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3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调度元宇宙架构及关键基础技术验证研究(上):复杂系统设计原理及架构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凌旭 刘金波 +3 位作者 段丽娟 王彬 孙宏斌 李伟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9-1120,共12页
随着我国能源系统进入高质量转型发展阶段,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带来挑战。该文探讨了利用元宇宙技术构造电力调度数字化指挥空间(电力调度元宇宙)的总体框架设计及演进路径规划,旨... 随着我国能源系统进入高质量转型发展阶段,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带来挑战。该文探讨了利用元宇宙技术构造电力调度数字化指挥空间(电力调度元宇宙)的总体框架设计及演进路径规划,旨在将电力系统仿真计算、数字孪生、混合现实结合,应用AI来分析和预测、控制电网运行状态,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技术挑战,也是前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沉淀在电力系统中的融合应用,为新形势下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模式进行新探索。该文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下调度控制面临的挑战,阐述构建电力调度元宇宙的动因。在电力调度元宇宙定义及内涵基础上,提出构建电力调度元宇宙实现方法。设计电力调度元宇宙体系框架和技术架构,分析元宇宙六大支撑技术在电力调度元宇宙中的应用方向。提出电力调度元宇宙演进路径与运行生态,为实现其工程化应用提供指导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元宇宙 调度元宇宙 数字孪生 架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现货综合指数构建及其价值传导分析研究
2
作者 赵栩 罗治强 +5 位作者 谢丽荣 曹荣章 卓谷颖 许传博 刘元欣 刘敦楠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351,共9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设立与电力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与路线的明确,电力现货交易机制不断完善,分析及预测电力现货价格数据变动成为电力市场交易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国内外各类市场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应用情况,提出衡量现货价格... 随着双碳目标的设立与电力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与路线的明确,电力现货交易机制不断完善,分析及预测电力现货价格数据变动成为电力市场交易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国内外各类市场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应用情况,提出衡量现货价格变动情况的现货综合指数,并对于变动结果进行解释分析,为现货市场交易提供参考;针对省间电力现货交易体系现状,基于省间电力价格综合指数建立空间价值传导指标,对电力产业链上下游传导以及资源与资本的协调衔接展开讨论。电力综合指数能够体现现货市场发展状态,反映省间电力供需传导,并具有预警作用,以电力价格衔接电力上下游产业链,形成能源资源与资本流动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现货市场 综合指数 价值传导 省间电力现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模型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的算例筛选
3
作者 彭慧敏 薛禹胜 +2 位作者 刘庆龙 黄天罡 薛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5-153,共9页
为在保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及混合输电等复杂因素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强壮性的前提下,提高算例筛选算法的加速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已在简单模型下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的准定量的分类法与在复杂模型下精确的定量分析法相集成... 为在保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及混合输电等复杂因素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强壮性的前提下,提高算例筛选算法的加速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已在简单模型下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的准定量的分类法与在复杂模型下精确的定量分析法相集成。首先,在多步泰勒展开所得轨迹中提取能表征复杂因素影响敏感性及多摆稳定可信度的机理特征指标,预判复杂模型的影响程度并自适应调整分类阈值。然后,通过在数值积分和多步泰勒展开之间的自适应切换,近似计及复杂模型的影响,并引入自适应的变步长来减少计算量,实现双层的分类筛选。在4个工程系统中的近2万个算例中考核了该算法框架的有效性和强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模型 暂态稳定性 人工智能 算例筛选 敏感性分析 多步泰勒展开 自适应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Transformer的智能教育平台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冯艳丽 周宇 +2 位作者 黄福兴 万俊岭 袁培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182,共10页
