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电场理论与实际出力的比较研究——以甘肃酒泉桥东第一风电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晓清 陈伯龙 +2 位作者 杨丽薇 马明 惠小英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1-436,共6页
以甘肃省桥东第一风电场为例,针对风电机与大气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单台风电机和整个风电场的理论出力与实际出力特征。结果表明:(1)单台风电机的实际出力与理论出力之比平均为0.7,而风电场的风资源利用率平均值约为50%;(2)在该... 以甘肃省桥东第一风电场为例,针对风电机与大气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单台风电机和整个风电场的理论出力与实际出力特征。结果表明:(1)单台风电机的实际出力与理论出力之比平均为0.7,而风电场的风资源利用率平均值约为50%;(2)在该风电场中风电机尾流效应造成风速下降62.4%;(3)风电场中风电机的实际出力空间分布特征与风速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减小,同时呈现中心小两侧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尾流效应 理论出力 实际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载能负荷提高风电就地消纳的需求响应模式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王健 鲁宗相 +1 位作者 乔颖 陈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15-2123,共9页
弃风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风电的进一步发展,而高载能负荷具有一定的负荷平移和调节能力,可作为需求响应资源,参与消纳弃风。基于我国电网和高载能产业实情,提出了基于负荷平移和高载能负荷自备电厂出力调节的风电与高载能负荷联合运行机... 弃风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风电的进一步发展,而高载能负荷具有一定的负荷平移和调节能力,可作为需求响应资源,参与消纳弃风。基于我国电网和高载能产业实情,提出了基于负荷平移和高载能负荷自备电厂出力调节的风电与高载能负荷联合运行机制,建立了含有可平移负荷和自备电厂出力调节等需求响应方法的机组组合模型,并分析了自备电厂可调容量和可平移负荷大小等关键因素对于其发挥效能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需求响应机制在促进风电就地消纳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风 高载能负荷 需求响应 就地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带并联电抗器的风电场单回送出线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策略 被引量:16
3
作者 解超 李凤婷 +3 位作者 路亮 王月林 何世恩 杨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92-3498,共7页
常规三相重合闸策略应用于不带并联电抗器的风电场单回送出线时重合成功率低,重合失败将对风电系统造成二次冲击。提出了一种不带并联电抗器的风电场单回送出线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策略。该策略基于故障时线路实时工况,确定风电场侧投入的... 常规三相重合闸策略应用于不带并联电抗器的风电场单回送出线时重合成功率低,重合失败将对风电系统造成二次冲击。提出了一种不带并联电抗器的风电场单回送出线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策略。该策略基于故障时线路实时工况,确定风电场侧投入的替代负荷和风电场切机容量,有效增加了风电场侧维持暂稳的时间,提高了线路的重合成功率;在风电场侧加装充电电容,提出了基于充电电容的电压特征判定线路故障性质及运行状态判据,避免重合于故障状态造成二次冲击,并据此确定重合策略。以PSCAD/EMTDC为平台构建了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自适应重合闸策略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单回送出线 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策略 替代负荷 充电电容 故障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比的带并补电抗风电送出线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策略 被引量:12
4
作者 解超 李凤婷 +3 位作者 王宾 周识远 樊艳芳 陈伟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96-201,共6页
工程应用中,带并补电抗的风电送出线单相重合闸套用常规输电线路单相重合策略,重合前不判定故障性质,易重合失败,对所联风电场和系统造成二次冲击;现有输电线路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策略应用于风电送出线时,易受其多变运行工况的干扰。文中... 工程应用中,带并补电抗的风电送出线单相重合闸套用常规输电线路单相重合策略,重合前不判定故障性质,易重合失败,对所联风电场和系统造成二次冲击;现有输电线路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策略应用于风电送出线时,易受其多变运行工况的干扰。文中通过对故障相有功、无功功率比故障前后变化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比的带并补电抗的风电送出线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策略。理论分析及仿真验证表明,该策略能够适应风电送出线多变的工况,对送出线的故障性质做出快速、准确的判定,并且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位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送出线 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策略 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 并补电抗 故障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的孤网送出线重合策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月林 李凤婷 +3 位作者 辛超山 王婷 何世恩 黄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8-963,共6页
风电基本不参与系统调频,送出线路因故障断开后,形成含风电的孤网带负荷独立运行。由于盈余功率的存在,孤岛系统的频率、电压等很快失稳,造成孤岛检同期重合失败。基于此,建立了孤网侧最大重合频率及重合时间的表达式,结合含风电孤网送... 风电基本不参与系统调频,送出线路因故障断开后,形成含风电的孤网带负荷独立运行。由于盈余功率的存在,孤岛系统的频率、电压等很快失稳,造成孤岛检同期重合失败。基于此,建立了孤网侧最大重合频率及重合时间的表达式,结合含风电孤网送出线的输送功率,基于等面积法则提出了满足重合要求的边界条件。结合风电场电气特性,提出风电场采用高周切机策略以增加孤网维持暂稳的时间,送出线采用基于最大合闸频率的准同期重合策略。最后构建了含风电的孤网模型,通过仿真验证重合策略的正确性,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重合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送出线路 重合策略 高周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的交直流互联电网AGC两级分层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23
