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暴对高压输电线干扰规律及其对电力系统电磁暂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帆 樊灵强 +1 位作者 甘德刚 段盼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81-1989,共9页
为研究地磁暴对高压输电线的耦合干扰及电力系统电磁暂态的影响,首先建立了空间时变磁场与输电线的耦合模型,以场的方式分析磁暴与输电线间的耦合干扰关系;其次,用不同大小的直流电源来等效磁暴对500 k V输电系统电磁暂态的扰动,以路的... 为研究地磁暴对高压输电线的耦合干扰及电力系统电磁暂态的影响,首先建立了空间时变磁场与输电线的耦合模型,以场的方式分析磁暴与输电线间的耦合干扰关系;其次,用不同大小的直流电源来等效磁暴对500 k V输电系统电磁暂态的扰动,以路的方式计算磁暴对输电系统电场暂态的影响。计算表明,随着磁暴扰动地磁场的变化,输电线路中的耦合电流呈现单调变化趋势;当地磁变化率为1.6 n T/s时,500 k V单回输电线中最大耦合电流能达到2.4 A以上。另外,磁暴对电网的电磁暂态影响显著;当其在电网中引起的GIC为80 A时,三相分闸过电压增幅>10%,潜供电流初始值的中心线偏移最大>50 A,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暴 耦合干扰 地磁感应电流 电磁暂态 过电压 潜供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和大用户直购电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被引量:22
2
作者 邓强 詹红霞 +2 位作者 杨孝华 张曦 梅哲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31-139,共9页
由于目前的风电预测方法仍不能将误差降低到可以忽略的范围,使得风电接入时增大了系统的不确定性,调度难度增大。同时,大用户直购电作为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措施,其引入对系统调度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以上情况,建立了考虑风电不确定性... 由于目前的风电预测方法仍不能将误差降低到可以忽略的范围,使得风电接入时增大了系统的不确定性,调度难度增大。同时,大用户直购电作为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措施,其引入对系统调度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以上情况,建立了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和大用户直购电的电力系统调度模型。模型在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上以发电企业收益最高为目标,利用风电出力的Beta概率密度函数来考虑由于风电不确定性带来的上、下旋转备用需求的增加,采用机会约束规划处理模型中的不确定因素。最后运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含风电场的IEEE 30节点系统上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大用户直购电 经济调度 旋转备用 机会约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不同敷设方式下温度场与载流量的仿真计算 被引量:25
3
作者 何江涛 焦阳 +3 位作者 叶笛 熊兰 张仕焜 郜建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9-104,共6页
电缆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配电网中,其运行可靠性与电缆的载流量与温升关系密切,精确计算电缆的载流量和温度场分布对于电网的可靠、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电缆的损耗对电缆沟的生热、散热过程进行了分析。采用COMSOL有限元多物... 电缆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配电网中,其运行可靠性与电缆的载流量与温升关系密切,精确计算电缆的载流量和温度场分布对于电网的可靠、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电缆的损耗对电缆沟的生热、散热过程进行了分析。采用COMSOL有限元多物理场分析软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8.7/15 k V YJV 1析软件,的XLPE三回路电力电缆沟正常敷设与不规则敷设情况下的载流量与温度场分布。数据证明,电缆敷设的位置与密集程度影响着电缆的载流量,密集程度越高,载流量越低。因此,按照规程要求分层敷设电缆束才能降低电缆的工作温度及延长寿命,电缆集群不宜集中敷设于底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 电缆载流量 温度场 电缆 COMSOL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逆问题分析方法的变电站接地网研究综述(英文)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瑞强 何为 +4 位作者 李羿 杨帆 祝郦伟 刘泽辉 李松浓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548-3560,共13页