建设智能教育平台是推动教育智能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但智能教育平台依赖的人工智能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电力,因此,开展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建设智能教育平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在考虑多个属性开展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时,由于部分属性... 建设智能教育平台是推动教育智能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但智能教育平台依赖的人工智能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电力,因此,开展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建设智能教育平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在考虑多个属性开展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时,由于部分属性与电力负荷数据的相关性不强并且Transformer无法捕捉电力负荷数据的时间相关性,而导致电力负荷预测不够准确的问题,基于SR(Székely and Rizzo)距离相关系数、融合时间定位编码和Transformer,提出了一种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SF-Transformer.SF-Transformer通过SR距离相关系数对影响电力负荷数据的属性进行筛选,选择与电力负荷数据之间SR距离相关系数较大的属性.SF-Transformer采用一种全局时间编码与局部位置编码相结合的融合时间定位编码,有助于模型全面获取电力负荷数据的时间定位信息.在数据集上开展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F-Transformer与其他模型相比,在两种时长上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具有更低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平台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SR距离相关系数 融合时间定位编码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用户有限理性的售电公司峰谷组合电力套餐设计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智 卢峰 +3 位作者 林振智 杨莉 文福拴 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14-123,共10页
中国电力零售侧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售电公司须为电力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电力套餐以保障其市场占有率和持续盈利能力。为此,提出售电公司峰谷组合电力套餐零售模式并构建了考虑用户有限理性的电力套餐设计双层优化模型。在上层模型中,... 中国电力零售侧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售电公司须为电力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电力套餐以保障其市场占有率和持续盈利能力。为此,提出售电公司峰谷组合电力套餐零售模式并构建了考虑用户有限理性的电力套餐设计双层优化模型。在上层模型中,售电公司以购售电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优化峰谷电力套餐参数及其在电力市场中的购电策略;在下层模型中,用户以购电综合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峰谷组合套餐定制,考虑了裕度电量价值及从众心理对有限理性用户决策的影响,同时基于锚定效应模拟了用户在选购电力套餐后的用电行为。以某地居民用户为对象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售电公司可通过设计峰谷组合电力套餐激励有限理性用户主动调整用电行为,提高购售电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售电公司 电力套餐 电力用户 有限理性 裕度电量价值 从众心理 锚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SVM的变压器多源信息融合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旭 周文 +3 位作者 程林 罗传仙 张静 江翼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2,共9页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主要的输变电设备之一,其绝缘状态监测与故障识别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变压器内部绝缘劣化所产生的局部放电信号是目前对其内绝缘状态评判以及故障类型识别的最为有效的判据之一。文中通过构...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主要的输变电设备之一,其绝缘状态监测与故障识别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变压器内部绝缘劣化所产生的局部放电信号是目前对其内绝缘状态评判以及故障类型识别的最为有效的判据之一。文中通过构建4种典型的变压器绝缘缺陷模型,搭建试验平台测量得到了局部放电下的特高频信号和超声波信号。通过对2种信号的分析,对于特高频信号在TRTD模式下和PRPD模式下提取了两组特征参量,对于超声波信号在TRTD模式下提取了一组特征参量。经过核主成分分析联合支持向量机(KPCA-SVM)的特征融合方法进行信息融合后,发现相较于单一信息的识别效果,信息融合的识别率有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特高频 超声波 信息融合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同步知识和时空信息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框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雨晴 刘曌 +4 位作者 王小君 刘畅宇 裴玮 郄朝辉 窦嘉铭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4-2346,共13页
