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胜利能源储运中心智能化建设方案设计
1
作者 陈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40,共6页
为了推进煤矿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增强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胜利能源储运中心地面生产集控系统进行了智能化升级设计。在提高装备可靠性和工业自动化水平的基础上,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段,以集成和利... 为了推进煤矿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增强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胜利能源储运中心地面生产集控系统进行了智能化升级设计。在提高装备可靠性和工业自动化水平的基础上,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段,以集成和利用全流程信息资源为起点,以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管控平台为依托,兼顾储运中心实际生产、管理与销售情况,制定智能化储运中心“执行层、管理层、决策层和平台层”的总体架构,建立“平台协同运营、工厂智能生产”两个层面的业务控制管理系统,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及优化算法分析、发掘和发挥数据源的价值,实现储运中心业务全流程的智能化生产、管控协同与服务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系统 大数据 AI视频 巡检机器人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地下管网三维精细化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研究与应用——以胜利一号露天煤矿为例
2
作者 佘长超 侯星野 +2 位作者 腾天野 蒋楠洋 张建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4,共9页
矿区地下管网是保障露天煤矿资源开采与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成为智慧矿山建设的重要一环。然而,传统矿区地下管网主要以图纸资料和人工管理为主,存在管网数据丢失、管理效率低、事故发生率高、维护抢修难度大... 矿区地下管网是保障露天煤矿资源开采与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成为智慧矿山建设的重要一环。然而,传统矿区地下管网主要以图纸资料和人工管理为主,存在管网数据丢失、管理效率低、事故发生率高、维护抢修难度大等问题,无法满足露天煤矿安全生产要求,因此提出了露天煤矿地下管网三维精细化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详细介绍了其服务体系、功能模块、技术架构及其关键技术。通过在胜利一号露天煤矿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系统在实际矿区地下管网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一号露天煤矿 矿区地下管网 三维精细化管理 物联网技术 智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智能干选机在胜利一号露天矿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3
作者 张海涛 石广洋 +7 位作者 李伟 肖兵 李勇 李洪波 张树河 刘素华 尚毅 李永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7-33,共7页
常规选矸方法煤炭回收率低、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智能干选是当下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之一。介绍了智能干选机的基本原理,结合案例及生产效果调研,分析了智能干选的优缺点,并与重介、跳汰等洗选工艺进行对比。针对智能干选机在胜利一... 常规选矸方法煤炭回收率低、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智能干选是当下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之一。介绍了智能干选机的基本原理,结合案例及生产效果调研,分析了智能干选的优缺点,并与重介、跳汰等洗选工艺进行对比。针对智能干选机在胜利一号露天矿的应用条件,结合深度学习的分类算法,对胜利一号露天矿的煤与矸石矿样进行训练,分析了煤炭智能干选机在胜利一号露天矿应用的可行性。Loss曲线和召回率曲线显示模型收敛,基于此分类模型使用智能干选机,原煤初始燃烧值提升200 kcal/kg,具有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干选 深度学习 分类模型 Loss曲线 召回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分选技术在胜利一号露天褐煤的创新性应用研究
4
作者 佘长超 李伟 +6 位作者 宋仁忠 李勇 石广洋 卢彦廷 侯星野 张树河 童晓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78-83,共6页
