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提高供电能力的配电网协调规划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高彦骋 潘聃 +1 位作者 赵蕾 苟秦晋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4年第8期43-47,共5页
针对城市中压配电网存在的供电瓶颈以及未考虑多电压等级协同供电不足的问题,构建了配电系统供电能力计算模型,在配电网供电能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型。通过分析主变N-1原则校验及过载主变负荷二次转供过程,得到主变... 针对城市中压配电网存在的供电瓶颈以及未考虑多电压等级协同供电不足的问题,构建了配电系统供电能力计算模型,在配电网供电能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型。通过分析主变N-1原则校验及过载主变负荷二次转供过程,得到主变所能提供的最大负荷以及不同典型供电模型下的主变出线数、站间所需联络点数、主变和线路负载率等网络供电能力关键指标,给出了城市中压配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并制定典型供电方案,通过具体技术指标来指导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供电模型 供电能力 N-1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电所线损管理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强强 李薇 《农村电工》 2021年第7期54-54,共1页
国网陕西西安供电公司市南供电分公司等驾坡供电所辖区地处城中村,流动人口多,用电环境相对复杂。通过实施线损精益化管理,2021年1月、2月等驾坡供电所均以满分的成绩成功进入国网公司同期线损"百强供电所"行列。1制定工作方... 国网陕西西安供电公司市南供电分公司等驾坡供电所辖区地处城中村,流动人口多,用电环境相对复杂。通过实施线损精益化管理,2021年1月、2月等驾坡供电所均以满分的成绩成功进入国网公司同期线损"百强供电所"行列。1制定工作方案,实施"一台一措"精准出击等驾坡供电所对台区进行分析研究,按照"一台一措"的思路,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网公司 百强 供电所 供电公司 用电环境 线损管理 供电分公司 线损精益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措并举 持续提高供电可靠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薛静 李建琦 《农村电工》 2023年第4期41-42,共2页
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持续供电的能力,是衡量电能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近年来,国网西安供电公司贯彻落实“1135”新时代配电网发展总体思路,实现规划、建设、运维、服务全链条管理,持续提高供电可靠性,公司全口径供电可靠率实现99.962... 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持续供电的能力,是衡量电能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近年来,国网西安供电公司贯彻落实“1135”新时代配电网发展总体思路,实现规划、建设、运维、服务全链条管理,持续提高供电可靠性,公司全口径供电可靠率实现99.9625%,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从6.2798h/户下降至2.6547h/户。笔者现结合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实际做法谈谈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可靠率 供电可靠性 电能质量 持续供电 供电公司 供电系统 配电网发展 关键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aster R CNN的光伏组件红外热斑检测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季瑞瑞 梅远 +5 位作者 杨思凡 骆丰凯 储小帅 张龙 王朵 李珂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4-592,共9页
光伏故障检测对光伏电站智能运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光伏组件红外图像中热斑目标小、难检测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改进Faster R CNN的光伏组件红外热斑故障检测模型。将Swin Transformer作为Faster R CNN模型中的特征提取模块,捕获图像的全... 光伏故障检测对光伏电站智能运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光伏组件红外图像中热斑目标小、难检测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改进Faster R CNN的光伏组件红外热斑故障检测模型。将Swin Transformer作为Faster R CNN模型中的特征提取模块,捕获图像的全局信息,建立特征之间的依赖关系,提高模型的建模能力;进一步利用BiFPN进行特征融合,改善了热斑故障由于目标小和特征不明显容易被模型忽略掉的问题;同时为了抑制光伏红外图像中背景和噪声的干扰,加入轻量级注意力模块CBAM,使模型更加关注重要通道和关键区域,提高对热斑故障检测精度。在自建光伏组件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热斑故障检测精度高达915,验证了本文模型对光伏组件热斑故障检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红外图像 故障检测 Faster RCNN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混燃机动态混氢特性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世豪 吕家君 +4 位作者 李更丰 熊飞 申鸿帅 冯怡 王亚培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6-1906,I0023,I0024,I0025,共14页