新型电力系统复杂耦合特性和时变因素骤增,对暂态稳定评估(transientstabilityassessment,TSA)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提出更高要求。深度学习算法的引入为TSA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但模型的结果可靠性问题制约其实际应用。因此提出一种融合... 新型电力系统复杂耦合特性和时变因素骤增,对暂态稳定评估(transientstabilityassessment,TSA)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提出更高要求。深度学习算法的引入为TSA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但模型的结果可靠性问题制约其实际应用。因此提出一种融合同步知识和时空信息的评估框架,从电气特征选择、融入领域知识和模型内嵌可解释性方面提升评估性能与结果可信度。首先分析电气特征量与暂态稳定间的理论映射关系,引导模型特征选择;其次分析基于Kuramoto耦合振子模型的同步现象,将同步关键参数(节点耦合强度)引入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GCN)的空间拓扑表示;在此基础上,结合内嵌可解释的Informer模型,提出Infor-GCN模型提取暂态过程特征时空耦合信息并进行特征增强;然后针对不同特征的稳定判别结果设计综合输出策略,提高模型结果可靠性。最后在IEEE-68节点系统的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在评估准确度和分析效率上具有优越性,并且在新样本下具备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评估 深度学习 图卷积神经网络 同步知识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智慧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研究综述
8
作者 侯凯 汤雨 +5 位作者 过亮 沈炯 钱爽 刘洋 黄勇 韩柯阳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6-200,共15页
柔性互联技术将电力电子灵活控制技术与配电网网架优化设计相结合,使得配电网具备更强的灵活性与供电可靠性。对现代智慧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进行探讨,梳理了配电网柔性互联的发展需求与典型应用形态;围绕柔性互联装置的结构拓扑与控制... 柔性互联技术将电力电子灵活控制技术与配电网网架优化设计相结合,使得配电网具备更强的灵活性与供电可靠性。对现代智慧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进行探讨,梳理了配电网柔性互联的发展需求与典型应用形态;围绕柔性互联装置的结构拓扑与控制策略展开分析;针对含柔性互联装置接入的柔性配电系统,从稳定性研究、运行优化、故障自愈和规划配置4个方面探究关键技术问题。为推进柔性互联技术更广泛的应用,总结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智慧配电网 柔性互联装置 拓扑 控制策略 柔性配电系统 稳定性研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间歇性局部放电泄漏电磁波检测传感器设计研究
9
作者 邱虎 杨旭 +3 位作者 罗传仙 张静 文豪 张国治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209,共8页
针对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间歇性局部放电泄漏电磁波高灵敏感知要求,利用矩形波导理论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了GIS矩形浇注孔泄漏电磁波传播特性和能量集中频带,结合蝶形天线和梯形渐变巴伦设计原理设计了一款... 针对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间歇性局部放电泄漏电磁波高灵敏感知要求,利用矩形波导理论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了GIS矩形浇注孔泄漏电磁波传播特性和能量集中频带,结合蝶形天线和梯形渐变巴伦设计原理设计了一款外置式GIS局放检测用背腔蝶形天线传感器。传感器在1 GHz~3 GHz频带范围内最大驻波比小于7,最小驻波比为1.1,平均驻波比为2.9;而在0.3 GHz~1 GHz频带内,最大最小驻波比分别达到42.8和7,平均驻波比能达到20.6。根据设计结果对天线传感器进行试制并进行典型金属突出物间歇性局放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传感器能稳定感知浇注孔泄漏的局放电磁波信号,电磁波信号能量集中频带大于1 GHz,与浇筑孔泄漏电磁波理论分析以及传感器设计驻波比性能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间歇性局部放电 外置式 浇注孔 天线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温控负荷时变特性的电力负荷恢复分布鲁棒随机优化
10
作者 陈昌铭 薛禹胜 +4 位作者 李泽 马欢 谭贝斯 林振智 文福拴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9-119,共11页
电力系统大停电后,合理有效的负荷恢复策略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及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而温控负荷特性和源/荷不确定性又都会影响决策的效果。对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温控负荷时变特性的分布鲁棒随机优化方法。首先,提出基于逆向思维法的温控... 电力系统大停电后,合理有效的负荷恢复策略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及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而温控负荷特性和源/荷不确定性又都会影响决策的效果。对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温控负荷时变特性的分布鲁棒随机优化方法。首先,提出基于逆向思维法的温控负荷时变特性线性化建模与负荷恢复价值修正方法。然后,分别采用Wasserstein距离和条件风险价值理论构建负荷恢复过程中的源/荷不确定性模型,通过分布鲁棒随机优化理论对源荷不确定性产生的恢复安全风险进行成本性量化。进而,遵循“分级分批、逐步恢复”的实际工程需求,构建电力系统负荷恢复的多目标分布鲁棒随机优化模型,并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去量纲化处理,旨在最大化电力系统的负荷恢复净效益;采用强对偶理论和近似上界法对所提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以提高模型求解效率。对某实际电力系统的125节点修正模型仿真表明,上述方法能有效反映温控负荷的时变特性,应对源与荷的不确定性,提高了负荷恢复净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恢复 温控负荷 时变特性 分布鲁棒随机优化 Wasserstein距离 条件风险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输电权分配的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优化出清模型
11
作者 管金昱 梁志峰 +2 位作者 昌力 曹荣章 李利利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31,I0085,共10页
