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地区“酒杯型”输电塔-线体系风致振动及风振系数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安有斌 盛铭 +4 位作者 张宇卓 嘎玛平措 洛桑赤列 孙清 薛晓敏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198,共11页
西藏地区地处高海拔、大风环境,近年来该地区输电线路频发风偏闪络等事故,且常见以体型不均匀的“酒杯型”输电塔相关线路较为频发。鉴于此,文中开展西藏输电线路工程的“酒杯型”塔—线体系风致振动及风振系数设计研究,旨在为相关输电... 西藏地区地处高海拔、大风环境,近年来该地区输电线路频发风偏闪络等事故,且常见以体型不均匀的“酒杯型”输电塔相关线路较为频发。鉴于此,文中开展西藏输电线路工程的“酒杯型”塔—线体系风致振动及风振系数设计研究,旨在为相关输电线路合理抗风设计提供必要理论基础。研究过程和方法为:以西藏实际发生故障的“酒杯型”输电塔线路段为研究对象,采用输电铁塔及塔线体系的风致振动仿真分析方法,即利用Davenport风功率谱和AR法模型方法模拟脉动风荷载并施加于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结合随机振动理论计算输电铁塔的动态响应和风振系数;利用该方法对该输电线路进行仿真分析,探讨其塔线体系在强风环境下、不同风向角下的振动响应特征和风振系数影响规律;再将仿真结果对比现行设计规范,验证现行规范存在抗风设计不合理现象,亟需改进;基于此,文中提出输电塔—线体系的风振系数设计修正公式,整体误差10%以内,能准确反应西藏地区“酒杯型”输电塔相关线路的实际风振效应。文中研究为大风环境地区(西藏等)“酒杯型”输电塔合理抗风设计提供重要解决思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杯型 输电铁塔 塔线体系 风致振动 风振系数 设计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保供与消纳的高比例清洁能源系统储能优化配置运行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云瑶 陈玉州 +5 位作者 加央拉姆 张清渊 郑子萱 姜山 李杰 熊思源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3-2056,共14页
高比例清洁能源弱送端电网外送通道不足且灵活可调资源较少,清洁能源大发时易加剧弃风弃光现象,同时高渗透率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进一步压缩传统同步发电机组的开机容量,削弱电网调节能力并加大负荷保供风险,导致负荷缺电与清洁能源弃电... 高比例清洁能源弱送端电网外送通道不足且灵活可调资源较少,清洁能源大发时易加剧弃风弃光现象,同时高渗透率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进一步压缩传统同步发电机组的开机容量,削弱电网调节能力并加大负荷保供风险,导致负荷缺电与清洁能源弃电互为矛盾的双重挑战愈发严峻。电化学储能作为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缓解供需矛盾的关键手段,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与灵活运行至关重要。通过提出一种兼顾保供与消纳的储能优化配置与运行策略。首先,以高比例清洁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出负荷保供与清洁能源消纳这两类关键需求,并构建出电网平衡、清洁能源消纳和负荷保供这三类风险评估指标;其次,根据所提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相应的保供应与促消纳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在上层模型中求解的储能规划配置,在下层模型中求解储能的优化运行,实现兼顾保供与消纳的储能优化配置与运行的双层模型构建;最后,通过四个算例在西部某高比例清洁能源系统中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相较于通过配置储能解决单一消纳问题或保供问题,兼顾保供与促消纳的储能参与系统调控可有效提升地区电网的保供水平以及清洁能源消纳率,同时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升电网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配置 优化运行 负荷保供 清洁能源消纳 混合整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水文监测用于堵沟型滑坡堰塞坝预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斌滨 欧文浩 +4 位作者 吴亚骏 胡梦泉 杨知 刘毅 孔小昂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5-173,共9页