接地网对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接地阻抗和变电站地电位升(ground potential rise,GPR)对变电站内设备安全性有直接影响;同时,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网孔电压和转移电压触摸对站内工作人员安全非常重要。变电站接地网的研究... 接地网对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接地阻抗和变电站地电位升(ground potential rise,GPR)对变电站内设备安全性有直接影响;同时,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网孔电压和转移电压触摸对站内工作人员安全非常重要。变电站接地网的研究核心问题是如何满足IEEE/GB标准规定的安全阈值。此外,土壤参数、不等间距布置、垂直电极和季节性变化是影响设计和故障定位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正逆问题研究的角度来看,正问题主要集中于接地网设计,逆问题则是研究接地网被严重腐蚀后对接地网故障支路的定位。该文对已发表的接地网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中国学者在变电站接地网故障定位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本课题组在接地网研究中所得成果,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来揭示变电站接地网的正问题和逆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为接地网逆问题中病态的故障诊断方程提供额外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接地网 正问题 逆问题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属性对矿物绝缘油直流击穿特性的影响差异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郝建 但敏 +2 位作者 廖瑞金 李剑 杨丽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270-5281,共12页
换流变压器是超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重中之重的设备。目前,绝缘油中杂质颗粒成为威胁在运换流变压器可靠运行不容忽视的因素。该文首先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和不同尺寸的纤维颗粒、金属铜颗粒、纤维与铜混合颗粒对矿物绝缘油直... 换流变压器是超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重中之重的设备。目前,绝缘油中杂质颗粒成为威胁在运换流变压器可靠运行不容忽视的因素。该文首先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和不同尺寸的纤维颗粒、金属铜颗粒、纤维与铜混合颗粒对矿物绝缘油直流击穿场强的影响规律,然后联合运用颗粒动力学模型及颗粒积聚模型仿真分析了杂质颗粒在油中的积聚行为及颗粒积聚对电场分布的影响,揭示了颗粒属性对矿物绝缘油直流击穿特性的影响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颗粒属性决定着绝缘油直流击穿电压变化规律,含单纯纤维或铜金属颗粒油品的直流击穿电压随颗粒浓度增加总体上呈线性递减的趋势,含纤维和金属混合颗粒油品的直流击穿电压随着铜颗粒浓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的趋势;金属颗粒对油品绝缘性能的劣化程度大于非金属纤维颗粒,混合颗粒对油品绝缘性能的劣化程度大于单一颗粒,纤维颗粒粒径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油品直流击穿场强。试验和仿真结果一致表明,直流电场分量作用下油中颗粒积聚成桥,大幅度提升了油品的电导率,导致油中电场分布出现显著畸变。与无预压模式下直流击穿电压相比,直流预压模式下形成的颗粒积聚导致油品直流击穿场强显著下降,下降幅度超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绝缘油 杂质颗粒 直流击穿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场指纹辅助的手机室内定位系统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增瑞 段其昌 +2 位作者 毛明轩 段盼 黄晓刚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41-1448,共8页
针对当前室内无线定位信号强度易受干扰、设备部署维护成本高等缺点,以及手机在室内航位推算过程中定位误差随时间累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粒子滤波磁场匹配的室内定位方法。相比于传统的航位推算方法,通过改进步态判断方式,并提出了... 针对当前室内无线定位信号强度易受干扰、设备部署维护成本高等缺点,以及手机在室内航位推算过程中定位误差随时间累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粒子滤波磁场匹配的室内定位方法。相比于传统的航位推算方法,通过改进步态判断方式,并提出了动态步长估计算法和卡尔曼滤波航向估计算法,有效减少步态误判和定位误差。同时通过结合航位推算位置选择粒子滤波算法中的重采样区域,加快粒子收敛速度。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际室内环境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定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定位误差,并实现2米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匹配 航位推算 室内定位 卡尔曼滤波 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不均匀电场中负直流电晕放电紫外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黎明 万树伟 +3 位作者 卞星明 王元九 陈澜 关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4-1622,共9页
