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源联合调峰运行方案的电力节能评估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淑鑫 刘文颖 +2 位作者 李亚龙 王维洲 刘福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4,共8页
针对当前大规模风电远距离外送造成输电网网损激增和调峰能力不足的矛盾,提出将高载能负荷参与常规电源调峰,在风电就地消纳的同时实现电力节能。在深入分析高载能负荷的调节特性和对电网调峰影响的基础上,从电网、电源和高载能负荷三... 针对当前大规模风电远距离外送造成输电网网损激增和调峰能力不足的矛盾,提出将高载能负荷参与常规电源调峰,在风电就地消纳的同时实现电力节能。在深入分析高载能负荷的调节特性和对电网调峰影响的基础上,从电网、电源和高载能负荷三个方面提出了表征电力节能的指标并进行量化。最后基于综合模糊评价法对荷源联合调峰运行方案进行电力节能综合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及方法在荷源联合调峰运行方案电力节能评估方面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载能负荷 荷源联合调峰 电力节能指标 电力节能效益 综合模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电力系统降损研究综述 被引量:47
2
作者 马喜平 贾嵘 +2 位作者 梁琛 王维洲 徐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305-4315,共11页
在“双碳”目标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降损节能技术成为现代电力系统建设重点,尤其在保障跨省/区资源配置的同时,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市场机制等因素使电网网损机理研究及降损工作的开展愈发复杂。该文基于电网线损现状及技术降... 在“双碳”目标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降损节能技术成为现代电力系统建设重点,尤其在保障跨省/区资源配置的同时,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市场机制等因素使电网网损机理研究及降损工作的开展愈发复杂。该文基于电网线损现状及技术降损现状,充分总结了国内外对电力系统降损节能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和成果,聚焦集中式新能源接入主网对网损影响,重点研究新能源送出通道损耗、等效负荷和电源出力平衡调节形态对电网损耗,无功电压耦合复杂化对网络损耗的影响;同时,对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中低压配网对线损影响机理和降损措施进行了归纳和梳理,深入总结分析了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对理论线损计算的影响,为开展新型电力系统降损节能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集中式新能源 分布式电源 线损 降损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同步型构网变流器并网系统暂态同步稳定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孙鹏飞 田震 +4 位作者 查晓明 黄萌 王伟 杨冬梅 刘文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共19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使系统呈现低惯量、弱支撑特点。功率同步型构网变流器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运行特性,可提供频率和电压主动支撑能力。但不同于同步发电机,变流器中电力电子器件过流和过热耐受能力有限,由限流控制引发的功...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使系统呈现低惯量、弱支撑特点。功率同步型构网变流器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运行特性,可提供频率和电压主动支撑能力。但不同于同步发电机,变流器中电力电子器件过流和过热耐受能力有限,由限流控制引发的功率同步型构网变流器多控制环交互作用显著,其引发的暂态同步失稳与闩锁问题严重影响了功率同步型构网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主动支撑能力的发挥。而功率同步型构网变流器同步环呈现出的高度非线性特性使其并网系统暂态同步稳定性难以分析与量化,给暂态同步稳定性的优化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功率同步型构网变流器并网系统在不考虑故障限流时的暂态失稳问题,以及考虑故障限流作用下的暂态失稳与闩锁问题,对系统建模、分析与稳定边界量化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基于暂态失稳与闩锁问题的分析与归纳结果,对功率同步型构网变流器并网系统的暂态同步稳定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未来功率同步型构网变流器并网系统的暂态同步稳定分析与控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变流器 并网系统 暂态稳定 电网故障 故障限流 闩锁 同步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透率光伏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研究综述 被引量:68
4
作者 张金平 汪宁渤 +2 位作者 黄蓉 马明 何世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79-186,共8页
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会造成高渗透率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随机波动,进而加重了电网频率调节负担。同时高比例光伏发电接入系统,会替代部分常规机组,进一步削弱了电网调频能力。针对高比例光伏并网对电网频率稳定带来的全新挑战,分... 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会造成高渗透率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随机波动,进而加重了电网频率调节负担。同时高比例光伏发电接入系统,会替代部分常规机组,进一步削弱了电网调频能力。针对高比例光伏并网对电网频率稳定带来的全新挑战,分析了光伏发电接入系统对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影响机理。介绍了当前光伏发电参与系统频率调节的技术路线。