褐煤作为高水分、高挥发分、严重泥化又低热量的煤化程度较低的年轻煤种,现有的湿式分选工艺对其的适应性较差,不仅会恶化褐煤的泥化现象,还会进一步加重其含水量,亟待研究干式分选对褐煤的适用性。基于T104在其他煤种上的成功应用,针... 褐煤作为高水分、高挥发分、严重泥化又低热量的煤化程度较低的年轻煤种,现有的湿式分选工艺对其的适应性较差,不仅会恶化褐煤的泥化现象,还会进一步加重其含水量,亟待研究干式分选对褐煤的适用性。基于T104在其他煤种上的成功应用,针对褐煤的特点,对褐煤中的高品质成分和矸石成分进行识别研究,以探索基于X射线的无水化选别方式对褐煤的适用性。文章基于X光传感的T104系统对胜利1号煤田的5号褐煤进行了研究,小样本测试结果表明,当煤或者矸石在夹矸煤中含量高于80%的情况下,算法识别处于临界状态,会有一定偏差通过改进的向量机算法,可以自动选取最佳的分选参数。大产量现场运行情况下,该系统可以有效将原煤中高发热量、低灰分、相对低硫分的精煤精准选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分选 高含水煤质 X射线 褐煤矸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 t氢能源矿用自卸车轴箱结构性能分析及优化
5
作者 张吉苗 宋仁忠 +4 位作者 侯星野 佘长超 于晓波 马文平 梁皓月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84-287,共4页
后桥轴箱是矿用自卸车最重要的承载单元之一。针对110 t氢燃料电池无人驾驶矿用自卸车,通过Cero三维软件建模、Adams仿真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分析后桥轴箱结构的力学性能,改进结构不足,使得后桥轴箱的安全系数达到5.3,远超设计要求... 后桥轴箱是矿用自卸车最重要的承载单元之一。针对110 t氢燃料电池无人驾驶矿用自卸车,通过Cero三维软件建模、Adams仿真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分析后桥轴箱结构的力学性能,改进结构不足,使得后桥轴箱的安全系数达到5.3,远超设计要求,且有限元分析方法缩短了设计周期,节省了试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自卸车 后桥轴箱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非结构化道路的点云语义分割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章宇 陈阳 +3 位作者 周彬 王杰 段星集 赵忠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7-465,共9页
针对以露天矿区为代表的非结构化道路场景环境恶劣、道路边界模糊、障碍物尺寸差异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非结构化道路的点云语义分割方法,包括预处理、特征提取网络及逆处理3部分。其中,预处理通过坐标转换将三维点云映射到二维Range... 针对以露天矿区为代表的非结构化道路场景环境恶劣、道路边界模糊、障碍物尺寸差异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非结构化道路的点云语义分割方法,包括预处理、特征提取网络及逆处理3部分。其中,预处理通过坐标转换将三维点云映射到二维Range View(RV)图上,以提高网络推理速度;特征提取网络包括卷积注意力模块及多尺度残差模块,卷积注意力模块用于细化分割边界,解决道路边界模糊问题,多尺度残差模块使用大卷积核扩大感受野并融合上下采样特征,以适应非结构化道路环境下障碍物尺寸变化较大的问题;逆处理通过K最邻近(KNN)算法修正语义标签并将点云映射回三维空间。在典型非结构化道路露天矿区数据集上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平均交并比达到85.1%,推理速度达到6.423 ms,与主流的基于球面投影的语义分割网络相比整体精度提升了3%,此外,所提方法在非结构化道路场景下进行了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语义分割 非结构化道路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软密封控尘系统气流结构及其除尘性能研究
7
作者 包永志 方连鑫 +3 位作者 于岩斌 崔柏闻 李明扬 王曼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针对装车站冲击产尘浓度高,且不易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软密封控尘系统,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新型通风系统下流场风流结构和粉尘质量浓度分布特征并与传统通风系统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通过流场顶部提供上升气流,四周提供具有... 针对装车站冲击产尘浓度高,且不易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软密封控尘系统,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新型通风系统下流场风流结构和粉尘质量浓度分布特征并与传统通风系统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通过流场顶部提供上升气流,四周提供具有水平剪切力的诱导旋流的方式可以成功生成作用范围和气流强度可控的涡流场;相比于传统通风系统,软密封控尘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流场中部区域内的静压值,使流场中部区域与流场外围空间产生较大的压差,对粉尘的轴向捕集距离延长了近1倍,更好地实现对粉尘的长距离捕集;在软密封控尘系统下粉尘浓度由107.14 mg/m^(3)降低至20.81 mg/m^(3),说明该通风系统能够对无组织排放的粉尘进行有效地捕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密封控尘系统 风流结构 轴向捕尘距离 粉尘捕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LSTM与SA融合模型的多台阶高陡边坡变形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森华 赵宇 +2 位作者 叶腾飞 贺平 郝文拯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露天矿边坡变形易受岩石类型、岩体结构特征、水文地质、自然环境与采矿活动等因素影响,进而造成边坡变形监测数据具有高度的时序关联性、时变性、高维性及非线性等特点。针对传统边坡变形预测模型无法挖掘监测数据序列前后依赖性的问题... 