6
作者 廖小兵 刘开培 +5 位作者 汪宁渤 马彦宏 陈钊 丁坤 周强 秦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5-50,73,共7页
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交直流互联电网,传统的自动发电控制(AGC)方法难以有效地抑制风功率波动带来的频率稳定问题。为此,提出基于两级分层模型预测的AGC策略。该两级分层控制方法在下层对多个区域电网采用分散式模型预测控制;在上层对下... 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交直流互联电网,传统的自动发电控制(AGC)方法难以有效地抑制风功率波动带来的频率稳定问题。为此,提出基于两级分层模型预测的AGC策略。该两级分层控制方法在下层对多个区域电网采用分散式模型预测控制;在上层对下层分散的控制器采用动态协调控制方式。以含多电源的两区域交直流互联电网AGC模型为例,仿真结果表明:与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和分散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相比,文中所提控制策略不仅对频率和联络线功率等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还兼具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交直流互联电网 频率稳定 模型预测控制 两级分层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风电场的无功运行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董海鹰 陈彦求 +3 位作者 汪宁渤 马明 李晓青 李宏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4-260,共7页
针对含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风电场无功运行优化问题,提出多场景多组合的无功运行优化策略。在3个无功补偿组合方案下,分别以有功网损和节点电压越限概率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由优化结果得到各个场景下... 针对含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风电场无功运行优化问题,提出多场景多组合的无功运行优化策略。在3个无功补偿组合方案下,分别以有功网损和节点电压越限概率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由优化结果得到各个场景下适用于含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风电场的最优组合方案。通过算例对该文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的无功运行优化策略能够有效利用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无功输出能力对风电场进行无功运行优化,在合理分配无功补偿容量和电压稳定的前提下改善含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风电场实际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端调速式风力发电机组 风电场 有功网损 无功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并网友好性的风电实时有功调度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高航 李凤婷 +2 位作者 周识远 高光芒 李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4-669,共6页
为了最大程度消纳风电及激励风电场改善并网特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并网友好性的风电实时调度策略及相应的调度模型。基于电网运行工况及电网外送通道联络线功率偏差,动态计算电网风电消纳实时裕度。基于历史运行数据及超短期预测信息评估... 为了最大程度消纳风电及激励风电场改善并网特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并网友好性的风电实时调度策略及相应的调度模型。基于电网运行工况及电网外送通道联络线功率偏差,动态计算电网风电消纳实时裕度。基于历史运行数据及超短期预测信息评估风电场出力预测精度、出力波动性及负荷跟随特性,评价风电场并网友好性。建立计及风电并网友好性及最大化消纳风电的风电实时有功调度模型。将提出的调度模型应用于IEEE 31节点系统,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有功调度 风电 风电消纳实时裕度 并网友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空间相关性的超短期风速预测 被引量:31
9
作者 陈宁 薛禹胜 +3 位作者 丁杰 陈振龙 王维洲 汪宁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4-130,共7页
风速的空间相关性有助于提高其预测质量,特别是在风速突变的情况下。将"离线分类建模,在线匹配模型"的预测思路应用到利用空间相关性的超短期风速预测之中:通过历史数据的时序分析,识别其中各风电场风速存在空间相关性的时段... 风速的空间相关性有助于提高其预测质量,特别是在风速突变的情况下。将"离线分类建模,在线匹配模型"的预测思路应用到利用空间相关性的超短期风速预测之中:通过历史数据的时序分析,识别其中各风电场风速存在空间相关性的时段;按其时序特征及其他的条件特征,将观察时窗内的风速序列划分为不同演化形态的样本子集;在离线环境下,分别根据各类形态的训练样本子集优化其专用的预测模型及参数;在线应用时,则根据当下窗口内风速序列的演化形态及相关的条件特征,按匹配所得模型及参数,根据参考风电场的实测数据预测目标风电场的风速。以实际的历史数据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测 空间相关性 动态特征 离线分类建模 在线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线路差动保护改进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经德 秦瑞敏 +3 位作者 钱慧芳 高淑萍 焦在滨 何世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0-147,共8页
针对传统差动保护在T型以及多端线路保护中出现的问题,以两端输电线路纵向阻抗的计算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端线路差动保护的改进算法。所提算法以发生故障时线路各端电流故障分量的相量和作为动作量,以任意两端之间最大的电压... 针对传统差动保护在T型以及多端线路保护中出现的问题,以两端输电线路纵向阻抗的计算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端线路差动保护的改进算法。所提算法以发生故障时线路各端电流故障分量的相量和作为动作量,以任意两端之间最大的电压故障分量差与该两端线路的串联正序阻抗比值作为制动量。同时,上述数据之间彼此独立且可以相互转化,确保了保护能够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准确区分出区内、区外故障。通过对三相输电线路合理的解耦算法,达到了消减相间电磁耦合的目的,使所提算法实现分相判别的功能。在EMTP软件中,建立了高压多端输电线路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状态判别能力,整定简单、判别裕度大,可靠性高,同时能够有效抵御线路电容电流和电流互感器饱和所带来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工程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输电线路 故障分量 继电保护 差动保护 纵向阻抗 解耦算法 电流互感器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系统有功功率自备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包广清 谭宏涛 +2 位作者 丁坤 高鹏飞 汪宁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0-96,共7页