最后,结合当前我国电网和新能源发展实际情况,展望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高渗透率 系统调频 虚拟同步机技术 储能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跨区直流调峰的新能源参与电力平衡可信容量提升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骁强 张小奇 +6 位作者 张光儒 段乃欣 霍超 刘瑞丰 贺元康 祁小芳 刘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8-884,共7页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迎来新机遇。合理制定新能源纳入平衡的方案,指导火电装机规划,对科学“减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该文以西北电网为例,研究提出了考虑跨区直流备用调峰的新能源参与电力平衡可信容量的提...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迎来新机遇。合理制定新能源纳入平衡的方案,指导火电装机规划,对科学“减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该文以西北电网为例,研究提出了考虑跨区直流备用调峰的新能源参与电力平衡可信容量的提升方法。首先,结合新能源出力特性,分析了不同空间、时间下的新能源可信容量变化规律,分析降低保证率提升新能源可信容量的可行性。其次,分析了新能源参与电网平衡的机理,推导出在确定的火电装机降低预期下,新能源可信容量提升与直流跨区调峰之间的量化关系。最后,分析了西北、华东电网负荷的“错峰效应”,给出了跨区直流备用调峰的送端电网新能源参与平衡的方案。实例表明,直流参与跨区调峰后,可显著增加新能源可信容量、有效降低火电开机、增加新能源发电量,通过直流低频次、短时支援,进一步发挥特高压跨区直流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提高送端电网的清洁占比。该文所提方案兼顾电网供电可靠性与新能源消纳需求,可指导火电和新能源装机规划,加强科学“减碳”顶层设计,服务“双碳”目标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跨区直流 调峰 备用 可信容量 电网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涂层对硅橡胶表面电荷积聚特性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南天 梁杰 +5 位作者 刘志源 杨明祥 王科祖 胡德雄 郭陆 汪沨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3,共8页
为了研究疏水涂层对硅橡胶表面电荷积聚特性的影响,本文以疏水气相二氧化硅(SiO_(2))颗粒为填料制备疏水涂层,然后利用静电容探头测量了正极性和负极性电晕下表面涂覆不同含量SiO_(2)颗粒疏水涂层的硅橡胶表面电荷分布情况,并测试了涂... 为了研究疏水涂层对硅橡胶表面电荷积聚特性的影响,本文以疏水气相二氧化硅(SiO_(2))颗粒为填料制备疏水涂层,然后利用静电容探头测量了正极性和负极性电晕下表面涂覆不同含量SiO_(2)颗粒疏水涂层的硅橡胶表面电荷分布情况,并测试了涂覆不同含量SiO_(2)颗粒疏水涂层的硅橡胶表面微观形貌、静态接触角、表面电阻率和直流沿面闪络电压。结果表明:硅橡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随着疏水涂层中SiO_(2)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然而,表面涂覆疏水涂层会加剧硅橡胶表面电荷积聚的严重程度,当疏水涂层中SiO_(2)颗粒的质量分数为2%、6%、10%时,硅橡胶表面积聚的最大表面电荷密度分别增加了5.03%、20.11%、24.06%,并且导致硅橡胶表面电阻率和直流沿面闪络电压下降。分析认为疏水涂层表面会产生更多间隙和孔洞,从而促进对电荷的捕捉和吸附,使得电荷难以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疏水涂层 表面电荷 积聚特性 沿面闪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C_(2)T_(x)@CNTs/Ni空心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7
作者 陈宏刚 雷俊 +2 位作者 何巍 祁伟健 李小娟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92-5198,共7页
Ti_(3)C_(2)T_(x)材料以其卓越的导电性能在电磁波能量耗散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为了构建具有高吸收特性的Ti_(3)C_(2)T_(x)复合材料,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双壳结构的Ti_(3)C_(2)T_(x)@CNTs/Ni-HS空心球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 Ti_(3)C_(2)T_(x)材料以其卓越的导电性能在电磁波能量耗散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为了构建具有高吸收特性的Ti_(3)C_(2)T_(x)复合材料,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双壳结构的Ti_(3)C_(2)T_(x)@CNTs/Ni-HS空心球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电磁性质及吸波性能。结果表明,此结构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受限的耗散笼,其中外层CNTs/Ni结构限制了球体间的电子转移,有效防止了自堆叠现象,而且紧密接触的Ti_(3)C_(2)T_(x)内层结构形成了连续的导电路径,从而显著增强了电磁波能量的耗散效率。结果表明,Ti_(3)C_(2)T_(x)@CNTs/Ni-HS-600空心球复合材料在质量比仅为15%(质量分数)的条件下,实现了-59.88 dB的最小反射损耗,显著优于同类材料。这一优异的性能归因于受限耗散笼中合理设计的导电路径,其在确保材料轻量化的同时,实现了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此项研究不仅为高性能电磁波吸收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球 静电自组装 电磁波吸收 复合材料 微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对SF_(6)分解组分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8
作者 霍浩 刘冰冰 +4 位作者 郭富强 宋典 孟雄凤 包艳艳 李小强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9-504,共6页
