长距离定向钻探、井下槽波地震探测和区域水化学分析等技术相结合的探测方式,实现了底板隐伏导水构造大区域精准探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长距离孔内物探技术。底板隐伏导水构造大区域精准探测技术与现代化矿井采掘技术相适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矿井单产单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灰岩 导水构造 精准探查 定向钻探 孔内物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面四巷瓦斯抽采对采空区遗煤自燃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延航 周露函 +1 位作者 韩明旭 王丽新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2-69,共8页
为研究高瓦斯易自燃煤层不同瓦斯治理条件下采空区自燃“三带”及温度场分布变化规律,结合某高瓦斯易自燃工作面的实际条件,构建了“一面四巷”采空区自然发火物理模型,将程序升温试验得到的煤样氧化耗氧参数和放热参数应用到数值模拟中... 为研究高瓦斯易自燃煤层不同瓦斯治理条件下采空区自燃“三带”及温度场分布变化规律,结合某高瓦斯易自燃工作面的实际条件,构建了“一面四巷”采空区自然发火物理模型,将程序升温试验得到的煤样氧化耗氧参数和放热参数应用到数值模拟中,分别研究了不同供风量、低抽流量及高抽流量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及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定量分析了氧化带最大宽度、氧化带面积和采空区最高温度点等参数随供风量、低抽流量及高抽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模拟测试范围内,提高供风量、低抽流量及高抽流量均会造成采空区漏风量增多,不利于采空区遗煤自燃防治;最高温度点变化不明显(仅在1 K范围内变化),高抽流量变化对采空区氧化带宽度和面积及最高温度的影响大于供风量和低抽流量;氧化带最大宽度随供风量增大而增加,采空区最高温度和氧化带面积随供风量增加而减小,供风量从1600 m^(3)/min增加到1900 m^(3)/min时,氧化带最大宽度增加了2 m(74~76 m),最高温度降低了0.1 K(315.38~315.28 K),氧化带面积减小了180.08 m^(2)(8669.49~8489.41 m^(2));氧化带最大宽度随低抽流量增大而增加,采空区最高温度和氧化带面积均随抽采流量增大而增加,低抽流量从200 m^(3)/min增加到300 m^(3)/min时,氧化带最大宽度增加了2 m(75~77 m),最高温度升高了0.152 K(315.340~315.492 K),氧化带面积扩大了51.56 m^(2)(8553.79~8605.35 m^(2))。高抽流量从80 m^(3)/min增加到240 m^(3)/min时,氧化带最大宽度保持在75 m,最高温度升高了0.76 K(315.13~315.89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供风量 抽采流量 氧化带宽度 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留窄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研究与讨论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虎 蒲平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7-70,共4页
为缓解工作面采掘接替紧张,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拟采用补连塔煤矿22407主运巷道作为窄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研究讨论主体。基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护巷窄煤柱最佳宽度为6 m。GDEM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护巷窄煤柱宽度为6 m时,巷道顶... 为缓解工作面采掘接替紧张,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拟采用补连塔煤矿22407主运巷道作为窄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研究讨论主体。基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护巷窄煤柱最佳宽度为6 m。GDEM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护巷窄煤柱宽度为6 m时,巷道顶底板和两帮最大移近量分别为96.58 mm和104.62 mm,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良好,为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沿空掘巷 煤柱宽度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技术条件下特大断面开切眼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建宇 张立辉 谢林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5-59,共5页
基于复杂技术条件下特大断面开切眼掘进设计、掘进设备选型配套、掘进工艺优化和开切眼综合控制等问题,以国能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煤矿12514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切眼为例,结合现场实际地质条件及开切眼顶底板移近量、顶板垮落情况,研究了... 基于复杂技术条件下特大断面开切眼掘进设计、掘进设备选型配套、掘进工艺优化和开切眼综合控制等问题,以国能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煤矿12514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切眼为例,结合现场实际地质条件及开切眼顶底板移近量、顶板垮落情况,研究了复杂技术条件下特大断面开切眼综合控制技术,确定了复杂技术条件下特大断面开切眼掘进的配套掘进设备、掘进速度、回采设备运输及安装所需空间、掘进工艺等综合技术参数。技术实施结果表明,复杂技术条件下特大断面开切眼综合控制技术的运用是安全可靠的,应用该技术可保证开切眼围岩稳定,可满足工作面设备的安装和初采,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大断面开切眼施工以及后续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断面 开切眼 掘进工艺 掘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层巷道过软岩段掘进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巍 王占宝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6-49,共4页
