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热-风电联合运行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策略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宋汶秦 吕金历 +2 位作者 赵玲霞 妥建军 王兴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102,共8页
针对大规模并网风电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以及反调峰特性给电网调峰和调度带来的影响,采用含储热的光热发电系统与风电联合运行的调度策略。利用光热与风电出力的互补性及储热的可调度性平抑风电出力波动,减小电网负荷峰谷差,降低火电... 针对大规模并网风电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以及反调峰特性给电网调峰和调度带来的影响,采用含储热的光热发电系统与风电联合运行的调度策略。利用光热与风电出力的互补性及储热的可调度性平抑风电出力波动,减小电网负荷峰谷差,降低火电调峰的成本,减少弃风。基于光热电站的运行机理分析,建立光热-风电联合系统的电网调度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现经济调度的优化。通过仿真算例分析验证调度策略及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发电 储热 风电 经济调度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静稳天气事件下电力系统风险评估与管控
2
作者 姜海洋 蒋明华 +5 位作者 丁坤 杜尔顺 兰焮尧 方宇晨 张宁 康重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52,共11页
新能源电量高占比下,极端气象事件给电力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与挑战。在这些极端气象事件中,极端静稳天气作为一种特殊大气特征,容易导致连续多日新能源持续低出力的极端场景,严重影响新型电力系统长周期供需平衡。针对极端静稳天气造... 新能源电量高占比下,极端气象事件给电力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与挑战。在这些极端气象事件中,极端静稳天气作为一种特殊大气特征,容易导致连续多日新能源持续低出力的极端场景,严重影响新型电力系统长周期供需平衡。针对极端静稳天气造成的电力长周期供需不平衡风险,从优化规划的角度提出风险量化评估与管控方法。首先,定义面向电力安全保供的极端静稳天气,辨识和选取极端场景。然后,基于提取得到的场景进行电力生产模拟,构建电力长周期供需不平衡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机会约束的极端静稳天气下长周期供需不平衡风险评估模型。最后,将上述模型嵌入传统电力规划模型,实现面向长周期供需不平衡风险管控的长周期灵活性资源优化配置,并基于IEEE RTS-79算例分析论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探究了长时储能在管控极端静稳天气下长周期供需不平衡风险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静稳天气 供需平衡 风险评估 风险管控 长时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作用下堆积体滑坡物理力学参数沿高程演化规律研究
3
作者 胡安龙 俱永升 +3 位作者 魏勇 尚志鹏 白永利 黄鹏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34-641,共8页
降雨是引发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降雨对堆积体滑坡物理力学参数的影响,以我国西部地区堆积体滑坡为研究对象,制作室内堆积体滑坡物理模型,通过模拟典型降雨效应,在堆积体物理模型的不同高程取样,进行渗透和直接剪切试验,研究... 降雨是引发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降雨对堆积体滑坡物理力学参数的影响,以我国西部地区堆积体滑坡为研究对象,制作室内堆积体滑坡物理模型,通过模拟典型降雨效应,在堆积体物理模型的不同高程取样,进行渗透和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堆积体的矿物含量、孔隙率、渗透系数和抗剪强度参数等物理力学参数沿着高程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结束后,坡表顶部的孔隙率是坡表底部的2.2倍,代表河沙、黏土等细颗粒的矿物SiO2与Al2O3的含量增加了约7%与3%;堆积体渗透系数、内摩擦角均随着高程的增加逐渐增大,而黏聚力c值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逐渐降低;坡表的渗透系数、内摩擦角和黏聚力与坡体内部相比,其变化幅度更加明显。结合参数的定量变化规律分析和试验过程的现象观察,表明在降雨的径流与渗流作用,促进了堆积体的细颗粒向坡体的低高程处发生了迁移与堆积。研究过程和结果对降雨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作用 堆积体 物理模型试验 高程 参数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性点移位的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载波调制研究
4
作者 冯杨州 杨旭 +1 位作者 张海平 李惠庸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4,共7页
为解决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载波调制时,变换器存在正、反向运行切换不平滑,动态响应慢易使谐振回路产生谐波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中性点移位的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载波调制方法。分析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原理,基于中性点移位原理,优化变... 为解决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载波调制时,变换器存在正、反向运行切换不平滑,动态响应慢易使谐振回路产生谐波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中性点移位的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载波调制方法。分析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原理,基于中性点移位原理,优化变换器三相输出电压相位角调整方式,在开关频率不变的基础上计算不同幅度调制比的中性点移位电压,依据故障实际状态整改同相单元相邻载波间的移位,采用载波相移脉宽调制对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进行载波调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调制方法可有效控制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输出波形,且变换器正常运行时,幅度调制比大于1.0,相电压出现饱和现象,调制信号产生过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移位 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 载波调制 相位角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发展论刍议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志远 曹阳 +1 位作者 徐昊亮 余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4-17,共4页
