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精确测温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腾飞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6-251,共6页
红外精确测温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研究电力设备红外图谱并配合其他检测手段,可以准确判断设备故障部位和类型,为检修工作提供指导。本文总结了红外精确测温技术在发现各类电力设备发热缺陷中的应用,并根据工作中发现的两起... 红外精确测温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研究电力设备红外图谱并配合其他检测手段,可以准确判断设备故障部位和类型,为检修工作提供指导。本文总结了红外精确测温技术在发现各类电力设备发热缺陷中的应用,并根据工作中发现的两起典型电压致热型缺陷图谱,初步判断了缺陷成因,电气试验及解体检查结果分别验证了两个案例中红外测温结论即绝缘子发生劣化和套管内部存在结构缺陷,为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提供了典型案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状态检修 红外精确测温 电压致热型缺陷 绝缘子 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居民区识别在电力线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马旭 李宝昕 +4 位作者 乔新辉 赵晶辉 邰建豪 李怡瑾 李默煊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9年第8期25-33,41,共10页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规划设计中居民区数据难以精准获取的问题,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居民区自动识别方法。在Matconvnet框架下,利用迁移学习技术在小样本情况下开发了一套针对多源遥感影像的居民区检测系统。以...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规划设计中居民区数据难以精准获取的问题,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居民区自动识别方法。在Matconvnet框架下,利用迁移学习技术在小样本情况下开发了一套针对多源遥感影像的居民区检测系统。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居民区识别精度优于93%,能很好地满足高压线规划设计中对居民区数据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线路设计 深度学习 遥感影像 居民区识别 全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电力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志亮 赵锋 张彦斌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8年第4期10-14,共5页
针对电网建设中电力巡检机器人在研发过程中缺乏通用性系统平台的问题,研制了一种由前端及后台显示分析控制系统构成的地面电力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系统前端底层采用工业级控制芯片STM32F103RCT6对步进电机、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控制,同... 针对电网建设中电力巡检机器人在研发过程中缺乏通用性系统平台的问题,研制了一种由前端及后台显示分析控制系统构成的地面电力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系统前端底层采用工业级控制芯片STM32F103RCT6对步进电机、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控制,同时引入μcos-II实现了底层程序进行任务划分;上层采用开源的Android系统设计了上层交互界面;后台采用MFC对系统后台界面进行设计,实现了前端图像、超声波传感器、电量信息的实时显示、视觉导航。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解决了电力机器人研发过程中技术不兼容、系统功能单一、创新技术引入难、研发周期长且成本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巡检机器人 嵌入式控制 后台控制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电能交易市场下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 被引量:22
4
作者 郭红霞 白浩 +1 位作者 刘磊 王昱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36-145,共10页
针对虚拟电厂调度模型中仅涉及日前市场的电能交易,建立了日前市场和实时市场统一协调的电能交易模型,突破日前市场必须按预测负荷采购和售卖这一限制,优化日前交易量,实现总体购买费用最低和售出收益最高。结合统一市场的电能交易模型... 针对虚拟电厂调度模型中仅涉及日前市场的电能交易,建立了日前市场和实时市场统一协调的电能交易模型,突破日前市场必须按预测负荷采购和售卖这一限制,优化日前交易量,实现总体购买费用最低和售出收益最高。结合统一市场的电能交易模型和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以及可控负荷的运行模型和约束条件,建立基于统一电力市场下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合理调配虚拟电厂内部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和储能间的能量流动以及优化虚拟电厂整体与电力市场的电能交易,实现最大经济收益。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模型对虚拟电厂优化调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统一电力市场 分布式电源 可中断负荷 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充磁方式的对转永磁电机气隙磁场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延升 窦满峰 骆光照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0-146,共7页
