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载铁路列控系统应答器布置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志国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3,140,共9页
以重载铁路四显示自动闭塞线路为基础,考虑重载列车长度不固定、机车制动参数差异、机车控制设备切换等因素,研究重载铁路列控系统的应答器布置方法。分别根据区间应答器、出站应答器、连接应答器、预告应答器、执行应答器、注销应答器... 以重载铁路四显示自动闭塞线路为基础,考虑重载列车长度不固定、机车制动参数差异、机车控制设备切换等因素,研究重载铁路列控系统的应答器布置方法。分别根据区间应答器、出站应答器、连接应答器、预告应答器、执行应答器、注销应答器的不同应用要求,分析应答器布置过程中需满足的技术条件,建立满足重载铁路列控系统的应答器布置模型。与CBTC系统以及CTCS-2/3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布置方法相比,该模型能够根据自身限制条件给出有效的应答器布置方案,以供设计人员参考。通过开发相关软件,结合准池线路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应答器布置方案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四显示自动闭塞 重载列车长度 制动参数 应答器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地区铁路路基主动供热防冻胀方法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田飞 张宗凯 +2 位作者 张晓东 何宝华 王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6,共11页
路基冻胀是冻土地区铁路运营的顽疾,在防排水、土质改良和保温等措施难以消除冻胀的情况下,人工供热是一种备选方案。依托准池铁路K44+970—K45+020冻害路段,设计基于地源热泵的分布式供热方案,建设1个长度为20 m的现场试验段。在2021—... 路基冻胀是冻土地区铁路运营的顽疾,在防排水、土质改良和保温等措施难以消除冻胀的情况下,人工供热是一种备选方案。依托准池铁路K44+970—K45+020冻害路段,设计基于地源热泵的分布式供热方案,建设1个长度为20 m的现场试验段。在2021—2022年冬季开展1个冻融周期的供热试验,基于监测数据对热泵换热温度、路基温度场、冻结深度、轨道变形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泵的供热温度可达50℃以上,热源品位高且供热量稳定。供热试验段内路基冻结范围和温度极值比天然工况显著减小,线路中心处最大冻结深度由148 cm减小为88 cm,冻结锋面保持在地下水毛细迁移高度以上。试验段路基横向冻结深度差值由天然条件的49 cm减小为13 cm,有利于消除横向冻胀差异引起的水平不平顺。试验段纵向上的冻结深度差值基本控制在20 cm以内,可以避免次生高低不平顺。天然路基呈先发育深层冻胀、后在降雪融水入渗时发育浅层冻胀的规律,最大冻胀量达9.4 mm。试验段内路基未发育深层冻胀,且浅层冻胀量得到有效控制,轨道变形量控制在±3 mm以内,没有超出作业验收管理值,有效缓解了试验段冻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冻胀 分布式供热系统 地源热泵 供热温度 温度场 冻结深度 冻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道岔清扫机器人研制
3
作者 曹晓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5,134,共9页
目前铁路道岔主要采用人工清扫,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开发自动化智能化清扫设备是发展趋势。在调研道岔清扫机器人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清扫机器人的智能清扫系统、走行与自主上下道、快速自主转线等技术方案,并进行主要机械结构... 目前铁路道岔主要采用人工清扫,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开发自动化智能化清扫设备是发展趋势。在调研道岔清扫机器人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清扫机器人的智能清扫系统、走行与自主上下道、快速自主转线等技术方案,并进行主要机械结构设计,综合利用磁导航、伺服控制、射频识别、超声波和激光传感以及全闭环步进驱动等先进感知和智能控制技术,研究了清扫系统自主确定清扫范围及目标、自动避障、自动执行清扫工序的控制技术,道路走行自主导航、道路/轨道走行方式转换位置的自动定位与道路/轨道走行方式的自动切换方法,以及快速自主转线工作模式及控制程序与方法等关键技术,研制了具备智能清扫、自主上下道、快速自主转线的道岔清扫机器人。目前铁路道岔清扫机器人已投入使用,应用效果表明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清扫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道岔 清扫 上下道 转线 避障 定位 循迹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的营业线施工作业防护系统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杨培刚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6,共10页
为弥补当前铁路营业线施工作业防护依赖人工、通信不畅等不足,提高营业线安全作业水平,研究基于北斗的营业线施工作业防护系统。分析营业线施工作业的现状与不足,设计营业线施工作业防护系统的技术架构、工作流程、可靠性策略,通过对系... 为弥补当前铁路营业线施工作业防护依赖人工、通信不畅等不足,提高营业线安全作业水平,研究基于北斗的营业线施工作业防护系统。分析营业线施工作业的现状与不足,设计营业线施工作业防护系统的技术架构、工作流程、可靠性策略,通过对系统管辖范围内作业人员和运行车辆的位置监控与分析,基于北斗高精度人员定位技术、列车接近测距技术、二次雷达通信测距技术,以及车次窗的测距技术,实现作业区监督管理功能、列车接近预警功能、人员越界报警功能。系统在准池铁路试验运行,结果表明:在营业线施工作业过程中,系统能够规范监督管理流程,能及时地向作业人员及防护人员提供列车接近预警信息、人员侵限越界报警信息,进而提升营业线上道作业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定位 营业线 施工作业防护 二次雷达 车次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载式动态轨道检查仪的研发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宝华 陈慕森 张晓东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2-57,共6页
为及时掌握轨道几何形位状态,研制了一种挂载式动态轨道检查仪。该检查仪可挂载于运营车辆上,作为轨检车以外的轨道几何形位动态检测补充装置,实现对线路轨道几何形位的日常检测。在分析挂载式动态轨道检查仪检测原理基础上,提出系统的... 为及时掌握轨道几何形位状态,研制了一种挂载式动态轨道检查仪。该检查仪可挂载于运营车辆上,作为轨检车以外的轨道几何形位动态检测补充装置,实现对线路轨道几何形位的日常检测。在分析挂载式动态轨道检查仪检测原理基础上,提出系统的总体结构,研究多传感器数据采集技术,数据时间同步与对齐、里程匹配、时空转换重采样等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轮对姿态角-轨道几何形位”解算模型,并开发成果管理与应用子系统。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挂载式动态轨道检查仪运行稳定可靠,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可实现多源数据在时空维度上的高一致性,基于轴箱姿态角解算的轨道几何形位重复性好,准确性满足线路日常巡检需要;成果管理与应用功能完善;设备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轨道检查仪 挂载式 轨道几何形位 轴箱姿态角 里程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