为了对极不均匀电场中负直流电晕放电强弱进行评估,必须对电晕放电产生的紫外光子计数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棒-板电极中负直流电晕放电进行了Trichel脉冲频率、电晕电流及紫外光子计数的测量,得到了试验电压、Trichel脉冲频率、电晕离子... 为了对极不均匀电场中负直流电晕放电强弱进行评估,必须对电晕放电产生的紫外光子计数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棒-板电极中负直流电晕放电进行了Trichel脉冲频率、电晕电流及紫外光子计数的测量,得到了试验电压、Trichel脉冲频率、电晕离子电流与紫外光子计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距离放电点相同距离、相同增益时,Trichel脉冲频率与试验电压近似呈线性关系,且在不同棒-板距离时,试验电压对脉冲频率的影响梯度基本相同,在3.6~4.2之间;紫外光子计数与试验电压及Trichel脉冲频率均近似呈2次方关系,而且紫外光子计数与频率在一定电极距离范围内存在固定函数关系。这一结论为紫外仪在电晕缺陷检测方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特性 光子计数 极不均匀电场 电晕放电 Trichel脉冲 负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取XLPE绝缘直流电压耐受指数的步进应力试验参数选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丽君 李仲轩 +2 位作者 姚人允 边浩然 袁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244-5251,共8页
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的直流电压耐受指数n是材料的重要性能参数,也是直流电缆绝缘厚度设计及出厂试验电压参数选取的重要依据。步进应力法作为一种高效的电寿命试验方法,其试验参数的选取对耐受指数n值的结果影响较大。该文提出一种步... 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的直流电压耐受指数n是材料的重要性能参数,也是直流电缆绝缘厚度设计及出厂试验电压参数选取的重要依据。步进应力法作为一种高效的电寿命试验方法,其试验参数的选取对耐受指数n值的结果影响较大。该文提出一种步进应力试验的参数选取方法,该方法以累积损伤-时间(D-t)曲线、损伤矩阵D方差与n值关系曲线S(n)及S(n)曲线的二阶导数d^2S(n)/dn^2三个指标作为试验参数选取的依据。该方法为绝缘材料的步进应力和恒定应力电寿命试验结果的等效性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撑。试验数据表明,通过该方法筛选的步进应力试验参数获得的电压耐受指数n值(n=12.0)与恒定应力下的结果(n=12.2)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定应力试验 步进应力试验 电压耐受指数 XLPE绝缘 累积损伤 高压直流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纸绝缘沿面放电及发展机理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曦 王悠 +1 位作者 江天炎 毕茂强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8-94,共7页
相对于气体介质放电理论,对工程复合绝缘介质放电物理过程的机理研究甚少。论文对交流耐压下的油纸绝缘沿面放电进行了机理分析和仿真研究。基于气体中沿面放电和液体中流注理论,论文认为沿面放电缺陷模型中的高压电极与油纸绝缘交界面... 相对于气体介质放电理论,对工程复合绝缘介质放电物理过程的机理研究甚少。论文对交流耐压下的油纸绝缘沿面放电进行了机理分析和仿真研究。基于气体中沿面放电和液体中流注理论,论文认为沿面放电缺陷模型中的高压电极与油纸绝缘交界面处的三角形区域的高场强将导致初始电子发射。在沿面放电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电、热和机械应力的作用下,油纸绝缘系统会产生微小的气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微小气泡导致的电场畸变以及气泡中的电子崩可能是导致沿面放电发展甚至击穿的主要原因。通过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基于真实实验模型的仿真物理模型,对其电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并研究了微小气泡等环境因素对于沿面放电发展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沿面放电 机理 物理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不均匀场中正直流电晕放电紫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树伟 卞星明 +3 位作者 王晓川 陈浩 王黎明 关志成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7,共10页
高压输电线路缺陷故障早期往往伴随着电晕放电,应用紫外成像仪检测线路缺陷中的电晕放电现象越来越广泛。为了对放电强弱进行评估.需对紫外光子计数进行定量分析。笔者通过棒一板电极中正直流电晕放电进行了电晕电流单位时间脉冲个数... 高压输电线路缺陷故障早期往往伴随着电晕放电,应用紫外成像仪检测线路缺陷中的电晕放电现象越来越广泛。为了对放电强弱进行评估.需对紫外光子计数进行定量分析。笔者通过棒一板电极中正直流电晕放电进行了电晕电流单位时间脉冲个数、电晕电流及紫外光子计数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正直流电晕放电存在3个阶段,在距离放电点相同距离、相同增益时:第1个阶段中电晕电流单位时间脉冲个数与试验电压近似呈线性关系,紫外光子计数与试验电压及电晕电流单位时间脉冲个数均近似呈二次关系;第2个阶段衰减较快。没有统一规律;第3个阶段中紫外光子计数与试验电压呈指数关系(N=a×e ^bx),其中。的取值随着棒一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与电极结构及电晕起始电压有关。b的取值在两种电极结构中均在0.2~0.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特性 光子计数 极不均匀电场 电晕放电 电晕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网负荷信息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装置研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青志明 张宏艳 +4 位作者 刘化龙 胡军毅 傅望 周士围 周飞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14-21,共8页
