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东矿区上湾煤矿沿空留巷技术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翟春宝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7-42,共6页
针对煤矿巷道的掘进工程量较大,更大程度的提高矿井煤炭的采出率,以神东矿区上湾煤矿12上煤层为研究背景,采用对沿空留巷技术的成本分析、理论计算和工程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通过对12上307、12上308和12上309三个沿空留巷工作面... 针对煤矿巷道的掘进工程量较大,更大程度的提高矿井煤炭的采出率,以神东矿区上湾煤矿12上煤层为研究背景,采用对沿空留巷技术的成本分析、理论计算和工程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通过对12上307、12上308和12上309三个沿空留巷工作面支护工艺、矿压规律等参数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了安全、节约、高产高效并满足生产需要的柔模混凝土快速沿空留巷工艺,研究表明,支护技术可靠、沿空留巷工艺成熟,三个工作面的综合利润约8201.4万元,资源回收率能提高6%~7%,经济效益良好,为神东矿区其他矿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支护设计 柔模泵注混凝 补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湾煤矿特大型井工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基本安全素养研究
2
作者 宁永泽 刘建宇 卞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75-379,共5页
管理人员基本安全素养不到位是神东煤炭集团某些矿井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研究分析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抓住煤矿安全管理人员这个关键少数,研究提出“知-畏-行”安全管理理念,即知晓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标... 管理人员基本安全素养不到位是神东煤炭集团某些矿井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研究分析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抓住煤矿安全管理人员这个关键少数,研究提出“知-畏-行”安全管理理念,即知晓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保持对各项制度和标准的敬畏之心,执行管理严格认真;提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应做到“应知-应会-应关注”,即自己对管理制度了然于心的同时还应会向员工讲解示范;应关注对人员的分类建档、人岗匹配等;关注机电维护维修制度,形成设备“安全防护密码”;关注井下环境状况,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在管理上加强案例学习,落实不安全行为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强化故障处理能力。上湾煤矿落实两个三维一体,提升了管理人员自身安全素养和安全管理水平,实现高水平的可持续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素养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 三维一体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压裂技术在上湾煤矿大采高综采面初采初放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立辉 刘建宇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2期186-191,共6页
为了解决工作面初采期间顶板难以垮落的问题,在分析现有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定向长钻孔分段水力压裂技术弱化工作面初采区域顶板强度,缩短初次垮落步距的治理方法,并在上湾煤矿12403工作面进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理论计算... 为了解决工作面初采期间顶板难以垮落的问题,在分析现有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定向长钻孔分段水力压裂技术弱化工作面初采区域顶板强度,缩短初次垮落步距的治理方法,并在上湾煤矿12403工作面进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理论计算得出工作面在未治理条件下顶板初次垮落步距为67m,存在大面积悬顶风险。经水力压裂施工治理后,工作面推进至15 m时直接顶开始垮落充填采空区,减小老顶垮落时的释放空间。推进至30m时煤层顶板大面积开始垮落,工作面支架压力整体变大,部分区域出现少量片帮情况。推进至44m时老顶初次垮落,来压持续步距为9.6m。验证了定向长钻孔分段水力压裂技术在工作面初次放顶中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采初放 定向长钻孔 水力压裂 初次垮落步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JSG6束管监测系统在上湾煤矿防灭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晋伯 陈宇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95-98,共4页
为精准预测预报煤矿采空区自然发火情况,上湾煤矿引入了JSG6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束管取样加红外分析实现了束管系统的气体连续分析,在连续监测系统发现气体异常状况时启动色谱仪进行精准分析,并且可提供高质量的气体爆炸图... 为精准预测预报煤矿采空区自然发火情况,上湾煤矿引入了JSG6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束管取样加红外分析实现了束管系统的气体连续分析,在连续监测系统发现气体异常状况时启动色谱仪进行精准分析,并且可提供高质量的气体爆炸图表及比例计算。在上湾煤矿实地安装使用时遇到了采样探头位置过低、束管进水、束管漏气难以检测以及管路阻力增大流量过小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分别采用铁管保护抬高采样头、正压自动排水装置、正压发烟法束管检漏装置和双泵法改造采气装置等一系列技术改进,保证了束管监测系统在上湾煤矿的正常运行,气体的分析结果有效增加了对防灭火措施的针对性,提高防灭火工程的预防效果,进而有效预防自燃事故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火灾 自然发火 束管 气体分析 防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运输新能源电动车+无人驾驶系统在上湾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旭峰 高文才 +4 位作者 毛自新 沈飞 王添 董海源 高雅男 《智能矿山》 2023年第11期54-59,共6页
