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盲源分离的工业谐波源负荷分类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逸 陈书畅 +1 位作者 刘必杰 林才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50-3861,I0009,共13页
针对传统谐波源辨识方法无法实现工业用户谐波源具体类型的非侵入式识别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盲源分离的工业谐波源负荷分类识别方法。该方法仅依据工业用户进线处电压、电流数据即可实现谐波源负荷具体类型的非侵入式识别。首先,从... 针对传统谐波源辨识方法无法实现工业用户谐波源具体类型的非侵入式识别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盲源分离的工业谐波源负荷分类识别方法。该方法仅依据工业用户进线处电压、电流数据即可实现谐波源负荷具体类型的非侵入式识别。首先,从负荷等值阻抗模型入手,建立工业用户多负荷等值阻抗并联电路模型;其次,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构成用户进线处监测点综合等值阻抗信号的源阻抗信号数目;然后,采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实现将谐波源负荷等值阻抗信号从综合负荷等值阻抗信号中分离;最后,将分离出谐波源负荷等值阻抗信号频率特征与典型谐波源负荷进行匹配,进而实现分类识别。仿真与实测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工业用户所含多种谐波源负荷的具体类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源识别 负荷等值阻抗 盲源分离 源信号数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在主动配电网中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53
2
作者 张沈习 李珂 +2 位作者 程浩忠 张逸 姚良忠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5-51,共7页
以分布式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间歇性分布式电源IDG(Intermittent Distributed Generator)得到了快速发展。考虑风速、光照强度和负荷之间的时序相关性,以年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了IDG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多场景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能够... 以分布式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间歇性分布式电源IDG(Intermittent Distributed Generator)得到了快速发展。考虑风速、光照强度和负荷之间的时序相关性,以年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了IDG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多场景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能够计及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切除IDG出力和调节IDG功率因数3种主动管理措施。利用K-means聚类法对场景数量进行缩减并得到每个场景发生的概率。提出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和原对偶内点法相结合的混合求解策略对模型进行求解。IEEE 33节点主动配电网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间歇性分布式电源 优化配置 主动管理措施 K-means聚类法 混合求解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自寻优变分模态分解的信号降噪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何成兵 车其祥 +3 位作者 徐振华 于庆彬 董玉亮 程睿翔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83-293,共11页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具有非线性、非平稳、噪声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自寻优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的信号降噪方法。以模态复合熵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VMD参数自适应寻优,确定变...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具有非线性、非平稳、噪声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自寻优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的信号降噪方法。以模态复合熵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VMD参数自适应寻优,确定变分模态分解最优模态数K和二次惩罚因子α;基于最优K和α,对原始信号进行VMD分解,得到K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利用相关系数筛选法,进行模态分量的有效模态和含噪模态识别,利用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对含噪模态进行去噪处理;将有效模态与去噪后的模态进行重构,实现信号降噪。分别用滚动轴承故障仿真信号和试验信号进行验证,并与EMD降噪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故障信号的信噪比,降噪效果明显,有利于滚动轴承故障特征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VMD) 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 参数自寻优 信号降噪 滚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替代瓷绝缘子对500kV输电线路悬垂绝缘子串风偏性能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志劲 姬雅晴 +2 位作者 许军 王晓杰 蒋兴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17-2024,共8页
为研究500kV直线塔悬垂串复合绝缘子替代盘形绝缘子的可行性,对复合绝缘子与瓷绝缘子的风偏角进行了对比研究,建立了输电塔-串-线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2种绝缘子串下档数、风速、档距和高差对其风偏角的影响,根据结果得到:瓷绝缘子改... 为研究500kV直线塔悬垂串复合绝缘子替代盘形绝缘子的可行性,对复合绝缘子与瓷绝缘子的风偏角进行了对比研究,建立了输电塔-串-线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2种绝缘子串下档数、风速、档距和高差对其风偏角的影响,根据结果得到:瓷绝缘子改复合绝缘子后,绝缘子的风偏角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大。仅改变档数、风速对于风偏角增大值影响较小;档距、高差对于瓷绝缘子改复合绝缘子后的风偏角增大值影响较大;档距、风速、高差对绝缘子风偏角的影响存在着耦合作用,即档距越小,高差对于绝缘子风偏角的改变越明显,且风速对风偏角的增大值影响更为明显;最后,该文以某电网实际线路为例,给出了风偏校核结果和改造建议,研究结果将为线路改造换用复合绝缘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偏角 复合绝缘子 瓷绝缘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线型因子的油纸绝缘系统老化状态评估 被引量:8
5
作者 郑文迪 蔡金锭 曾静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7-682,共6页