针对磁钢不同充磁方式对电机磁场性能影响不同,在对比分析径向充磁、平行充磁和Halbach磁体磁化强度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算内永磁体转子和外永磁体转子对转电机气隙磁密的解析算法。该算法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接近且趋势相同,... 针对磁钢不同充磁方式对电机磁场性能影响不同,在对比分析径向充磁、平行充磁和Halbach磁体磁化强度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算内永磁体转子和外永磁体转子对转电机气隙磁密的解析算法。该算法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接近且趋势相同,是一种在电机设计前期预报气隙磁场分布的有效方法。利用解析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充磁方式对2种转子结构对转永磁电机气隙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永磁体转子对转电机选择径向充磁能获得趋近方波的气隙磁密和较高的磁密峰值,适合无刷直流电机;内永磁体转子对转电机选择平行充磁既可提高气隙磁密的正弦分布程度,又能得到较高气隙峰值;Halbach磁体的电机气隙磁密正弦分布程度高,谐波含量小,适用于永磁同步电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充磁 平行充磁 HALBACH磁体 对转永磁电机 气隙磁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台不同变压器的直流偏磁抑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渝红 欧林 +3 位作者 张超 李兴源 张功望 杨东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9-165,172,共8页
笔者以变电站与换流站合并建站作为站内有多台不同变压器的典型情况。在存在偏磁电流的情况下,详细计算了偏磁电流在各台变压器中性点分布情况,计算得到主变中性点偏磁电流约为换流变中性点偏磁电流的2倍。提出仅对交流主变采用相应的... 笔者以变电站与换流站合并建站作为站内有多台不同变压器的典型情况。在存在偏磁电流的情况下,详细计算了偏磁电流在各台变压器中性点分布情况,计算得到主变中性点偏磁电流约为换流变中性点偏磁电流的2倍。提出仅对交流主变采用相应的抑制措施来抑制整个变电站的直流偏磁。最后,文中以某实际直流工程为基础,搭建了详细的电磁暂态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仅对偏磁电流较大的主变采用抑制措施时,能有效的抑制整个站偏磁现象。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选择仅在主变中性点采用串电容的方法来抑制直流偏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偏磁电流 抑制措施 变压器中性点 电磁暂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储能的风电平衡区域电网优化划分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车勇 彭超锋 +1 位作者 袁铁江 张增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75-781,共7页
针对高穿透风电功率难以有效消纳的困境,提出了一种计及储能的风电平衡区域电网优化划分方法。研究了储能对风电平衡区域划分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负荷主导特征指标、系统调峰裕度与外送通道建设成本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风电平衡区... 针对高穿透风电功率难以有效消纳的困境,提出了一种计及储能的风电平衡区域电网优化划分方法。研究了储能对风电平衡区域划分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负荷主导特征指标、系统调峰裕度与外送通道建设成本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风电平衡区域电网划分方法;同时,提出了储能消弭风电波动与负荷削峰填谷的充放电控制策略,进一步建立了计及储能的风电平衡区域电网优化划分的数学模型及划分流程。结合两者的安全与经济性对比结果,最终确定风电平衡区域电网优化划分的方案。最后基于某区域电网的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可有效提高风电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平衡区域 储能 消纳 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的谐振接地故障选线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景文 褚恩亮 +2 位作者 李英春 杨亚莉 党宏社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9-104,119,共7页
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选线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的谐振接地故障选线系统,该系统将各线路零序电流做小波包分解所获得的特征量与高次谐波分量相融合,结合暂态量和稳态量特征,作为朴... 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选线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的谐振接地故障选线系统,该系统将各线路零序电流做小波包分解所获得的特征量与高次谐波分量相融合,结合暂态量和稳态量特征,作为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输入属性来进行选线。通过ATP/EMTP仿真软件建立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模型进行算法验证,通过设计故障采集设备和故障选线设备以及上位机软件进行可行性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故障选线时执行效率高,不受接地电阻值的影响,是一种有效的谐振系统单相接地选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选线 小波包 贝叶斯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的主网网架结构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梁海平 田圣双 +2 位作者 李秋燕 刘英培 张文朝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9,共7页
