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矿用安全帽佩戴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韩忠利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2-87,共6页
传统的安全帽佩戴检测方式存在浪费人力、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同时,实际应用中的安全帽佩戴检测需结合人体检测来进行,只有检测出戴在头上的安全帽才算符合要求,因此,需要先找出监控图像或画面中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脸位置,再根据人脸的位... 传统的安全帽佩戴检测方式存在浪费人力、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同时,实际应用中的安全帽佩戴检测需结合人体检测来进行,只有检测出戴在头上的安全帽才算符合要求,因此,需要先找出监控图像或画面中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脸位置,再根据人脸的位置识别出人脸上方的安全帽。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矿用安全帽佩戴检测模型:基于Faster R-CNN网络进行改进,将VGG16作为特征提取的主干网络;为了更好地对重叠目标进行检测,使用Soft NMS方法代替原本的NMS算法对冗余的候选框进行删除,构建了符合煤矿生产需求的安全帽佩戴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算法在平均检测精度上明显优于其他现有检测算法;在召回率方面,提出的模型算法比Faster R-CNN高出3%,查全效果明显提高;与原Faster R-CNN算法相比,模型运算速度提升了23帧/s。相较其他模型,提出的模型在检测精度、运算速度上均取得良好效果,满足煤矿智能化建设所要求的部署与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帽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Faster R-CNN 煤矿安全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井下行人重识别算法
2
作者 王侠 孟广瑞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37-238,245,共3页
针对矿井无监督行人重识别任务,提出一种基于软标签学习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软标签显示图像的相似程度,通过求解概率分布关联图片,软标签识别后判断出需要度量图片间的相似程度时,可充分利用井下行人的编号及摄像头的编... 针对矿井无监督行人重识别任务,提出一种基于软标签学习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软标签显示图像的相似程度,通过求解概率分布关联图片,软标签识别后判断出需要度量图片间的相似程度时,可充分利用井下行人的编号及摄像头的编号。并提出跨摄像头激励机制,用于对不同摄像视角下行人图像标签优化,将全局外观和局部细节作为辅助模型训练的激励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软标签学习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算法的准确率和全类平均精度(mAP)分别提高了24.3%和16.6%,辅以摄像头激励后改善了原有不同相机识别图像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行人重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软标签 跨摄像头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引导滤波煤矿井下图像增强
3
作者 韩雷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9-151,共3页
煤矿井下视频监控系统受井下复杂环境的影响,采集的图像会出现信息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引导滤波矿井下图像增强方法。针对引导滤波虽然可对井下图像进行增强,但由于其自身参数盒滤波半径与正则化因子取值的不同,... 煤矿井下视频监控系统受井下复杂环境的影响,采集的图像会出现信息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引导滤波矿井下图像增强方法。针对引导滤波虽然可对井下图像进行增强,但由于其自身参数盒滤波半径与正则化因子取值的不同,导致图像过增强的问题,引入灰狼优化算法对引导滤波参数进行自适应提取,确保图像增强效果达到最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引导滤波井下图像增强方法克服了单尺度Retinex(SSR)处理的井下图像出现“泛白”及多尺度Retinex(MSR)处理的井下图像出现颜色失真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图像信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图像增强 灰狼优化 引导滤波 滤波半径 正则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LBO-AFSA优化FCM算法的矿井图像增强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泰基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28,共4页
煤矿视频监控技术是煤矿开采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监控图像的质量直接决定监控识别结果的有效性。为解决煤矿井下视频图像模糊、对比度低、细节不够清晰等问题,增强图像目标分割效果,对传统教学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混合改进教... 煤矿视频监控技术是煤矿开采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监控图像的质量直接决定监控识别结果的有效性。为解决煤矿井下视频图像模糊、对比度低、细节不够清晰等问题,增强图像目标分割效果,对传统教学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混合改进教学算法,并将其与人工鱼群算法融合,形成一种基于混合改进教学算法的人工鱼群算法(ITLBO-AFSA)。通过调整学习策略、优化算法参数,对传统人工鱼算法进行改进,并将经该算法图像增强后的结果用于模糊C均值算法(FCM)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ITLBO-AFSA与标准FCM算法分割、AFSA_FCM算法相比,划分系数分别提升了7%,3%左右;划分熵值各下降了57%,10%左右;图像分割正确率分别提升了10%,7%;与标准FCM算法和AFSA_FCM算法相比,ITLBO-AFSA取得最优结果所用迭代次数最少,收敛速度最快,聚类效果最好,可以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图像增强 图像分割 模糊C均值 人工鱼群算法 改进教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OA/TOF混合技术的井下人员及车辆定位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建文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42,共4页