跨省跨区应急调度是在市场化手段用尽后,从跨省区电力余缺互济角度解决省级电网保供/消纳应急需求的指令性兜底保障措施。在无法直接依据市场申报价格出清的情况下,如何有序调配应急需求与跨省区支援能力,并将有限的通道可用容量合理分... 跨省跨区应急调度是在市场化手段用尽后,从跨省区电力余缺互济角度解决省级电网保供/消纳应急需求的指令性兜底保障措施。在无法直接依据市场申报价格出清的情况下,如何有序调配应急需求与跨省区支援能力,并将有限的通道可用容量合理分配至市场主体(省),是当前应急调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提出了考虑输电权的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优化出清模型。以我国当前输电通道收益权分配机制为启发,基于属地化原则与应急需求轻重缓急安排优先匹配顺序,提出了考虑输电权分配的应急交易优先级判定方法,将输电权转变为优先交易权,解决了应急调度阶段输电容量分配缺乏合理依据的问题。考虑输电通道可用容量约束、交易流平衡约束及交易点电力约束,以调整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计及交易路径优先级的应急调度优化出清模型。算例对比了价差顺序出清、场景分离与计及交易路径优先3种出清模式的优化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优化出清模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并分析了相关参数设置对出清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跨区应急调度 输电权 交易路径优先级 可用输电容量(A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电流信号的大型电力变压器极不均匀电场油隙贯穿性放电特性
12
作者 任达 郑玉平 +1 位作者 李斯盟 潘书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32-3345,I0005,共15页
为深入研究大型电力变压器真实环境中的极不均匀电场严重放电特性,该文搭建110 kV真型变压器试验平台,监测油纸绝缘针板电极放电发展过程,对放电现象分类归纳,总结油隙贯穿性放电的脉冲电流信号特征,结合特高频信号进一步探索不同极性... 为深入研究大型电力变压器真实环境中的极不均匀电场严重放电特性,该文搭建110 kV真型变压器试验平台,监测油纸绝缘针板电极放电发展过程,对放电现象分类归纳,总结油隙贯穿性放电的脉冲电流信号特征,结合特高频信号进一步探索不同极性下油隙贯穿性放电通道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在油纸绝缘结构中,存在纸板屏障下的油隙击穿现象,是严重放电的重要表现;在极不均匀电场中,不同极性的油隙贯穿性放电形貌存在明显差异且呈现出不同序列的簇状脉冲电流特征;油隙贯穿性放电通道演变过程有着类似长空气间隙放电过程,正极性油隙贯穿性放电通道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初始电晕向放电通道转换和连续放电通道发展两个阶段,其中连续放电通道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放电通道熄灭现象;负极性油隙贯穿性放电通道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初始电晕和连接过程两个阶段,连接过程中伴随有不等时间间隔的空间梯级放电。结果可为大型电力变压器放电特性试验以及物理模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电力变压器 油隙贯穿性放电 放电通道 脉冲电流 极不均匀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D-VMD和ConvLSTM的电力负荷图像化短期预测方法
13
作者 李承皓 杨永标 +2 位作者 宋嘉启 张翔颖 徐青山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电力负荷预测受到诸多不确定性事件的影响,因此准确地预测负荷一直是行业内研究的重点方向。针对传统方法在对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二维变分模态分解(two-dimensional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2D-VMD)... 电力负荷预测受到诸多不确定性事件的影响,因此准确地预测负荷一直是行业内研究的重点方向。针对传统方法在对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二维变分模态分解(two-dimensional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2D-VMD)和卷积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ConvLSTM)的电力负荷图像化短期预测方法。首先采用格拉姆角场方法(Gramian angular fields,GAF)将预处理后的负荷数据转换为一组格拉姆角场图像,然后通过2D-VMD将这组图像各自分解成一系列不同中心频率的子模态并按中心频率分类,使用ConvLSTM神经网络对不同模态图像组进行预测,最终将预测结果重构并逆操作得到负荷预测值。预测结果表明此方法提高了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为电力负荷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预测 格拉姆角场 二维变分模态分解 Conv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低穿有功恢复特性的风电高占比送出系统功角稳定演化规律研究
14
作者 王炳然 薛峰 +1 位作者 朱玲 刘庆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67,共12页
风火打捆送出系统中大规模风电机组同时进入低电压穿越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影响显著。为揭示风电高占比送出系统功角稳定演化规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风电低穿后有功恢复特性对暂态功角稳定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一种计及有功恢复时变特性... 风火打捆送出系统中大规模风电机组同时进入低电压穿越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影响显著。为揭示风电高占比送出系统功角稳定演化规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风电低穿后有功恢复特性对暂态功角稳定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一种计及有功恢复时变特性的功角稳定裕度计算方法。其次,在此基础上,考虑临界群风电与余下群负荷等量增长、临界群风电等量置换同步机出力、临界群风电等量置换同步机开机三种风电高占比系统演化方式,基于等面积法则推导并分析了系统功角稳定特性演化规律。最后,采用单机无穷大系统和实际区域电网仿真验证了系统暂态稳定特性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暂态功角稳定 低电压穿越 有功恢复 等面积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极端梯度提升决策树与改进Informer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15