针对居民自有充电桩建设困难及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加剧电网峰谷差这2个问题,研制了一种家用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中心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取的的用户负荷信息、用户所在台区负荷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电池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实... 针对居民自有充电桩建设困难及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加剧电网峰谷差这2个问题,研制了一种家用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中心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取的的用户负荷信息、用户所在台区负荷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电池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实现有序用电逻辑控制。通过有线或无线公网给该装置下达控制命令,使得电动汽车能在用电低谷时进行充电,而在用电高峰时尽量不充电,或者逆变输出家庭负荷用电。Matlab仿真及实际应用证明:该装置能够有效调节配网用电负荷峰谷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控制策略 充放电装置 有序用电 移峰填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XLPE电缆的绝缘增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苑吉河 张曦 +3 位作者 张瑞冬 周凯 陈讴 黄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40,共5页
为了解决电缆安装或制造过程中的潜在缺陷,通过向尚未投入运行的新电缆预先注入有机硅修复液(即预修复),研究修复液注入后对电缆的绝缘结构及电气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压力注入装置将有机硅修复液注入到电缆样本中,测量新电缆样本和预... 为了解决电缆安装或制造过程中的潜在缺陷,通过向尚未投入运行的新电缆预先注入有机硅修复液(即预修复),研究修复液注入后对电缆的绝缘结构及电气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压力注入装置将有机硅修复液注入到电缆样本中,测量新电缆样本和预修复液样本的工频击穿电压,记录两种样本在击穿过程中的温升情况。然后将两种样本放置3个月,再次测量样本的工频击穿电压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预修复电缆样本的工频击穿电压高于新电缆样本,且两种样本在击穿过程中的温度差别不大,说明修复液对工频击穿的热效应影响不明显。将电缆放置3个月后,预修复电缆样本的击穿电压较注入修复液后的电缆样本击穿电压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新电缆样本的击穿电压。根据绝缘层电容模型和介电泳原理,说明预先注入到尚未投入运行电缆的修复液使得电缆绝缘不再是均匀介质,而是分阶绝缘复合介质,从而提高了电缆的绝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 有机硅修复液 电气性能 击穿电压 分阶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配电自动化系统状态操作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敏 刘亚玲 +4 位作者 黄华勇 陈欢 陈军 罗保松 唐山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31,共11页
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系统投运日益增加,迫切需要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状态操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在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状态操作评价分层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首先对指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以训练决策树指标分类器,便于自动... 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系统投运日益增加,迫切需要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状态操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在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状态操作评价分层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首先对指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以训练决策树指标分类器,便于自动分析状态操作情况的不同类别模式。然后对各指标应用熵权法进行赋权,利用该加权结果和指标数据构造综合评价的训练样本集。最后运用多元回归算法学习建立每类模式下配电自动化系统状态操作的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构建的评价模型能较客观反映配电自动化系统在相应时间断面的综合状态操作水平,且比传统神经网络模型准确度更高,可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有效评价手段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系统 状态操作评估 聚类 熵权法 回归分析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负荷电量计算低压配电台区理论线损的牛拉法 被引量:45
14