针对目前主网网架结构缺少全面客观评价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逼近理想解法(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的主网网架结构评价方法。定义归一化代数连通度指标,选取归一化代数连通度、负荷平均最短供电距离、输电网网损、电压越限节点比例、... 针对目前主网网架结构缺少全面客观评价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逼近理想解法(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的主网网架结构评价方法。定义归一化代数连通度指标,选取归一化代数连通度、负荷平均最短供电距离、输电网网损、电压越限节点比例、重载线路比例、电压稳定裕度指标构建主网网架评价体系;使用主客观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采用改进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计算各网架的综合评分。以IEEE 118节点系统及某市级电网主网架为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客观有效地对主网网架结构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网结构评价 归一化代数连通度 主客观组合赋权法 逼近理想解法 灰色关联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PLC软核的通用保护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6
10
作者 郭玮 田录林 +2 位作者 张永良 崔葛安 杨芸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22-126,共5页
提出了基于嵌入式PLC软核的通用配网保护平台设计方案。针对传统保护软件编程灵活性差,现场可配置能力弱的问题,在分析嵌入式PLC软核的特性并讨论了基于PLC软核技术实现110 kV及以下配网综合保护的可行性和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嵌入... 提出了基于嵌入式PLC软核的通用配网保护平台设计方案。针对传统保护软件编程灵活性差,现场可配置能力弱的问题,在分析嵌入式PLC软核的特性并讨论了基于PLC软核技术实现110 kV及以下配网综合保护的可行性和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嵌入式PLC软核的通用保护平台。设计了基于PLC软核的保护平台系统结构,然后在以ARM9200芯片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实现了PLC软核的移植和调试。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通过结构化文本语言(Structure Text)实现了差动保护、零序电压保护、反时限电流保护等面向配网主设备的保护功能。最后,以10 kV电动机为被保护对象,从保护特性和电磁兼容性等方面进行测试。实验分析表明,所实现的保护平台具有配置灵活,通用性好的优点,各保护参数满足GB/T 7261-2008和GB/T 14598国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PLC软核 ARM9200 配网综合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及受潮下硅油纸和矿物油纸绝缘的频域介电谱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邓军波 曹立爽 +4 位作者 赵艾萱 张冠军 陈刚 王永华 白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6418-6426,共9页
硅油作为矿物油的替代品在变压器、互感器和套管等高压电力设备中获得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然而在硅油纸绝缘电力设备的绝缘状态评估研究方面所积累的经验相对较少。为了评估频域介电谱法用于硅油纸绝缘电力设备绝缘状态评估的有效性,该文... 硅油作为矿物油的替代品在变压器、互感器和套管等高压电力设备中获得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然而在硅油纸绝缘电力设备的绝缘状态评估研究方面所积累的经验相对较少。为了评估频域介电谱法用于硅油纸绝缘电力设备绝缘状态评估的有效性,该文对比研究了硅油纸绝缘和矿物油纸绝缘的频域介电谱(frequency domain spectroscopy,FDS)特征参数分别随水分含量和老化程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水分对硅油纸和矿物油纸绝缘的频域介电谱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是一致的,两种油纸绝缘体系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均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热老化对矿物油纸绝缘的tanδ和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_r有明显的影响且影响规律和水分非常相似,但对硅油纸绝缘的tanδ和ε_r的影响非常微弱。因此可以采用频域介电谱方法对硅油纸绝缘的含水量进行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纸绝缘 频域介电谱 水分 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形覆冰导线的液滴碰撞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永灿 郑心心 +3 位作者 黄新波 曹雯 田毅 高华 《广东电力》 2018年第8期118-123,共6页