强降雨产生的沟内汇流是破坏山区堵沟型滑坡堰塞坝的主要原因。如何实现堵沟型滑坡堰塞坝的监测和快速预警仍然是滑坡灾害防治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气象水文监测技术的小流域内堵沟型滑坡堰塞坝的应急监测预警... 强降雨产生的沟内汇流是破坏山区堵沟型滑坡堰塞坝的主要原因。如何实现堵沟型滑坡堰塞坝的监测和快速预警仍然是滑坡灾害防治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气象水文监测技术的小流域内堵沟型滑坡堰塞坝的应急监测预警方法。该法利用雨量计、水位计和流速仪等气象水文监测设备以及无线传输网络数据传输技术可同时对沟内汇流过程,以及降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此外,基于监测断面的累积径流总量与堰塞坝最大库容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5级堰塞坝危险预警级别及对应的判别指标。以都江堰银洞子沟滑坡堰塞坝为对象,进行实地监测试验。结果显示:2017年8月28日银洞子沟流域出现特大暴雨,最大小时雨强达50 mm/h,危险等级为Ⅳ级(最危险等级);在低处溃口处,当溃口处库容超过3000 m~3时,将淹没溃口顶部,出现溃决;在流量峰顶前的3 h,库容达到了最大库容的1/3,监测系统发出了第一次预警;当雨强超过50 mm/h后,监测系统发出红色预警信号,下游村庄立即组织疏散,并封闭流动路径上公路,因此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提前3 h预警堰塞坝破坏,同时由于该方法系统架构简便,监测预警设备的安装调试需求时间比较少,能够达到快速预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堰塞坝 降雨 汇流 监测预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500 kV直流线路电磁环境试验研究及导线选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录兴 小布穷 +2 位作者 王炳强 岳嵩 高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4-801,共8页
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与环境保护和工程投资密切相关,尤其在高海拔地区,电磁环境已成为决定导线型式和线路结构参数的关键技术问题。文章利用位于海拔4300 m的西藏羊八井高海拔试验线段,对±500 kV直流输电线路采用6×300和4... 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与环境保护和工程投资密切相关,尤其在高海拔地区,电磁环境已成为决定导线型式和线路结构参数的关键技术问题。文章利用位于海拔4300 m的西藏羊八井高海拔试验线段,对±500 kV直流输电线路采用6×300和4×500 mm^(2)导线时的地面合成电场、可听噪声与无线电干扰开展了长期试验研究。通过统计分析,获得高海拔地区±500 kV直流线路电磁环境水平及分布规律。通过与低海拔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获得±500 kV直流线路电磁环境的海拔修正量,并讨论了美国EPRI推荐的电磁环境海拔修正方法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500 kV直流线路在海拔4300 m地区采用6×300和4×500 mm^(2)导线,电磁环境均可满足标准限值要求,其中4×500mm^(2)导线水平荷载更小,有利于降低杆塔重量;从海拔0到4300 m,±500 kV直流线路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增加量约为3.4 dB和10~13 dB,分别为按美国EPRI推荐方法得到的修正量的24%和7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 直流输电线路 电磁环境 合成电场 可听噪声 无线电干扰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式互感器的电磁兼容性能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胡琳 张明勋 姚志勇 《陕西电力》 2014年第11期1-5,共5页
运行经验表明,电磁干扰是导致电子式互感器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高电子式互感器的电磁兼容性能,通过对电子式互感器整体进行建模仿真,研究电子式互感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电磁干扰,并通过对电子式互感器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提升... 运行经验表明,电磁干扰是导致电子式互感器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高电子式互感器的电磁兼容性能,通过对电子式互感器整体进行建模仿真,研究电子式互感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电磁干扰,并通过对电子式互感器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提升其抗电磁干扰性能的措施。通过仿真研究,给出了电子式互感器中最易受干扰的采集单元部分优化设计方案,有利于提高其运行中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互感器 电磁兼容 仿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高海拔环境及焊料层缺陷的IGBT芯片温升与识别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炳强 律方成 +11 位作者 张春阳 刘洪春 平措顿珠 刘轩仪 袁成 徐文扣 王平 耿江海 刘云鹏 杜娟 曾俊 次德吉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7,共14页