煤矿辅助运输系统负责运送包括井下除原煤之外的各种材料、设备和工作人员,具有路线多变、运输品种多、运输环境差等特点,一旦辅助运输环节出现问题,不但影响生产,还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提高煤矿运输效率及运输安全,国能... 煤矿辅助运输系统负责运送包括井下除原煤之外的各种材料、设备和工作人员,具有路线多变、运输品种多、运输环境差等特点,一旦辅助运输环节出现问题,不但影响生产,还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提高煤矿运输效率及运输安全,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湾煤矿(简称上湾煤矿)配备了大量的防爆柴油无轨胶轮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安全 上湾煤矿 辅助运输 煤矿运输 无轨胶轮车 神东煤炭集团 财产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湾煤矿束管监测系统超长距离束管采气可靠运行方法研究
6
作者 段海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6-140,共5页
矿井采空区防灭火是煤矿防灭火工作的重点内容,依靠分析采空区发火标志性气体成分的束管监测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分析气体种类和精确分析技术发展尤为明显。但是随着采煤技术的发展,超长走向采煤工作面成为主流,导致束管采集长... 矿井采空区防灭火是煤矿防灭火工作的重点内容,依靠分析采空区发火标志性气体成分的束管监测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分析气体种类和精确分析技术发展尤为明显。但是随着采煤技术的发展,超长走向采煤工作面成为主流,导致束管采集长度随之成倍增加,致使束管管路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束管管路“积水”和“漏气”等成为制约束管监测分析的关键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束管监测数据准确性下降甚至失效。本文主要针对束管监测系统中采空区气体采样方法和管路“积水”“漏气”等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提出适合于上湾煤矿超长距离束管采气的有效解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采空区发火 红外束管监测 束管采气 束管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失函数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的面罩遮挡人脸识别算法
7
作者 张立辉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20,共6页
矿井人脸信息识别是矿井人员管理、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和保障措施,但矿井的特殊环境可能会出现面部遮挡或不清等情况,尤其是在煤矿井下多粉尘等区域,面罩往往被普遍使用,这些都会增加人脸识别的难度。为了能够对面罩遮挡状态下的人脸图... 矿井人脸信息识别是矿井人员管理、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和保障措施,但矿井的特殊环境可能会出现面部遮挡或不清等情况,尤其是在煤矿井下多粉尘等区域,面罩往往被普遍使用,这些都会增加人脸识别的难度。为了能够对面罩遮挡状态下的人脸图像进行准确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损失函数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的面罩遮挡人脸识别算法。通过基于人脸关键点检测的面罩遮挡人脸生成算法将常规人脸数据集扩充为面罩遮挡人脸数据集,缓解煤矿面罩遮挡人脸数据不足的问题。根据面罩遮挡人脸图像的特点使用损失函数进行模型训练,使用更优的损失函数代替三元组损失,同时添加注意力机制使模型更加关注于未被遮挡的区域,使模型能更好地提取面罩遮挡状态下的人脸特征。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基于损失函数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的面罩遮挡人脸识别算法不仅在提取人脸特征时更加关注于未被面罩遮挡的上半部分区域,而且在面对噪声时有较强的鲁棒性,在MFR2数据集中采用该算法将原始网络的准确率由84.3%提高到了98.5%,相较于其他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能够在面罩遮挡状态下完成人脸识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人脸识别 面罩遮挡 优化神经网络 人脸关键点检测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8
作者 翟春宝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2-14,共3页
针对上湾煤矿井下移动作业地点的传感器随设备移动造成线缆频繁收放工作量大、线缆经常被设备挤压造成通信故障、缆线经过大功率设备时因信号干扰造成传感器运行不稳定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井下移动作业地点数据采集的煤矿安全监控系... 针对上湾煤矿井下移动作业地点的传感器随设备移动造成线缆频繁收放工作量大、线缆经常被设备挤压造成通信故障、缆线经过大功率设备时因信号干扰造成传感器运行不稳定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井下移动作业地点数据采集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中的数据采集终端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的传感器数据进行无线远传,解决传感器线缆收放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传感器校正方法,将灰色理论算法移植入微控器,对传感器进行误差自校正,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采集数据的精度和传输距离均符合设计需求,监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监控 无线通信 ZIGBEE 灰色预测理论 传感器自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技术在煤矿机电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路径