UWB定位技术在定位精度、安全性、穿透性、抗干扰性、功耗和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迅速成为主流定位技术之一。单一使用TDOA技术进行定位,对时间同步的精准性具有较高要求,跨组算法复杂,抗干扰性相比TOF差;单一使用TOF技术进行定位,标签... UWB定位技术在定位精度、安全性、穿透性、抗干扰性、功耗和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迅速成为主流定位技术之一。单一使用TDOA技术进行定位,对时间同步的精准性具有较高要求,跨组算法复杂,抗干扰性相比TOF差;单一使用TOF技术进行定位,标签能耗大、时钟漂移,相比TDOA时延较大。利用TDOA测距的快速性和TOF定位精度的优势,基于TOF/TDOA的UWB混合定位方法,提出了一种井下人员及车辆精确定位管理系统。该定位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高,井下信号覆盖范围广,既能对入井人员、车辆信息进行验证,又能对其进行实时定位,静止目标定位精度可达±30 cm(无遮挡),有效解决了井下定位稳定性差、精度差的难题,为煤矿井下人员、车辆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人定位 UWB TDOA TOF 混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滚动优化的电-热-气-冷系统多时间尺度低碳运行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楠 陈斌 +2 位作者 黄伟 靳梓康 王义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106,113,共13页
电-热-气-冷多能联供型微网对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多能联供系统碳排放量较高和负荷模型预测不准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优化的电-热-气-冷系统多时间尺度低碳运行策略。首先,建立电-热-气-冷系统设备模型。其... 电-热-气-冷多能联供型微网对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多能联供系统碳排放量较高和负荷模型预测不准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优化的电-热-气-冷系统多时间尺度低碳运行策略。首先,建立电-热-气-冷系统设备模型。其次,构建日前与日内两阶段模型,在日前调度阶段引入含赏罚因数的碳交易机制,通过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i-LSTM)进行结合对风光功率进行预测,并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优化。之后,建立日内多时间尺度的优化调度模型,以调度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求解。最后,以某市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提高负荷模型预测的准确度的同时实现多能联供系统的低碳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气-冷 多能协同 阶梯式碳交易机制 多时间尺度 滚动优化 CNN-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LSTM的DAS系统巷道安全监测方法
7
作者 丁剑明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24,28,共5页
煤岩体的应力分布不均衡是造成巷道煤岩体坍塌的主要原因。实时了解和预测煤岩体安全性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LSTM模型为光纤扰动预测提供了合适的技术方法,但光纤传感技术中后向瑞利散射信号具有非平稳特性,... 煤岩体的应力分布不均衡是造成巷道煤岩体坍塌的主要原因。实时了解和预测煤岩体安全性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LSTM模型为光纤扰动预测提供了合适的技术方法,但光纤传感技术中后向瑞利散射信号具有非平稳特性,增加了预测难度。针对扰动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MD-LSTM的DAS系统巷道安全监测方法,以提高信号预测精度。使用EMD技术将解调信号分解成若干相对稳定的子序列,然后利用LSTM建模,通过多次迭代方式获得准确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持实时性的同时,定位预测成功率达95%,预测解调信号波形失真度仅为0.035,较BP神经网络具有更优的综合性能和异常噪声数据消除效果,实现了精准预测,推动了DAS系统在结构检测中的实用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安全监测 光纤传感 DAS系统 EMD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的矿车复合制动多目标优化控制分析
8
作者 于海龙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6-160,共5页
矿车是煤矿、采石场和建筑工地等重型工业领域的主要运输工具之一,目前矿车制动系统大多采用约束控制的模式对制动转矩进行分配,虽然利用这种处理模式能够改善制动回收性能,但相对实际制动工况具有较大偏差以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针对... 矿车是煤矿、采石场和建筑工地等重型工业领域的主要运输工具之一,目前矿车制动系统大多采用约束控制的模式对制动转矩进行分配,虽然利用这种处理模式能够改善制动回收性能,但相对实际制动工况具有较大偏差以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Ⅱ)的矿车复合制动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该策略考虑矿车制动过程造成的干扰,按照多目标优化的方式获得不同状态下的决策最优参数,实现复合制动转矩分配并建立帕累托(Pareto)解集;利用优化后的理想解法实施决策,可确定最佳输出参数,获得与制动需求相符的转矩分配结果;同时,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实现了矿车制动能量的高效回收。通过开展控制策略转矩分配仿真分析可知,进行决策分析时,利用基于NSGA-Ⅱ的矿车复合制动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能够回收更高比例的制动能量,促进制动回收性能的明显提升,在较低强度制动下获得更优的制动能量回收效果,相对单独的模糊控制策略具备更优综合性能,完成预期制动力的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GA-Ⅱ算法 矿车复合制动 多目标优化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板围岩动态活动机理及监测研究
