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抗拔桩承载能力影响因素与群桩变形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浩然
王鑫磊
张岩
方宏进
-
机构
石家庄铁道大学大型基础设施性能与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石家庄铁道大学安全工程与应急管理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
出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7,共9页
-
基金
河北省引进留学人员资助项目(C20210304)
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开发项目(GJNY-20-230)
石家庄铁道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YC2022012)。
-
文摘
利用自主研发的桩基室内抗拔测试装置,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抗拔桩的承载破坏过程及影响因素、群桩的协同工作特征展开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抗拔桩的承载破坏经历4个阶段,承载初期,桩顶侧摩阻力最先发挥作用,桩顶土体发生塑性破坏;随上拔荷载不断增大,桩体产生相对位移,桩周土体由于桩身侧摩阻力产生塑性破坏;当桩身轴力自桩顶传递至桩底时,桩身底端产生抗拔“吸附力”,并伴随局部土体塑性破坏;随着桩周土体塑性区的拓展、连通,抗拔桩承载能力达到极限;桩身长径比、桩-土界面摩擦因数、桩侧土体压力与其承载极限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桩身长径比对桩端“吸附力”具有重要影响;群桩抗拔过程中,角桩侧摩阻力发挥最充分,桩身位移量最小,极限承载力最大,中心桩桩身位移最大,极限承载力最低;距径比影响抗拔桩的群桩效应,当距径比从2增大至8时,桩身侧摩阻力提高30%,将距径比8作为群桩工程的推荐值,6~10作为群桩距径比的推荐范围。
-
关键词
抗拔桩
长径比
距径比
摩擦阻力
中心桩
-
Keywords
uplift pile
length-diameter ratio
distance-diameter ratio
friction resistance
center pile
-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