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卷积和结构搜索的电弧故障检测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艳丽 王浩 +1 位作者 李佳原 张帆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7,共11页
串联型电弧故障主要由电路中电气接触点接触不良引起,是引发电动汽车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威胁着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对其进行研究,论文搭建了电动汽车直流串联型电弧故障实验平台,获取了系统处于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 串联型电弧故障主要由电路中电气接触点接触不良引起,是引发电动汽车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威胁着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对其进行研究,论文搭建了电动汽车直流串联型电弧故障实验平台,获取了系统处于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信号,分析了电弧故障对电源端电压的影响。在构建检测模型时,论文使用了卷积神经网络,引入轻量型的卷积操作并考虑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将常规卷积和轻量化卷积操作结合,构建了电弧故障检测的初步模型。接着以网络的规模和准确率为评估指标,通过具有精英保留策略的遗传算法对模型的外部结构和内部参数进行搜索。最终建立了适合电动汽车的电弧故障检测(arc fault detection,AFD)的检测模型AFDNet。该模型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3.73%,在嵌入式设备Jetson Nano(JN)中的运行时间为10.82 ms。模型建立后,论文在网络的规模、准确性及实时性方面,将搜索算法的搜索结果与其他的网络结构进行比较,验证了搜索算法所得结果的合理性。并通过与其他检测方法对比,证明了电动汽车电弧故障检测模型AFDNet性能的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弧故障检测 轻量化卷积 遗传算法 精英保留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神经网络串联型电弧故障检测及选线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艳丽 张帆 +2 位作者 吕正阳 王浩 刘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为解决传统特征分析加机器学习的电弧故障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和实时性受到特征参数选取的主观性及特征分析过程的影响问题,搭建了三相多负载并联的串联型电弧故障实验系统,对不同支路、不同相发生电弧故障时的干路电流信号时间序列进行分... 为解决传统特征分析加机器学习的电弧故障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和实时性受到特征参数选取的主观性及特征分析过程的影响问题,搭建了三相多负载并联的串联型电弧故障实验系统,对不同支路、不同相发生电弧故障时的干路电流信号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将电流信号进行分类、分段、标准化处理并作为检测模型样本;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普通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架构及训练;通过差分处理对网络模型在线分类结果进行优化分析;以准确度和损失函数值、在线测试速度、优化后多分类识别准确率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3种模型故障检测及选线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串联型电弧故障检测及选线模型对电机类负载故障检测及选线准确率可达96.77%,对变频器类负载故障检测及选线准确率可到98%,准确率高于近几年其他三相回路电弧故障检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型电弧故障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故障检测 故障选线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卷积和模型优化的电弧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艳丽 王浩 张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9,共12页
在电动汽车电路系统中,直流串联电弧故障通常发生在接触点松动或线路连接损坏处,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为进行电动汽车中的串联型电弧故障研究,首先,搭建了电动汽车电弧故障实验平台,详细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干路电流波形变化的原因与... 在电动汽车电路系统中,直流串联电弧故障通常发生在接触点松动或线路连接损坏处,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为进行电动汽车中的串联型电弧故障研究,首先,搭建了电动汽车电弧故障实验平台,详细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干路电流波形变化的原因与规律。由于电弧故障检测的高实时性需求,本研究采用了轻量型的卷积操作,即深度可分离卷积,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搭建了电弧故障检测网络,实现了电动汽车电弧故障的检测与故障线路的判别。然后,针对低维度空间中深度可分离卷积特征提取能力受限的问题,本研究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特征表达能力更加优越的卷积操作:分组可分离卷积。最后,采用了递进式的阶梯结构,从网络浅层至深层,分组可分离卷积内每组的卷积核数量逐渐下降,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网络架构的精简与优化。进一步地,对检测模型进行了卷积核尺寸调优,并在结构中添加了轻量化注意力机制。在模型的训练过程中,应用了动态学习率调整策略。通过一系列的模型优化措施,系统性地增强了模型的运行效率与检测精度。模型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6.76%,同时具有较好的泛化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轻量型卷积操作 深度可分离卷积 分组可分离卷积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可靠性的电—气—热能量枢纽配置与运行优化 被引量:58
4
作者 罗艳红 梁佳丽 +3 位作者 杨东升 周博文 胡博 杨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54,共8页