针对现有的时域介质响应方法无法直观诊断变压器绝缘油和绝缘纸的老化状态,现从微观动力学的角度分析线型因子与绝缘油、绝缘纸老化的内在联系。提出的时域微分解析法将隐含在去极化电流曲线中的不同介质极化过程逐一分解,不但可求得线... 针对现有的时域介质响应方法无法直观诊断变压器绝缘油和绝缘纸的老化状态,现从微观动力学的角度分析线型因子与绝缘油、绝缘纸老化的内在联系。提出的时域微分解析法将隐含在去极化电流曲线中的不同介质极化过程逐一分解,不但可求得线型因子,而且能直观地判断极化支路数。通过对变压器测试曲线的解析结果表明:极化支路数会随着绝缘状态发生改变,当油纸绝缘老化程度加剧时,极化支路数将增加;当绝缘质量提高时,极化支路数将减少。此外,油和纸绝缘介质分别发生劣化时,相对应的线型因子将会增大;随着绝缘状态的提高,相应的线型因子将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系统 老化 线型因子 时域微分解析法 极化支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台风环境复合绝缘子风偏特性及修正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志劲 姬雅晴 +2 位作者 许军 王晓杰 蒋兴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77-2984,共8页
为探究在台风环境下,规程中忽略风的脉动性对风偏计算的影响,该文建立了悬垂绝缘子和跳线绝缘子串—线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电压等级、档距、高差、风攻角对悬垂绝缘子动态风偏响应的影响和不同串长、风攻角对跳线绝缘子动态风偏... 为探究在台风环境下,规程中忽略风的脉动性对风偏计算的影响,该文建立了悬垂绝缘子和跳线绝缘子串—线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电压等级、档距、高差、风攻角对悬垂绝缘子动态风偏响应的影响和不同串长、风攻角对跳线绝缘子动态风偏响应的影响,根据结果得到:台风脉动风场下,复合绝缘子的风偏角围绕稳态值做上下波动,风偏角的大小服从正态分布。仅改变电压等级、档距、高差、串长等线路条件对风偏角的波动程度影响较小;改变风攻角对风偏角的波动特性影响较大;最后,选取典型工况进行了稳态平均风和脉动风场下的绝缘间隙校核对比,发现稳态风下校核合格的线路在脉动风场下存在跳闸风险,因此,该文根据风偏角的波动规律,引入了脉动放大系数,对经验公式进行脉动修正,并给出不同工况下修正方法中关键参数的取值,研究结果将为沿海台风多发地区的线路外绝缘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环境 复合绝缘子 风偏特征 公式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模型辅助粒子群算法的主动配电网最优经济运行 被引量:24
7
作者 唐佳 王丹 +3 位作者 贾宏杰 张逸 熊军 黄仁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103,共9页
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运行研究是主动配电网实现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建立了主动配电网的最优经济运行模型并以周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来调度。在该模型中,综合考虑了主动配电网中的多种可调资源,例如分布式电源、储能设... 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运行研究是主动配电网实现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建立了主动配电网的最优经济运行模型并以周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来调度。在该模型中,综合考虑了主动配电网中的多种可调资源,例如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调压器、可投切电容器组及可中断负荷。针对所建立的主动配电网最优经济运行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约束处理机制的Kriging元模型与改进模糊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混合求解算法,实现了对上述复杂问题的求解。算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及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经济运行 Kriging元模型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提供调节服务能力评估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宣 韩亮 +3 位作者 高琛 张海龙 王丹 王守相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90,102,共7页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可视为电网中的移动储能装置,大量的成规模的PHEV引入电网可以为电网提供额外的调节服务能力。首先阐述了单个PHEV并网充电的基本原理,然后建立了规模化PHEV的充电功率模型,接着...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可视为电网中的移动储能装置,大量的成规模的PHEV引入电网可以为电网提供额外的调节服务能力。首先阐述了单个PHEV并网充电的基本原理,然后建立了规模化PHEV的充电功率模型,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满足系统和用户用电满意度的双目标的规模化PHEV充电管理需求响应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表明规模化PHEV能够实现系统辅助服务。并分析了用户用电满意度、系统控制起始时刻,两个重要参数的设置对于PHEV调节辅助服务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 辅助服务 充电模型 充电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WPT-SVD和指数加权平均的MOA阻性电流去干扰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星 阮莹 +1 位作者 陈敏维 舒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64-3673,共10页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 arrester,MOA)阻性电流测量受环境干扰、高频噪声干扰和脉冲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阻性电流实测信号必然含有多种强干扰成分。针对传统阻性电流去干扰方法在多种并发干扰情形下难以适用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 arrester,MOA)阻性电流测量受环境干扰、高频噪声干扰和脉冲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阻性电流实测信号必然含有多种强干扰成分。针对传统阻性电流去干扰方法在多种并发干扰情形下难以适用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MD-WPT-SVD和指数加权平均的MOA阻性电流去干扰方法。首先,依据阻性电流中周期干扰的基波频率、采样频率和特征频率是否被间谐波浸没的特点,选取最佳分解层数和最优小波基;其次,对MOA阻性电流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将含有特征频率的模态分量再使用小波包变换(wavelet packet transform,WPT),使每个子信号最多含有一个特征频率;再采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decomposition,SVD)准确提取所有子信号中的周期分量;最后,从原信号中准确消除阻性电流受到的周期干扰,然后通过指数加权平均算法得到能真实反映MOA工况的阻性电流变化趋势。将模拟信号和工程实测数据与多种经典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所提方法能消除阻性电流的多种干扰,得到能真实反映MOA实时工况的阻性电流,其结果满足实际工程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阻性电流 经验模态分解 奇异值分解 小波包变换 指数加权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VMD和A-SVD的MOA在线监测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阮莹 叶行汶 +3 位作者 邓明锋 王星 杨林禹 舒勤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7-185,共9页
