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电企业“同心环”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1
作者 张宏伟 《农电管理》 2025年第6期69-71,共3页
“同心环”安全文化体系坚持“安全就是文化”理念,聚焦精神、制度、行为、物质4个维度,按照文化建设的组成要素和逻辑关系,将安全文化分为安全精神文化环、安全制度文化环、安全行为文化环和安全物质文化环四大“同心环”,以提升安全... “同心环”安全文化体系坚持“安全就是文化”理念,聚焦精神、制度、行为、物质4个维度,按照文化建设的组成要素和逻辑关系,将安全文化分为安全精神文化环、安全制度文化环、安全行为文化环和安全物质文化环四大“同心环”,以提升安全文化水平为目标,由内向外、环环相扣,营造稳定、持续的安全文化环境,助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质登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制度文化环 安全行为文化环 安全文化 同心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源网荷储多元管理
2
作者 魏晓红 何胜俊 《农村电工》 2025年第4期31-31,共1页
随着“双碳”目标及“十四五”规划的逐步落实,预计到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将有460万kW新能源项目并网,电网调度将愈发复杂。目前,电网实时均衡所需的可调控资源主要来自电源侧,其承担了负荷变化及事故干扰引发的调节任务。而实际具备可... 随着“双碳”目标及“十四五”规划的逐步落实,预计到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将有460万kW新能源项目并网,电网调度将愈发复杂。目前,电网实时均衡所需的可调控资源主要来自电源侧,其承担了负荷变化及事故干扰引发的调节任务。而实际具备可调控能力的电源,大多集中在已纳入AGC(自动发电控制)调控的火电机组。全网功率预测、调频预测、电网潮流调整预测、N-1越限预测等,均依赖于机组的调节能力。现有的“源随荷走”调节模式,无法充分利用负荷侧众多资源的弹性及调节潜力。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金昌供电公司通过聚合、优化、控制、管理多种分布式能源,探索构建源网荷储多元管理体系,以实现源端与负荷侧之间的高效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管理 自动发电控制 源网荷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电力设备技术监督管理创新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宏伟 《农电管理》 2024年第6期16-18,共3页
基于“互联网+”的电力设备技术监督管理借助云计算、物联网、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整合发展、建设、物资信息系统,创新优化技术监管一体化平台,通过管理一体系,数据一个库、信息一张网、监督一条线,构建“互联网+”模式下的电力设备技术... 基于“互联网+”的电力设备技术监督管理借助云计算、物联网、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整合发展、建设、物资信息系统,创新优化技术监管一体化平台,通过管理一体系,数据一个库、信息一张网、监督一条线,构建“互联网+”模式下的电力设备技术监督管理模式,提升电网工程的全过程实时监督、工程设备质量的动态跟踪能力,保障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互联网 云计算 动态跟踪 物联网 技术监督管理 数据库 电力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客户满意为导向的供电服务体系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宏伟 《农电管理》 2024年第9期22-23,共2页
以客户满意为导向的卓越供电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履行“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的定位,以国家电网公司战略为指引,应用精益六西格玛改进工具,落实“顾客驱动”的卓越绩效理念,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目标... 以客户满意为导向的卓越供电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履行“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的定位,以国家电网公司战略为指引,应用精益六西格玛改进工具,落实“顾客驱动”的卓越绩效理念,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以提升获得电力水平、卓越服务能力、供电可靠性为手段,打造“三提升、三实现”的新型供电服务模式,持续优化全域电力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电力接入审批、压减办电时间、优化办电流程、降低办电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切实提高电力接入效率,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六西格玛 卓越绩效 营商环境 国家电网公司 供电服务 顾客驱动 客户满意度 服务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先行吹响“振兴曲”村网共建绘就“新画卷”
5
作者 赵蕾蕾 胡江南 《农村电工》 2024年第4期6-7,共2页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金昌供电公司(以下称“金昌供电公司”)积极在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和乡村发展等方面发挥好“电力先行官”作用,为促进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硬支撑”,绘就了“村网共建”的“新画卷”。用电点亮“...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金昌供电公司(以下称“金昌供电公司”)积极在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和乡村发展等方面发挥好“电力先行官”作用,为促进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硬支撑”,绘就了“村网共建”的“新画卷”。用电点亮“枫桥经验”奋进灯金昌供电公司将“枫桥经验”运用到强化农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建立政企协同的管理机制;结合地方及行业特色,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化解问题在乡村,电力服务到家门”的原则,积极促进电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电力服务 枫桥经验 供电公司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电力先行 甘肃省电力公司 农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电力视角下的风电消纳问题 被引量:32