开发性能优异的气敏材料是准确检测SF_(6)分解特征组分,评估电气设备运行情况的有效策略之一。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对SF_(6)分解特征气体H_(2)S、SO_(2)、SOF_(2)和SO_(2)F_(2)的吸附特性,系统探究g-C_(3)N_(4... 开发性能优异的气敏材料是准确检测SF_(6)分解特征组分,评估电气设备运行情况的有效策略之一。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对SF_(6)分解特征气体H_(2)S、SO_(2)、SOF_(2)和SO_(2)F_(2)的吸附特性,系统探究g-C_(3)N_(4)吸附气体分子前后体系吸附能、差分电荷、静电势、LUMO/HOMO轨道、电子性质及功函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g-C_(3)N_(4)对SO_(2)、SOF_(2)和SO_(2)F_(2)的吸附效果显著优于对H_(2)S;吸附SO_(2)F_(2)后g-C_(3)N_(4)朝向气体分子转移电子,且临近原子间相互作用强烈,倾向于化学吸附;各吸附体系的LUMO/HOMO能级均大于气体分子的能级,g-C_(3)N_(4)吸附气体分子后吸附体系趋于稳定;气体吸附反应发生后解吸的难易程度依次为SO_(2)、H_(2)S、SOF_(2)、SO_(2)F_(2);功函数计算表明g-C_(3)N_(4)吸附各气体分子后束缚电子的能力有所增强,但各体系束缚能力存在差异,使g-C_(3)N_(4)具备准确检测SF_(6)分解特征气体的选择性。本研究可为g-C_(3)N_(4)在SF_(6)分解特征组分检测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分解组分 气体吸附 第一性原理 石墨相氮化碳 静电势 电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网荷储的有功无功协调降损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李威武 梁琛 +2 位作者 马喜平 董晓阳 徐瑞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09,共6页
在推动绿色低碳的“双碳”目标下,构建融合风光等新能源的电力系统面临诸多考验,特别是新能源的波动特性加剧了电网损耗与电压稳定问题。创新性地构建了融合源、网、荷、储综合互动的功率调控优化模型,以应对挑战,确保电力系统安全、高... 在推动绿色低碳的“双碳”目标下,构建融合风光等新能源的电力系统面临诸多考验,特别是新能源的波动特性加剧了电网损耗与电压稳定问题。创新性地构建了融合源、网、荷、储综合互动的功率调控优化模型,以应对挑战,确保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选取典型日风光的出力曲线,建立以网损和电压偏差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数学模型得到Pareto解的分布;根据分析无功补偿设备和储能、可调负荷的运行策略以降低系统运行网损、平抑电压波动,更好地发展新型电力系统;以改进IEEE30节点系统为对象,对所提优化控制模型进行了有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损 电压偏差 源网荷协调优化 多目标优化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系统开源模糊测试框架优化技术研究
10
作者 韦超仁 夏万煦 +2 位作者 屈刚 白万荣 杨立群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7-597,共11页
随着智能系统中应用软件的普及,保障软件的安全性对提升智能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现有的模糊测试技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软件安全缺陷,但同时也面临着测试效果差和测试效率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变异敏感的... 随着智能系统中应用软件的普及,保障软件的安全性对提升智能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现有的模糊测试技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软件安全缺陷,但同时也面临着测试效果差和测试效率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变异敏感的模糊测试方法(Seq2Seq-Fuzzer)。首先,提出4种基于改进LSTM和Transformer的Seq2Seq模型,通过构建基于objdump、readelf等程序的字节向量数据集,对所提的模型进行训练。然后,使用Seq2Seq模型对模糊测试器AFL进行优化,预测有效的变异策略和变异位置对,解决AFL模糊测试随机性大、效率低的问题。最后,对所提的AFL优化方法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对objdump、readelf和nm的测试中,Seq2Seq-Fuzzer的代码覆盖率较AFL最高提升了56.8%,并成功发现了21个针对objdump的程序的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系统 模糊测试 Seq2Seq TRANSFORMER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荷互动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多目标模糊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33
11
作者 刘文颖 文晶 +2 位作者 谢昶 王维洲 刘福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6-63,68,共9页
在深入研究负荷互动特性的基础上,发挥互动负荷对系统消纳风电正负波动的效用,将互动负荷视为可调度资源融入传统日前调度模型中。综合考虑互动负荷对系统运行成本和潮流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以运行成本和网损最小为目标的含风电场电力系... 在深入研究负荷互动特性的基础上,发挥互动负荷对系统消纳风电正负波动的效用,将互动负荷视为可调度资源融入传统日前调度模型中。综合考虑互动负荷对系统运行成本和潮流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以运行成本和网损最小为目标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引入模糊理论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从而使发电侧和用电侧均能参与电网运行的资源优化配置。IEEE 30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调度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和网损,提高风电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电力系统 互动负荷 优化 调度 多目标 模型 模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消纳效益的电力系统源荷协调二层优化模型 被引量:50
12
作者 文晶 刘文颖 +1 位作者 谢昶 王维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7-256,共10页
