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似熵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误差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茂 董骏城 +1 位作者 罗芫 赵伟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4-29,共6页
为深入探究负荷时间序列预测误差的影响因素,提高负荷预测精度,提出近似熵算法,用于定量刻画负荷时间序列的规律性,全面认识负荷预测误差的成因。采用近似熵算法对负荷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确定其规律性的强弱。在此基础上,针对负荷时间序... 为深入探究负荷时间序列预测误差的影响因素,提高负荷预测精度,提出近似熵算法,用于定量刻画负荷时间序列的规律性,全面认识负荷预测误差的成因。采用近似熵算法对负荷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确定其规律性的强弱。在此基础上,针对负荷时间序列的规律性与预测误差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近似熵算法可以有效刻画负荷时间序列的规律性,且负荷时间序列的规律性与其预测误差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时间序列 负荷预测 规律性 近似熵 预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企业运营监测信息系统
2
作者 黄拓 《农村电气化》 2015年第10期31-32,共2页
1电力企业运营监测信息系统概述电力企业运营监测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运监系统)是对当前电力企业固有业务应用系统的优化改进,具体是指将各种相关功能集成到一起形成的全新系统。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如下:应用层、技术层、数据层和业务层... 1电力企业运营监测信息系统概述电力企业运营监测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运监系统)是对当前电力企业固有业务应用系统的优化改进,具体是指将各种相关功能集成到一起形成的全新系统。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如下:应用层、技术层、数据层和业务层,各层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共同支撑系统运行。其中业务层的主要作用是采集电力企业的运营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并以视图的形式显示企业的业务能力,为应用层和数据层提供信息源;应用层主要是实现系统各种应用功能,为运营监测中心的运行提供支撑;数据层主要负责对数据模型、数据分类、数据存储等进行规划设计;技术层主要是对各类系统组件和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信息系统 企业运营 电力企业 业务应用系统 安全防护体系 功能集成 支撑系统 数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多分辨率快速S变换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 被引量:42
3
作者 黄南天 张卫辉 +2 位作者 蔡国伟 徐殿国 李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2-1418,共7页
噪声干扰是影响电能质量暂态扰动识别准确率的最重要因素。经过S变换后获得的扰动信号的模时–频矩阵具有灰度图像特点。因此,可通过二维数学形态学方法,滤除噪声干扰,获得更高的识别准确率。首先,针对扰动信号时–频分布特点,设计具有... 噪声干扰是影响电能质量暂态扰动识别准确率的最重要因素。经过S变换后获得的扰动信号的模时–频矩阵具有灰度图像特点。因此,可通过二维数学形态学方法,滤除噪声干扰,获得更高的识别准确率。首先,针对扰动信号时–频分布特点,设计具有不同时–频分辨率的多分辨率快速S变换方法以降低运算量、提高特征表现能力;之后,在阈值滤波基础上,根据信号时–频分布特点,选择线段型、零角度结构元进行灰度级形态学开运算,进一步滤除高频频域噪声;最后,从原始信号、信号傅里叶谱、多分辨率快速S变换模矩阵中提取5种特征建立决策树分类器,识别含噪声信号与6种复合扰动信号在内的12种电能质量信号。通过仿真对比实验发现,新方法具有更好的抗噪能力,更加适用于低信噪比环境下的电能质量信号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暂态扰动 数学形态学 开运算 S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出阻抗的三相LCL型光伏逆变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严干贵 段双明 +3 位作者 叶德武 贾祺 黄亚峰 穆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8-566,共9页
针对三相LCL型光伏逆变器接人弱电网发生功率失稳的问题,基于阻抗稳定性判据,建立由坐标系下计及锁相环和控制环路的逆变器动态等效输出阻抗模型,分析逆变器和弱电网之间的交互影响。构建基于阻抗稳定性判据的光伏逆变系统稳定性分... 针对三相LCL型光伏逆变器接人弱电网发生功率失稳的问题,基于阻抗稳定性判据,建立由坐标系下计及锁相环和控制环路的逆变器动态等效输出阻抗模型,分析逆变器和弱电网之间的交互影响。构建基于阻抗稳定性判据的光伏逆变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揭示逆变器输出阻抗和电网阻抗间的交互作用所引起的系统失稳机理,搭建光伏逆变单元接入弱电网仿真、实验系统,通过仿真算例与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锁相环 输出阻抗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家电关联与舒适性相结合的用电行为多目标优化模型 被引量:25
5
作者 曲朝阳 韩晶 +3 位作者 曲楠 刘耀伟 吕洪波 曲翀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57,共8页
