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低碳需求响应的含捕碳储能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1
作者 杨冬锋 吴子阳 +1 位作者 张承鑫 刘仁孝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3,共11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为加快推进综合能源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一种考虑低碳需求响应的含捕碳储能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在源侧建立捕碳储能系统-电转气联合运行模型,并比较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碳捕集电厂净出力范围;在荷侧考虑...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为加快推进综合能源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一种考虑低碳需求响应的含捕碳储能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在源侧建立捕碳储能系统-电转气联合运行模型,并比较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碳捕集电厂净出力范围;在荷侧考虑低碳需求响应,以动态碳排放因子为引导信号,激励用户调整用能行为,实现低碳响应;在市场机制层面,建立阶梯碳交易模型,进一步约束系统碳排放并获得经济效益。基于电碳解耦运行方式,碳捕集电厂和低碳需求响应构建源荷互补降碳机制,利用源荷两侧的互补特性实现系统低碳运行协同增效。通过设置不同场景进行对比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调度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电厂 电碳解耦 低碳需求响应 动态碳排放因子 阶梯碳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G-AVDG的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系统控制策略
2
作者 王振浩 杜成林 +4 位作者 庞丹 葛津铭 王志鹏 李国庆 王鹤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7,共9页
为了提升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交直流配电网柔性互联时端口的惯性和阻尼,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机和自适应虚拟直流电机控制(VSG-AVDG)的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系统控制策略。传统虚拟电机控制仅将VSG控制和虚拟直流电机控制(VDG)控制简单组合... 为了提升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交直流配电网柔性互联时端口的惯性和阻尼,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机和自适应虚拟直流电机控制(VSG-AVDG)的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系统控制策略。传统虚拟电机控制仅将VSG控制和虚拟直流电机控制(VDG)控制简单组合,难以同时抑制母线电压波动和提升动态性能。为此,分析了虚拟电机控制的内在联系,建立了基于交流侧功率偏差与直流侧电压偏差关联的融合机制,提出了基于VSGAVDG的协调控制策略。交流侧采用直流外环电压补偿的改进VSG控制,降低模式切换对电网的冲击,实现负载均衡;直流侧采用一种适用于柔性互联系统的AVDG控制策略,在抑制母线电压波动同时提升动态性能。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 虚拟同步控制 自适应虚拟直流电机控制 直流母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柔性互联系统模式平滑切换控制策略
3
作者 葛津铭 尹瑜 +5 位作者 庞丹 王志鹏 王朝斌 王尉 杨明城 王振浩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67-3176,I0040,共11页
柔性互联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多端低压柔性互联系统馈线故障情况下柔性多状态开关(flexible multi-state switch,FMSS)工作状态的平滑转换问题,提出一种FMSS不同运行模式切换的预状态跟踪控制策略。该策略是在进行... 柔性互联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多端低压柔性互联系统馈线故障情况下柔性多状态开关(flexible multi-state switch,FMSS)工作状态的平滑转换问题,提出一种FMSS不同运行模式切换的预状态跟踪控制策略。该策略是在进行模式切换控制之前,通过预先跟踪输出电压,使得控制前后的输出电压匹配,从而在模式切换瞬间能实现平稳过渡,减小模式切换过程带来的电压、电流冲击和功率波动,在提升新能源消纳率的同时,实现了对负荷的持续可靠供电。针对馈线故障后定直流母线电压(Udc-Q)控制端口的再选取问题,提出一种潮流调控策略下该控制端口的选取方法。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和RT-LAB半实物仿真平台搭建多端低压柔性互联系统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系统 馈线故障 柔性多状态开关 预状态跟踪控制 平滑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响应与碳—绿证交易的P2G系统园区综合能源优化
4
作者 潘路欣 王东林 +2 位作者 葛津铭 庞丹 王振浩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2,共11页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具有多能耦合的特性,在“双碳”的背景下对其进行低碳优化调度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环保意义。在原本的能量耦合关系中加入细化后的电转气(power-to-gas,P2G)技术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分别从源...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具有多能耦合的特性,在“双碳”的背景下对其进行低碳优化调度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环保意义。在原本的能量耦合关系中加入细化后的电转气(power-to-gas,P2G)技术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分别从源-荷侧进行优化,源侧考虑碳-绿证交易机制,荷侧考虑可转移型需求响应和可替代性需求响应,从多角度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低碳经济优化。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CPLEX求解器对IES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兼顾系统经济性和环保性,具有开阔风光电消纳空间,平稳源-荷侧功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S 电转气 需求响应 碳交易 绿色证书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垃圾焚烧电厂-电转气联合运行的低碳协整优化模型