在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中,需要科学地选择不同时段的关键技术予以优先发展。利用理想电力系统的概念,基于对电力系统发展状态的评析,提出了一种系统化的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发展价值分析方法,并利用所提方法对当前电力系统关... 在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中,需要科学地选择不同时段的关键技术予以优先发展。利用理想电力系统的概念,基于对电力系统发展状态的评析,提出了一种系统化的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发展价值分析方法,并利用所提方法对当前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的发展作了简要分析。指出关键技术的优先发展不仅需要考虑技术本身对提高电力系统理想化程度的贡献,还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相互之间的促进作用和经济投入情况。当前,大数据、储能、新材料和云计算等是值得优先发展的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能源互联网 关键技术 优化规划 可再生能源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碳势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双层优化调度 被引量:9
6
作者 梁宁 方茜 +2 位作者 徐慧慧 郑峰 缪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3,共10页
为实现电力系统低碳排放、助力经济提升,在建立碳势引导多元柔性负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碳势需求响应的双层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利用比例共享原则追踪碳排放流,搭建碳排放流模型,从时空维度感知各节点的碳势变化规律。其次,... 为实现电力系统低碳排放、助力经济提升,在建立碳势引导多元柔性负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碳势需求响应的双层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利用比例共享原则追踪碳排放流,搭建碳排放流模型,从时空维度感知各节点的碳势变化规律。其次,将碳流分析纳入负荷侧需求响应机制中,利用节点碳势建立负荷聚合商需求响应碳排放模型,并厘清不同碳势强度下负荷聚合商调度差异,构建基于节点碳势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双层优化调度模型。模型上层为电网运营商最优经济调度,模型下层为负荷聚合商需求响应经济调度。最后,以改进IEEE 30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流 碳势 多元柔性负荷 需求响应 电动汽车 双层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Boost-DT算法的电力市场串谋行为识别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海生 曹喆 +2 位作者 杨昌海 骆雲鹏 华回春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针对电力市场中购电商串谋的识别方法定性分析居多,实时性不高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AdaBoost-DT算法的串谋行为智能识别方法,将AdaBoost-DT集成分类算法用于串谋识别中,解决了串谋行为难以量化识别的问题。从串谋机理出发,设计了一套基... 针对电力市场中购电商串谋的识别方法定性分析居多,实时性不高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AdaBoost-DT算法的串谋行为智能识别方法,将AdaBoost-DT集成分类算法用于串谋识别中,解决了串谋行为难以量化识别的问题。从串谋机理出发,设计了一套基于任意2个购电商之间的串谋识别指标体系。面对数据不均衡问题,采用过采样法对训练数据集进行增广,利用AdaBoost-DT分类算法训练串谋行为智能识别模型。最后,以月度交易数据为支撑进行算例分析,采用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和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下的面积(AUC值)评价模型的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串谋行为识别方法的准确率较高且实时性较好,充分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串谋 过采样 决策树 AdaBoost-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熵的电力骨干通信网抗毁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程紫运 吕明卉 +2 位作者 田云飞 余泳 孙成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118,共7页
电力骨干通信网抗毁性分析对于评价电力通信网络的生存性能,制定网络的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复杂网络异构性,基于电力骨干通信网拓扑结构,构建了网络节点差异性矩阵。依据电力通信的业务特点,将链路传输流量作为链路的权重,构... 电力骨干通信网抗毁性分析对于评价电力通信网络的生存性能,制定网络的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复杂网络异构性,基于电力骨干通信网拓扑结构,构建了网络节点差异性矩阵。依据电力通信的业务特点,将链路传输流量作为链路的权重,构建了网络链路差异性矩阵。融合节点及链路差异性定义了节点重要度及电力骨干通信网的结构熵。以一个实例网络对网络的节点重要度及蓄意攻击下以结构熵为指标的网络抗毁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骨干通信网 抗毁性 链路传输流量 网络异构性 结构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并网引起潮流分布对电力系统小干扰功角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多禄 马林 王炳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4-150,共7页