作者 刘庭磊 王韶 +1 位作者 张知 朱姜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43-148,共6页
为计算低压配电台区理论线损和利用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提高管理线损水平,提出一种采用负荷电量计算低压配电台区理论线损的牛拉法。该方法基于等值电阻法和用户电能表实抄电量,通过引入线路负荷曲线形状系数与平均负荷电流的关系和三相负... 为计算低压配电台区理论线损和利用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提高管理线损水平,提出一种采用负荷电量计算低压配电台区理论线损的牛拉法。该方法基于等值电阻法和用户电能表实抄电量,通过引入线路负荷曲线形状系数与平均负荷电流的关系和三相负荷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建立以台区理论线损为变量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运用牛拉法求解该模型的实现过程。算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计算低压配电台区的理论线损,而且能够为识别不明线损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台区 理论线损 等值电阻法 牛拉法 线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配电故障定位装置的无线同步采样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亮亮 朱欣华 +3 位作者 张曦 温彦军 黄飞 刘志宏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83-87,共5页
在故障定位装置的单相接地判断中,三相同步数据比单相数据更具有接地特征,能够提高判断准确率,而如何得到三相同步数据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故障定位装置的特点与需求,为提高故障定位装置的故障判断准确率,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无线同... 在故障定位装置的单相接地判断中,三相同步数据比单相数据更具有接地特征,能够提高判断准确率,而如何得到三相同步数据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故障定位装置的特点与需求,为提高故障定位装置的故障判断准确率,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无线同步采样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和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证明该无线同步采样方案能够满足故障定位装置的需求,现场运行证明了系统设计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同步通信 三相同步采样 CC1101 单相接地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芯片并联压接式IGBT中温度不均对电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真宇 陈民铀 +4 位作者 赖伟 李辉 王晓 李金元 杜耀婷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17,共8页
多芯片并联的压接式IGBT器件是柔性直流输电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因制造工艺、回路寄生参数和热耦合问题使得器件内部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器件不均匀老化,使得内部温度不均程度加剧,进而使得电流分配不均。围绕不同温度差异下导致的电流分布... 多芯片并联的压接式IGBT器件是柔性直流输电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因制造工艺、回路寄生参数和热耦合问题使得器件内部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器件不均匀老化,使得内部温度不均程度加剧,进而使得电流分配不均。围绕不同温度差异下导致的电流分布不均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造成IGBT器件并联不均流的原因以及温度对不均流特性的作用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单芯片压接式IGBT器件并联模拟多芯片器件内部的温度分布不均情况,进行温度分布不均匀程度对电流分配影响的实验。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并联器件间温度差异与不均流程度的关系。所提方法为提高器件的运行可靠性和对压接式IGBT失效机理认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接式IGBT 温度分布 电流分布 并联 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优化准则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非线性组合预测 被引量:25
17
作者 喻华 卢继平 +3 位作者 曾燕婷 段盼 刘加林 苟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02-1008,共7页