含可再生能源的电—气—热互联多能源系统可实现多能源网络互联与多能源优化利用,有效解决资源匮乏与能源浪费等问题。能量枢纽是多能源耦合的关键,但现有的能量枢纽优化配置问题未考虑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因此,重点研究多能源系统... 含可再生能源的电—气—热互联多能源系统可实现多能源网络互联与多能源优化利用,有效解决资源匮乏与能源浪费等问题。能量枢纽是多能源耦合的关键,但现有的能量枢纽优化配置问题未考虑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因此,重点研究多能源系统中计及可靠性的能量枢纽优化配置问题。首先,针对风机、变压器、热电联产、燃气锅炉、电储能、热储能等设备组成的能量枢纽,建立了一种新型多能源系统容量协同优化配置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然后,根据该双层优化模型计及能量枢纽的运行可靠性,引入失负荷期望等可靠性指标作为约束。最后,为了确定配置方案,结合优化策略进行整体规划,同时得到各机组能量分配情况,对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有利于负荷供应可靠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源系统 能量枢纽 储能 优化配置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H_∞鲁棒控制 被引量:24
5
作者 侯利民 申鹤松 +1 位作者 阎馨 刘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78-1487,共10页
针对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易受参数摄动和负载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问题,在传统矢量控制方案基础上提出了H_∞鲁棒控制策略。首先,在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误差模型下,考虑扰动因素设计了基于哈密顿-雅可比不等式的H_∞鲁棒电流... 针对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易受参数摄动和负载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问题,在传统矢量控制方案基础上提出了H_∞鲁棒控制策略。首先,在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误差模型下,考虑扰动因素设计了基于哈密顿-雅可比不等式的H_∞鲁棒电流控制器,实现了电流控制的鲁棒性;其次,在运动方程扩展状态空间表达式下,设计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H_∞状态反馈控制器增益型H_∞滑模面,进一步设计滑模控制律,得到了鲁棒H_∞滑模速度控制器,确保了速度控制的鲁棒性,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品质;最后通过仿真和半实物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文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 H_∞鲁棒控制 滑模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哈密顿-雅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序列融合的负荷辨识方法 被引量:29
6
作者 杨东升 孔亮 +1 位作者 胡博 苑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66-73,共8页
针对当前利用低频采样实现非侵入式负荷辨识存在的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特征序列融合的负荷辨识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负荷存在可能性的整数规划模型,进行初辨识以降低负荷辨识的维度。然后,根据滑动窗口算法获得组合功率序列和... 针对当前利用低频采样实现非侵入式负荷辨识存在的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特征序列融合的负荷辨识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负荷存在可能性的整数规划模型,进行初辨识以降低负荷辨识的维度。然后,根据滑动窗口算法获得组合功率序列和原始功率序列,提取其统计特征和奇异值特征,进而利用概率神经网络获得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观测值序列。同时,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对负荷序列信息进行融合,计算观测序列和组合功率序列之间的相似度,从而完成在低频采样下的负荷辨识,并获得各个家用负荷的耗电量。最后,通过单负荷辨识、多负荷辨识、不同采样率辨识和各居民用户负荷辨识的仿真实验,得到负荷准确率和辨识精度的平均值均在85%以上,证明了所提算法的合理性和即时性能够达到在低频采样下负荷的辨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辨识 整数规划 概率神经网络 隐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电能表校准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申莉 甘依依 +3 位作者 孙国学 苏剑烨 易丁 赵言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89-95,共7页
随着数字化电能表越来越广泛用于智能变电站电能计量系统,研究一套完备的校准规范变得日趋重要,国内外已先后研究出一些针对数字化电能表检验的方法。针对数字化电能表校准项目和误差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基于数字化功率源... 随着数字化电能表越来越广泛用于智能变电站电能计量系统,研究一套完备的校准规范变得日趋重要,国内外已先后研究出一些针对数字化电能表检验的方法。针对数字化电能表校准项目和误差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基于数字化功率源和标准数字化电能表法检验技术和实现方案进行讨论。结合国标《GB/T 17215.303-2013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3部分:数字化电能表》中要求数字化电能表能够记录采样数据输入异常工况,提出模拟现场合并单元网络异常工况下进行数字化电能表事件记录及计量准确度检验的方法,可弥补数字化电能表实验室检验和现场检验准确度有差异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T860.9 数字化电能表 误差检验 数字化电能表检验装置 采样值报文异常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电连接器串联型故障电弧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艳丽 郭凤仪 +5 位作者 朱连勇 游江龙 吴仁基 张西瑞 刘丽智 王培龙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7-1264,共8页