为研究风电并网的稳定性问题,该文从风电并网改变系统潮流分布的角度出发,研究风电并网对系统小干扰功角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通过线性化建模,推导计算同步机与系统其余部分间动态交互的方法。然后,研究风电并网前后,以及风电输出功率改... 为研究风电并网的稳定性问题,该文从风电并网改变系统潮流分布的角度出发,研究风电并网对系统小干扰功角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通过线性化建模,推导计算同步机与系统其余部分间动态交互的方法。然后,研究风电并网前后,以及风电输出功率改变的影响,指出风电输出功率将改变系统平衡机出力,如果平衡机状态变量在机电振荡模式中参与性较高,则机电振荡模式受影响程度较大,内在原因是平衡机动态交互发生较大的改变。随后,研究风电场接入地点的影响,得出结论:风电场接入地点与平衡机间的距离由近及远时,机电振荡模式受平衡机动态交互变化的影响程度将逐渐减弱。最后演示和验证上述分析,为风电场位置规划选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潮流分布 平衡机 机电振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电力工程造价估算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方昱璋 杨晶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63-165,共3页
针对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电力工程预算存在不能设计或修改电网图等不同程度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GIS的电力工程造价估算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力工程造价估算准确度低、自动化程度弱的问题。该系统使用面向对象技术与集成组件式GIS,构... 针对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电力工程预算存在不能设计或修改电网图等不同程度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GIS的电力工程造价估算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力工程造价估算准确度低、自动化程度弱的问题。该系统使用面向对象技术与集成组件式GIS,构建系统核心和用户界面采用MapObjects与.NET平台,并运用Oracle数据库管理远程数据,Access数据库管理本地属性数据,从而有机结合工程中各设备的图形和属性数据,实现工程造价估算的规范化与自动化。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实现验证,确保了电力工程造价估算的准确、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电力工程 工程预算 MAPOBJECTS ORA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注浆的深井接地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薛国斌 程营 +4 位作者 杨雄 梁魁 王仕俊 魏勇 韩建锋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8年第1期59-64,71,共7页
接地网子系统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在保证电力系统及其设备的安全运行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各形式的接地技术也得到广泛关注。压力注浆深井接地技术因其在降阻效果与经济性方面的优势已得到大量应用。对基于压力注浆的深... 接地网子系统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在保证电力系统及其设备的安全运行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各形式的接地技术也得到广泛关注。压力注浆深井接地技术因其在降阻效果与经济性方面的优势已得到大量应用。对基于压力注浆的深井接地技术的降阻机理、注浆施工工艺等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际变电站降阻改造,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对该技术在变电站应用中的接地电阻、降阻率系数随土壤视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及稳定性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将为基于压力注浆的深井接地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注浆 深井接地技术 变电站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自均压型混合直流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伟 滕婕 +3 位作者 罗世刚 李秀慧 白永利 谭庄熙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8,共9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直流变换器广泛应用于能源互联网中的直流电网场景,其关键问题在于解决系统模块间输入电压不均衡。为此,结合谐振型和移相型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提出一种具...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直流变换器广泛应用于能源互联网中的直流电网场景,其关键问题在于解决系统模块间输入电压不均衡。为此,结合谐振型和移相型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提出一种具备自适应均压能力的混合型模块化ISOP型直流变换器,系统同时具备谐振型DAB的高效率和移相型DAB的灵活控制能力。通过在DAB源端的滞后桥臂中点增设无源的LC谐振支路,该谐振支路与相邻子模块的2个半桥模块共同构成非隔离型双有源半桥,以此来实现系统输入电压的自适应均衡。此外,提出一种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through,LVRT)方法,在DAB前端连接电压调整模块,模块内部的高频变压器的副边串联电感,当系统输入输出侧发生电压跌落时具备故障穿越的能力,提高系统的暂态可控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模型进行验证,可以证明系统的自适应均压性能及故障穿越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变换器 双有源桥 电压跌落 自适应均压 低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装备硅钢磁心静态磁滞改进模拟方法