5
作者 王娜 金秋旭 +1 位作者 王硕 高杨依依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8-227,共10页
为了促进多能源互补,降低系统运行总成本,建立垃圾焚烧电厂和电转气(Power to gas,P2G)联合运行的低碳协整优化调度模型。将垃圾焚烧电厂、氢燃料电池和新能源发电计入柔性总电源,P2G和烟气处理能耗计入柔性总负荷,建立二者的源-荷协整... 为了促进多能源互补,降低系统运行总成本,建立垃圾焚烧电厂和电转气(Power to gas,P2G)联合运行的低碳协整优化调度模型。将垃圾焚烧电厂、氢燃料电池和新能源发电计入柔性总电源,P2G和烟气处理能耗计入柔性总负荷,建立二者的源-荷协整关系。针对垃圾焚烧电厂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CO_(2),可结合P2G技术将回收的CO_(2)合成CH_(4)供给天然气系统,通过联合调度将P2G和烟气处理能耗进行负荷转移以平抑新能源波动。考虑碳交易机制,构建以购能成本、碳交易成本、弃风成本和机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源-荷协整优化调度模型,最后使用仿真来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电厂 电转气(P2G) 碳交易机制 新能源发电 源-荷协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流电抗器两侧特定频段暂态能量比的MTDC电网单端量保护方案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晓军 金小东 +2 位作者 刘迎迎 赵冠雄 刘亚东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有利于未来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而配置快速、可靠的保护方案是柔性直流技术发展的关键。基于直流电网等效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限流电抗器两侧电压特定频段暂态能量比差异性的单端量故障区域识别方法。该方法依据贝瑞...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有利于未来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而配置快速、可靠的保护方案是柔性直流技术发展的关键。基于直流电网等效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限流电抗器两侧电压特定频段暂态能量比差异性的单端量故障区域识别方法。该方法依据贝瑞隆等效模型计算出限流电抗器两侧电压比,通过广义S变换提取限流电抗器两侧特定频段电压,根据故障时正负极限流电抗器的电压幅值差的差异性实现故障选极。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分析出发生区内外故障时差异性明显,具备较强的耐过渡电阻与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 暂态能量比 单端量保护 线路保护 故障选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博弈的综合能源多园区运行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冬锋 贺子谦 +1 位作者 赵冠雄 郝中华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63,共8页
为了解决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联合调度运行后出现的复杂利益关系和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多园区分布式协调优化策略。由综合能源供应商作为上层领导者制定能源价格,引导下层园区运营商优化园区运行,构成主从博弈关系;下层园... 为了解决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联合调度运行后出现的复杂利益关系和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多园区分布式协调优化策略。由综合能源供应商作为上层领导者制定能源价格,引导下层园区运营商优化园区运行,构成主从博弈关系;下层园区以非合作博弈方式各自追求园区运行成本最小,并应用Kriging元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实现双层博弈模型的求解。通过算例对比分析,证明了所提多园区分布式协调优化策略可降低各园区的运行成本,并且综合能源供应商制定的能源定价策略也为自身带来了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博弈论 能源定价策略 Krigin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形貌及粒径对EP复合材料表面电荷传输及沿面闪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尹国华 段祺君 +4 位作者 邵帅 夏国巍 李经纬 钟昱尧 谢庆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7,共8页
无机填料的形貌及粒径是影响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沿面耐压性能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ZnO纳米纤维和不同粒径的颗粒状ZnO掺杂改性环氧树脂制备EP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直流沿面闪络性能与电荷消散速率测试。结果表明:ZnO填料掺... 无机填料的形貌及粒径是影响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沿面耐压性能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ZnO纳米纤维和不同粒径的颗粒状ZnO掺杂改性环氧树脂制备EP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直流沿面闪络性能与电荷消散速率测试。结果表明:ZnO填料掺杂能有效提升EP复合材料的闪络电压,其中纤维状ZnO填料的提升效果要明显优于颗粒状ZnO填料,颗粒状ZnO/EP复合材料的闪络电压随填料粒径的减小呈现上升趋势。当ZnO纳米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5%时,EP复合材料的闪络电压相比纯EP提高了27.1%。