为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在不同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环境相对湿度条件下,开展了因机械振动引发的串联型故障电弧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实验参数对故障电弧的影响;提取串联型故障电弧相邻五周期电流信号中的过零点数、归一化... 为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在不同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环境相对湿度条件下,开展了因机械振动引发的串联型故障电弧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实验参数对故障电弧的影响;提取串联型故障电弧相邻五周期电流信号中的过零点数、归一化后的方差、协方差构成特征向量;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分类算法的串联型故障电弧诊断模型,以正常运行及故障电弧电流信号的特征向量构成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作为随机森林模型的输入,对样本进行分类,进而诊断是否发生串联型故障电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矿用电连接器串联型故障电弧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电连接器 串联型故障电弧 特征向量 随机森林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巡线无人机航拍图像拼接算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彭泓 李红利 +2 位作者 杜宇 宁博 郭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3-248,255,共7页
针对电力巡线无人机挂载相机的画幅过小,不能拍摄全局电力线图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的电力线图像拼接算法。利用AKAZE算法提取特征点和主方向;根据特征点所在尺度建立Opponent对立色彩空间和Opponent-MLDB二进制描述符;借助尽... 针对电力巡线无人机挂载相机的画幅过小,不能拍摄全局电力线图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的电力线图像拼接算法。利用AKAZE算法提取特征点和主方向;根据特征点所在尺度建立Opponent对立色彩空间和Opponent-MLDB二进制描述符;借助尽可能投影变换配准模型,对目标图像投影变换配准,加权叠加融合图像。实验表明:该算法的特征点匹配正确率比现有的匹配算法稳定性更强,拼接效果良好,无明显拼接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巡线无人机 图像拼接 AKAZE算法 Opponent对立色彩空间 尽可能投影变换配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挤压小波变换的故障行波测距方法 被引量:29
10
作者 付华 刘公权 邢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4,共7页
针对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头识别困难、易产生频谱混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步挤压小波变换(SWT)的故障测距方法。利用SWT提取故障行波小波脊线,生成一组内蕴模态类函数分量(IMTs)。然后对IMTs进行Hilbert变换提取故障点特征量,进而标定... 针对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头识别困难、易产生频谱混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步挤压小波变换(SWT)的故障测距方法。利用SWT提取故障行波小波脊线,生成一组内蕴模态类函数分量(IMTs)。然后对IMTs进行Hilbert变换提取故障点特征量,进而标定首波头的到达时刻。最后根据双端测距原理计算出故障距离。与传统的希尔伯特_黄变换和小波变换相比,该方法实现了故障行波波头较高精度的识别和对频谱混叠的有效抑制,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对噪声的鲁棒性更强。PSCAD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测距结果受故障距离和过渡电阻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挤压小波变换 故障测距 希尔伯特_黄变换 小波变换 PS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的弓网滑动电接触失效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淼 回立川 陈忠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2-469,共8页
以浸金属碳滑板、铜导线为摩擦副进行对摩实验,对弓网系统接触失效问题进行研究.建立基于载流相对稳定系数、载流效率、离线率的弓网接触失效判定标准,依此将接触状况分为失效、有效两种状态.进而采用随机森林(RF)和SVM算法分别建立接... 以浸金属碳滑板、铜导线为摩擦副进行对摩实验,对弓网系统接触失效问题进行研究.建立基于载流相对稳定系数、载流效率、离线率的弓网接触失效判定标准,依此将接触状况分为失效、有效两种状态.进而采用随机森林(RF)和SVM算法分别建立接触压力、压力波动幅度、压力波动频率、滑动速度和接触电流与接触状况的二分类模型,并利用交叉验证方法比较两种模型的性能.依据RF和SVM-RFE算法共同分析了各工况变量对接触失效的影响程度,并分析得到接触失效率随各工况变量的变化趋势.算例表明:RF模型的精度和AUC值分别为92.8%和0.883,并且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稳定性;接触压力和滑动速度对接触失效影响较大,二者重要程度为总体的67%;且失效率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大呈下降趋势,随滑动速度提高而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系统 滑动电接触 接触失效 随机森林 失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边界元件的MMC-MTDC直流侧单端量故障辨识方法 被引量:22
12
作者 付华 陈浩轩 +1 位作者 李秀菊 陈润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5-226,共12页
直流侧故障辨识是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多端直流输电(MTDC)系统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分析直流线路的边界特性与极间耦合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单端暂态能量的故障辨识方法。通过区内、外故障的暂态特征以及方向元件,构建故障... 直流侧故障辨识是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多端直流输电(MTDC)系统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分析直流线路的边界特性与极间耦合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单端暂态能量的故障辨识方法。通过区内、外故障的暂态特征以及方向元件,构建故障线路选择判据;并利用母线相连线路的方向元件和交流侧故障的暂态特性,构造母线故障识别判据;再根据两极低频电流差异,设计故障极判别判据。该方法能快速辨识直流侧故障,无需两端通信,能够满足MMCMTDC系统对辨识方法速动性与选择性的要求。最后结合张北四端柔性直流系统的PSCAD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不同的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过渡电阻下均能准确检测到故障,且具备一定的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辨识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多端直流输电 暂态能量 方向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连接器串联型电弧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艳丽 郭凤仪 +3 位作者 陈昌垦 张西瑞 朱连勇 李秀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2-739,共8页