过冷却液滴碰撞系数是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生长机理研究的基础内容,该系数受覆冰导线截面形状、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为此以圆形、椭圆形覆冰为研究对象,采用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结冰对象尺寸、风攻角、液滴中值体积直径对液... 过冷却液滴碰撞系数是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生长机理研究的基础内容,该系数受覆冰导线截面形状、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为此以圆形、椭圆形覆冰为研究对象,采用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结冰对象尺寸、风攻角、液滴中值体积直径对液滴碰撞系数的影响;随后,在大量液滴碰撞系数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算法拟合出碰撞系数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在给定输入参数时可快速预测出液滴的碰撞系数;最后,搭建液滴碰撞系数实验平台。实验在0~3℃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通过高性能吸水纸吸附碰撞液滴,验证了数值模拟及BP神经网络预测过冷却液滴碰撞系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覆冰 碰撞系数 计算流体力学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晃电的快速保护方案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建翔 王英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87-92,共6页
晃电严重影响化工、冶金等工矿企业的生产安全。现有的治理晃电措施主要从用电设备着手,理想的办法是从晃电本身着手,快速切除故障或者投入备用电源,把晃电过程时间降到对用电设备影响最小。从快速切除故障方面来降低晃电的影响,分析故... 晃电严重影响化工、冶金等工矿企业的生产安全。现有的治理晃电措施主要从用电设备着手,理想的办法是从晃电本身着手,快速切除故障或者投入备用电源,把晃电过程时间降到对用电设备影响最小。从快速切除故障方面来降低晃电的影响,分析故障前后电流采样值的大小和变化率,从而制定出以电流采样值的变化率和绝对值共同识别故障的快速保护方案。为了提高故障识别的准确性,在判断之前消除正常运行时直流分量的影响。经仿真验证,该快速保护方案能够对系统中任何类型的故障都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故障,在故障后5 ms使继电保护出口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晃电 电流变化率 故障识别 直流分量 快速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挂接地线监测单元研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家军 张铠 +1 位作者 刘悦 王睿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8年第8期22-28,共7页
挂接地线是接触网停电检修作业保障人员及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针对接触网停电检修作业挂接地线时常产生误挂、漏拆等情况,设计了一种集实时监测接地线挂接及接地状态并自动上传等功能于一体的挂接地线监测单元。该单元以ARM微控制器为... 挂接地线是接触网停电检修作业保障人员及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针对接触网停电检修作业挂接地线时常产生误挂、漏拆等情况,设计了一种集实时监测接地线挂接及接地状态并自动上传等功能于一体的挂接地线监测单元。该单元以ARM微控制器为核心,设计了超声波测距模块、图像采集模块、GPRS通信模块等外围电路,同时在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上开发了各功能模块的应用程序。该单元实现了对接地线的实时远方监测,可有效防止挂接地线误送电等事故发生,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一道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检修作业 挂接地线 ARM ΜC/OS-I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衰减因子的含DFIG配电线路保护方案 被引量:13
15
作者 段建东 陈童 +2 位作者 尚迪 崔帅帅 何鱼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15-1923,共9页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高渗透地分散并入配电网,呈现出与传统电源不同的电磁暂态特性,使得配电线路常规保护难以适应。该文首先推导双馈风机暂态电流表达式,据此分析配电线路区内、外故障时线路两端短路电流在衰减方面的特征差异。提出基...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高渗透地分散并入配电网,呈现出与传统电源不同的电磁暂态特性,使得配电线路常规保护难以适应。该文首先推导双馈风机暂态电流表达式,据此分析配电线路区内、外故障时线路两端短路电流在衰减方面的特征差异。提出基于电流衰减因子的含双馈风机配电线路保护新原理,并通过Prony算法构造线路保护实用判据。以某10kV地方电网分散接入双馈风电示范性工程为原型,构建PSCAD仿真模型。大量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线路保护方法在不同故障类型、故障位置、风机容量等条件下能可靠地判别被保护线路的区内外故障,且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DFIG) 电流衰减因子 配电线路保护 PRONY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A结合模拟退火算法优化电容器配置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红霞 张晓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3-986,共4页
为了应对近年来不断增加的电力系统负荷,对配电网的电容器进行配置优化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提出了一种SOA结合模拟退火算法运用到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并对电容器进行优化配置,建立相应的电容器优化配置模型。仿真结果表明,SOA结合模拟... 为了应对近年来不断增加的电力系统负荷,对配电网的电容器进行配置优化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提出了一种SOA结合模拟退火算法运用到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并对电容器进行优化配置,建立相应的电容器优化配置模型。仿真结果表明,SOA结合模拟退火算法对于此类问题的求解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电容器的优化配置以及缓解电力负荷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退火算法 SOA 电容器 配电网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受潮类型下油纸绝缘套管的频域介电谱特性 被引量:38
17
