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响应滞后的矿用乳化液泵站泵头压力稳定模糊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寒庆 陈仁建 +2 位作者 赵亮亮 郑铠 郑斌武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1期98-102,共5页
为解决矿用乳化液泵站泵头压力无法及时准确地响应控制信号的变化、供液系统的非线性及时变性等问题,提出考虑响应滞后的矿用乳化液泵站泵头压力稳定模糊控制方法,通过构建基于Smith预估器的模糊控制系统,消除响应滞后对泵头压力的影响... 为解决矿用乳化液泵站泵头压力无法及时准确地响应控制信号的变化、供液系统的非线性及时变性等问题,提出考虑响应滞后的矿用乳化液泵站泵头压力稳定模糊控制方法,通过构建基于Smith预估器的模糊控制系统,消除响应滞后对泵头压力的影响,生成无响应滞后的泵头压力预测值,并实时调整PID参数,减小泵头压力波动和误差,以实现对泵头压力的精确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响应滞后、非线性和时变性关系及抗干扰能力等问题,从而提高乳化液泵站控制系统的性能,确保泵头压力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滞后 矿用乳化液泵站 SMITH预估器 模糊PID控制器 泵头压力 滞后补偿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煤层采煤机大截深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周晨辉 刘银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04-207,共4页
针对部分薄煤层工作面通过增大滚筒截深来提高开采效率和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需求,建立了折算单刀开采效率计算模型,对开采效率提高影响较大的装煤效果和牵引速度深入研究分析,并提供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本文研究为矿方研究其通... 针对部分薄煤层工作面通过增大滚筒截深来提高开采效率和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需求,建立了折算单刀开采效率计算模型,对开采效率提高影响较大的装煤效果和牵引速度深入研究分析,并提供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本文研究为矿方研究其通过增大截深提高开采效率的可行性提供分析思路,同时也对薄煤层大截深开采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采煤机 大截深 开采效率 开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薄煤层采煤机技术发展与应用
3
作者 王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00-203,共4页
针对近年来中薄煤层高产高效开采的快速发展现状,总结了在中厚偏薄硬质煤层、复杂工况较薄煤层和0.9 m采高极薄煤层开采中应用的几款典型采煤机特点;分析了在中薄煤层采煤机中推广应用的摇臂硬岩截割、高可靠牵引行走和高效智能控制等... 针对近年来中薄煤层高产高效开采的快速发展现状,总结了在中厚偏薄硬质煤层、复杂工况较薄煤层和0.9 m采高极薄煤层开采中应用的几款典型采煤机特点;分析了在中薄煤层采煤机中推广应用的摇臂硬岩截割、高可靠牵引行走和高效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展望了中薄煤层采煤机的技术发展方向;对煤矿井下工作面采煤机设备选型和采煤机技术研发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薄煤层 采煤机 设备选型 截割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机身智能化连接系统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刘银报 马海涛 +1 位作者 吴彦 赵永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12-216,共5页
采煤机是综采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煤机机身通常由螺栓连接固定,螺栓的松动情况对采煤机的稳定可靠运行有着关键作用,通常由人工定时对螺栓检测以及紧固。采煤机机身智能化连接系统采用传感器得到螺栓微变形情况,并通过数据中心分析... 采煤机是综采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煤机机身通常由螺栓连接固定,螺栓的松动情况对采煤机的稳定可靠运行有着关键作用,通常由人工定时对螺栓检测以及紧固。采煤机机身智能化连接系统采用传感器得到螺栓微变形情况,并通过数据中心分析得到螺栓轴向受力情况。在实际应用中,采煤机机身智能化连接系统能够检测螺栓轴向受力,单个螺栓轴向受力稳定,浮动范围在10%以内,螺栓能够满足采煤机机身紧固连接要求。当螺栓出现轴向受力突变时,能够根据设定阈值,及时按照不同等级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能够据此做出判断并维护。该系统能够实时检测、记录、分析、预警螺栓受力情况,减少人工检测,对采煤机的持续运行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采煤机 轴向力 螺栓受力 人工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行走箱易损件的受力分析与材质优化
5
作者 卜闯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73-176,共4页