阻性电流是反映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绝缘状态的关键参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的MOA阻性电流非常小,阻性电流实测有效值数据易受到高频噪声、白噪声、随机脉冲等干扰影响,造成报警装置误报警。然而,现有方法难以有效消除上述干扰对阻... 阻性电流是反映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绝缘状态的关键参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的MOA阻性电流非常小,阻性电流实测有效值数据易受到高频噪声、白噪声、随机脉冲等干扰影响,造成报警装置误报警。然而,现有方法难以有效消除上述干扰对阻性电流的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adaptiv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A-VMD)和自适应奇异值分解(adaptiv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A-SVD)的MOA在线监测方法。首先,通过顺序递增二次惩罚因子和分解层数值,以能量和损失指标衡量VMD分解的效果,寻找分解层数和二次惩罚因子的最优参数值。然后,采用A-SVD消除经A-VMD初步去噪后阻性电流中少量残留白噪声,为监测MOA绝缘状态提供可靠依据。仿真试验和实测数据均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处理结果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阻性电流 在线监测 A-VMD A-S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灾害下基于时空网格的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彬 倪明 +4 位作者 周霞 郁琛 吴涵 杨洲 林沪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7-84,共8页
极端灾害会对配电网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时甚至破坏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灾害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配电网设备及运行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信息量大且波动性强。为及时掌握极端灾害情况下对配电网设备的影响或破坏等信息,有效地协助配电网灾... 极端灾害会对配电网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时甚至破坏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灾害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配电网设备及运行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信息量大且波动性强。为及时掌握极端灾害情况下对配电网设备的影响或破坏等信息,有效地协助配电网灾后指挥及修复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地理网格的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方法。首先根据时空网格划分方法对配电网所在区域进行时间、空间上的划分并建立配电网时空网格编码数据库;然后对极端灾害下配电网的多源数据进行特征分析,提取关键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通过计算时空特征关联度,关联匹配时空网格和配电网多源数据并储存于时空网格编码数据库中;进而根据融合后的配电网多源数据构建配电网灾情网格化视图;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灾害 配电网 多源数据 时空网格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互信息法与支持向量机的覆冰闪络故障预警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郁琛 吕友杰 +3 位作者 段荣华 程松 黄伟 陈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2-98,共7页
输电线路覆冰闪络跳闸故障是引起电网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的覆冰闪络研究主要集中在绝缘子覆冰闪络电压的模型研究。一方面,闪络电压模型不能全面反映所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绝缘子闪络电压;另一方面,数据采集的误差使现有覆冰闪络... 输电线路覆冰闪络跳闸故障是引起电网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的覆冰闪络研究主要集中在绝缘子覆冰闪络电压的模型研究。一方面,闪络电压模型不能全面反映所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绝缘子闪络电压;另一方面,数据采集的误差使现有覆冰闪络电压模型的研究成果难以在覆冰闪络故障预警中直接应用。考虑到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基于偏互信息法和支持向量机对覆冰闪络故障进行预警。首先,采用偏互信息法筛选出关键的因素作为输入变量。然后,建立覆冰闪络预警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偏互信息法与支持向量机的覆冰闪络故障预警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地预测覆冰闪络,为实际电网的覆冰闪络防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闪络 故障预警 变量选择 偏互信息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局部放电检测系统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敏维 陈彬 +1 位作者 叶兆平 史志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0-157,共8页
采用物联网技术研发了一套可移动、免安装、无线化的变电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系统。该系统集停电检测、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为一体,充分发挥3种检测模式的优势,同时运用无线化、IP化和小型化等技术。为了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特高频、... 采用物联网技术研发了一套可移动、免安装、无线化的变电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系统。该系统集停电检测、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为一体,充分发挥3种检测模式的优势,同时运用无线化、IP化和小型化等技术。为了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特高频、超声波、暂态地电压、高频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检测方式和手段上的新突破,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局部放电 带电检测 检测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I框架的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管控系统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志军 陈锦山 +2 位作者 翟博龙 韩辉 张旭丰 《农村电气化》 2017年第5期35-36,共2页
在智能变电站的全生命周期中,SCD、CID等配置文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配置文件由于缺少规范化的版本管理,存在着文件版本混乱、数据分散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检修等工作。基于此,依据对SSI(Struts2、Spring、i... 在智能变电站的全生命周期中,SCD、CID等配置文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配置文件由于缺少规范化的版本管理,存在着文件版本混乱、数据分散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检修等工作。基于此,依据对SSI(Struts2、Spring、iBATIS)三大框架技术进行的探讨研究,整合这3种框架并设计和实现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管控系统,对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进行统一文件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STRUTS2 SPRING IBATIS 配置文件管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