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型氧化锌压敏电阻高温直流老化的转变特性
1
作者 程卓林 武康宁 +3 位作者 王佳乐 高傲 唐壮 李建英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58-2969,共12页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的核心装置,决定了电力设备的绝缘水平,其核心为氧化锌压敏电阻。现代稳定型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直流老化功耗反常下降,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状态评估和寿命预测,其老化机制研究已成为限制其未来发展的...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的核心装置,决定了电力设备的绝缘水平,其核心为氧化锌压敏电阻。现代稳定型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直流老化功耗反常下降,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状态评估和寿命预测,其老化机制研究已成为限制其未来发展的巨大挑战。该文对稳定型氧化锌压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加速直流老化,研究高温下其直流老化特性的转变。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温度升高,稳定型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功耗由120℃下的持续下降转变为150℃下的先降后升,而后在180℃下持续上升。150℃下转变为介稳型后,老化不再可逆。原位高温介电测试表明,晶界界面空间电荷极化松弛过程向高频移动,松弛时间缩短,活化能减小;低温介电测试中本征点缺陷锌填隙在老化后出现不可逆消耗。180℃下转变为不稳定型后,正向伏安特性的“交叉”现象消失,电气性能显著劣化。离线理化结构测试发现,氧化锌晶面衍射角减小、峰强下降,晶格之间的间距增加,Zn2p轨道峰结合能明显下降,锌填隙被还原,证实了晶界界面态在高温下难以维持稳定,将与锌填隙中和并被消耗。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稳定型氧化锌压敏电阻反常老化的微观机制研究及其稳定性调控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压敏电阻 直流老化 避雷器 长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止气象卫星时空变化的山火监测算法及验证
2
作者 周恺 张睿哲 +1 位作者 叶宽 冯涛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3-428,共6页
山火对于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极大的威胁,尤其是小规模的山火,一旦发生,就可能导致输电线路跳闸,影响电力的正常供应。为了有效监测并应对这一隐患,本文基于Himawari-8静止气象卫星,提出了一种优化小规模山火监测效果的算法。该算法... 山火对于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极大的威胁,尤其是小规模的山火,一旦发生,就可能导致输电线路跳闸,影响电力的正常供应。为了有效监测并应对这一隐患,本文基于Himawari-8静止气象卫星,提出了一种优化小规模山火监测效果的算法。该算法不仅运用空间上下文技术识别高强度火点,更通过深度挖掘静止气象卫星的高时间分辨率优势,结合火点的时序变化特征,对小规模山火进行精准的动态监测。实践应用证明,该算法在监测小规模山火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实现火点的早期发现与火势变化的实时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火监测 Himawari-8静止气象卫星 光谱特征 空间上下文 时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超级寒潮”条件下湖南电网覆冰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邸悦伦 陆佳政 +2 位作者 徐勋建 冯涛 李丽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7-194,共8页
2016年年初,南方地区发生大范围的雨雪冰冻过程,被预报为“超级寒潮”。研究1月18-24日“超级寒潮”条件下湖南电网的一次覆冰过程。该次覆冰过程发生前,西伯利亚地区高空出现横槽,副高逐渐北抬,冷暖气流交汇形成锋面逆温。低空等压面... 2016年年初,南方地区发生大范围的雨雪冰冻过程,被预报为“超级寒潮”。研究1月18-24日“超级寒潮”条件下湖南电网的一次覆冰过程。该次覆冰过程发生前,西伯利亚地区高空出现横槽,副高逐渐北抬,冷暖气流交汇形成锋面逆温。低空等压面的湿度场和风场配合了覆冰过程的演变。厄尔尼诺事件可能通过遥相关影响了该次覆冰过程。线路覆冰滞后于天气形势的变化,可能是由冻雨发生滞后于天气形势、数据统计方法差异等原因引起的。该次过程的天气系统从湘北移至湘东南地区需要近1d时间。在整体减弱的覆冰环境条件下,仍可能出现局地覆冰加重。具有针对性的覆冰过程天气形势分析为完善覆冰发生规律提供了基础,有利于电网抗冰策略的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 天气形势 厄尔尼诺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热模型数值仿真的风电机组叶片气热防除冰性能强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忠德 周强 +5 位作者 雷和林 邬伟骏 吴江波 李杰 范必双 李波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68,共9页
风电机组叶片结冰给风电场的运行安全和发电效益带来双重困扰,迫切需求对结冰较严重的风电机组进行除冰。气热除冰是一种叶片主动抗冰技术,热风热量通过导热—对流综合作用由叶片内表面向外表面传递,融化其上覆冰层。单纯从传热流程来看... 风电机组叶片结冰给风电场的运行安全和发电效益带来双重困扰,迫切需求对结冰较严重的风电机组进行除冰。气热除冰是一种叶片主动抗冰技术,热风热量通过导热—对流综合作用由叶片内表面向外表面传递,融化其上覆冰层。单纯从传热流程来看,气热除冰过程中的热对流和热传导流程并不十分复杂,可以通过系统实验和数值模拟2种方法研究其流动传热特性。然而,实验所需条件较为苛刻,实验成本也较高。针对此问题,基于k-ε湍流模型、速度—压力耦合算法及壁面函数等技术建立风机叶片内、外两侧流动与传热耦合模型,分析导热—对流综合作用下的气热防除冰效果,避免传统数值模型只考虑单侧流动与传热的分离式缺陷,能准确获取特定工况下叶片内腔速度场、温度场、压力场以及叶片外壁温度分布,为合理的除冰系统设计及运行控制提供技术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送风风速下,叶片表面温度分布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且随着风速提升,温度不均衡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当送风风速小于15 m/s时,叶片大部分区域表面温度低于0℃,送风风速增大到20 m/s时表面温度低于0℃区域面积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叶片抗冰 气热除冰 数值模拟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冰风机叶片的接闪特性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凌峰 蒋正龙 +3 位作者 谢鹏康 石鑫 黄肖琪 宁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1-338,共8页