13
作者 刘任 曾宇 +1 位作者 胡安龙 唐波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46,共10页
微磁学Landau-Lifshitz-Gilbert(LLG)方程相比于传统Preisach、J-A等磁滞模型具有物理意义清晰、模拟精度高等优点,但由于计算量、存储空间等问题的限制,其难以应用于实际电工钢片的宏观静态磁滞模拟。首先根据电工钢片结构特征,基于代... 微磁学Landau-Lifshitz-Gilbert(LLG)方程相比于传统Preisach、J-A等磁滞模型具有物理意义清晰、模拟精度高等优点,但由于计算量、存储空间等问题的限制,其难以应用于实际电工钢片的宏观静态磁滞模拟。首先根据电工钢片结构特征,基于代表性体积单元法(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提出了LLG方程的几何模型离散方法,继而构造了毫米级范围内总吉布斯自由能中各能量项的简化表达式,并提出了相关参数的快速辨识方法,从而推导出一种用于电工钢片宏观静态磁滞模拟的简化LLG方程。最后基于该简化LLG方程模拟了产品级取向及无取向硅钢片样品在不同工况下的静态磁滞回线,发现其吻合度均较高,并在模拟精度上与广泛应用的Preisach、J-A磁滞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学 LLG方程 电工钢片 代表性体积单元法 静态磁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电力视角下的风电消纳问题 被引量:32
14
作者 董永平 何世恩 +2 位作者 刘峻 周强 党养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共5页
针对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运行中出现大量弃风的问题,在分析其运行特点和弃风原因的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无成本无碳排放的弃风电量作用为目的,提出了远近结合缓解风电弃风问题的综合措施,当务之急是缓解现阶段问题,提升风电就地消... 针对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运行中出现大量弃风的问题,在分析其运行特点和弃风原因的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无成本无碳排放的弃风电量作用为目的,提出了远近结合缓解风电弃风问题的综合措施,当务之急是缓解现阶段问题,提升风电就地消纳能力。根据新能源的地理分布情况和负荷特点,分析了发展新能源供暖和电动车等措施的有效性。定量和定性分析表明,电能替代的减排效益显著,并能提高社会生活水平、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回归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电力 风电消纳 电动车 风电供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发电项目多维度后评价方法体系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胡殿刚 张雪佼 +2 位作者 陈乃仕 张军 余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7,共8页
为了客观科学地评价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性能和效益,建立了将"宏观层面"的综合评价方法与"微观层面"的基本评价方法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方法体系"。在宏观层面上,确立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社会影响三个评价... 为了客观科学地评价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性能和效益,建立了将"宏观层面"的综合评价方法与"微观层面"的基本评价方法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方法体系"。在宏观层面上,确立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社会影响三个评价维度,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数据包络/保证域法、成功度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在三个维度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采用雷达图法评价项目的总体效果。在微观层面上,针对重要指标评价维度选择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替换法、曲线拟合法等基本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评价。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评价方法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多维度 灰色关联度 数据包络/保证域 成功度模糊综合评判 雷达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风险链路组与风险均衡的电力通信网路由优化策略 被引量:20
16
作者 祁兵 刘思放 +3 位作者 李彬 孙毅 景栋盛 程紫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8-175,共8页
从电力通信网的构成出发,分析了网络承载的业务和业务重要度的重要性。提出评价业务重要度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分析了网络中广泛存在的共享风险问题,建立了风险均衡模型,提出了共享风险链路组(SRLG)与风险均衡的电力通信网路由... 从电力通信网的构成出发,分析了网络承载的业务和业务重要度的重要性。提出评价业务重要度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分析了网络中广泛存在的共享风险问题,建立了风险均衡模型,提出了共享风险链路组(SRLG)与风险均衡的电力通信网路由优化算法。引入平均业务风险、风险均衡度、阻塞-风险综合指数和SRLG剩余带宽容量占比等指标进行路由优化和性能评价。以江苏省某市的光缆路由拓扑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不增加阻塞风险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网络平均业务风险,提高了工作路径的风险均衡度,减少了SRLG剩余带宽容量占比进而降低了共享链路的业务失效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业务重要度 共享风险链路组(SRLG) 平均业务风险 风险均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需求响应业务的电力通信网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彬 曹望璋 +2 位作者 祁兵 孙毅 程紫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227-6237,共11页
