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渡河下游多层次水量调度目标保障研究
1
作者
曲田
黄克威
+3 位作者
杨冬梅
李书飞
赵惠萍
顾甜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5-149,155,共6页
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大渡河下游水量调度面临着生态流量保障、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取用水矛盾协调以及航运目标实现等诸多挑战。为探究大渡河下游多层次水量调度目标保障策略,建立了大渡河水资源调度模型,通过模拟分析大...
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大渡河下游水量调度面临着生态流量保障、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取用水矛盾协调以及航运目标实现等诸多挑战。为探究大渡河下游多层次水量调度目标保障策略,建立了大渡河水资源调度模型,通过模拟分析大渡河流域1960~2021年月径流及平水年、枯水年、连续3 a枯水年及特枯水典型年日径流等不同条件下,大渡河各梯级电站及福禄镇(沙湾)断面生态流量及最小下泄流量目标可达性,针对性提出需求侧管理、联合调度措施。结果表明:大渡河下游沙湾、安谷梯级电站及福禄镇(沙湾)断面生态流量、最小下泄流量保障面临较大的困难,而需求侧管理可显著提高其生态流量达标率,联合调度可有效保障其最小下泄流量及满足助航需求。这些措施对大渡河流域水资源调度和各水电站及断面的目标达标率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大渡河下游多层次水量调度目标的保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最小下泄流量
需求侧管理
联合调度
大渡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渡河干流已建水电站生态基流目标值复核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在妮
刘宏高
+4 位作者
黄克威
李书飞
曲田
易燃
陶江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以大渡河干流已建水利水电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评价,为推动后续生态基流研究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研究采用多种水文学方法,包括Tennant法、Texas法、Q90法、多年最小月平均流量法和NGPRP法,计算大渡河干流已建梯级水电站的生态...
以大渡河干流已建水利水电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评价,为推动后续生态基流研究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研究采用多种水文学方法,包括Tennant法、Texas法、Q90法、多年最小月平均流量法和NGPRP法,计算大渡河干流已建梯级水电站的生态基流目标值。根据计算结果中各控制断面的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建立生态基流目标值的参考区间,分别对应底线、优和良好的标准线,并对大渡河干流已建梯级水电站生态基流目标进行了回顾性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断面的现行生态基流目标值均在最大和最小参考值区间范围,设置基本合理。针对不同历史条件下或不同行业领域中存在的生态基流相关概念内涵和适用边界条件的不一致问题,以及拦河工程生态基流调度的实际问题,研究提出生态基流目标体系的双指标控制法,并提出了大渡河干流已建梯级水电站生态基流目标建议值,建议双江口、猴子岩、深溪沟、龚嘴、铜街子水电站的生态基流目标采用日均和瞬时双控值,分别设为121/52、160/78、327/188、366/149和366/236 m^(3)/s,而沙湾和安谷水电站均设为366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
回顾性评价
双指标控制法
大渡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新安江模型的半干旱地区土壤墒情预测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席琦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28-131,共4页
土壤墒情预测对水旱灾害防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某流域2005—2007年根区土壤水分(0~30 cm、>30~60 cm和>60~90 cm共3层)及气象逐日数据资料,采用改进的新安江模型(基于Penman-Monte...