电–气互联系统是综合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气机组是其中关键的能源耦合元件,而随着能源系统低碳化转型,燃气机组掺氢燃烧发电的技术应运而生。传统氢混燃机相关研究大多只考虑固定掺氢比运行的情况,并未考虑机组动态调整掺氢比运... 电–气互联系统是综合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气机组是其中关键的能源耦合元件,而随着能源系统低碳化转型,燃气机组掺氢燃烧发电的技术应运而生。传统氢混燃机相关研究大多只考虑固定掺氢比运行的情况,并未考虑机组动态调整掺氢比运行的影响。传统电–气互联系统优化调度相关研究主要面向运行经济性,而对计及氢混燃机的能量与备用统一出清鲜有研究。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氢混燃机动态混氢比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基于动态混氢特性建立氢混燃机精细化模型,并通过电解水制氢技术为氢混燃机提供氢气来源,配置储氢罐和储气罐作为联合体为系统提供备用;采用二项式松弛方法对氢混燃机耗气流量方程进行线性转化,将原有非凸非线性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不同场景下系统运行状态,实现了“风电–电解水制氢–氢混燃机”模式下风电消纳潜力的深度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调度 电–气互联系统 氢混燃机 动态混氢特性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储灵活配置与热网水力热力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 被引量:2
6
作者 申鸿帅 吕家君 +4 位作者 李更丰 熊飞 王世豪 王亚培 冯怡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4-222,254,共10页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可以定量决策电热耦合系统转型,在规划层面充分开发风电消纳路径。为此,提出一种考虑热储灵活配置与热网水力热力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基于变流量-变温度策略构建热网模型,建立电力系统与灵活...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可以定量决策电热耦合系统转型,在规划层面充分开发风电消纳路径。为此,提出一种考虑热储灵活配置与热网水力热力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基于变流量-变温度策略构建热网模型,建立电力系统与灵活热源-热网-热储协同规划模型。提出预定参数型、功率平衡下最优投资型、变流量温度下最优投资型、时间系数离散型4种热储建模方法,实现热储灵活配置,采用二项式凸松弛和大M法将非线性规划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规划方案的经济性,保证系统运行可行性,实现风电高比例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规划 储热罐 变流量-变温度策略 二项式凸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变压器内部放电定位与辨识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旭 王文森 +1 位作者 郭丽 王雪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1,共10页
针对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难题,应用油中溶解气体、特高频、光纤超声等监测传感器构建了适用于变压器的融合传感阵列,提出了变压器内部放电的辨识策略。采用超声信号到达时间差估算实现了放电源定位,建立了多传感器监测... 针对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难题,应用油中溶解气体、特高频、光纤超声等监测传感器构建了适用于变压器的融合传感阵列,提出了变压器内部放电的辨识策略。采用超声信号到达时间差估算实现了放电源定位,建立了多传感器监测特征融合算法,并结合K邻近(K nearest neighbors,KNN)算法实现了放电模式辨识。实验结果表明:放电源定位平均误差为45.1 mm,放电类型辨识准确率达到90.6%;所构建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策略与系统,可实现变压器内部放电源的准确定位与辨识,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油中溶解气体 局部放电 多传感器融合 放电定位 模式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 kV低电阻接地变电站保护误动分析及预控措施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晓光 王泽瑞 +1 位作者 王子琦 赵冠琨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7期31-35,共5页
低电阻接地变系统广泛应用于10 kV配网系统,在运行中发现若零序电流互感器误接线以及装置内置参数调试不当,会产生导致保护误动作的隐患。文章通过分析变电站接地变低电阻接地系统所存在的隐患,梳理了低电阻接地变系统隐患排查与整改思... 低电阻接地变系统广泛应用于10 kV配网系统,在运行中发现若零序电流互感器误接线以及装置内置参数调试不当,会产生导致保护误动作的隐患。文章通过分析变电站接地变低电阻接地系统所存在的隐患,梳理了低电阻接地变系统隐患排查与整改思路,分别从回路、装置参数与保护功能方面制定了隐患排查方案,为验收、检查变电站低电阻接地系统积累了技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低电阻接地系统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好防雷装置提升电网安全水平
9
作者 李琳 《农村电工》 2024年第3期59-59,共1页
