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坐标动态转换算法的专变采集终端ALB算法
1
作者 范文婧 孙剑锋 +2 位作者 霍成欣 高阳 李毅彪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3期288-294,301,共8页
为避免专变采集终端因负载差异较大影响其运行稳定性,提出基于坐标动态转换算法的专变采集终端自适应负载均衡(ALB)算法。采用分布式采集信息方法采集专变采集终端负载信息,并通过集中迁移方法量化处理采集的负载信息;结合加权平均算法... 为避免专变采集终端因负载差异较大影响其运行稳定性,提出基于坐标动态转换算法的专变采集终端自适应负载均衡(ALB)算法。采用分布式采集信息方法采集专变采集终端负载信息,并通过集中迁移方法量化处理采集的负载信息;结合加权平均算法和双线内插处理专变采集终端节点残差,经坐标动态转换获取专变采集终端新坐标;依据专变采集终端坐标位置,建立各个专变采集终端节点的星型结构,结合采集负载信息,通过负载和负载转移阀值之间的关系,判断专变采集终端节点负载是否均衡。负载不均衡时,需结合识别重载节点和基于二叉树的备用节点表,将重载节点的负载转移至备用节点,实现专变采集终端自适应负载均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缓解重载节点的压力,使专变采集终端负载达到均衡状态,且坐标转换误差值较小;能有效降低专变采集终端负载均衡的响应时间,增强吞吐量并提升负载均衡度,负载均衡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转换 专变采集终端 负载均衡 星型结构 重载节点 轻载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VSC汇集变电站母线电压低频振荡机理分析与抑制
2
作者 程亮 段彭洋 +3 位作者 苏宏帮 马归圣 田生娟 代铮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182,共13页
大型新能源场站选址偏远,多将其并入升压变电站并经长距离交流线路将电能送至负荷中心,造成升压站母线与负荷中心电气连接强度薄弱,易发生母线电压低频振荡。为揭示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建立了多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 大型新能源场站选址偏远,多将其并入升压变电站并经长距离交流线路将电能送至负荷中心,造成升压站母线与负荷中心电气连接强度薄弱,易发生母线电压低频振荡。为揭示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建立了多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并网系统的低频动态通用分析模型。该模型着眼于系统低频动态,对各VSC及交流电网独立建模,适用于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任意数量VSC并网建模。基于此模型,通过状态空间分析揭示了电网强度、VSC运行点,以及各VSC动态环节耦合等各因素对系统低频动态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基于分析结果,提出虚拟公共并网点控制策略,该策略以汇集母线电压作为各VSC的统一控制目标,可有效抑制弱连接系统内各VSC的动态交互产生的低频振荡,并设计参数自整定功能以消除线路参数变化导致的误差。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基于低频动态通用分析模型得出的各要素对低频动态影响结果的正确性,以及虚拟公共并网点控制策略对于低频振荡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VSC系统 通用分析模型 动态环节交互 改进控制策略 低频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双队列缓存优化算法
3
作者 马斌 龙存玉 +2 位作者 华书蓓 杨艳 周子翔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12期1407-1413,共7页
为解决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数据传输中的拥堵、延时、丢包率高、吞吐量低等问题,提高缓存利用率和数据传输效率,提出基于时间序列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双队列缓存优化算法。对用户用电的时间序列信息进行初步统计,提取用电趋势度量和异常数... 为解决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数据传输中的拥堵、延时、丢包率高、吞吐量低等问题,提高缓存利用率和数据传输效率,提出基于时间序列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双队列缓存优化算法。对用户用电的时间序列信息进行初步统计,提取用电趋势度量和异常数据检测结果作为上传数据;构建基于优先级的双缓存优化算法的双缓冲队列管理(DBQM-P),根据不同业务的优先级划分队列,并计算最佳丢弃概率;在双队列缓存模型中实行不同的丢包策略,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数据的高效传输。实验表明:该方法可采集用户时间序列信息,根据业务的优先级缓存数据并上传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后台进行显示,大幅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缓存利用率,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传输量,丢包率最高值仅为0.58%,减少了数据损失,保证了紧急业务与重要业务的信息传递,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采集终端 数据传输 缓存优化 双队列缓存算法 时间序列 缓存利用率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智能电网时代下的电费核算模式创新
4
作者 聂晓琴 权春霞 《消费电子》 2024年第9期48-50,共3页
本研究以智能电网时代为背景,深入探讨了电费核算模式的创新问题。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究了现有电费核算模式在智能电网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其次,基于智能电网的新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费核算模式,该模式充分考虑了电网的多... 本研究以智能电网时代为背景,深入探讨了电费核算模式的创新问题。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究了现有电费核算模式在智能电网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其次,基于智能电网的新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费核算模式,该模式充分考虑了电网的多元化、动态性和复杂性,有助于提高价格信号的透明度,并刺激用户参与电网运营;最后,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新模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新模式能够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确保电网稳定运行。此外,新模式还可以推动电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有助于推动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将为智能电网的运营管理和电费核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费核算模式 价格信号 电网运行效率 电力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数据驱动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晶晶 张永敏 +2 位作者 田桂林 崔胜胜 严洁 《电子设计工程》 2022年第22期154-157,164,共5页