6
作者 董永平 何世恩 +2 位作者 刘峻 周强 党养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共5页
针对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运行中出现大量弃风的问题,在分析其运行特点和弃风原因的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无成本无碳排放的弃风电量作用为目的,提出了远近结合缓解风电弃风问题的综合措施,当务之急是缓解现阶段问题,提升风电就地消... 针对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运行中出现大量弃风的问题,在分析其运行特点和弃风原因的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无成本无碳排放的弃风电量作用为目的,提出了远近结合缓解风电弃风问题的综合措施,当务之急是缓解现阶段问题,提升风电就地消纳能力。根据新能源的地理分布情况和负荷特点,分析了发展新能源供暖和电动车等措施的有效性。定量和定性分析表明,电能替代的减排效益显著,并能提高社会生活水平、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回归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电力 风电消纳 电动车 风电供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异物对超高压HGIS隔离开关触头放电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宏伟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6期48-55,共8页
HGIS的隔离开关动触头与触指边缘长期接触、摩擦会产生积累异物,在电动力和气流等外力作用下运动至动端屏蔽表面,隔离开关分合闸操作过程中就会发生起跳或掉落,造成动、静端屏蔽对筒体发生SF6气隙放电。文章分析了750 kVHGIS卧式隔离开... HGIS的隔离开关动触头与触指边缘长期接触、摩擦会产生积累异物,在电动力和气流等外力作用下运动至动端屏蔽表面,隔离开关分合闸操作过程中就会发生起跳或掉落,造成动、静端屏蔽对筒体发生SF6气隙放电。文章分析了750 kVHGIS卧式隔离开关触头异物放电故障现象,通过检查试验、取样分析、故障复现和仿真模拟,论证了故障原理和机理,并结合内部异物对触头周围电场的影响,从结构设计、组部件选型、装配操作、异物清洁、现场安装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对HGIS设备选型、采购、制造、验收、安装及运检等环节全寿命周期管理具有重要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隔离开关 气隙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全业务链条管理的配网本质安全体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宏伟 《农电管理》 2025年第1期44-46,共3页
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树立问题、技术和效益导向,突出主业主责,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融合高效、协同发展”的原则,运用PDCA工具,创建“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维检修及供电服务、评价分析及再提升”持续改进机制,进一步优化配网管理... 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树立问题、技术和效益导向,突出主业主责,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融合高效、协同发展”的原则,运用PDCA工具,创建“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维检修及供电服务、评价分析及再提升”持续改进机制,进一步优化配网管理模式,优化组织机构,完善运作机制,建立健全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重塑配网管理流程,加强业务贯通,强化基层管理,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实施全专业、全链条、全过程量化评价,构建“管理精益化、队伍专业化、业务数字化、绩效最优化”的基于全专业全链条设备管理的配网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持续改进机制 安全发展理念 供电服务 协同发展 配网管理 基层管理 专业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配电网频繁停电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宏伟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3期1-6,47,共7页
传统的频繁停电管控模式主要是人工多系统查询、手动计算等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工作量大,数据分析不全面,严重制约对配电网管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精益化水平。文章将基础数据和频繁停电及停电线变户数据结构化、规范化,形成大数据生态归... 传统的频繁停电管控模式主要是人工多系统查询、手动计算等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工作量大,数据分析不全面,严重制约对配电网管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精益化水平。文章将基础数据和频繁停电及停电线变户数据结构化、规范化,形成大数据生态归集和管理,挖掘“数字价值”,使用支持向量机和逻辑回归同时进行预测,减小分类出错的概率,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加以改进。从客户实际用电体验的角度,研究了新客户电力供应敏感程度的分类模型和计算方法,并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客户敏感程度以及停电事件相关特征数据来对客户投诉的概率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供电台区 大数据 随机森林算法 频繁停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核六维“五小”创新体系建设