供电企业变电站和电力线路常用防雷保护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防雷间隙、避雷器等,笔者现对其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进行介绍,以帮助运维人员进行设备巡护和安全用电管理。1避雷针、避雷线装设避雷针和避雷线是电力设备和建筑物防止雷... 供电企业变电站和电力线路常用防雷保护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防雷间隙、避雷器等,笔者现对其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进行介绍,以帮助运维人员进行设备巡护和安全用电管理。1避雷针、避雷线装设避雷针和避雷线是电力设备和建筑物防止雷电直击的基本措施,避雷针用于厂房、变电站(所)等的保护,避雷线用于输电线路等的保护。1.1避雷针避雷针的主要作用是引雷,将雷电流泄入大地。具备良好接地的避雷针,能安全地将雷电流引入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雷针 避雷线 防雷保护装置 电力线路 输电线路 电力设备 雷电流 电网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记忆电流相位比较的有源配电网故障隔离方案研究
10
作者 雷响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8期29-34,共6页
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故障隔离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记忆电流相位比较的有源配电网故障隔离新方案。该方案利用配电线路上各FTU在故障前电流相位相同的特点,记忆故障前电流相位并作为基准,计算故障分量电流与记忆电流的相位关系... 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故障隔离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记忆电流相位比较的有源配电网故障隔离新方案。该方案利用配电线路上各FTU在故障前电流相位相同的特点,记忆故障前电流相位并作为基准,计算故障分量电流与记忆电流的相位关系,通过比较相邻FTU的相位关系构成故障隔离判据。即若相邻FTU所测量到故障分量电流方向相同,则判定为区外故障,否则为区内故障。该方案对通信要求低,无须装设电压互感器。通过大量的仿真验证,新方案能够解决传统故障隔离方案应用于有源配电网所带来的故障隔离误判以及失效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故障隔离 故障分量 高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330kV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采样异常分析及对策
11
作者 王晓光 魏敏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9期58-59,64,共3页
通过对一起智能变电站对时异常,合并单元采样异常引起保护闭锁隐患分析,结合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分析告警信息,梳理保护闭锁情况。针对此次异常引起的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处理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异常告警信息运行积累了技术经验。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合并单元 采样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变体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文本分类方法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云红 梁思程 +3 位作者 任劼 李敏奇 张博 李禹萱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3-579,共7页
针对长文本在文本分类时提取语义关键特征难度大,分类效果差等问题,建立基于循环神经网络变体和卷积神经网络(BGRU-CNN)的混合模型,实现中文长文本的准确分类。首先,通过PV-DM模型将文本表示为句向量,并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然后,建... 针对长文本在文本分类时提取语义关键特征难度大,分类效果差等问题,建立基于循环神经网络变体和卷积神经网络(BGRU-CNN)的混合模型,实现中文长文本的准确分类。首先,通过PV-DM模型将文本表示为句向量,并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然后,建立BGRU-CNN模型,经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GRU)实现文本的序列信息表示,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文本的关键特征,通过Softmax分类器实现文本的准确分类;最后,经SogouC和THUCNews中文语料集测试,文本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89.87%和94.65%。测试结果表明,循环层提取的文本序列特征通过卷积层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文本的分类性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类 句向量 循环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辐射特性的直流电弧检测方法 被引量:27
13
作者 熊庆 肖戎 +3 位作者 汲胜昌 祝令瑜 刘源 钟理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67-2975,共9页