土壤墒情预测对水旱灾害防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某流域2005—2007年根区土壤水分(0~30 cm、>30~60 cm和>60~90 cm共3层)及气象逐日数据资料,采用改进的新安江模型(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的3种蒸发模式),预测不同干湿年份的土壤墒情。结果表明:单层蒸发模式对于湿润年份的模拟精度较高,但对于干旱年份模拟效果仍不理想;双层蒸发模式的模拟精度最高,适用于半干旱地区湿润年份和部分偏干旱年份的土壤墒情模拟,但对于无雨期较长的干旱年份,模拟的蒸发量偏高,导致土壤墒情预测值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半干旱地区
新安江模型
PM模型
湿润年份
干旱年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渡河下游多层次水量调度目标保障研究
1
作者
曲田
黄克威
杨冬梅
李书飞
赵惠萍
顾甜甜
机构
国能大渡河流域生产指挥中心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流域
水安全保障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5-149,15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200303)
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创新项目(GJNY-DDH-2022-017)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创新项目(CX2024S020)
文摘
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大渡河下游水量调度面临着生态流量保障、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取用水矛盾协调以及航运目标实现等诸多挑战。为探究大渡河下游多层次水量调度目标保障策略,建立了大渡河水资源调度模型,通过模拟分析大渡河流域1960~2021年月径流及平水年、枯水年、连续3 a枯水年及特枯水典型年日径流等不同条件下,大渡河各梯级电站及福禄镇(沙湾)断面生态流量及最小下泄流量目标可达性,针对性提出需求侧管理、联合调度措施。结果表明:大渡河下游沙湾、安谷梯级电站及福禄镇(沙湾)断面生态流量、最小下泄流量保障面临较大的困难,而需求侧管理可显著提高其生态流量达标率,联合调度可有效保障其最小下泄流量及满足助航需求。这些措施对大渡河流域水资源调度和各水电站及断面的目标达标率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大渡河下游多层次水量调度目标的保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最小下泄流量
需求侧管理
联合调度
大渡河
分类号
TV213.9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渡河干流已建水电站生态基流目标值复核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在妮
刘宏高
黄克威
李书飞
曲田
易燃
陶江平
机构
国能大渡河流域生产指挥中心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200304)
水利部财政专项水资源管理项目(126202006000190003)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创新项目(CX2020Z02)。
文摘
以大渡河干流已建水利水电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评价,为推动后续生态基流研究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研究采用多种水文学方法,包括Tennant法、Texas法、Q90法、多年最小月平均流量法和NGPRP法,计算大渡河干流已建梯级水电站的生态基流目标值。根据计算结果中各控制断面的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建立生态基流目标值的参考区间,分别对应底线、优和良好的标准线,并对大渡河干流已建梯级水电站生态基流目标进行了回顾性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断面的现行生态基流目标值均在最大和最小参考值区间范围,设置基本合理。针对不同历史条件下或不同行业领域中存在的生态基流相关概念内涵和适用边界条件的不一致问题,以及拦河工程生态基流调度的实际问题,研究提出生态基流目标体系的双指标控制法,并提出了大渡河干流已建梯级水电站生态基流目标建议值,建议双江口、猴子岩、深溪沟、龚嘴、铜街子水电站的生态基流目标采用日均和瞬时双控值,分别设为121/52、160/78、327/188、366/149和366/236 m^(3)/s,而沙湾和安谷水电站均设为366 m^(3)/s。
关键词
生态基流
回顾性评价
双指标控制法
大渡河
Keywords
ecological base flow
retrospective assessment
double-indexed control method
Dadu River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新安江模型的半干旱地区土壤墒情预测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席琦
机构
国能大渡河流域生产指挥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28-131,共4页
文摘
土壤墒情预测对水旱灾害防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某流域2005—2007年根区土壤水分(0~30 cm、>30~60 cm和>60~90 cm共3层)及气象逐日数据资料,采用改进的新安江模型(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的3种蒸发模式),预测不同干湿年份的土壤墒情。结果表明:单层蒸发模式对于湿润年份的模拟精度较高,但对于干旱年份模拟效果仍不理想;双层蒸发模式的模拟精度最高,适用于半干旱地区湿润年份和部分偏干旱年份的土壤墒情模拟,但对于无雨期较长的干旱年份,模拟的蒸发量偏高,导致土壤墒情预测值偏低。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半干旱地区
新安江模型
PM模型
湿润年份
干旱年份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渡河下游多层次水量调度目标保障研究
曲田
黄克威
杨冬梅
李书飞
赵惠萍
顾甜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渡河干流已建水电站生态基流目标值复核分析
陈在妮
刘宏高
黄克威
李书飞
曲田
易燃
陶江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新安江模型的半干旱地区土壤墒情预测研究
席琦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