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基础建设项目中物资管理优化策略
1
作者 乔新浡 原坤 《农电管理》 2025年第8期56-57,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其中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2024年,甘肃电网建设完成投资99.4亿元,超过此前2年投资总和;2025年,甘肃将聚合全要素保障,推动电网建设规模再创新高。在如此大规模的电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其中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2024年,甘肃电网建设完成投资99.4亿元,超过此前2年投资总和;2025年,甘肃将聚合全要素保障,推动电网建设规模再创新高。在如此大规模的电力基建过程中,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投资效益、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而物资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效益 项目管理 电力基础设施 物资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改性地聚合物隔离墙材料基本工程特性及冻融循环耐久性研究
2
作者 刘文林 鄂天龙 +4 位作者 冯杨州 牛松荧 张子堂 孙熠 陈宏信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39-2048,2134,共11页
纳米材料改性能够显著提升工程材料的力学特性与腐蚀环境下的强度耐久性,但纳米改性对地聚合物隔离墙材料基本特性以及冻融循环作用下耐久性的影响尚不明确。采用纳米二氧化硅(nano silica,简称NS)以及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简称GO... 纳米材料改性能够显著提升工程材料的力学特性与腐蚀环境下的强度耐久性,但纳米改性对地聚合物隔离墙材料基本特性以及冻融循环作用下耐久性的影响尚不明确。采用纳米二氧化硅(nano silica,简称NS)以及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简称GO)两种纳米材料对粉煤灰基地聚合物进行改性,系统测试了材料的坍落度、水化热、渗透系数以及抗压强度,分析了纳米材料种类及掺量对隔离墙材料基本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纳米改性对地聚合物隔离墙材料耐久性的影响。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以及压汞试验,揭示了纳米材料的改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材料掺入会使渗透系数相比未改性前增大,随着NS掺量的提高,纳米颗粒填充材料孔隙使渗透系数降低,而GO掺量的增加会加速地聚合反应从而降低材料渗透系数。NS通过微集料效应细化孔隙结构以及纳米核效应诱导二次水化产物填充裂缝,减缓冻融循环对材料的破坏速度,提升了材料的冻融循环抗渗耐久性。GO的加入导致冻融循环过程中GO纳米片以及与其桥联的地聚合凝胶同时发生剥落,形成区域性破坏,对材料结构影响显著,降低了冻融循环抗渗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墙 地聚合物 纳米材料 渗透系数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信息化对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交通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分异格局 被引量:4
3
作者 石璟晶 赵红星 +2 位作者 聂江龙 何瑞春 刘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85-5900,共16页
选取中国“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级行政单位作为基本空间单元,建立2012~2022年“一带一路”交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交通信息化与交通碳排放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地理探测器来研究交通信息化对交通碳排放影响的... 选取中国“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级行政单位作为基本空间单元,建立2012~2022年“一带一路”交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交通信息化与交通碳排放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地理探测器来研究交通信息化对交通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省域的交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一,对外窗口区和开放先行区的交通信息化发展较为成熟,丝路核心区和战略支点区的交通信息化发展相对较落后;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指数为0.1917~0.4001,整体呈下降趋势,显著性水平介于0.008~0.060,高-高集聚主要分布在开放先行区,低-低集聚主要分布在丝路核心区,高-低集聚主要分布在对外窗口区和战略支点区,且分布在高-低集聚的省域逐年增多;交通信息化系统应用是影响“一带一路”沿线整体交通碳排放空间分异格局的主导驱动因子,其决定力均值最大达0.53,不同省域间影响交通碳排放空间分异的驱动因子存在差异,且驱动因素之间存在较强的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交通碳排放 交通信息化 时空异质性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