作者 张大宁 白帆 +4 位作者 牛朝滨 田杰 吴雪舟 穆海宝 张冠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4942-4950,共9页
电容型高压套管作为典型的油纸绝缘设备之一,是电力变压器不可或缺的外部连接组件。为了评估频域介电谱法用于油纸绝缘套管含水量状态的有效性,研究了实验室油纸绝缘等效模型和现场套管的频域介电谱(frequency domain spectroscopy,FD... 电容型高压套管作为典型的油纸绝缘设备之一,是电力变压器不可或缺的外部连接组件。为了评估频域介电谱法用于油纸绝缘套管含水量状态的有效性,研究了实验室油纸绝缘等效模型和现场套管的频域介电谱(frequency domain spectroscopy,FDS)特征在不同受潮程度和受潮类型时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界面极化数值模型分析结果,针对不均匀受潮样品和现场套管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水分会影响频域介电谱(frequency domain spectroscopy,FDS)特性曲线整个频段。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水分含量高的部分对油纸绝缘整体FDS特性曲线影响较大。不均匀程度越大,曲线波动越大,且具有典型的界面极化特征。因此,可采用频域介电谱方法对油纸绝缘套管的含水量进行评估,同时也能针对性地评估水分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受潮 频域介电谱 变压器套管 界面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流站高压电容器不平衡电流离线测试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鹏 摆亲 +1 位作者 刘志远 张振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2-135,共4页
对换流站高压电容器不平衡电流理论计算进行简单推导,并以不同工频电压作用下不平衡电流的线性关系为基本原理,介绍了低工频电压下离线试验测试不平衡电流大小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差别,并通过对误差由浅入深地分析,从而得出现场运行维护... 对换流站高压电容器不平衡电流理论计算进行简单推导,并以不同工频电压作用下不平衡电流的线性关系为基本原理,介绍了低工频电压下离线试验测试不平衡电流大小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差别,并通过对误差由浅入深地分析,从而得出现场运行维护人员提高不平衡电流测试值准确性的关键方法,即合理优化现场试验接线以减少电磁干扰,并适当对比理论计算值与离线试验测试值的方法,从而确保桥臂不平衡电流离线测试值的准确性。通过电容器调整或更换,满足了离线测试不平衡电流大小要求,能保障设备投入电网后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 桥臂 不平衡电流 离线测试 电磁干扰 闭合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500kV换流站平波电抗器套管缺陷诊断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24
19
作者 叶日新 赵新志 +4 位作者 窦小晶 付纪华 马奥 董明 张崇兴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72,共8页
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高效、准确直观、远距离非接触探测的在线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对运行设备的热状态进行诊断分析。采用红外热像仪对直流换流站平波电抗器套管运行状态进行红外检测,发现了极Ⅰ平抗极母线侧套管和极Ⅱ平抗... 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高效、准确直观、远距离非接触探测的在线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对运行设备的热状态进行诊断分析。采用红外热像仪对直流换流站平波电抗器套管运行状态进行红外检测,发现了极Ⅰ平抗极母线侧套管和极Ⅱ平抗阀侧套管的异常发热现象,结合套管内部结构模型图对套管异常发热的部位及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处理了套管内部导电杆铜铝过渡弹簧表带部位的家族性缺陷及套管顶部均压环接线板发热的电流致热型缺陷。结合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总结出针对套管温度异常判定的依据,准确高效地实现对运行设备套管热状态分析和故障定位,及时消除电气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技术 换流站 平波电抗器 套管缺陷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相关向量机的短期风功率预测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雨莎 杨晓萍 +1 位作者 李锐 张豪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1-145,共5页
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和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结合的方法对风电场发电功率短期预测进行研究。先利用小波变换将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子序列,提取出风速中的低频趋势分量和高频波动分量;再结合风向和... 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和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结合的方法对风电场发电功率短期预测进行研究。先利用小波变换将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子序列,提取出风速中的低频趋势分量和高频波动分量;再结合风向和温度数据,运用RVM在不同分量上分别进行预测,并通过重构得到功率的预测结果。此方法应用于国内某风电场,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小波分析能够把握风速变换规律,RVM预测法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小波—相关向量机法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短期功率预测 小波变换 相关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