10
作者 张宏伟 《农电管理》 2025年第2期17-18,共2页
一核六维“五小”创新体系建设是以实现企业创新能力跨越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核心,树立创新文化、构建创新组织、培育创新人才、管控创新流程、转化创新成果、筑强创新保障,由“五小”创新向文化创新、组织创新、人才创新、流程创新、... 一核六维“五小”创新体系建设是以实现企业创新能力跨越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核心,树立创新文化、构建创新组织、培育创新人才、管控创新流程、转化创新成果、筑强创新保障,由“五小”创新向文化创新、组织创新、人才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整合式创新转变,推动各类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力,有效解决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疲软的问题,让创新逐渐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体系建设 流程创新 人才创新 企业创新能力 整合式创新 转化创新 管控创新 意识薄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储多能互补微电网采暖管理策略研究
11
作者 张宏伟 贾东娟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9期18-24,53,共8页
文章基于虚拟储能技术提出了微电网采暖管理策略,分析分布式电源并建模,探讨空调负荷特性,构建虚拟储能系统,建立经济与舒适为目标的采暖管理模型并将其集成到微电网模型中。在此基础上,构建空调-建筑虚拟储能系统,结合经济性和用户舒... 文章基于虚拟储能技术提出了微电网采暖管理策略,分析分布式电源并建模,探讨空调负荷特性,构建虚拟储能系统,建立经济与舒适为目标的采暖管理模型并将其集成到微电网模型中。在此基础上,构建空调-建筑虚拟储能系统,结合经济性和用户舒适性要求,建立了微电网的采暖管理模型,引入Shapley值法理论对各市场主体的边际贡献进行收益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微电网 虚拟储能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线路钢管杆攀登接续梯研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宏伟 《农村电气化》 2020年第8期45-49,共5页
日常作业中需要在钢管杆上进行检修作业时,需要攀爬至合适位置。但是,现有的攀爬杆塔的方法作业难度很大,作业人员的安全无法保证。钢管杆攀登接续梯设计新颖、技术简单、实用性强,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使用过程安全可靠,有效研制解决了... 日常作业中需要在钢管杆上进行检修作业时,需要攀爬至合适位置。但是,现有的攀爬杆塔的方法作业难度很大,作业人员的安全无法保证。钢管杆攀登接续梯设计新颖、技术简单、实用性强,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使用过程安全可靠,有效研制解决了人员攀登钢管杆费时费力、危险大等问题,还可以满足现场个性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钢管杆 攀登接续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大数据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13
作者 张宏伟 《农电管理》 2022年第11期35-37,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8月21日,在兰州考察调研时指出,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为了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国网甘肃省电力公...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8月21日,在兰州考察调研时指出,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为了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于2021年初经过3个月的设计、开发,构建“平台+数据+运营+生态”一体化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电力公司 生态环境 污染防治 水源涵养区 补给区 电力大数据 水土保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数字电力祁连山生态文明监测体系
14
作者 张宏伟 《农电管理》 2022年第10期25-28,共4页
构建“数据汇聚、数据共享、价值创造、合作共赢”的数字电力祁连山生态保护监控系统,依托“平台+数据+运营+生态”一体化发展体系,带动祁连山环保领域科技创新革命,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赋能电力数据... 构建“数据汇聚、数据共享、价值创造、合作共赢”的数字电力祁连山生态保护监控系统,依托“平台+数据+运营+生态”一体化发展体系,带动祁连山环保领域科技创新革命,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赋能电力数据推动生态治理,助力建设数字生态建设,更好地服务地方数字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共享 监测体系 生态文明 数据汇聚 生态治理 电力数据 环保领域 精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蔽球对500 kV SF_(6)电流互感器内部电场分布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宏伟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3期55-59,共5页
文章通过分析LVQHB-500W2型500 kV复合绝缘SF_(6)倒置式电流互感器故障现象、类型和原因,研究了屏蔽球对该型号电流互感器盆式绝缘子局部电场强度的影响,提出了改进措施和防范策略,为保证该型号及类似电气设备科学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 超高压设备 SF_(6)气体绝缘设备 电流互感器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沙、戈、荒” 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生态圈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宏伟 李发祥 《农电管理》 2024年第8期18-20,共3页