目前的数据驱动空间负荷预测方法数据迭代训练损失值较大、预测速度较慢,难以应对呈几何指数增长的数据量。针对以上问题,以LSTM神经网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驱动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分析神经网络内部的时序,避免数据消沉现象,确定... 目前的数据驱动空间负荷预测方法数据迭代训练损失值较大、预测速度较慢,难以应对呈几何指数增长的数据量。针对以上问题,以LSTM神经网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驱动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分析神经网络内部的时序,避免数据消沉现象,确定训练数据空间的相关性。根据不同的神经元建立预测模型,通过数据预处理降低采集数据的维度大小,确保数据完整性。同时提供数据控制基础,控制模型输入输出量,统一格式标准,保证模型训练次序,结合LSTM神经网络结构,选择预测方法,完成数据驱动空间负荷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数据迭代训练损失值,提高预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神经网络 数据分析 驱动预测 负荷研究 空间负荷 数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综述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胜男 张永敏 +2 位作者 杨艳 杨章俊 包积花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47-58,共12页
作为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设备,电压互感器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紧密相连。研究应对电压互感器故障的有效措施对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在电力系统中普遍使用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电磁式电压互... 作为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设备,电压互感器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紧密相连。研究应对电压互感器故障的有效措施对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在电力系统中普遍使用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出现的铁磁谐振故障、二次侧多点接地故障、回路断线故障和接线错误故障的机制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广泛应用的消谐措施的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传统措施的改进方法和能更好适应复杂情况的柔性消谐策略;最后,介绍了互感器多点接地、回路断线和接线错误的应对或防范措施。通过对各种故障处理方法的梳理,以期为研究电压互感器故障应对措施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铁磁谐振 消谐 多点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充电桩检测调度优化
7
作者 李晶晶 张永敏 +2 位作者 田桂林 崔胜胜 严洁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19-27,共9页
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充电设备引起广泛关注。充电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充电桩出厂前对其进行检测非常关键。充电桩检测的项目多,耗时较长。为了提高充电桩检测效率,文章将充电桩检测完成时间最小化... 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充电设备引起广泛关注。充电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充电桩出厂前对其进行检测非常关键。充电桩检测的项目多,耗时较长。为了提高充电桩检测效率,文章将充电桩检测完成时间最小化设为目标函数,建立一种充电桩检测调度优化模型,同时,为了克服经典遗传算法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工序和设备变异的双变异算子,最大限度使种群多样化,进而提出了一种添加初始化因子和精英策略的改进遗传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充电桩检测调度优化问题,总检测时间较人工检测降低了33.26%,较经典遗传算法降低了14.84%,提升了充电桩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桩检测 遗传算法 调度优化 优化开放车间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充电需求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定容优化方法
8
作者 李晶晶 田桂林 +2 位作者 张永敏 严洁 崔胜胜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3期47-60,共14页
电动汽车充电站(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EVCS)作为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必须具备的充电基础设施,其性能是否可靠、布局规划是否合理不但关乎投资经营者的利益,还直接影响用户出行是否经济与便利。为平衡投资者经... 电动汽车充电站(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EVCS)作为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必须具备的充电基础设施,其性能是否可靠、布局规划是否合理不但关乎投资经营者的利益,还直接影响用户出行是否经济与便利。为平衡投资者经营利益,带给EV用户良好的充电体验并为站内充电桩配置最优的数量和容量,文章针对EVCS最佳数量、容量和站址等展开研究,首先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E V充电需求的时空分布以及不同容量充电桩的平均停车时间和平均充电时长进行预测,然后建立EVCS选址定容的规划模型,并以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模型对EVCS进行选址优化,最后以某城市为例进行仿真实验,得到其最佳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案,并与遗传算法做对比,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需求预测 充电站 蒙特卡罗 选址定容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