9
作者 李彦鹏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05-207,共3页
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煤矿机电领域,对原有系统设备进行优化升级是智能矿山建设的关键环节。研究了智能化技术在煤矿机电领域的采煤机械自动化、煤矿运输过程、煤矿机电状态监测预警和煤矿变电站4个方面的具体应用;阐述了智能化技术推动煤... 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煤矿机电领域,对原有系统设备进行优化升级是智能矿山建设的关键环节。研究了智能化技术在煤矿机电领域的采煤机械自动化、煤矿运输过程、煤矿机电状态监测预警和煤矿变电站4个方面的具体应用;阐述了智能化技术推动煤矿机电领域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方向发展的作用,包括提升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与排放、增强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未来智能化技术在煤矿机电领域的发展路径,包括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及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旨在提升煤矿机电智能化技术的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煤矿机电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智能矿山 煤矿机电 采煤自动化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故障分析与对策
10
作者 段海亮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5-18,共4页
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主要故障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常见故障类型,包括设备故障、网络故障和软件故障等。设备故障主要表现为传感器失灵、数据采集不准确等,网络故障涉及通信中断、信号衰减等问题,软件故障则可能导致数据处理错误和系统崩... 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主要故障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常见故障类型,包括设备故障、网络故障和软件故障等。设备故障主要表现为传感器失灵、数据采集不准确等,网络故障涉及通信中断、信号衰减等问题,软件故障则可能导致数据处理错误和系统崩溃。针对这些故障,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包括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软件系统设计及提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通过实施这些对策,可以有效降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故障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增强煤矿的安全管理能力,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监控 设备故障 网络故障 软件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改造与升级策略研究
11
作者 张敏 李玉福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01-204,共4页
为了满足煤矿生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机电设备之间的协同性,推动煤矿生产企业的高效持续发展。概述了智能生产技术在机电设备升级改造中应用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当前煤矿机电设备使用现... 为了满足煤矿生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机电设备之间的协同性,推动煤矿生产企业的高效持续发展。概述了智能生产技术在机电设备升级改造中应用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当前煤矿机电设备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综合工作面的机电设备智能化改造方案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升级后的系统进行效益评估,说明了智能化改造在提升煤矿机电设备性能和安全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的煤矿机电设备升级改造提供了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电设备 智能化改造与升级 效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工煤矿地面主通风机乏风余热利用技术应用
12
作者 李晓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73-77,共5页
以上湾煤矿地面主通风机乏风余热利用系统为例,深入研究了矿井地面主通风机乏风余热利用系统技术,重点阐述了系统组成要素、功能实现的具体结构以及系统工作原理,突显了其能够高效利用乏风余热,实现热能再利用,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特... 以上湾煤矿地面主通风机乏风余热利用系统为例,深入研究了矿井地面主通风机乏风余热利用系统技术,重点阐述了系统组成要素、功能实现的具体结构以及系统工作原理,突显了其能够高效利用乏风余热,实现热能再利用,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特点,并围绕其当前现有的系统供电技术进行优化,提出了矿井地面主通风机乏风余热利用系统的新型供电技术,分析了新型供电技术的经济效益以及应用的问题和难点,对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成本、煤耗和污染物排放方面的比较分析,为矿井地面主通风机乏风余热利用系统技术的改造提供参考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主通风机 乏风余热 余热利用系统 绿色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net网络图像分类的智能综采工作面自动化识别系统
13