9
作者 王子明 李彦鹏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2-95,103,共5页
煤矿巷道顶板围岩动态活动机理及监测方法的研究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围岩动态活动机理的深入研究和监测方法探讨,可以有效预防煤矿中的动力灾害,确保矿井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 煤矿巷道顶板围岩动态活动机理及监测方法的研究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围岩动态活动机理的深入研究和监测方法探讨,可以有效预防煤矿中的动力灾害,确保矿井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地层力学行为、微震信号生成机制、磁辐射机制等原理,对围岩压力变化的动态分布进行讨论,总结了压磁监测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重点,设计了巷道顶底板移近量监测系统,以监测和预防煤岩顶底板动态灾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动态监测 微震监测 磁法监测 顶底板移近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煤层大采高加长工作面“三机”配套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吕情绪 肖剑儒 满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1-85,共5页
为了确定浅埋煤层大采高加长工作面"三机"的合理配套,以上湾矿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对工作面的设备选型进行校核,并对大采高加长工作面的现场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长度增加后采煤机割煤能... 为了确定浅埋煤层大采高加长工作面"三机"的合理配套,以上湾矿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对工作面的设备选型进行校核,并对大采高加长工作面的现场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长度增加后采煤机割煤能力应大于3404t/h,刮板输送机功率应大于3341kW,液压支架支护强度应大于1.4MPa。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工作面预选用设备均能满足生产要求,且实际生产中各设备运行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大采高 加长工作面 “三机”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煤层工作面长度确定及覆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剑儒 满洋 陈建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为了研究浅埋煤层不同工作面长度时覆岩的运动规律,以石圪台煤矿223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工作面长度与覆岩压力拱高度的关系,基于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工作面长度时覆岩的塑性破坏范围,综合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确定... 为了研究浅埋煤层不同工作面长度时覆岩的运动规律,以石圪台煤矿223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工作面长度与覆岩压力拱高度的关系,基于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工作面长度时覆岩的塑性破坏范围,综合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确定了合理工作面长度,并通过现场应用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工作面长度越大,覆岩压力拱高度越大;覆岩塑性破坏范围与工作面长度正相关,但当工作面长度增加到一定范围后,塑性区发展速度趋于平缓;综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确定22306工作面的合理工作面长度为290m;现场监测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和巷道围岩变形结果表明,290m工作面长度能充分保证22306工作面安全开采以及覆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工作面长度 压力拱 覆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掘进过上分层空巷架棚支护装置研究
12
作者 吕晓明 王政 +1 位作者 苏发 张西锋 《中国煤炭》 2022年第S01期316-321,共6页
针对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特厚煤层大断面掘进过上分层架棚作业时存在的空间狭窄、材料笨重、用工较多、劳动强度大、高空坠物伤人等安全隐患,以及掘锚机配合架棚作业严重制约了正常生产等问题,在分析掘进作业工序以及架棚作业工艺的基础... 针对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特厚煤层大断面掘进过上分层架棚作业时存在的空间狭窄、材料笨重、用工较多、劳动强度大、高空坠物伤人等安全隐患,以及掘锚机配合架棚作业严重制约了正常生产等问题,在分析掘进作业工序以及架棚作业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过上分层空巷架棚支护装置,主要利用液压机械装置进行架棚材料的自动托举以及作业人员的升降,将掘锚机从架棚作业中解脱出来,提高掘进效率、减少作业人员、避免无防护高空作业并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快速架棚作业,避免设备检修与架棚作业相互制约影响生产。此装置既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掘进,又为特厚煤层掘进过上分层空巷架棚支护工艺提供了一种强力支护新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上分层空巷 大断面掘进 架棚支护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