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区供电企业技经集中管理成效凸显
1
作者 尧广 邓永平 +1 位作者 刘汉明 黄倩 《农村电工》 2017年第11期20-20,共1页
国网四川阿坝供电公司是典型的藏区供电企业,成立时间较短,电网基础薄弱,“5·12”汶川大地震中,电网损失惨重。几年的灾后重建让阿坝供电公司快速恢复了生产,但缺员严重、基础薄弱、管理水平低的现状依然存在。从企业技经专... 国网四川阿坝供电公司是典型的藏区供电企业,成立时间较短,电网基础薄弱,“5·12”汶川大地震中,电网损失惨重。几年的灾后重建让阿坝供电公司快速恢复了生产,但缺员严重、基础薄弱、管理水平低的现状依然存在。从企业技经专业看,呈现出从业人员少、分布较分散、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特点,传统的分散式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企业技经专业的发展要求,急需变革求突破。为此,该公司结合省公司开展的管理提升年活动,将公司原建设部、农电部、集体企业和经研所的人员实行集中办公,由经研所统一管理,使技经专业走上了独具藏区特色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企业 集中管理 藏区 供电公司 电网损失 快速恢复 灾后重建 从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微电网鲁棒简化建模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大兴 宁妍 +4 位作者 汪敬培 徐洋 毕峻 周铭标 王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微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中国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分析微电网所接入系统的动态特征时,现有等值模型存在鲁棒性不强的问题,即等值模型虽然可以很好地复现真实系统在训练故障下的动态特征,... 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微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中国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分析微电网所接入系统的动态特征时,现有等值模型存在鲁棒性不强的问题,即等值模型虽然可以很好地复现真实系统在训练故障下的动态特征,但却无法准确反映系统在未知故障(非训练故障)下的真实响应。为此,首先采用k-means++对微电网的典型运行方式进行有效区分,以表征系统的随机性和时变性特征;其次,采用基于关键参数筛选的参数辨识方法,避免了参数辨识过程中的多解问题;然后,针对系统不同典型运行方式,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等值模型参数进行泛化;最后,基于Fisher判别准则实现了等值模型参数的在线匹配,并在某实际微电网模型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等值建模 鲁棒性 k-means++聚类 卷积神经网络 FISHER判别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权重缓冲灰色理论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郭林 江登笠 +4 位作者 刘宇 任铃 阳锋 李君 王波 《陕西电力》 2016年第7期33-37,87,共6页
中长期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调度的基础和重要前提。针对传统预测方法精度低且适用性差的缺陷,结合灰色预测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权重缓冲理论的综合改进预测方法。该方法不仅通过对比置换法减少了奇异数据对预测模型的干扰,... 中长期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调度的基础和重要前提。针对传统预测方法精度低且适用性差的缺陷,结合灰色预测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权重缓冲理论的综合改进预测方法。该方法不仅通过对比置换法减少了奇异数据对预测模型的干扰,同时利用自适应权重缓冲的方法对不同权重进行迭代,以满足预测值与实际值离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求得模型最优背景值权重系数,最后通过对预测结果的残差修正,进一步提升了预测精度。通过实际的电网数据仿真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自适应权重缓冲理论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具有更佳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负荷预测 灰色预测理论 对比置换法 自适应权重缓冲 残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装配式电力偏心基础的抗拔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查晓雄 范佳琪 +3 位作者 肖世奎 唐俊宇 刘克亮 赵庆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7-171,共5页
装配式电力偏心基础是一种新型基础,这种新型装配式基础目前采用已有的标准进行设计计算,但水平力和土对基础设计的影响没有考虑.为研究这种新型装配式电力偏心基础的抗拔性能,首先采用理论计算、有限元模拟,在斜向荷载逐级加载下对其... 装配式电力偏心基础是一种新型基础,这种新型装配式基础目前采用已有的标准进行设计计算,但水平力和土对基础设计的影响没有考虑.为研究这种新型装配式电力偏心基础的抗拔性能,首先采用理论计算、有限元模拟,在斜向荷载逐级加载下对其极限抗拔承载力、基础内部传力规律和单个构件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为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设计一个室内缩尺模型上拔试验.通过结果对比发现:基础整体未发生上拔破坏;基础随着埋深逐渐变深向下传递的力逐渐均匀;单个构件简化计算结果与试验和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通过基础内部传力规律和单个构件受力分析表明:目前规程中的基础整体上拔设计方法仍然适用于此新型基础;水平力和土对基础传力有一定影响,但对抗拔性能可以忽略不计;单个构件的简化计算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基础 装配式 抗拔性能 缩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压补偿装置提升线路末端电压
5
作者 孙波 《农村电工》 2017年第6期39-40,共2页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负荷功率及发电机组出力均是时变的,运行方式不同,网络结构也不同。系统故障、线路参数、负荷功率变化等均会引起电力系统功率的不平衡,这正是引起系统电压偏离标称值的根本原因。不计线路分布电容影响时,供电线路的...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负荷功率及发电机组出力均是时变的,运行方式不同,网络结构也不同。系统故障、线路参数、负荷功率变化等均会引起电力系统功率的不平衡,这正是引起系统电压偏离标称值的根本原因。不计线路分布电容影响时,供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如图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补偿 末端电压 负荷功率 运行方式 等值电路 电力系统 供电距离 系统功率 系统短路容量 电压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