直流电源系统中的直流电弧由于难以熄灭,是导致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其检测方法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弧电磁辐射特性的直流电弧检测方法,通过搭建直流电弧产生装置模拟直流系统中松弛连接的情况,设计4阶Hilb... 直流电源系统中的直流电弧由于难以熄灭,是导致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其检测方法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弧电磁辐射特性的直流电弧检测方法,通过搭建直流电弧产生装置模拟直流系统中松弛连接的情况,设计4阶Hilbert天线测量直流电弧电磁辐射信号。电弧的电磁辐射信号与电流突变信号变化一致,且突变脉冲的时间间隔满足Gamma分布。对不同的电流突变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在该试验条件下,电磁辐射信号在频谱上存在明显的特征频率(12.9 MHz),并且不同回路电流下幅值最大的电磁辐射频率在12~14MHz范围内。与开关操作时的信号进行对比发现,直流电弧的最大幅值电磁辐射频率大于开关操作的最大频率,直流电弧脉冲的平均时间间隔(37μs)比开关操作时的时间间隔(7.4μs)长,开关操作时能够检测到多个持续时间较长的脉冲簇。电磁辐射信号的特征频率、脉冲时间间隔以及脉冲簇持续时间可作为直流电弧的检测参量判断电弧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特性 电磁辐射脉冲 电弧故障检测 Hilbert天线 电弧电流突变 开关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DNN-HMM的语音识别方法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云红 梁思程 +5 位作者 贾凯莉 张秋铭 宋鹏 何琛 王刚毅 李禹萱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1-377,共7页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与隐马尔可夫模型(DNN-HMM)结合的声学模型在语音识别过程中建模能力有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NN-HMM模型语音识别算法.首先根据深度置信网络(DBN)结合深度玻尔兹曼机(DBM),建立深度神经网络声学模型,然后提取梅尔...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与隐马尔可夫模型(DNN-HMM)结合的声学模型在语音识别过程中建模能力有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NN-HMM模型语音识别算法.首先根据深度置信网络(DBN)结合深度玻尔兹曼机(DBM),建立深度神经网络声学模型,然后提取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和对数域的Mel滤波器组系数(Fbank)作为声学特征参数,通过TIMIT语音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结合了DBM的DNN-HMM模型相比DNN-HMM模型更具优势,其中,使用MFCC声学特征在词错误率与句错误率方面分别下降了1.26% 和0.20%.此外,使用默认滤波器组的Fbank特征在词错误率与句错误率方面分别下降了0.48% 和0.82%,并且适量增加滤波器组可以降低错误率.总之,研究取得句错误率与词错误率分别降低到21.06% 和3.12% 的好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深度神经网络 声学模型 声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风电消纳的区省两级电力系统调度模型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秀丽 李骏 +1 位作者 黄镔 李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33-1838,共6页
由于风电的随机性、波动性以及不可准确预测性,大规模风电并网将会给系统的调度安排以及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直接影响,进而造成风电消纳困难的局面。立足于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区省2级优化调度模式以实现风能的有效合理利... 由于风电的随机性、波动性以及不可准确预测性,大规模风电并网将会给系统的调度安排以及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直接影响,进而造成风电消纳困难的局面。立足于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区省2级优化调度模式以实现风能的有效合理利用。该模式通过在区域电网范围内调整常规机组出力和省间交易电量来平衡风电出力的波动,尽可能减少弃风量,从而实现风能的有效利用。在大区级电网层面,建立了考虑联络线功率控制的大区级优化调度模型,以协调与各省级调度的关系。以西北电网为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式是可行、有效的,能够有效提高风电的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区省2级调度 联络线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配电网电能质量判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武文广 杜峰 +3 位作者 李俊臣 张良 刘运锋 秦晨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73,共5页
当前配电网自动化监控手段有限,为强化配电网故障诊断的能力,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中低压用电信息全采集、全覆盖的优势,通过专变采集终端对用电用户功率、电压、电流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监测,借助中间型梯形隶属度函数的模糊数学方... 当前配电网自动化监控手段有限,为强化配电网故障诊断的能力,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中低压用电信息全采集、全覆盖的优势,通过专变采集终端对用电用户功率、电压、电流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监测,借助中间型梯形隶属度函数的模糊数学方法,评定电能质量的综合等级,实现配电网电能质量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评价。应用表明,该技术为配电网故障的快速诊断定位提供了有效依据,为供电企业及时、科学地判断电能质量问题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信息采集 电能质量 模糊算法 综合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串联直流电弧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祝令瑜 由志勋 +1 位作者 刘源 汲胜昌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共5页