巷道下水平开拓掘进过程中,穿层巷道岩性变化较快,且变化过程中可能伴随着软岩及硬岩的掘进,在硬岩巷道掘进过程中,施工难点在于掘进设备能否满足岩性硬度的要求,软岩巷道施工则需要考虑顶、帮支护的问题。哈拉沟煤矿下水平开拓掘进过... 巷道下水平开拓掘进过程中,穿层巷道岩性变化较快,且变化过程中可能伴随着软岩及硬岩的掘进,在硬岩巷道掘进过程中,施工难点在于掘进设备能否满足岩性硬度的要求,软岩巷道施工则需要考虑顶、帮支护的问题。哈拉沟煤矿下水平开拓掘进过程中遇到膨润土,膨润土遇水膨胀,不仅在掘进过程中造成底板泥化,随着掘进过程中,膨润土层位发生变化,给巷道顶、帮支护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了保证巷道顶、帮支护达到可靠的效果,根据膨润土所在层位的变化,不断调整支护设计,最终保证掘进工作面顺利、安全通过膨润土影响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掘进 下水平开拓 膨润土 联合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矿井采空区注浆超长距离管线防大面积跑浆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兆祥 李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98-103,共6页
针对当前矿井注浆管线人工巡视存在的人工经济成本大、巡视效果差、采空区实际注浆量无法精确掌握、职业病高发、存在安全隐患等弊端,研究出了一种矿井采空区注浆超长距离管线防大面积跑浆关键技术。该技术给注浆系统的注浆管线每隔L米... 针对当前矿井注浆管线人工巡视存在的人工经济成本大、巡视效果差、采空区实际注浆量无法精确掌握、职业病高发、存在安全隐患等弊端,研究出了一种矿井采空区注浆超长距离管线防大面积跑浆关键技术。该技术给注浆系统的注浆管线每隔L米长度距离安设一个流量探头,共计安设的N+1个流量探头将注浆管线分为N段,通过监测分站将各处流量探头数据上传至地面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对各个探头上传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操控软件一方面将各数据分析结果自动绘制成曲线图显示于地面工业显示屏,同时将各段管线运行状态模拟图也同步呈现于地面工业显示屏;另一方面,如果注浆管线出现跑浆情况,操控软件随时远距离控制注浆设备由注浆切换为注清水,从而有效防止出现大面积跑浆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距离 注浆管线 防大面积跑浆 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掘进工程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伟 高振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0-66,共7页
以补连塔煤矿为例,系统总结煤巷掘进过程中存在矿压显现大,特别是下组煤掘进矿压显现尤其明显,超厚煤巷掘进底煤留设不合理,层位控制难,大断面煤巷掘进悬顶面积大,顶板控制难等工程影响因素,基于以上不同影响因素,结合掘进巷道的实际条... 以补连塔煤矿为例,系统总结煤巷掘进过程中存在矿压显现大,特别是下组煤掘进矿压显现尤其明显,超厚煤巷掘进底煤留设不合理,层位控制难,大断面煤巷掘进悬顶面积大,顶板控制难等工程影响因素,基于以上不同影响因素,结合掘进巷道的实际条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为巷道的安全高效掘进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案,最大化降低了巷道使用期内的各项维护投入,确保了巷道生命周期内安全高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掘进 巷道变形 层位控制 超大断面 顶板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工作面漏风测定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宁 张海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1-134,共4页
石圪台煤矿由于属于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同时受周边小煤矿及上覆采空区影响,漏风条件极为复杂,下分层工作面回采时存在复杂的漏风和内因火灾隐患,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基于示踪气体技术,对31201工作面进行了漏风通道测定,掌握了... 石圪台煤矿由于属于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同时受周边小煤矿及上覆采空区影响,漏风条件极为复杂,下分层工作面回采时存在复杂的漏风和内因火灾隐患,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基于示踪气体技术,对31201工作面进行了漏风通道测定,掌握了该工作面复杂的交叉漏风通道及漏风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进而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风条件 防灭火 示踪气体 漏风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煤层工作面合理长度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艳霞 卞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4-39,共6页