为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采用自研的串联型故障电弧发生器开展了不同负载类型、不同电流下的串联型故障电弧实验.以故障电弧电流信号为研究对象,对时间序列进行时域、频域特性分析,提取故障电流在时域、频域的特征参数,构建串联型故障... 为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采用自研的串联型故障电弧发生器开展了不同负载类型、不同电流下的串联型故障电弧实验.以故障电弧电流信号为研究对象,对时间序列进行时域、频域特性分析,提取故障电流在时域、频域的特征参数,构建串联型故障电弧的特征向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特征向量进行去冗余、降维处理.最后以主成分分析后的特征向量作为输入,从可靠性角度对比分析LVQ神经网络与K近邻算法故障诊断的优越性,建立了经K循环寻优处理后的K近邻串联型故障电弧诊断模型,并对诊断模型进行了抗扰动分析、泛化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实现对电连接器串联型故障电弧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型故障电弧 特征参数 主成分分析 K近邻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湿度影响下串联型故障电弧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艳丽 郑佳 +2 位作者 李磊 李颖 李秀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2,共6页
电气连接点是发生串联型故障电弧的主要位置,常暴露于高湿的空气中。为分析环境湿度影响下串联型故障电弧的特性,在不同环境相对湿度、电源电压和回路电流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串联型故障电弧正交模拟实验,获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故障电... 电气连接点是发生串联型故障电弧的主要位置,常暴露于高湿的空气中。为分析环境湿度影响下串联型故障电弧的特性,在不同环境相对湿度、电源电压和回路电流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串联型故障电弧正交模拟实验,获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故障电弧电压、故障电弧电流信号,并对其进行了小波阈值降噪处理;然后分析了环境湿度对故障电弧接触电阻及故障电弧电流的零休时间、故障电弧电流峰值、燃弧电压尖峰值及熄弧电压尖峰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湿度越高,故障电弧电阻越大,稳定燃烧的故障电弧电流信号零休时间越长,故障电弧电流峰值越小,即环境湿度影响了串联型故障电弧的伏安特性。所得结论对于研究故障电弧的特性、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型故障电弧 环境湿度 接触电阻 故障电流 伏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错逆变器驱动的PMSM双环预测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侯利民 顾海旺 +1 位作者 蒋尚昆 刘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12-217,共6页
为了提高三相四开关容错逆变器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性能,提出了调速系统双闭环预测控制策略。在转速环中设计了带扰动补偿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通过离散扰动观测器估计负载扰动并进行前馈补偿,与模型预测速度控制相结合得到q轴... 为了提高三相四开关容错逆变器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性能,提出了调速系统双闭环预测控制策略。在转速环中设计了带扰动补偿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通过离散扰动观测器估计负载扰动并进行前馈补偿,与模型预测速度控制相结合得到q轴电流环的期望给定值。在电流环中设计了基于离散滑模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通过与传统PI、FCS-MPC方法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在空载启动、给定转速突变以及存在负载扰动、参数变化时,可使容错逆变器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能力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三相四开关容错逆变器 模型预测控制 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离散滑模控制 离散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SP-PR混合算法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优化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步祥 刘治凡 +2 位作者 黄河 董申 邢亮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3,20,共8页
大规模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并网充电会对配电网造成过负荷、网损增大、电压越界等影响,为了减小EV充电对电网的冲击,文中构建一种多目标EV充电优化模型,并提出GRASP-PR混合算法进行求解。算例仿真采用IEEE 33节点配电网系统,... 大规模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并网充电会对配电网造成过负荷、网损增大、电压越界等影响,为了减小EV充电对电网的冲击,文中构建一种多目标EV充电优化模型,并提出GRASP-PR混合算法进行求解。算例仿真采用IEEE 33节点配电网系统,对比研究所提算法、传统GRASP算法和无序充电的仿真结果,证明基于该混合算法有序充电能达到最小化配电网运营成本、负荷"移峰填谷"和升高节点电压水平的目标,有利于解决EV有序充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多目标优化 GRASP-PR混合算法 有序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并联磁耦合双向直流变换器中多相耦合电感的设计准则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玉岗 张书淇 +2 位作者 苗闯 王金海 李秀菊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5,53,共9页