露天矿边坡变形易受岩石类型、岩体结构特征、水文地质、自然环境与采矿活动等因素影响,进而造成边坡变形监测数据具有高度的时序关联性、时变性、高维性及非线性等特点。针对传统边坡变形预测模型无法挖掘监测数据序列前后依赖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与自注意力机制(SA)融合算法的多台阶高陡边坡变形预测模型,实现对多台阶高陡边坡变形的有效预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输入条件下,相较于BP神经网络、LSTM模型与Bi-LSTM模型预测结果,Bi-LSTM-SA融合模型对多台阶高边坡在3个监测方向的变形预测结果整体预测误差更小,Bi-LSTM-SA融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更为接近;Bi-LSTM-SA融合模型预测性能更强,而且还表现出了更好的稳定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多台阶 高陡边坡 Bi-LSTM-SA 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煤矿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泉 张欣怡 +3 位作者 李洪波 石广洋 郝斌 张飞 《中国煤炭》 2023年第1期77-82,共6页
针对露天煤矿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煤尘、扬尘等环境污染问题,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利煤矿”)创新应用5G通讯技术、机器视觉、大数据分析和无线传感设备等关键技术对露天煤矿环境进行了全要素和全方位监测。... 针对露天煤矿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煤尘、扬尘等环境污染问题,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利煤矿”)创新应用5G通讯技术、机器视觉、大数据分析和无线传感设备等关键技术对露天煤矿环境进行了全要素和全方位监测。介绍了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研发背景,详细阐述了涵盖煤火识别预警、扬尘识别预警、多元数据融合监控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技术架构,以及图像识别技术、Tensor RT推断加速、Deepstream实时视频流分析等环境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在胜利煤矿的实际应用,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实现矿山环境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自动监管和报警,并且支持各类智能设备的接入,对治理露天采矿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煤矿 智能环境监测 机器视觉 无线传感设备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A-CNN的新能源矿卡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俊东 刘喜 +3 位作者 佘长超 刘思哲 王兆飞 于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62-168,共7页
为了能更准确的估算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态(SOH)以进行更换以及降级使用等措施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文章采用了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高精度的锂离子电池SOH估算。用NASA随机步长电池数据集进行分析并提取电池... 为了能更准确的估算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态(SOH)以进行更换以及降级使用等措施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文章采用了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高精度的锂离子电池SOH估算。用NASA随机步长电池数据集进行分析并提取电池健康因子,采用改进萤火虫算法对卷积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优化,搭建电池SOH估算模型,并加入高斯白噪声对输入数据进行数据增强,然后与传统的算法进行对比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及高精度性,有利于维护大型矿卡的电池健康状态并及时更换提高矿卡运输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健康状态 新能源矿卡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作业区无人矿车协同通行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浩原 余贵珍 +3 位作者 李涵 陈鹏 刘喜 王文达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9,共13页