为探索浅埋煤层工作面合理长度,以补连塔矿12416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公式计算法,分析产量、经济效应、风量因素对工作面长度的影响,得出工作面长度合理区间为215~287 m;基于此,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探究非充分采动与充... 为探索浅埋煤层工作面合理长度,以补连塔矿12416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公式计算法,分析产量、经济效应、风量因素对工作面长度的影响,得出工作面长度合理区间为215~287 m;基于此,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探究非充分采动与充分采动条件下,不同工作面长度(200、220、240、260、280 m)采场与巷道顶板垂直应力分布情况。研究发现:当工作面长度>220 m时,巷道压力随工作面不断推进而陡增。当工作面长度≤240 m时,采场顶板来压随推进长度的增长陡增;当工作面长度>240 m时,采场顶板来压初始值很高,推进长度对顶板来压影响较小。综合考虑各项因素,12416综采工作面合理长度为220 m。研究成果可为相似条件工作面开采长度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工作面长度 经济效应 顶板垂直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采煤机电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银报 李瑞楼 卞涛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2期73-77,共5页
神东煤炭集团在用的连续采煤机主要为JOY公司生产,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电控系统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进口连续采煤机电控系统工作原理、保护逻辑、系统功能、电控箱壳体结构特点、内部布局方式、备件特点等进行分析与研究,完全自主选型、... 神东煤炭集团在用的连续采煤机主要为JOY公司生产,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电控系统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进口连续采煤机电控系统工作原理、保护逻辑、系统功能、电控箱壳体结构特点、内部布局方式、备件特点等进行分析与研究,完全自主选型、设计连续采煤机电控系统,并在12CM15连续采煤机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步向其他采掘设备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采煤机 电控系统 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夹矸煤层工作面岩层移动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平 呼天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2-18,共7页
厚煤层中夹矸层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明确岩层移动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对厚夹矸煤层的分采分运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神东煤炭布尔台煤矿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布尔台煤矿厚夹矸煤层工作面正常回采及煤矸分采充填数值... 厚煤层中夹矸层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明确岩层移动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对厚夹矸煤层的分采分运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神东煤炭布尔台煤矿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布尔台煤矿厚夹矸煤层工作面正常回采及煤矸分采充填数值模型,对岩层移动特征及矿压强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充填回采工艺下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区域减小50%,应力集中系数减小20%,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显现不明显。研究结果为厚夹矸煤层分采分运工艺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夹矸煤层 充填回采 岩层移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万吨矿井不安全行为管控体系研究
20
作者 陈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08-215,共8页
为预防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引发的矿井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基于海因里希法则,从不安全行为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矫正教育3个维度,总结提炼出了27条管控措施,构建了一整套包含管理理念、制度建设、工程措施、行为观察、量化查处、绩... 为预防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引发的矿井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基于海因里希法则,从不安全行为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矫正教育3个维度,总结提炼出了27条管控措施,构建了一整套包含管理理念、制度建设、工程措施、行为观察、量化查处、绩效考核、亲情管理、心理疏导、阶梯培训等全方位全过程的“1327”千万吨矿井不安全行为管控体系。通过体系长时间的运行表明: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可防可控,千万吨矿井可以实现安全长周期生产,验证了“1327”管控体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万吨矿井 不安全行为 管控体系 安全长周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