随着智能家电的广泛应用,实现用电行为优化已成为家庭智能用电的重要研究内容。从经济性和舒适性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一种智能用电环境下用电行为多目标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了家庭用户的负载特性,并定义了可中断和可转移电器的运行约束。... 随着智能家电的广泛应用,实现用电行为优化已成为家庭智能用电的重要研究内容。从经济性和舒适性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一种智能用电环境下用电行为多目标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了家庭用户的负载特性,并定义了可中断和可转移电器的运行约束。然后,考虑家电负载和用电习惯等各方面的约束条件,设计了家电关联最小化电费支出模型和用户用电舒适度模型,实现了多目标优化。最后,提出基于持续搜索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模型的求解。算例分析表明,多目标优化模型能有效降低用电费用并提高用电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用电 用电行为习惯 用户舒适度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匹配追踪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齐郑 赵传宗 +2 位作者 纪鹏 张海 王莹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为了进一步解决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问题,利用原子稀疏分解匹配追踪算法分解单相接地电流暂态信号,自适应地提取衰减的直流电流分量.结合配电网拓扑结构和提取的衰减直流分量幅值,划分故障路径并进一步定位故障... 为了进一步解决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问题,利用原子稀疏分解匹配追踪算法分解单相接地电流暂态信号,自适应地提取衰减的直流电流分量.结合配电网拓扑结构和提取的衰减直流分量幅值,划分故障路径并进一步定位故障点.仿真结果表明,匹配追踪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衰减直流分量,准确地实现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在线区段定位.相比于传统算法,原子稀疏分解理论克服了传统非自适应性算法的局限性,提高了暂态信号成分提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原子稀疏分解 匹配追踪 自适应性 衰减直流分量 故障路径 在线区段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城市配电网可靠性基础参数预测方法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程鹏飞 何江 马岩 《广东电力》 2014年第8期94-97,101,共5页
介绍了灰色模型预测法和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法的预测模型,分析了这两种预测方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根据历史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各种配电网可靠性基础参数的预测手段。以某地区配电网设备的故障率和预安排停电率为算例,阐述了各种... 介绍了灰色模型预测法和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法的预测模型,分析了这两种预测方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根据历史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各种配电网可靠性基础参数的预测手段。以某地区配电网设备的故障率和预安排停电率为算例,阐述了各种预测方法的具体运用。算例预测结果表明:在样本容量小的情况下,当历史数据较平滑时灰色模型预测法有较大的优势;在存在不准确历史数据的情况下,采用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法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基础参数预测 灰色模型预测法 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能源社区能量管理的配网产消者分布式优化调度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虹 闫贺 +2 位作者 申鑫 葛得初 付乐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449-4458,共10页
随着售电侧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分布式资源在配电网中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力市场和配电网运行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该文针对兼具电能生产和消费能力的配电系统产消者,以交互能源机制作为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的手段,提出... 随着售电侧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分布式资源在配电网中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力市场和配电网运行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该文针对兼具电能生产和消费能力的配电系统产消者,以交互能源机制作为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的手段,提出了面向能源社区的能量管理模型,利用配电网的天然网络特性,通过图论对能源社区配网拓扑进行细化建模。在计及电网运行约束的条件下,建立以能源社区运行成本最小的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针对能源社区中大规模产消者需求响应运行决策问题,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制定能源社区分布式优化调度策略;针对大规模产消者优化策略迭代计算问题,提出良好契合网络模型的分支节点并行求解算法,进一步降低运算和通信负担。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能源 能源社区 产消者 分布式优化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O-SVM的电压暂降扰动源识别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洛印 李忠诚 +3 位作者 王丹 朱江 李静 张闯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76-85,共10页