露天矿无人矿车在装卸载作业区内运输过程中的长时间停车等待是制约露天矿无人运输系统效率提升的瓶颈。为提高无人矿车的运输效率,本文结合作业区内的运输作业流程,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可行驶距离的多车协同通行决策方法。首先,将决策模... 露天矿无人矿车在装卸载作业区内运输过程中的长时间停车等待是制约露天矿无人运输系统效率提升的瓶颈。为提高无人矿车的运输效率,本文结合作业区内的运输作业流程,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可行驶距离的多车协同通行决策方法。首先,将决策模型建模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ILP)模型,表述优化目标和问题约束;其次,考虑到求解MILP模型存在难以满足动态决策实时性的问题,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Monte Carlo Tree Search,MCTS)实现多车冲突消解,核心思想是利用搜索树的推演能力进行多车通行前瞻模拟,计算多车的最优通行优先级,动态调整多车的可行驶距离;此外,根据无人矿车在作业区内的作业特征设计不同的MCTS节点价值函数,实现综合考虑运输效率与作业特征的通行优先级排序;最后,设计作业区4,8,12个停车位场景下的多车通行仿真实验,与基于先到先服务(First-Come-FirstServed, FCFS)的方法进行对比,吞吐量提升22.03%~28.00%,平均停车等待时间缩短31.71%~50.79%。同时,搭建微缩智能车辆的6停车位作业区场景实验平台,多车单次运输作业总用时相比FCFS缩短了18.84%。仿真与微缩智能车辆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提升露天矿作业区多车运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协同通行决策 蒙特卡洛树搜索 无人矿车 动态可行驶距离 露天矿作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露天煤矿排土场盐碱化土壤脱硫石膏改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常建 佘长超 +5 位作者 王晓 余丽娜 张梦利 张萌 高思华 陆兆华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9-49,共11页
鉴于露天煤矿排土场存在土壤盐碱化、瘠薄化等问题,以煤矿区发电厂废弃物脱硫石膏(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gypsum,FGD gypsum)为土壤改良剂,以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为盐碱化土壤基质,以内蒙古半干旱区本地植物斜茎黄芪(Astragalus ads... 鉴于露天煤矿排土场存在土壤盐碱化、瘠薄化等问题,以煤矿区发电厂废弃物脱硫石膏(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gypsum,FGD gypsum)为土壤改良剂,以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为盐碱化土壤基质,以内蒙古半干旱区本地植物斜茎黄芪(Astragalus adsurgens)为试验对象,设置两组试验——土壤柱淋溶试验和盆栽试验,探讨不同添加量(0、1、2、3、4 kg/m^(2))的脱硫石膏对排土场盐碱化土壤理化性质改良及土壤肥力提升的效果。结果发现:施加脱硫石膏后,两组试验中的土壤pH值均显著降低,表明脱硫石膏可通过中和作用有效降低土壤碱性;脱硫石膏添加量小于2 kg/m^(2)时,两组试验土壤中Na^(+)、HCO_(3)^(-)含量均随脱硫石膏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适量施加脱硫石膏可以提高土壤离子交换作用的活跃程度,使大量的Na^(+)、HCO_(3)^(-)析出到土壤表面,从而降低土壤盐度,即脱硫石膏对盐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显著;脱硫石膏添加量小于2 kg/m^(2)时,两组试验土壤中速效氮(AN)、速效钾(AK)的含量均随脱硫石膏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说明适量施加脱硫石膏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效营养元素含量,有利于缓解土壤瘠薄化,提升盐碱化土壤的肥力水平;脱硫石膏添加量为2 kg/m^(2)时,盆栽试验中斜茎黄芪的种子发芽率、株高、根长、生物量、根量及碳氮比均达到最大值,幼苗成活率接近最大值,表明脱硫石膏改良露天煤矿排土场盐碱化土壤效果显著,2 kg/m^(2)是脱硫石膏的最适宜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排土场 脱硫石膏 土壤盐碱化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新编码GA的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集成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霍俊杰 王志坚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33,共9页
为了实现以完工时间最短为目标的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集成优化,提出了基于新编码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集成优化方法。对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集成优化(Integrated Process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optimization,IPPS)问题进... 为了实现以完工时间最短为目标的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集成优化,提出了基于新编码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集成优化方法。对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集成优化(Integrated Process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optimization,IPPS)问题进行了描述,并建立了完工时间最短的集成优化模型;设计一种具有最大柔性空间的染色体编码方法,从编码角度保证了集成优化问题的最大柔性度;根据IPPS问题特定约束改进了交叉变异方法,保证遗传操作前后均为可行解,使算法迭代均为有效迭代;进而制定了基于新编码遗传算法的IPPS问题求解流程。