作者 俞胜 孙可 +3 位作者 蔡华 刘剑 顾益磊 姜昀芃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5-205,共11页
准确筛选影响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特征因素是提高预测准确性的有效手段。针对多维数据集中非关键特征易引起预测模型拟合能力不佳,从而降低模型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决策树与改进... 准确筛选影响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特征因素是提高预测准确性的有效手段。针对多维数据集中非关键特征易引起预测模型拟合能力不佳,从而降低模型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决策树与改进Informer模型相结合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为了从多维历史负荷数据中评估特征因素重要性,采用XGBoost决策树覆盖率作为评估特征重要性的指标,准确筛选参与模型训练的特征因素。然后,构建了改进Informer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通过对位置编码开展优化设计,将筛选出的关键特征联合不同时间尺度的位置标记信息作为编码器的输入向量。再次,设计消融实验对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模型收敛速度与预测精度开展对比分析。最后,开展算例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XGB-Informer模型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上均表现出明显优势,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XGBoost决策树 改进Informer 特征筛选 重要性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N-LSTM 模型的日径流模拟预测及超参数组合研究
16
作者 孙大雁 梁志峰 +1 位作者 李春红 王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6-171,178,共7页
河川径流在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异性,加大了河川径流预测的难度。研究从径流的时空关系切入,将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构建了GCN-LSTM模型。在该模型中充分考虑站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 河川径流在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异性,加大了河川径流预测的难度。研究从径流的时空关系切入,将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构建了GCN-LSTM模型。在该模型中充分考虑站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序列的动态变化,可提高流量预测的精度。通过将GCN-LSTM模型与单独的GCN和LSTM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对比选择出最优模型,并且利用最优模型开展了超参数组合对模拟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CN-LSTM模型对河川径流的预测效果最好,LSTM模型次之,最差的是GCN模型。GCN-LSTM模型超参数的最优组合是隐藏层层数为64,训练轮数为1400,激活函数为Leaky-ReLU,学习率为0.007。训练轮数和学习率的增加对预测结果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训练轮数和学习率的共同提升对GCN-LSTM模型的效果改善更为显著。相较于训练轮数,激活函数的选择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更大。Leaky-ReLU显著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效果,而Sigmoid函数的效果最差。因此,超参数的选择对于模型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超参数组合,可以显著提升GCN-LSTM模型的效果,确保在训练过程中稳定高效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将为河川径流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径流预测 超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能减碳装置多目标最优配置研究
17
作者 刘继彦 王瑞琪 +3 位作者 朱峰 王者龙 刘政 胡文博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8,共15页
面对日益凸显的能源危机以及全球变暖等问题,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系统是改善环境污染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出了一种面向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减碳装置最优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首先对多能减碳装... 面对日益凸显的能源危机以及全球变暖等问题,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系统是改善环境污染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出了一种面向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减碳装置最优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首先对多能减碳装置进行减碳特性建模,并提出系统加权平均碳势概念,通过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碳流计算得到反映各能源子系统碳排放强度的支路碳流率,采用支路碳流率的占比作为各子系统的平均碳势权重,系统加权平均碳势克服了各子系统之间负荷节点数目和量级不对等的缺陷,可以合理表征系统整体碳排放水平,避免优化过程中只选择单一子系统的极端境况;然后以经济性成本最低和系统加权平均碳势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目标最优配置模型,采用NSGA-Ⅱ算法求解最优多能减碳装置建设方案与成本;最后采用综合能源系统测试算例进行验证,算例根据加权平均碳势的变化得到不同减碳效果下的多能减碳装置最优配置与成本,以及各装置减碳量与全域总减碳量,验证所提减碳方法的合理性。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系统加权平均碳势的概念,可作为一种减碳灵敏度指标,引导每一个能源子系统公平合理地参与减碳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多能减碳装置 碳捕集封存设备 天然气掺氢 最优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惯量特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低频减载控制策略