立足“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生态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打好工业突破发展行动突围战的重中之重,打造风光一体大基地,依托“光伏+治沙”治理模式,探索新能源供给消纳生态圈建设,为... 立足“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生态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打好工业突破发展行动突围战的重中之重,打造风光一体大基地,依托“光伏+治沙”治理模式,探索新能源供给消纳生态圈建设,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圈 能源供给 生态优先 风光电 消纳 治理模式 发展新能源 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心”共享客户用电服务模式创新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宏伟 《农电管理》 2024年第10期20-22,共3页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是供电企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理念,构建安心、省心、放心、舒心、暖心新型共享客户服务新模式,满足客户安全便捷、主动智能、精准贴心的多维需求,以更精准、点对点为服务,更好响应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服...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是供电企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理念,构建安心、省心、放心、舒心、暖心新型共享客户服务新模式,满足客户安全便捷、主动智能、精准贴心的多维需求,以更精准、点对点为服务,更好响应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主要做法和经验重塑服务流程,追求客户“安心”构建电网—客户侧协同管理的互动管理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企业 以客户为中心 服务模式创新 做法和经验 协同管理 服务流程 服务新模式 管理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企业全景感知设备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18
作者 张宏伟 《农电管理》 2024年第4期72-74,共3页
基于全景感知技术的新一代设备运维管理模式建设解决了变电站运维人员对运维智能化、可视化、远程化的需求,构建“无人值守+集中监控”变电运维管理新模式,推动变电运检、变电监控、现场作业、变电设备巡视等模式转型发展。融合消防监... 基于全景感知技术的新一代设备运维管理模式建设解决了变电站运维人员对运维智能化、可视化、远程化的需求,构建“无人值守+集中监控”变电运维管理新模式,推动变电运检、变电监控、现场作业、变电设备巡视等模式转型发展。融合消防监控、区域防误等系统功能,全面挖掘数据价值,智能分析研判,提升变电设备智能化监控水平,推动班组业务向“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设备 运维管理模式 无人值守 智能化监控 集中监控 电网企业 现场作业 消防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碳”目标的新能源运行管理模式
19
作者 魏晓红 何胜俊 李恒山 《农村电工》 2024年第11期30-31,共2页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金昌供电公司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立足公司发展实际,着力解决金昌地区新能源并网运行协同化、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等问题,通过打造“115”新能源全过程管理体系,实现对新能源运行的精益...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金昌供电公司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立足公司发展实际,着力解决金昌地区新能源并网运行协同化、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等问题,通过打造“115”新能源全过程管理体系,实现对新能源运行的精益化管理,不断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化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 供电公司 甘肃省电力公司 新能源 碳中和 运行管理模式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合式电容传感方法的电压互感器误差带电校验系统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宏伟 宋燕 +3 位作者 张鸿 李平林 朱辉堂 李振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8-213,共6页
为了保证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准确度校验。传统校验方式定期进行,需要线路停电,周期较长,无法及时发现互感器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开合式电容传感方法的电压互感器误差带电校验系统,利用采... 为了保证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准确度校验。传统校验方式定期进行,需要线路停电,周期较长,无法及时发现互感器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开合式电容传感方法的电压互感器误差带电校验系统,利用采用两个开合式电容器及其他辅助器件构成的电压传感器作为标准传感器,利用两开合式电容器输出相互比对的形式实现传感器准确度自检,并利用其输出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输出,大大提高了校验准确度及可靠性。测试结果证明该带电校验系统在额定电压的20%~120%范围内,比差变化小于0.037%,角差变化小于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带电校验 改进数字积分 开合式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