经Kim算例验证可知,与现有先进算法两阶段混合算法(Two-stage Hybrid Algorithm,THA)、改进蚁群算法(Enhanced Ant Colony Algorithm,EACA)和混合遗传算法(Hybrid Genetic Algorithm,HGA)相比,新编码GA在小规模、大规模生产情况下集成优化方案的完工时间均最小(分别为343、344、372、320、427及432 min),实验结果验证了新编码GA在IPPS问题求解中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优化 工艺规划 车间调度 全新编码 最大柔性空间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和InSAR技术的矿区建筑物形变监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132,166,共8页
矿区建筑物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危险变形,会严重威胁到煤矿的正常生产,甚至造成安全事故。为了实现高精度的矿区建筑物形变监测,本文提出了融合GNSS和InSAR技术建筑物形变监测方法,以提高时序形变监测结果精度。以内蒙古... 矿区建筑物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危险变形,会严重威胁到煤矿的正常生产,甚至造成安全事故。为了实现高精度的矿区建筑物形变监测,本文提出了融合GNSS和InSAR技术建筑物形变监测方法,以提高时序形变监测结果精度。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北郊矿区建筑物为例,采用30景Sentinel-1A卫星影像数据和35个站点GNSS数据,获取了地表时序形变。试验结果表明,GNSS-InSAR融合监测结果比InSAR监测结果精度高43.9%,能更好地为矿区建筑物形变监测与安全评估服务。结合降水量、温度数据分析表明,温度是矿区建筑形变的主要原因,周边采动对矿区建筑物的直接影响较小。此外,在监测周期内,矿区所有建筑物的各项变形阈值均小于允许变形值,未发生危险变形,可以继续安全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GNSS 矿区建筑物形变 GNSS-InSAR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式光电智能干法分选机喷吹系统优化研究
15
作者 王晓光 石广洋 +8 位作者 李伟 齐美石 李勇 李洪波 张树河 刘素华 尚毅 李永生 董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1,共6页
针对光电智能干选机在集装箱作业环境下经常出现喷嘴堵塞的问题,对喷吹系统结构进行优化,在保证喷嘴打击力的同时,使其能在集装箱密闭空间充斥大量粉尘、煤灰和煤泥的恶劣工作环境下正常运转。对比分析了直角型喷嘴和斜角型喷嘴两种喷... 针对光电智能干选机在集装箱作业环境下经常出现喷嘴堵塞的问题,对喷吹系统结构进行优化,在保证喷嘴打击力的同时,使其能在集装箱密闭空间充斥大量粉尘、煤灰和煤泥的恶劣工作环境下正常运转。对比分析了直角型喷嘴和斜角型喷嘴两种喷吹系统优化结构,并对优化后的喷吹系统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及工业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喷吹系统中斜角喷嘴产生的击打力区间更大、击打力更强、结构上更优,现场工业试验中分选效果良好,无堵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分选 智能干选 集装箱 击打力 喷嘴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104智能分选机的露天煤矿褐煤干式分选应用研究
16
作者 张福成 李志勇 +5 位作者 宋仁忠 侯星野 石广洋 闫家文 佘长超 郭劲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84-89,共6页
针对胜利一号露天煤矿原煤品质差、风化泥化严重、现场自然环境恶劣等问题,在传统的T104智能煤矸石分选机基础上,采用改进的高低能阵列探测器,配合先进的自适应机器学习方法,实现了更高精度的煤炭分选。同时配套使用移动破碎站、原煤刮... 针对胜利一号露天煤矿原煤品质差、风化泥化严重、现场自然环境恶劣等问题,在传统的T104智能煤矸石分选机基础上,采用改进的高低能阵列探测器,配合先进的自适应机器学习方法,实现了更高精度的煤炭分选。同时配套使用移动破碎站、原煤刮板运输、筛分设施等辅助设备,在坑下完成褐煤矸石分离。通过对5煤上部和5煤的原煤进行智能分选,成功将原煤热值从平均1456~1540 cal/g提升至2000 cal/g以上,精煤和矸石的识别率高达98.45%。与传统的人工剥离方式相比,获煤率从12.8%提高至35%左右,意味着处理300万t原煤便可获得100万t左右符合热值要求的精煤。在获得同样100万t精煤的前提下,节省原煤资源480万t,价值约为2.2亿元。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为煤矿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04智能分选机 褐煤分选 矸石分离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永磁电动机的带式输送机多机同步控制方法
17
作者 许建军 赵奇 +3 位作者 陈玉 李银广 宋文清 李浩峰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77-179,共3页