随着风电的大规模接入,其随机性和间歇性导致常规电源的调节压力不断增大,与常规能源呈逆向分布的特点也使得常规电源的调节能力受到输电通道的制约,从而造成风电消纳受阻。本文利用高载能负荷作为消纳风电的重要手段,将常规电源的优化... 随着风电的大规模接入,其随机性和间歇性导致常规电源的调节压力不断增大,与常规能源呈逆向分布的特点也使得常规电源的调节能力受到输电通道的制约,从而造成风电消纳受阻。本文利用高载能负荷作为消纳风电的重要手段,将常规电源的优化调度和高载能负荷的优化配置相结合,综合考虑风电消纳效益、高载能负荷调节成本和系统运行成本,建立以源荷协调运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二层优化模型。通过求解上层优化模型确定常规电源出力和风电调度出力;在此基础上,下层优化模型针对因常规电源调节能力不足导致的风电受阻情况,选取能够有效消纳风电受阻功率且调节成本最少的高载能负荷参与电网调度。根据上、下层模型决策变量的不同特点,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和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混合智能算法进行模型求解。通过某实际电网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优化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高载能负荷 源荷协调 消纳效益 二层优化 混合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蓄能用电技术节能评价及优化 被引量:19
13
作者 高赐威 罗海明 +2 位作者 朱璐璐 刘福潮 韩永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0-148,共9页
蓄能用电技术的调峰特性使得其应用比较广泛,但对于蓄能用电技术的节能效果却少有量化的分析。提出、推导了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节点煤耗率指标,基于交流最优潮流进行了节点煤耗率的求解;基于节点煤耗率理论,提出了蓄能用电技术节能评价... 蓄能用电技术的调峰特性使得其应用比较广泛,但对于蓄能用电技术的节能效果却少有量化的分析。提出、推导了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节点煤耗率指标,基于交流最优潮流进行了节点煤耗率的求解;基于节点煤耗率理论,提出了蓄能用电技术节能评价的节点用电煤耗指标,利用该指标构建并研究了蓄能用电的节能优化控制模型。IEEE14节点系统算例分析了节点煤耗率指标的时间空间特性以及用于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可行性;冰蓄冷系统算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蓄能用电节能优化控制可有效降低系统的整体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评估 节点煤耗率 节点用电煤耗 蓄能用电 节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风电场“运检维”管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尹浩霖 贾嵘 +2 位作者 董开松 李涛涛 马富齐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7-171,共5页
近几年风力发电快速发展,然而由于风力发电设备技术不过硬,以及地区消纳和电力送出建设不配套,导致风电场出现设备故障率高,出现大面积弃风和窝电现象。首先对风电场"运检维"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针对电力市场对风... 近几年风力发电快速发展,然而由于风力发电设备技术不过硬,以及地区消纳和电力送出建设不配套,导致风电场出现设备故障率高,出现大面积弃风和窝电现象。首先对风电场"运检维"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针对电力市场对风电场"运检维"管理的影响,从风力发电行业、风电场运行管理、风电场检修管理与风电场维护管理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再次,详细讨论了电力市场环境下"运检维"管理遇到的问题;最后,针对电力市场环境下风电场"运检维"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风电场 运检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RBF支持向量机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惠中 刘轲 朱宏毅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88,共4页
径向基核函数(RBF)支持向量机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上,然而传统方法在RBF核函数的参数选择上有很多不足之处.为了更精确地选择核函数的参数,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将云模型和RBF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新模型.通过各影响... 径向基核函数(RBF)支持向量机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上,然而传统方法在RBF核函数的参数选择上有很多不足之处.为了更精确地选择核函数的参数,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将云模型和RBF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新模型.通过各影响因子的高维云变换确定每个模型的RBF核函数的参数,然后通过模型的加权计算得到最终的预测值.最后,通过与传统模型的仿真对比证明该模型的预测误差比传统模型降低了1.16%,能更好地进行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云变换 径向基核函数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电网智能污区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光焰 张玉刚 +3 位作者 王津 张发刚 袁习敏 刘刚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92,共5页
电网污区分布图是电力系统设计、生产、运维的基础。甘肃省2014年污区分布图利用基于成图规则模块化数据算法的智能系统绘制,将污区图成图的流程进行了分类详细处理,简化了绘制工作流程,提高了绘图效率,为线路防污闪提供了实时准确的参... 电网污区分布图是电力系统设计、生产、运维的基础。甘肃省2014年污区分布图利用基于成图规则模块化数据算法的智能系统绘制,将污区图成图的流程进行了分类详细处理,简化了绘制工作流程,提高了绘图效率,为线路防污闪提供了实时准确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区分布图 现场污秽度(SPS) Web SERVICE 模块化 规则算法 爬电比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物元法的电力自供区最优收购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刚 李芳锋 +4 位作者 张江滨 王永庆 张靠社 陈斐 刘福潮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8-184,共7页