作者 王旭峰 杨歌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9期135-139,共5页
为了提高煤矿智能综采工作面的自动化识别任务中图像分类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文中引入CRnet网络图像分类方法设计一种新的智能综采工作面自动化识别系统。在构建CRnet图像分类网络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正则化、Dropout和批标准化进行模型优化... 为了提高煤矿智能综采工作面的自动化识别任务中图像分类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文中引入CRnet网络图像分类方法设计一种新的智能综采工作面自动化识别系统。在构建CRnet图像分类网络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正则化、Dropout和批标准化进行模型优化,捕捉图像数据特征,完成综采工作面自动化识别。通过仿真测试可知,文中方法准确率为0.99,损失值为0.03,准确率高于95%,召回率高于97%,F1值高于96%。由此证明,该方法能够为煤矿智能综采工作面的自动化识别提供有效技术支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et网络 综采工作面 图像分类技术 自动化 智能识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带式输送机故障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文强 单海浪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03-106,共4页
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石圪台煤矿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为例,进行较为深入的系统分析,以研究目前在自动化、系统化、集控化的发展形式下,带式输送机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各类故障,并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总结故障发生的频次、影响生... 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石圪台煤矿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为例,进行较为深入的系统分析,以研究目前在自动化、系统化、集控化的发展形式下,带式输送机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各类故障,并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总结故障发生的频次、影响生产时间,总结在解决故障过程中的应用经验,探讨在变频调速装置的应用下,带式输送机的正确维护、维修、保养等措施,为带式输送机的故障处理、维护维修、平稳运行、今后的故障处理思路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故障分析 变频调速装置 维护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智能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8
15
作者 种磊 李智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2-36,共5页
围绕平硐式开采的井工煤矿运输系统存在的问题,分别阐述煤矿智能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的六大关键技术,即集中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数据监测技术、智能巡检技术、井下煤仓智能放煤技术、智能煤仓进煤技术以及其他智能技术。其中集中智能控制... 围绕平硐式开采的井工煤矿运输系统存在的问题,分别阐述煤矿智能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的六大关键技术,即集中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数据监测技术、智能巡检技术、井下煤仓智能放煤技术、智能煤仓进煤技术以及其他智能技术。其中集中智能控制技术涉及胶带起停控制、运行监控、变频调速等技术;井下煤仓智能放煤以及智能煤仓刮板进煤等技术,则是将主运输系统需要人员的岗位彻底减掉。煤矿智能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采用温度振动在线监测系统、钢丝绳芯带面在线检测系统、视频智能识别与分析系统、带式输送机及变电所温度监控系统的智能数据监测技术与智能巡检等技术,实时有效的监管主运输系统的运行状态。该通过基于多信息集中整合、智能感知、多参量数据提炼等智能化技术,可实现在线故障诊断预警、及时发现隐患、减员提效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运输系统 监测技术 巡检技术 智能感知 无人值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家梁煤矿综采面回风隅角CO来源测试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剑英 王宁 张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82-86,共5页
针对榆家梁煤矿52煤综采面回风隅角出现CO超限现象,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的问题,基于现场实践,利用现场测试和实验室测定等方法,从煤层原生赋存CO、常温氧化生成的CO、工作面回采产出CO和井下胶轮车尾气等4个方面开展CO来源测试,分析得出C... 针对榆家梁煤矿52煤综采面回风隅角出现CO超限现象,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的问题,基于现场实践,利用现场测试和实验室测定等方法,从煤层原生赋存CO、常温氧化生成的CO、工作面回采产出CO和井下胶轮车尾气等4个方面开展CO来源测试,分析得出CO主要来源。结果表明:52煤在常温的环境会产生一定量的CO气体,最高浓度达到0.229‰左右,是回风隅角CO的主要来源,约占70%以上;根据测定结果,从控制CO气体产生等3个方面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防治了CO超限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风隅角 CO来源 CO超限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现场运行维护 被引量:5
17