针对焊接型IGBT模块缺少相应的高海拔地区的电热耦合模型,同时有关高海拔地区由于焊料层缺陷导致芯片失效的研究也少之又少。根据IGBT模块内部电场、热场的耦合作用关系,以焊接型IGBT为研究对象,建立芯片焊料层不同缺陷类型及缺陷比例... 针对焊接型IGBT模块缺少相应的高海拔地区的电热耦合模型,同时有关高海拔地区由于焊料层缺陷导致芯片失效的研究也少之又少。根据IGBT模块内部电场、热场的耦合作用关系,以焊接型IGBT为研究对象,建立芯片焊料层不同缺陷类型及缺陷比例的高海拔地区焊接型IGBT电热耦合模型,分析了海拔高度以及焊料层空洞、裂纹以及脱落缺陷对焊接型IGBT最大结温的影响,并从机理上做出相应解释,同时提出了高海拔地区焊接型IGBT焊料层缺陷识别模型。研究表明,不同的海拔高度对芯片温度的影响程度不同,高海拔地区芯片温升较低海拔地区明显;不同的缺陷类型、缺陷比例对芯片温度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当缺陷比例超过5%后,脱落对芯片温度的影响程度远大于裂纹缺陷和空洞缺陷,同时,所提缺陷识别模型能准确地获取芯片焊料层的缺陷类型和比例,对焊料层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本文研究为高海拔地区焊接型IGBT焊料层健康状态检测,提高IGBT模块运行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型IGBT 高海拔 电热耦合 焊料层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可靠性重要度评估的配网侧储能鲁棒规划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志宏 邵振通 +4 位作者 丛鹏 李西 许志伟 曹晓宇 翟桥柱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9,45,共8页
面向可靠性提升,提出基于节点可靠性重要度评估的配网储能规划方法。综合源-荷关系、节点负荷及供能关键性等要素,提出基于供电可靠性的节点重要度快速评估算法,形成储能接入候选节点集,构建基于2阶段鲁棒优化的储能规划模型。考虑配电... 面向可靠性提升,提出基于节点可靠性重要度评估的配网储能规划方法。综合源-荷关系、节点负荷及供能关键性等要素,提出基于供电可靠性的节点重要度快速评估算法,形成储能接入候选节点集,构建基于2阶段鲁棒优化的储能规划模型。考虑配电网故障不确定性,采用“N-k”不确定集来表征断线故障场景,并在最差故障场景与重要节点集约束作用下实现系统整体失负荷电量的最小化;针对不同故障假设,提出2类3层优化求解策略,支撑鲁棒储能规划模型的高效求解。西藏某地区实际配电网的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辨识对供电可靠性提升起到关键作用的节点,并给出具有强风险承受力的储能配置方案。相较2种对比方法,所提储能规划方法的可靠性收益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储能规划 供电可靠性 节点重要度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偏远地区供电可靠性提升的配网储能电站机会约束规划方法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志宏 赵杰行 +2 位作者 薛鹏飞 丛鹏 许志伟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8-138,共11页
通过提炼偏远地区电网可靠性提升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机会约束优化的配网侧储能电站规划方法。计及投资成本最小化目标以及储能运行、配网潮流安全、供电可靠率要求等约束条件,建立网侧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 通过提炼偏远地区电网可靠性提升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机会约束优化的配网侧储能电站规划方法。计及投资成本最小化目标以及储能运行、配网潮流安全、供电可靠率要求等约束条件,建立网侧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场景描述偏远地区电网故障与用电负荷模式的不确定性,并引入可靠性机会约束灵活控制规划决策的不确定风险承受能力,进而借助样本平均近似理论,将机会约束规划模型重构为易于求解的混合整数线性优化形式。通过对西藏某偏远地区实际配网的算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机会约束优化方法对于网络故障不确定风险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指导网侧储能电站接入的科学决策,有效改善供电可靠率指标;通过调整置信度参数,可以在规划决策的投资经济性和供电可靠性之间取得合理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侧储能 选址定容决策 供电可靠性 机会约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