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为使电网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选择优质电力自供区进行收购,保证存量市场十分重要。本文重点考虑影响电力自供区收购的因素,构建了电力自供区资产价值收购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熵赋权法确定... 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为使电网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选择优质电力自供区进行收购,保证存量市场十分重要。本文重点考虑影响电力自供区收购的因素,构建了电力自供区资产价值收购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熵赋权法确定资产价值收购评价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对模糊物元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模糊物元法的电力自供区客户价值评价模型。以某省8个自供区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客观有效的对自供区客户进行评价,提供最优收购策略,从而为电网公司资产收购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自供区 资产价值 模糊物元法 信息熵 最优收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S和改进SSA-SVM的高速铁路道岔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彦快 米根锁 +2 位作者 孔得盛 杨建刚 张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0,共10页
针对高速铁路道岔设备故障频繁,现场维修工作量大等问题,提出基于多维尺度缩放法(MDS)和改进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高速铁路道岔故障诊断模型。首先以ZDJ9道岔转换功率曲线为研究对象,总结现场典型道岔故障类型及故障... 针对高速铁路道岔设备故障频繁,现场维修工作量大等问题,提出基于多维尺度缩放法(MDS)和改进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高速铁路道岔故障诊断模型。首先以ZDJ9道岔转换功率曲线为研究对象,总结现场典型道岔故障类型及故障原因,分别提取道岔功率曲线的时域、频域特征指标以及小波包能量熵,组成特征指标向量;其次采用MDS方法进行多维特征指标的降维优化,建立道岔故障特征指标样本数据库;最后利用改进Circle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并通过自适应t分布增强麻雀种群的多样性,再以改进SSA算法优化SVM模型中的惩罚因子和核函数方差2个关键参数,构建改进SSA-SVM的道岔故障诊断模型。故障诊断结果表明,本模型的故障诊断正确率高达96.25%,诊断效果优于其他方法,可以为道岔设备的故障维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道岔 故障诊断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支持向量机 Circle混沌映射 自适应t分布 小波包能量熵 多维尺度缩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消纳的电力系统源荷协调多目标优化方法 被引量:178
19
作者 刘文颖 文晶 +2 位作者 谢昶 王维洲 梁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9-1088,共10页
随着风电的快速发展,其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导致常规电源的调节压力不断增大,传统的调度运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风电的送出需求。该文将具有可调节特性的高载能负荷作为消纳风电的重要手段,与常规电源共同参与电网的优化调度,形成... 随着风电的快速发展,其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导致常规电源的调节压力不断增大,传统的调度运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风电的送出需求。该文将具有可调节特性的高载能负荷作为消纳风电的重要手段,与常规电源共同参与电网的优化调度,形成源荷协调优化运行的调度模式。在深入研究源荷协调运行特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源荷协调对风电消纳和系统运行的影响,以风电消纳电量最大和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源荷协调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多目标差分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甘肃电网为实例进行仿真说明,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风电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高载能负荷 源荷协调 多目标优化 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的电力系统储能容量配置策略 被引量:8
20
作者 韩勇 郑翔宇 +3 位作者 彭生江 李臻 沈渭程 梁才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31,共6页
风电集中并网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配置储能则是改善电力系统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有效手段。分析了储能在解决风电并网问题中的作用,基于液流电池建立了储能装置的机电暂态模型;以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为目标,应用数字仿真方... 风电集中并网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配置储能则是改善电力系统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有效手段。分析了储能在解决风电并网问题中的作用,基于液流电池建立了储能装置的机电暂态模型;以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为目标,应用数字仿真方法计算了风电集中接入的电力系统对储能的容量需求,提出了配置策略;针对中国典型风电接入电力系统,以保证电力系统静态和动态稳定性为目标,求取了该系统对储能容量的需求,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配置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风电 稳定性 储能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