作者 段海亮 吴海旭 《陕西煤炭》 2022年第4期202-205,共4页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作为煤矿“六大系统”,在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强化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和维护一直倍受煤矿企业与技术人员的关注。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不断更新换代,多系统融合技术不...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作为煤矿“六大系统”,在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强化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和维护一直倍受煤矿企业与技术人员的关注。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不断更新换代,多系统融合技术不断趋于完善,新技术的应用在提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性能的同时也对系统安装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精准、技术装备精准、服务精准、运维精准,成为系统运行和维护的新挑战。本文主要对新一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后系统的性能提升改进以及井下现场的安装、运行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安全监控系统 升级改造 安装和维护 技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nsorFlow人脸识别技术在采煤工作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毛自新 王添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8-81,109,共5页
煤矿环境复杂,传统人员监测方法受到光照和粉尘的制约,难以准确识别人脸。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任务级联卷积神经网络框架,级联网络框架包括P-Net,R-Net,O-Net三个不同阶段的深度卷积网络,通过P-Net的候选窗口筛选、... 煤矿环境复杂,传统人员监测方法受到光照和粉尘的制约,难以准确识别人脸。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任务级联卷积神经网络框架,级联网络框架包括P-Net,R-Net,O-Net三个不同阶段的深度卷积网络,通过P-Net的候选窗口筛选、R-Net的迭代优化和O-Net的关键点确认,逐步预测人脸和关键点的位置,有效提升了人脸识别性能。并对深度学习网络框架进行了优化:通过减少滤波器数量和改变尺寸,在减小计算负担的同时提高了性能。在FDDB和CelebA-Masked等数据集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多层级联架构在准确率上均具有显著优势,证明了其在复杂煤矿环境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 人脸识别 级联网络框架 身份认证 深度学习 人脸关键点检测 Tensor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撕裂检测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飞 徐刚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5-118,共4页
在煤矿生产中,输送带输送的煤流中经常混合各种大小的金属器件,如锚杆、采煤机截齿、脱落的螺栓或遗留的工具,易引起输送带撕裂。总结了目前常用的输送带撕裂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包括触发式检测、测力托辊检测、漏料检测、X射线检测、弱... 在煤矿生产中,输送带输送的煤流中经常混合各种大小的金属器件,如锚杆、采煤机截齿、脱落的螺栓或遗留的工具,易引起输送带撕裂。总结了目前常用的输送带撕裂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包括触发式检测、测力托辊检测、漏料检测、X射线检测、弱磁检测、视觉检测等,指出电磁感应检测方法在输送带撕裂检测中优势明显,其中巨磁阻检测效果较好。巨磁阻传感器通过添加感应电阻和参考电阻,在磁场改变时电桥失去平衡,电压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分析电压变化判断输送带煤流中是否有金属器件。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无磁支架将传感器固定在输送带上方,以没有异常金属时的磁场环境数据为背景,通过磁传感器探测下方输送带上金属产生的磁异常信号,检测煤流中的金属器件并判断其相对大小,很好地解决了金属器件引起输送带撕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撕裂检测 金属检测 巨磁阻传感器 金属探测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F-FCM算法的矿井运动目标图像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文才 曹帅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9-73,共5页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算法在面对噪声时表现不佳的问题,采用马尔科夫随机场(MRF)的方式来描述像素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更好地利用图像的空间信息。基于该思路,提出了一种升级版的模糊C均值(FCM)算法,即MRF-FCM算法。...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算法在面对噪声时表现不佳的问题,采用马尔科夫随机场(MRF)的方式来描述像素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更好地利用图像的空间信息。基于该思路,提出了一种升级版的模糊C均值(FCM)算法,即MRF-FCM算法。对cameraman图像分别加入不同噪声密度椒盐噪声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MRF-FCM算法在图像分割中更好地划分了图像,划分系数更高,同时划分熵相对于其他3种方法更低,验证了MRF-FCM算法在处理图像时的优越性。随着噪声密度的增大,MRF-FCM算法的抗噪性能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表现出较高的算法稳定性。在受到噪声干扰的情况下,MRF-FCM算法仍能对图像进行相对完整的分割,显示出出色的抗噪性能。该算法对改进FCM图像分割精度具有很好的实际推广价值,可作为视觉优化领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运动目标 图像分割 模糊C均值 马尔科夫随机场 稳定性 椒盐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