18
作者 陈汹 刘东洋 +2 位作者 李祝昆 曹永吉 陆心彤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9-987,共9页
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传统的低频减载策略并未充分考虑负荷惯量的作用,在出现大功率缺口时,可能导致系统的减载量不合理,从而引发频率不稳定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负荷惯量特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低频减载控制策略。首先,综合分析负... 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传统的低频减载策略并未充分考虑负荷惯量的作用,在出现大功率缺口时,可能导致系统的减载量不合理,从而引发频率不稳定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负荷惯量特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低频减载控制策略。首先,综合分析负荷侧惯量的频率响应特征以及源荷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频率的影响;其次,考虑负荷侧惯量的机会约束和系统频率响应的安全运行约束,建立切负荷总量最小的低频减载优化模型;再次,针对灰狼优化算法在处理高维数据集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引入了布谷鸟算法和速度辅助策略提高其收敛速度和搜索能力,精确地求解低频减载优化模型;最后,利用改进的IEEE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策略可使负荷切除量更小,能更好地适应于新能源系统低频减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惯量 新能源 低频减载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煤电CCUS规模化发展的电力转型路径优化
19
作者 蔡斌 秦恺承 +4 位作者 杨明煜 薛禹胜 裴飞 李铖炜 陈绎弛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煤电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电CCUS的规模化发展是电力低碳转型的关键措施之一。基于计及煤电CCUS的电力转型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在给定的参数条件下...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煤电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电CCUS的规模化发展是电力低碳转型的关键措施之一。基于计及煤电CCUS的电力转型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在给定的参数条件下对不同的煤电发展路径进行仿真,评估了不同煤电CCUS发展规模下电力转型路径的电力、排放与经济类指标,以总经济代价最小为目标函数比选了最优煤电CCUS发展路径。结果表明:煤电CCUS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有潜力降低电力低碳转型的总经济代价;在电力转型优化中不应将某个年份后不再新建煤电作为约束条件,应在给定的参数条件下优化煤电CCUS发展路径并分析其对相关参数的敏感性,并强调应及时根据最新的参数条件更新路径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低碳化发展 CCUS规模化 煤电与新能源协同 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 电力转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缓存的电力CPS攻防仿真平台构建方法
20
作者 朱卫平 魏兴慎 刘增稷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9-236,共8页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s, CPS)面临新的安全挑战,亟需深入研究其攻防机制。现有的电力CPS仿真平台多存在仿真精度与效率难以兼顾、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耦合度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缓存的电力CPS攻防仿真...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s, CPS)面临新的安全挑战,亟需深入研究其攻防机制。现有的电力CPS仿真平台多存在仿真精度与效率难以兼顾、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耦合度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缓存的电力CPS攻防仿真平台。该平台通过引入状态缓存机制,在保证仿真精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仿真效率;提出了网络边界节点,实现了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间的多节点耦合与数据映射。在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的验证实验中,本平台成功模拟了对抗攻击场景下系统的响应过程。实验表明,攻击者通过对节点28和36注入精心设计的攻击向量,成功干扰了暂态稳定预测算法,导致系统错误切除发电机G2,造成节点6和31处257.97MVA负荷失电,验证了该平台在分析电力CPS攻防过程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CPS 数据驱动 网络攻击 网络安全 攻防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