针对带式输送系统驱动装置存在冲击大、功率分配不协调、安全性能下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永磁电动机的带式输送机多机同步控制方法。首先对永磁电动机的外部结构进行优化,确定采用S型启动曲线,以抑制启动时冲击力大的缺点并实现光滑平... 针对带式输送系统驱动装置存在冲击大、功率分配不协调、安全性能下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永磁电动机的带式输送机多机同步控制方法。首先对永磁电动机的外部结构进行优化,确定采用S型启动曲线,以抑制启动时冲击力大的缺点并实现光滑平稳启动。结合转矩电流补偿法,设计了一种偏差耦合多机控制策略,以解决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功率不平衡的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动机 带式输送机 S型启动曲线 偏差耦合 多机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作业车防倾覆稳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8
作者 魏珂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72-276,共5页
煤矿井下多功能作业车防倾覆稳定系统是保障车辆和人员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石。针对井下特有的恶劣工况,设计了一套稳健的多功能作业车防倾覆稳定系统。该系统首先采集建立防倾覆数学模型所需要的信号;然后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载荷对车辆形... 煤矿井下多功能作业车防倾覆稳定系统是保障车辆和人员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石。针对井下特有的恶劣工况,设计了一套稳健的多功能作业车防倾覆稳定系统。该系统首先采集建立防倾覆数学模型所需要的信号;然后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载荷对车辆形成的倾覆弯矩和整车的抗倾覆弯矩,进而根据安全系数生成报警信号;最后依据产生的报警信号,通过限制执行机构继续动作来控制车辆,以防止车辆倾覆事件的发生。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3 t多功能作业车,大大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作业车 防倾覆稳定系统 倾覆弯矩 抗倾覆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轻量化车架设计
19
作者 佘长超 张吉苗 +2 位作者 侯星野 卢燃 杨彦泓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81-283,287,共4页
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车架结构设计对整车运行的可靠性起决定性作用。设计了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车架结构。按照等强度设计原理,纵梁采用变截面结构,横梁采用圆形截面结构,在关键受力部位采用铸钢件,其余采用钢板焊接件。车架结构兼顾了车架强... 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车架结构设计对整车运行的可靠性起决定性作用。设计了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车架结构。按照等强度设计原理,纵梁采用变截面结构,横梁采用圆形截面结构,在关键受力部位采用铸钢件,其余采用钢板焊接件。车架结构兼顾了车架强度和轻量化,提高了车架的抗疲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矿用自卸车 轻量化车架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区无人驾驶行车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仿真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志发 余贵珍 +4 位作者 张传莹 丁能根 周彬 李在友 欧阳东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82-1797,共16页
行车风险评估及防控是露天矿区无人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保障无人驾驶车辆在露天矿区安全运行,从露天矿区车-路-云的运输场景出发,建立了行车安全保障模型。综合车端-路侧-云平台的多源信息,对无人驾驶车辆进行行车风险等级评估并... 行车风险评估及防控是露天矿区无人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保障无人驾驶车辆在露天矿区安全运行,从露天矿区车-路-云的运输场景出发,建立了行车安全保障模型。综合车端-路侧-云平台的多源信息,对无人驾驶车辆进行行车风险等级评估并设计了相应的行车风险防控策略。行车安全保障模型由行车状态感知模块、行车风险评估模块和行车风险防控模块3部分组成。在行车风险评估方面,引入车辆前方道路坡度信息对预碰撞时间指标的阈值进行修正,引入车辆前方道路坡度及车辆载重状态信息对最小制动安全距离指标进行修正,结合预碰撞时间指标和最小制动安全距离指标提出了综合行车风险评估策略,可以对露天矿区无人驾驶车辆实时行车碰撞风险进行等级量化。然后,基于有限状态机设计了考虑不同行车风险等级的碰撞风险防控决策系统,针对不同状态制定了满足最小安全距离要求的车辆平稳制动控制策略。最后,基于PreScan与Matlab联合仿真技术,搭建了某露天矿区无人驾驶车辆的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并进行了水平道路场景、上下坡道场景和满载工况的车辆遇障停车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行车风险评估模块在下坡道场景可以提前评估风险并及时制动停车,说明引入前方道路坡度信息的综合行车风险评估策略可以提高上下坡道场景车辆的行车安全;同时,通过引入车辆载重信息来修正最小制动安全距离指标,可及时评估满载车辆前方的潜在碰撞风险,提高了露天矿区满载车辆的行车安全;行车风险防控模块的紧急制动控制策略可以在10 m安全距离前实现平稳制动停车,提高了大载重车辆在遇障停车时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区 无人驾驶车辆 行车安全保障模型 行车风险 有限状态机 紧急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