针对电压暂降扰动事件发生频繁、扰动种类多样,难以有效识别扰动源的实际情况,结合电压暂降扰动信号的时-频特性、灰狼优化算法(GWO)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提出了一种电压暂降扰动源识别新方法。通过S变换对电压暂降扰动信号进行... 针对电压暂降扰动事件发生频繁、扰动种类多样,难以有效识别扰动源的实际情况,结合电压暂降扰动信号的时-频特性、灰狼优化算法(GWO)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提出了一种电压暂降扰动源识别新方法。通过S变换对电压暂降扰动信号进行多分辨率时-频分析,从S变换结果矩阵中提取出信号的特征曲线,建立6类电压暂降混合扰动信号的8个特征量。构建GWO-SVM一对余(OVR)分类器,以提取出的特征量作为输入,对扰动源进行分类识别。基于MATLAB/Simulink构建电压暂降模型,经仿真验证分析,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电压暂降扰动源,也为电压暂降扰动治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 S变换 时-频分析 GWO-SVM 扰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变压器无线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润发 鄂振伟 +3 位作者 付东 喻正直 亓子超 李书翔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8,共7页
目前配电变压器的状态监测迫切需要一种无线无源的传感监测方式,而声表面波(SAW)传感器是满足此需求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该文以用于变压器出线端测温的SAW传感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SAW传感器回波信号处理流程,设计了信号去噪、频谱... 目前配电变压器的状态监测迫切需要一种无线无源的传感监测方式,而声表面波(SAW)传感器是满足此需求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该文以用于变压器出线端测温的SAW传感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SAW传感器回波信号处理流程,设计了信号去噪、频谱分析等信号处理环节。为解决同频信号对传感器测量带来的干扰问题,研究了基于奇异谱分析和独立分量分析的单通道盲源分离算法对SAW传感器的抗干扰作用,利用搭建的信号采集平台验证了该算法在信号分离和干扰抑制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声表面波传感器 信号处理 独立分量分析 奇异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光伏小镇鲁棒优化配置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天贺 靳双源 +2 位作者 刘国斌 胡亚青 曲永强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51,共10页
光伏小镇能源系统是以光伏为主体,结合其他本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文中提出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引入不确定性调节参数以避免为保证供电可靠性而牺牲经济效益。建立以系统综合成本最... 光伏小镇能源系统是以光伏为主体,结合其他本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文中提出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引入不确定性调节参数以避免为保证供电可靠性而牺牲经济效益。建立以系统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的max-min-max两阶段鲁棒优化配置模型,对光伏小镇的光伏、热电联产机组、地源热泵、储能进行优化配置。光伏和负荷的不确定性采用不依赖于概率分布的盒式不确定集描述,以上下边界区间表示光伏和负荷的波动范围,形成鲁棒约束,通过列和约束生成算法以及强对偶转换降低求解的复杂度。以我国北方某光伏小镇为研究案例,通过改变不确定性调节参数,有效控制配置方案的保守性,在保证供电可靠性、降低负荷缺电率的同时,降低配置成本、改善弃光率,该方案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小镇 综合能源系统 鲁棒优化 不确定性 容量配置 列和约束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系统负荷规模的CPS1标准修正方法
12
作者 穆永强 刘波 +5 位作者 王春生 王勇 杜晓辉 梁鹏 程凯 李卫东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5-252,共8页
CPS1(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 1)标准在应用于负荷规模悬殊控制区域中,存在适用性问题,故有必要对CPS1标准进行分析以便改进。通过对CPS1标准频率调节责任分配本质内涵的剖析,和负荷波动幅度与负荷规模之间关系的探究,指出CPS1标... CPS1(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 1)标准在应用于负荷规模悬殊控制区域中,存在适用性问题,故有必要对CPS1标准进行分析以便改进。通过对CPS1标准频率调节责任分配本质内涵的剖析,和负荷波动幅度与负荷规模之间关系的探究,指出CPS1标准是依据系统的负荷规模分配频率调节责任。由于负荷波动的平滑效应,负荷规模较大控制区域的负荷随机波动与负荷规模(与发电规模相当)的比值较小,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大区域获得较好的评价结果是一个必然现象。在明确了这两种模式下(分别按照系统负荷规模和波动幅度分配频率调节责任)评价标准适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电网运行现状标准的改进方法,即:无需进行B系数分配原则的改动,直接对标准中的B系数进行相关修正即可解决其适应性问题。仿真算例结果分析表明,按照原有标准进行评价,大区域将获得较好的评价结果,而所提出CPS1标准调整方法可有效解决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CPS标准 负荷规模 频率调节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