构建了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纤维状ZnO使得EP内部电场非均匀系数提升,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氧化锌 形貌粒径 沿面闪络 表面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光储接入场景下的柔性互联系统多模式优化运行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桄志 庞丹 +3 位作者 葛津铭 李国庆 王振浩 王尉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针对分布式光伏出力随机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柔性互联系统优化运行策略。首先改进虚拟同步控制技术提高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性;其次分析系统运行模式判断光伏、储能单元的输出逻辑,以直流母线功率平衡为底层逻辑,充分考虑配电台区负荷均... 针对分布式光伏出力随机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柔性互联系统优化运行策略。首先改进虚拟同步控制技术提高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性;其次分析系统运行模式判断光伏、储能单元的输出逻辑,以直流母线功率平衡为底层逻辑,充分考虑配电台区负荷均衡度、主变经济运行及故障台区失电量等因素,提出了功率协调优化策略及故障供电恢复策略;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得到各端口功率指令,通过精确调控柔性互联多状态开关,实现了柔性互联系统功率灵活互济。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柔性互联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所提优化调控策略的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 负荷均衡 主变经济运行 功率互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渗透率光伏配电网的集群划分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10
作者 葛津铭 刘英儒 +3 位作者 庞丹 王朝斌 王振浩 刘志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分布式光伏大规模分散接入导致配电网电压越限问题频繁出现,针对集中控制无法快速响应分布式光伏随机性、就地控制难以实现整体协调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社区算法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协同优化电压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改进社区算法,实... 分布式光伏大规模分散接入导致配电网电压越限问题频繁出现,针对集中控制无法快速响应分布式光伏随机性、就地控制难以实现整体协调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社区算法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协同优化电压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改进社区算法,实现了综合考虑功率平衡和节点耦合程度的无功、有功集群划分;然后,充分利用光伏逆变器功率控制能力,提出集群协调电压控制策略;最后,提出电压调节能力的评价指标,对集群内节点调节能力进行评估并选取关键节点,有效减少了控制节点的数目。通过对改进的IEEE 69配电网进行仿真分析可知,所提的电压控制策略能缓解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网的电压越限问题,提高了光伏的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 配电网 集群划分 关键节点 电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响应的高比例光伏配电网低碳调度 被引量:14
11
作者 葛津铭 刘志文 +3 位作者 王朝斌 王振浩 刘英儒 庞丹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9-1937,I0032,共10页
在低碳电力背景下,配电网作为电能消耗的最终端,配电网的低碳运行对降低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有着重要影响,如何在配电网层面相协调实现低碳经济运行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配电网碳排放和需求响应的低碳调度模型。首先考虑配电... 在低碳电力背景下,配电网作为电能消耗的最终端,配电网的低碳运行对降低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有着重要影响,如何在配电网层面相协调实现低碳经济运行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配电网碳排放和需求响应的低碳调度模型。首先考虑配电网从主网受电的特性,构建了基于碳排放流理论的配电网碳排放模型,提出配电网的低碳指标。其次提出改进的配电网动态碳排放因子,将其作为引导信号,为配电网用户低碳用电提供参考。针对配电网中用户特性,分别构建以低调度成本和低碳为目标的工业需求响应模型以及以用电满意度和低碳满意度为目标的居民需求响应模型。最后在改进的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中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配电网调度模型能够有效地减少配电网的碳排放,增加配电网中的光伏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调度 低碳需求响应 碳流理论 动态碳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能质量治理的三电平变流器预测无差拍重复控制优化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振浩 赵东争 +4 位作者 庞丹 李国庆 金国彬 成龙 王朝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127,共7页