总结了现有低压串联直流电弧检测方法中检测参量如电压电流变化、弧声信号、电磁与光辐射信号的特征,深入分析了阈值法和基于单一检测参量的模式识别方法的特征及其局限性,展望了基于多参量综合的信息融合法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直流串联电弧 故障电弧检测 检测参量 检测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耦合谐振式高压无线输电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1
18
作者 喻晓炜 胡琰锋 +3 位作者 高星冉 郑志强 秦金垒 张兴豪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4-72,共9页
可靠的电源供应一直是限制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容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该系统利用高压线路与大地电位稳定的特点,构建虚拟回路,将传统的四极板耦合结构简化为双极板... 可靠的电源供应一直是限制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容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该系统利用高压线路与大地电位稳定的特点,构建虚拟回路,将传统的四极板耦合结构简化为双极板结构。同时,利用电荷分布在耦合极板上的边缘效应,进一步将全面板耦合极板简化为环形空心极板,使系统结构更为简洁,并具有良好的户外防风能力。本文建立了简化系统的电路模型,并对系统的功率、效率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多组对比实验对所提出的系统结构和电路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表明了简化后的系统结构能有效地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并且拥有比传统的双极板系统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输电 电场耦合 无线能量传输 电容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Buck变换器的微分平坦控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皇金锋 李慧慧 谢锋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8-257,共10页
针对传统PI控制的Buck变换器暂态性能差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微分平坦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Buck变换器的仿射非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方法,推... 针对传统PI控制的Buck变换器暂态性能差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微分平坦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Buck变换器的仿射非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方法,推导出状态反馈控制率,实现了系统的能控线性化。其次,针对此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模型,设计了系统前馈控制器;并且将扰动观测器嵌入前馈控制器中,实现对输出电流的补偿;同时,为了消除实际系统由于未建模部分及外部干扰而导致系统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存在的偏差,设计了误差反馈补偿器。结合前馈控制器与反馈补偿器可得到本文提出的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微分平坦控制,其中,前馈控制器中的微分项保证了变换器系统的快速性,反馈补偿器中的误差项保证了变换器系统的准确性。基于闭环系统的雅可比矩阵,采用特征值灵敏度理论,研究了变换器电路参数变化时对系统特征值的影响程度及趋势,指出减小电感量、增大电容值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后,搭建了Buck变换器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I控制方法相比较,本文提出的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微分平坦控制方法能更好地抑制输入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扰动,具有更小的调节时间和超调电压,表现出更优越的暂态性能,该控制策略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 扰动观测器 微分平坦控制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网侧扰动的水轮机组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鹏 黄明涛 +1 位作者 高慧 谢振武 《陕西电力》 2016年第4期38-41,共4页
以水轮机组为研究对象,在其简化模型和典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电网侧功率引入水电机组后,输出机械功率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由于水电机组功频调速控制系统的机械功率反馈通道变成电功率前馈通道,导致水电机组的系统阻尼降低,在低频带... 以水轮机组为研究对象,在其简化模型和典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电网侧功率引入水电机组后,输出机械功率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由于水电机组功频调速控制系统的机械功率反馈通道变成电功率前馈通道,导致水电机组的系统阻尼降低,在低频带或超低频带内存在共振频率,使得振幅变大。证实了水电机组系统和火电机组一样,也能成为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功率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振荡 阻尼 幅频特性 功频调速控制 电功率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