四相并列式排布的非对称耦合电感因其结构特点,运行于磁耦合交错并联双向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结果与对称耦合电感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四相非对称耦合电感应用于磁集成交错并联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工作模态,研究了对称度、占空比以及耦合系数的... 四相并列式排布的非对称耦合电感因其结构特点,运行于磁耦合交错并联双向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结果与对称耦合电感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四相非对称耦合电感应用于磁集成交错并联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工作模态,研究了对称度、占空比以及耦合系数的变化对变换器稳态性能和暂态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四相非对称耦合电感的设计准则,即在对此类非对称耦合电感进行设计时,利用给出的设计公式确定参数的选择区域,进而进行相关参数的选取。最终,通过对此类结构的耦合电感进行设计与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耦合电感 设计准则 双向直流变换器 磁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DT和STD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参数辨识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雨虹 许可 刘晓东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为提高目前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参数辨识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减量技术RDT(random decrement technique)和稀疏时域STD(sparse time domain)算法相结合的辨识方法。利用RDT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提取自由衰减时域信号。然后通过STD算法计... 为提高目前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参数辨识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减量技术RDT(random decrement technique)和稀疏时域STD(sparse time domain)算法相结合的辨识方法。利用RDT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提取自由衰减时域信号。然后通过STD算法计算得到振荡模态参数。仿真算例和实测算例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辨识出次同步振荡的模态参数,可以用于辨识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为抑制次同步振荡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辨识 随机减量技术 稀疏时域 模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广义积分的锁相环在三相VSG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邱彬 王雪薇 王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9期157-160,共4页
锁相环(PLL)和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是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保持同步的两种方法。针对传统锁相环在同步发电机系统中频率跟踪性能差、抗直流干扰能力低的问题,应用基于二阶广义积分(SOGI)的锁相环结构,建立三相VSG系统模型,将SOGI-PLL与... 锁相环(PLL)和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是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保持同步的两种方法。针对传统锁相环在同步发电机系统中频率跟踪性能差、抗直流干扰能力低的问题,应用基于二阶广义积分(SOGI)的锁相环结构,建立三相VSG系统模型,将SOGI-PLL与VSG技术结合,搭建基于SOGI-PLL的三相VSG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SOGI-PLL可以通过锁相得到精确的电网相位信息,改善并网电流电压质量,降低谐波污染,能够有效提高三相VSG系统的稳定性。通过ModelingTech电力电子仿真实验系统验证所提出结构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锁相环 二阶广义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型换流器电容电压波动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华 韩永新 王久阳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66-1572,1579,共8页
为了解决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电容电压波动导致的换流器成本与体积增加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容电压二倍频纹波抑制方法。首先从能量脉动角度推导了电容电压波动的数学模型,比较了不同二倍频环流对MMC电容电压波动抑制效果的影响;然... 为了解决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电容电压波动导致的换流器成本与体积增加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容电压二倍频纹波抑制方法。首先从能量脉动角度推导了电容电压波动的数学模型,比较了不同二倍频环流对MMC电容电压波动抑制效果的影响;然后采用Clark变换将桥臂共模电压分解为αβ轴分量,利用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生成桥臂环流参考值,设计内环控制器对外环控制器生成的桥臂环流参考值进行跟踪,从而抑制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系统上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对比传统环流抑制策略与所提控制策略对电容电压波动的抑制效果,证明了所提方法可有效抑制电容电压波动,改善输出电压的波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准比例谐振控制器 电容电压波动 环流 波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