针对用于低压配电网负荷谐波、三相不平衡和无功补偿的三相四线制T型三电平变流器,对其控制算法进行了整体优化。首先,根据dq0坐标变换前后不同频率分量之间的映射关系,设计了快速指令电流提取与预测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独立提取谐波、... 针对用于低压配电网负荷谐波、三相不平衡和无功补偿的三相四线制T型三电平变流器,对其控制算法进行了整体优化。首先,根据dq0坐标变换前后不同频率分量之间的映射关系,设计了快速指令电流提取与预测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独立提取谐波、不平衡和无功分量,而且指令电流提取时间缩短至10 ms;其次,针对无差拍控制延时问题,设计了即时采样与预测无差拍重复控制结合的控制器进行优化,并分析了所提控制器的性能;最后,搭建了13 kV·A的物理样机,测试结果证实了相较于传统的预测无差拍重复控制,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控制精度与稳定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治理 变流器 快速指令电流提取 即时采样 预测无差拍控制 重复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配电终端优化配置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亮 杨远 +3 位作者 张程 陈厚合 王涛 焦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5,共6页
该文从状态估计和可观测性角度出发,研究当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终端的优化配置方案,该方案选择配电终端数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在配电网可观测前提下确立相关限制参数并构造研究模型,在Matlab遗传算法环境下运行。最终采用国际上典型的馈... 该文从状态估计和可观测性角度出发,研究当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终端的优化配置方案,该方案选择配电终端数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在配电网可观测前提下确立相关限制参数并构造研究模型,在Matlab遗传算法环境下运行。最终采用国际上典型的馈线辐射状配电网模型IEEE 33节点配电网络为算例,验证了该配电终端优化配置方案满足系统的完全可观测性和减小停电损失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遗传算法 优化配置 配电终端 停电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潮流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鹤 刘禹彤 +1 位作者 李国庆 冀瑞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0-155,共6页
在考虑风功率预测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通过对交直流系统进行多目标潮流优化,将优化得到的各换流站有功功率和直流电压作为最优参考值,结合广义下垂控制对各换流站的控制系数进行调整,从而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各换流站的控制... 在考虑风功率预测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通过对交直流系统进行多目标潮流优化,将优化得到的各换流站有功功率和直流电压作为最优参考值,结合广义下垂控制对各换流站的控制系数进行调整,从而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各换流站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同时,利用MATLAB对考虑风功率预测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进行控制策略优化,对多种情况下的潮流结果进行分析比对,验证该控制策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多目标优化 最优潮流 直流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线路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朝斌 庞丹 +2 位作者 李国庆 谷怀广 李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8-91,107,共5页
设计了一套基于无线测量网络的高压电缆线路氧化锌避雷器(ZOA)在线监测系统,用于评估ZOA绝缘变化状况。系统使用零磁通传感器测量泄漏电流,利用RF通信与GPS同步技术同步采集电压电流信号,采用基于FFT的均值算法提取基波阻性电流;采用无... 设计了一套基于无线测量网络的高压电缆线路氧化锌避雷器(ZOA)在线监测系统,用于评估ZOA绝缘变化状况。系统使用零磁通传感器测量泄漏电流,利用RF通信与GPS同步技术同步采集电压电流信号,采用基于FFT的均值算法提取基波阻性电流;采用无线测温模块测量避雷器阀片局部温度;通过RF网络和GSM网络将现场数据上传到监测终端与上位机系统,实现了远程数据采集与实时数据显示、分析和数据管理。从现场带电运行情况来看,系统较好地满足了电缆线路ZOA在线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线路 氧化锌避雷器 在线监测 阻性电流 无线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在线能量调控策略与实验平台搭建 被引量:39
16
作者 孔令国 蔡国伟 +1 位作者 李龙飞 冀瑞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371-3384,共14页
构建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拓扑结构,提出了系统在线能量调控策略,搭建系统实验平台,开发设计了在线监控系统。以上网功率跟踪电网需求为目标,以电解槽最小技术出力和额定功率、燃料电池额定功率、储氢罐压力限值为约束,提出风光氢综合能... 构建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拓扑结构,提出了系统在线能量调控策略,搭建系统实验平台,开发设计了在线监控系统。以上网功率跟踪电网需求为目标,以电解槽最小技术出力和额定功率、燃料电池额定功率、储氢罐压力限值为约束,提出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在线能量调控策略。利用3k W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组模拟、5k W并网光伏模拟、1Nm3碱式电解水制氢框架、2.5k 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并网设备、2×5Nm3储氢罐,搭建综合系统物理实验平台,开发设计综合系统在线监控系统。基于所搭建的物理实验平台,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的在线能量调控策略和所开发的在线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氢 综合能源系统 在线能量调控策略 监控系统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转移比例系数的复杂网络输电断面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紫琪 和敬涵 +1 位作者 张大海 陈泽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5-921,共7页