为解决采煤机行走箱磨损,影响采煤机使用效果和寿命问题,采用ANYSIS软件MG750/2120-WD大功率采煤机壳体、链轮和导向滑靴进行模拟工况分析,找出了强度薄弱原因,并对薄弱问题进行改进,壳体材质改进为DM01,链轮材质改进为18CrNiMo7-6,导... 为解决采煤机行走箱磨损,影响采煤机使用效果和寿命问题,采用ANYSIS软件MG750/2120-WD大功率采煤机壳体、链轮和导向滑靴进行模拟工况分析,找出了强度薄弱原因,并对薄弱问题进行改进,壳体材质改进为DM01,链轮材质改进为18CrNiMo7-6,导向滑靴材质改进为DM02,实验结果表明:材质优化后,壳体、链轮和导向滑靴耐磨性更好,疲劳强度安全系数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行走箱 壳体 链轮 导向滑靴 仿真分析 材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Y 7LS08采煤机摇臂一级行星架优化
6
作者 白鑫 肖文远 +1 位作者 周晓萍 燕林兵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0期134-137,共4页
针对当前JOY 7LS08采煤机摇臂一级行星架焊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焊缝开裂造成行星架输出端太阳轮齿轮部分损坏进而引发行星传动系统故障的问题,对加工工艺、零件材料进行了改进,采用整体锻造加工工艺。解决了原一级行星架中行星架本体和... 针对当前JOY 7LS08采煤机摇臂一级行星架焊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焊缝开裂造成行星架输出端太阳轮齿轮部分损坏进而引发行星传动系统故障的问题,对加工工艺、零件材料进行了改进,采用整体锻造加工工艺。解决了原一级行星架中行星架本体和太阳轮焊接连接方式带来的焊缝脱焊问题,提升了行星架整体刚性,减少了采煤机摇臂传动系统故障发生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摇臂 一级行星架 加工工艺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直驱变频系统在补连塔煤矿106主运胶带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顺 卞涛 刘银报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1期229-234,共6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异步电机驱动的煤矿胶带机因其负载率低、电动机效率低、功率因素低等问题较为显著,越来越多的被永磁同步变频直驱系统所替代,其具有启动转矩大、运转效率高、过载能力承受范围广、节能环保、体积占地小、设备重...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异步电机驱动的煤矿胶带机因其负载率低、电动机效率低、功率因素低等问题较为显著,越来越多的被永磁同步变频直驱系统所替代,其具有启动转矩大、运转效率高、过载能力承受范围广、节能环保、体积占地小、设备重量轻等特点。永磁同步变频直驱系统为作业人员提供了便利,设备在作业时为皮带提供了完善的保护功能,可靠性能非常高,可以精准的控制变频,增加丰富的通信功能,能适应在恶劣极端的环境下工作。通过永磁同步直驱变频系统在补连塔煤矿106主运胶带机的实践证明,永磁同步直驱变频系统改善了电机驱动方式和功率参数,延长了整机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设备的损坏和维修,降低了能耗,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带运输 永磁同步变频直驱 智能驱动系统 电机节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综放工作面出集中煤柱矿压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万新通 张少平 杨正伟 《陕西煤炭》 2021年第6期89-92,共4页
由于回采条件、巷道布置等因素上层煤开采过后留有尺寸不等的煤柱,受煤柱影响,回采下层煤时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甚至出现动压现象。针对工作面过上覆采空区煤柱矿压显现剧烈的问题,以布尔台煤矿42108工作面为例,结合相邻工作面出集中煤... 由于回采条件、巷道布置等因素上层煤开采过后留有尺寸不等的煤柱,受煤柱影响,回采下层煤时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甚至出现动压现象。针对工作面过上覆采空区煤柱矿压显现剧烈的问题,以布尔台煤矿42108工作面为例,结合相邻工作面出集中煤柱矿压显现情况总结分析,确定出煤柱期间上层煤顶板失稳、回转,压力传递至回采煤层导致出煤柱期间矿压显现剧烈,采取了超前水力压裂、卸压钻孔、补强支护等管控措施。现场观测结果显示,采取的措施削弱了工作面矿压显现强度,改善了工作面顶帮等情况,受二次采动影响的回采巷道帮鼓、底鼓明显好转,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回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矿压 管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装车系统洒煤喷煤问题的技术改造 被引量:1
9
作者 肖文远 高天强 刘鑫 《智能矿山》 2022年第2期49-51,共3页
大型选煤厂的商品煤通过快速装车系统装入火车进行铁路运输销售,快速装车系统主要包括缓冲仓、定量仓、装车溜槽和其他辅助系统组成,装车速度快、质量高,受到煤炭企业的广泛青睐。产品仓的煤通过仓下给煤机进入带式输送机,运输至装车缓... 大型选煤厂的商品煤通过快速装车系统装入火车进行铁路运输销售,快速装车系统主要包括缓冲仓、定量仓、装车溜槽和其他辅助系统组成,装车速度快、质量高,受到煤炭企业的广泛青睐。产品仓的煤通过仓下给煤机进入带式输送机,运输至装车缓冲仓,经过配煤闸板向定量仓配煤,称好的煤通过放煤闸板和装车溜槽装入行进中的火车实现外运,快速装车系统工艺如图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装车系统 大型选煤厂 缓冲仓 带式输送机 定量仓 装车速度 铁路运输 辅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