为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不同优化准则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风电功率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首先,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筛选出综合灰色关联度大于0的单项预测模型。然后,利用筛选出的单项预测模型以平均绝对误差最小、... 为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不同优化准则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风电功率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首先,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筛选出综合灰色关联度大于0的单项预测模型。然后,利用筛选出的单项预测模型以平均绝对误差最小、平均相对误差最小和均方根误差最小为优化准则构建线性组合优化模型。最后,利用GRNN神经网络对基于不同优化准则的线性组合模型进行非线性组合,得到优化模型。以实测风电功率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各单项预测模型、线性组合模型相比,所提优化模型的整体预测精度高,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优化准则 灰色关联度 非线性组合预测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材料和电场分布的不同电缆缺陷的震荡波表征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苑吉河 杨阳 +3 位作者 张曦 黄华勇 汪先进 周凯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48,共7页
为理解振荡波电压法对电缆不同缺陷的测试结果,该文从电场角度分析振荡波对电缆界面和内部缺陷的表征效果。首先,在实验室搭建振荡波试验平台对人工制作的刀痕、外半导搭接不良2种缺陷进行局部放电测试;然后,通过起始放电电压(PDIV)与... 为理解振荡波电压法对电缆不同缺陷的测试结果,该文从电场角度分析振荡波对电缆界面和内部缺陷的表征效果。首先,在实验室搭建振荡波试验平台对人工制作的刀痕、外半导搭接不良2种缺陷进行局部放电测试;然后,通过起始放电电压(PDIV)与局部放电相位谱图(PRPD)初步分析振荡波对2种缺陷的激发特征;进而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2种缺陷进行三维电场仿真,以缺陷的不同尺寸表示现场缺陷的多样性,并从缺陷处的电场畸变情况解释2种缺陷的放电特征。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内部缺陷类的刀痕缺陷由于硅脂填充的影响难以被振荡波电压法检测出来,而界面缺陷类的外半导搭接不良缺陷具有较好的表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波 电场仿真 局部放电 界面缺陷 内部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水对环保型绝缘介质C5F10O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应文 邓载韬 +2 位作者 黄华勇 苑吉河 张晓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15,共6页
C5F10O作为潜在的SF6替代气体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针对其分解特性的研究较少。文中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分析了微量水分对C5F10O分解特性的影响情况。首先计算了微水环境下C5F10O可能的分解路径及焓值,其次讨论了分解产物的电离参数... C5F10O作为潜在的SF6替代气体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针对其分解特性的研究较少。文中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分析了微量水分对C5F10O分解特性的影响情况。首先计算了微水环境下C5F10O可能的分解路径及焓值,其次讨论了分解产物的电离参数。研究发现水分子解离产生的H和OH与C5F10O分解产生的C3F7、CF3等自由基反应会产生C3F7COH、C3F7OH、CF3COH、C3F7、CF3OH、CF2O等物质,上述分解产物的电离参数较弱,且CF2O和HF属于有毒物质。微水的存在将促进C5F10O的分解,进而影响C5F10O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相关研究成果为后期深入探究C5F10O混合气体的绝缘特性试验方法尤其是微水含量值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F10O SF6替代气体 密度泛函理论 微水 分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甲基六氢苯酐固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热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1
20
作者 苑吉河 张曦 +5 位作者 李新田 赫树开 曾晓哲 岳运奇 于小雨 李志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29,共6页
采用ReaxFF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4-甲基六氢苯酐(4-MHHPA)固化的双酚A型环树脂(DGEBA)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特性。结果表明:C-O的断裂是环氧树脂热解主要的引发反应,CO2、HCHO、CO、H2O是环氧树脂热解过程中主要的小分子气态产物。CO和H2O... 采用ReaxFF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4-甲基六氢苯酐(4-MHHPA)固化的双酚A型环树脂(DGEBA)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特性。结果表明:C-O的断裂是环氧树脂热解主要的引发反应,CO2、HCHO、CO、H2O是环氧树脂热解过程中主要的小分子气态产物。CO和H2O的分子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CO2的分子数量反而减少,高温条件下有利于CO和H2O的形成。根据分子模拟轨迹,阐述了CO2和H2O的形成机理。SF6背景下热解实验结果显示,330℃时采集到明显的CO2谐波吸收信号,温度高于400℃之后H2O的谐波吸收信号明显增大,H2O的产出时间明显滞后于CO2,与模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REAXFF 热解 双酚A型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