输电断面的可靠识别对预防连锁过载跳闸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潮流转移的路径特征及电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电流转移比例系数的复杂网络输电断面识别方法。构建电网拓扑模型及图论矩阵,并在此基础上简化系统网络;通过关联矩阵不定向搜索方... 输电断面的可靠识别对预防连锁过载跳闸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潮流转移的路径特征及电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电流转移比例系数的复杂网络输电断面识别方法。构建电网拓扑模型及图论矩阵,并在此基础上简化系统网络;通过关联矩阵不定向搜索方法建立旁侧路径库,限定输电断面的识别范围;采用回路电流法快速求解复杂耦合网络中各线路电流转移比例系数;考虑潮流正向叠加及反向对消作用进行比例系数修正,并据此确定输电断面集合,有效避免了反向过载路径的遗漏。最后,将耦合系统、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和IEEE 118节点系统的断面识别结果与仿真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输电断面识别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断面 耦合网络 旁侧通路 电流转移比例系数 潮流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管法气压对氮气正电晕放电离子迁移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云鹏 吴振扬 +1 位作者 朱雷 裴少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23-229,共7页
低气压下离子迁移率是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导线电晕放电的关键参数之一,同时氮气作为正电晕放电参与反应的主要气体,目前均作为常量对待,其测量结果对于建立考虑海拔因素的离子流、电晕损失等计算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不同气压下氮气... 低气压下离子迁移率是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导线电晕放电的关键参数之一,同时氮气作为正电晕放电参与反应的主要气体,目前均作为常量对待,其测量结果对于建立考虑海拔因素的离子流、电晕损失等计算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不同气压下氮气正离子迁移率的测量显得尤为重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自主设计了可模拟不同氮气气压条件下离子迁移率测量平台,并将离子门的动作方式由关闭-导通-关闭改进为关闭-导通,从而得到幅值尽可能大的离子流波形.利用此平台测量得到大气条件下纯氮气环境离子的迁移率为1.113cm^2V^-1S^-1,并通过试验研究了气压在101.19~44.52kPa 范围内氮气环境离子迁移率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氮气正离子迁移率随气压增大呈非线性减小且具有一定的饱和趋势,最后提出了-种氮气正离子迁移率随气压变化的指数修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离子迁移率 气压 离子门 氮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电感倍压解耦磁集成高电压增益变换器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洪珠 程利弘 +2 位作者 魏昕 孙瑄瑨 李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84-1595,共12页
为实现更高的电压增益,提出一种耦合电感倍压解耦磁集成高电压增益变换器。该变换器通过设计耦合电感匝数比和调节占空比来实现高电压增益,采用磁集成磁件设计方案,减少了变换器磁件的体积和数量。该文首先分析变换器器件的应力,给出变... 为实现更高的电压增益,提出一种耦合电感倍压解耦磁集成高电压增益变换器。该变换器通过设计耦合电感匝数比和调节占空比来实现高电压增益,采用磁集成磁件设计方案,减少了变换器磁件的体积和数量。该文首先分析变换器器件的应力,给出变换器电压增益与占空比之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利用磁路-电路对偶分析法推导得到耦合电感与输入电感解耦集成磁件的磁路模型,获得了输入电感与耦合电感之间的解耦磁集成设计准则;最后,搭建一台额定功率为300W的实验样机,对所提出的变换器和解耦集成磁件设计理论进行实验验证,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变换器的效率达到93%以上,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增益 耦合电感 磁集成 解耦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MMC不对称型全桥子模块拓扑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国庆 宋祯子 王国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0,共9页
对于采用半桥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MMC-HVDC)系统,直流故障穿越是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不对称型全桥子模块拓扑(AS-FBSM),该拓扑依靠二极管续... 对于采用半桥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MMC-HVDC)系统,直流故障穿越是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不对称型全桥子模块拓扑(AS-FBSM),该拓扑依靠二极管续流路径使半数子模块电容反向来抑制直流故障电流,同时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性防止故障点电弧重燃。分析了直流双极短路故障下,AS-FBSM的直流故障穿越的动态过程。PSCAD/EMTDC仿真结果验证了直流故障电流公式推导的正确性,而且AS-FBSM能够在毫秒级清除直流故障电流。最后,与其他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子模块拓扑相比,AS-FBSM的直流故障阻断能力与混合型子模块(Hybrid SM)、二极管箝位式双子模块(DCDSM)等一样,且相对全桥型子模块(FBSM)和增强自阻型子模块(SBSM)是折半的;除了FBSM与SBSM之外,包括AS-FBSM在内的其余拓扑的器件用量大体相当;正常工作时,从回路中投入的功率器件数量上看,AS-FBSM和增强型混合子模块(EHSM)最接近半桥子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HVDC 直流故障阻断 不对称型全桥子模块 直流双极短路 直流故障电流 子模块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