电力通信网未来接入终端的业务数和汇聚信息量正呈现爆发式增长。需求响应类业务与传统终端接入业务有所不同。其业务短时接入量巨大、业务并发比例波动严重并占用带宽资源冗余,该特征造成接入层与汇聚层的网络设备短时负载严重。在一... 电力通信网未来接入终端的业务数和汇聚信息量正呈现爆发式增长。需求响应类业务与传统终端接入业务有所不同。其业务短时接入量巨大、业务并发比例波动严重并占用带宽资源冗余,该特征造成接入层与汇聚层的网络设备短时负载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需求响应类业务影响了电力通信网的正常运行。为此后续需求响应类业务建设对现电力通信网资源的规划及管道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在分析现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新发布的"十三五"规划文件基础上,总结已有入网的需求响应类通信业务特征,提出一种能实现其路由与保护通信资源优化配置策略。该策略利用业务动态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调节和带宽资源动态释放占用的思想,规划新接入的需求响应业务工作及其备份保护路由。在保证需求响应业务信息传输质量的情况下,最大化复用空闲带宽资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配置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带宽资源利用率,降低网络带宽冗余,实现更多数量的需求响应类业务接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优化策略 电力通信网 带宽资源 动态Q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场能量法的圆形利兹线绕组高频变压器漏电感解析计算模型
18
作者 胡安龙 李敏 +4 位作者 魏勇 尚志鹏 刘任 王爽 唐波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0,53,共8页
圆形利兹线因高频损耗低且易于缠绕而广泛应用于高频变压器绕组中,准确快速计算此类高频变压器的漏电感对其性能提升、优化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通常采用有限元等数值算法或Dowell模型计算该类高频变压器的漏电感,存在计算量大... 圆形利兹线因高频损耗低且易于缠绕而广泛应用于高频变压器绕组中,准确快速计算此类高频变压器的漏电感对其性能提升、优化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通常采用有限元等数值算法或Dowell模型计算该类高频变压器的漏电感,存在计算量大、精度低等问题。基于极坐标与坡应廷定理推导了考虑高频集肤与邻近效应的圆形利兹线初、次级绕组漏磁场能量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在磁场能量法的架构内,推导并得到了一种新的圆形利兹线绕组高频变压器漏电感解析计算模型。基于该解析模型和传统Dowell模型分别计算了2种圆形利兹线绕组高频变压器样机的宽频漏电感,并将其与相应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解析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圆形利兹线 漏电感 解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分电力业务保护质量的链路故障差异化保护策略 被引量:12
19
作者 祁兵 叶欣 +3 位作者 李彬 刘林 程紫运 奚培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1-188,共8页
随着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力通信网(EPCN)承载的业务越来越多样。为提高EPCN资源利用率,降低网络风险,保证电力业务的可靠传输,提出了一种区分电力业务保护质量的链路故障差异化保护(DLFDP)策略。首先,基于电力通信业务流... 随着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力通信网(EPCN)承载的业务越来越多样。为提高EPCN资源利用率,降低网络风险,保证电力业务的可靠传输,提出了一种区分电力业务保护质量的链路故障差异化保护(DLFDP)策略。首先,基于电力通信业务流特征,分析链路失效风险,对EPCN中业务风险进行建模。其次,根据业务重要度和链路风险度提出了基于服务质量的3类保护模型,考虑负载均衡的影响,将网络中的业务向风险较低的链路上进行疏导,在为高重要度业务分配独立保护路径的基础上,复用P圈来保护高风险链路,同时降低网络的阻塞率和风险。仿真结果表明,DLFDP算法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降低网络中的业务风险和链路风险,同时降低网络的阻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业务风险 链路风险 差异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代率和配筋率对RAC梁受弯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明明 刘康宁 +3 位作者 蒲靖 王社良 白永利 祁磊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48-2753,共6页
为了研究RAC梁在不同取代率和不同配筋率下其正截面受弯破坏形态和受弯性能,采用再生骨料取代率为0%、30%、60%和100%共4种,配筋率为0.433%、1.76%和2.62%共3种,在不同工况下设计并制作了6根RAC梁,试验采用四分点加载方案,对不同取代率... 为了研究RAC梁在不同取代率和不同配筋率下其正截面受弯破坏形态和受弯性能,采用再生骨料取代率为0%、30%、60%和100%共4种,配筋率为0.433%、1.76%和2.62%共3种,在不同工况下设计并制作了6根RAC梁,试验采用四分点加载方案,对不同取代率和配筋率下正截面受弯RAC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挠度以及跨中截面应变等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RAC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破坏形态基本相同,均经历弹性、带裂缝工作以及破坏三个阶段;RAC受弯梁正截面符合平截面假定;不同取代率下RAC梁开裂荷载非常接近,但屈服和极限荷载受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普通混凝土梁屈服和极限荷载最大,而后随取代率的增加而随之增大;配筋率越大,受弯承载力越大,且开裂荷载随配筋率的增加而略有增加,屈服和极限荷载增幅较大;变形随配筋率的增加而变化幅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取代率 挠度 配筋率 截面应变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