针对光伏系统参与电网频率响应需要有功功率储备的要求,提出一种光伏系统的降功率运行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光伏系统使其工作在偏离最大功率点的条件下,可在光伏系统内部实时保持一部分有功功率上调能力,在不需要外加储能装置的情况下... 针对光伏系统参与电网频率响应需要有功功率储备的要求,提出一种光伏系统的降功率运行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光伏系统使其工作在偏离最大功率点的条件下,可在光伏系统内部实时保持一部分有功功率上调能力,在不需要外加储能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按照实际需求释放或缩减光伏有功输出,从而起到与储能系统相同的作用。由于在降功率运行过程中光伏系统的可用最大功率未知,该研究使用高斯-赛德尔结合朗伯函数的方法对光伏最大功率进行精准预估,同时提出一种P-V曲线修正方法,使电压工作点始终位于P-V曲线的右侧,以获取更大的功率调节范围和更快的响应速度,最后在Matlab/Simulink里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频率响应 功率储备 降功率 有功备用 最大功率估计 曲线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机的光伏并网系统控制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包广清 谭宏涛 +2 位作者 丁坤 汪宁渤 高鹏飞 《电气工程学报》 2018年第12期19-23,共5页
由于光伏新能源多通过电力电子接口接入电网,使得原先由同步发电机占主导地位的电力系统转变为高频电力电子化的电力系统。针对大规模光伏电源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原有的转动惯量变得更小的问题,以双极式三相并网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 由于光伏新能源多通过电力电子接口接入电网,使得原先由同步发电机占主导地位的电力系统转变为高频电力电子化的电力系统。针对大规模光伏电源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原有的转动惯量变得更小的问题,以双极式三相并网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的光伏并网系统能模拟出传统同步机惯性、调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虚拟同步机 惯性 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频率响应特征的电网广义旋转备用优化配置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陶仁峰 李凤婷 +3 位作者 李燕青 周识远 高光芒 付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2-91,共10页
现有的旋转备用配置方法多将旋转备用的来源限定于常规发电机组,较少虑及储能装置与柔性负荷等新兴电力设施对旋转备用优化配置的积极影响。为此,文中提出了电网广义旋转备用的概念;借助序列化建模思路与可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相依结构的Co... 现有的旋转备用配置方法多将旋转备用的来源限定于常规发电机组,较少虑及储能装置与柔性负荷等新兴电力设施对旋转备用优化配置的积极影响。为此,文中提出了电网广义旋转备用的概念;借助序列化建模思路与可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相依结构的Copula函数,建立电网等效负荷(电网原始负荷与对应时刻点新能源发电出力的差值)波动量与预测偏差模型;综合考虑系统频率响应特征,以电网广义旋转备用购置成本、停电损失成本与弃新能源发电成本最低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系统频率响应的新能源高渗透电网广义旋转备用优化配置方法。以新疆某新能源高渗透区域电网实际运行数据为依据,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备用 COPULA函数 频率响应 储能 柔性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电价的电动汽车充放电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20
14
作者 董海鹰 贠韫韵 +3 位作者 汪宁渤 马明 陈钊 黄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针对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与电动汽车的合理调度,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电价的电动汽车充放电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建立双重电价机制,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分类引导。在此基础上建立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第1阶段以风-光与II类电动汽车作为虚拟电... 针对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与电动汽车的合理调度,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电价的电动汽车充放电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建立双重电价机制,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分类引导。在此基础上建立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第1阶段以风-光与II类电动汽车作为虚拟电厂,在分时电价下,负荷聚合商引导Ⅱ类电动汽车合理充放电以降低风-光出力波动;第2阶段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在动态实时电价下,智能充电装置合理安排I类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以减小负荷曲线峰谷差。算例验证该模型可有效降低风-光出力波动,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并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需求侧 运行成本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站智能功率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宁 陈彬 +3 位作者 陈钊 钱敏慧 吴福保 汪宁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4-179,共6页
新能源电站自动化系统相互独立,数据结构和通信方式各异,制约了新能源电站电网适应性的提升。提出一种提升新能源电站电网适应性的功率协调控制思路:首先,建立统一的信息模型将新能源电站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友... 新能源电站自动化系统相互独立,数据结构和通信方式各异,制约了新能源电站电网适应性的提升。提出一种提升新能源电站电网适应性的功率协调控制思路:首先,建立统一的信息模型将新能源电站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友好交互;其次,将监控、功率预测、有功控制和无功控制的功能模块集成,实现不同功能模块的相互协调,提升电站控制的合理性和精细化水平。最后,研发了新能源电站智能功率控制系统,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站 有功控制 无功控制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