风力发电机常遭受雷击、覆冰等灾害,严重影响风机正常运行。在叶片上加装电热融冰装置可有效去除叶片覆冰,但对叶片雷击概率以及原有防雷配置(接闪器加引下线)可靠性的影响尚不清晰。为研究融冰装置对叶片接闪特性的影响机理,设计了1:3... 风力发电机常遭受雷击、覆冰等灾害,严重影响风机正常运行。在叶片上加装电热融冰装置可有效去除叶片覆冰,但对叶片雷击概率以及原有防雷配置(接闪器加引下线)可靠性的影响尚不清晰。为研究融冰装置对叶片接闪特性的影响机理,设计了1:30缩比可旋转的3 MW融冰风机叶片开展长间隙雷击放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雷电先导在叶片迎风面发展时,融冰叶片相比普通叶片更易发生接闪器失效、雷击融冰装置及叶身交界处的现象,最严重情况下接闪器保护效率仅为55%。搭建了融冰叶片电场分布模型,发现融冰装置改变了叶片表面原有电场分布,融冰装置与叶身交界处的电场畸变,更易产生电晕。同时叶片旋转使周围的正电荷以弧形分布,加速了融冰装置上方稳定先导的形成,使其更易遭受雷击,应当加强融冰装置处的雷击防护。所得结果为加强叶片雷击防护与融冰防护的深度结合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接闪特性 接闪器 融冰 雷击概率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毡抑制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宝辉 邓捷 +1 位作者 吴传平 周天念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热失控安全问题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发展的瓶颈。热阻隔是抑制电池热失控蔓延的技术途径之一。本文采用55 A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模组,对比研究不安放气凝胶毡,以及安放不同厚度气凝胶毡对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特性的影响。研... 热失控安全问题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发展的瓶颈。热阻隔是抑制电池热失控蔓延的技术途径之一。本文采用55 A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模组,对比研究不安放气凝胶毡,以及安放不同厚度气凝胶毡对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气凝胶毡可有效抑制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蔓延;气凝胶毡越厚,阻隔热蔓延的效果越好,0.5、1.2、3.0 mm厚的气凝胶毡可分别提升电池模组热阻隔效率75.80%、88.81%和299.92%。研究结论可为储能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 气凝胶毡 热蔓延 热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山火预测预警技术 被引量:39
7
作者 陆佳政 刘毓 +3 位作者 徐勋建 杨莉 章国勇 何立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4-320,共7页
大范围架空输电线路山火灾害易引起多条架空线路同时跳闸,严重威胁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用户正常用电。为了提前对架空输电线路山火灾害进行预测预警,改变现有架空输电线路山火处置手段较为被动的局面,综合考虑气象要素、卫星监测热点... 大范围架空输电线路山火灾害易引起多条架空线路同时跳闸,严重威胁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用户正常用电。为了提前对架空输电线路山火灾害进行预测预警,改变现有架空输电线路山火处置手段较为被动的局面,综合考虑气象要素、卫星监测热点要素、工农业用火要素和架空输电线路隐患点要素与山火发生的关系,研究了基于"4要素"的架空输电线路山火预报方法,并提出了山火密度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该方法可同时对多个地区、多个时间段的架空输电线路山火进行预警,将预测山火发生"可能性"量化为发生"次数",预测空间分辨率可提高至2.5 km×2.5 km,实现了架空输电线路山火的精细化预测。利用该研究成果,可对架空输电线路山火进行预测预警,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山火防治效率与电网安全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山火预警 山火密度 “4要素” 时间序列预测 精细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山火卫星监测与告警算法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陆佳政 刘毓 +2 位作者 吴传平 张红先 周特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511-5519,共9页
输电线路走廊附近的山火容易引起线路跳闸。使用卫星监测山火技术可及时发现输电线路山火,为现场处置提供指导。与大面积森林火灾不同,输电线路山火具有面积小、过火迅速等特点,监测的时空精度要求高,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卫星热点粗... 输电线路走廊附近的山火容易引起线路跳闸。使用卫星监测山火技术可及时发现输电线路山火,为现场处置提供指导。与大面积森林火灾不同,输电线路山火具有面积小、过火迅速等特点,监测的时空精度要求高,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卫星热点粗判、火点细判的综合阈值火点判识方法,可准确识别较小面积山火。为求取不同地理、气候、天气等条件下的判识阈值,提出相应的求取试验方法。针对火点与输电线路杆塔告警计算繁琐的问题,提出几种基于卫星监测火点的输电线路山火告警计算方法:圆形缓冲区法、邻近网格法和区域分块查找法。通过测试,几种方法运算速度比传统的遍历算法提高2~3倍,其中,速度相对最快的为区域分块查找法,其次为邻近网格法,再次为圆形缓冲区法。此外,区域分块查找法和临近网格法的数据存储更方便、高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推荐使用区域分块查找法或临近网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山火 卫星监测 告警计算方法 圆形缓冲区法 邻近网格法 区域分块查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具无功补偿与有源滤波功能的新型融冰装置 被引量:28
9
作者 陆佳政 朱思国 +3 位作者 李波 张红先 谭艳军 朱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07-2214,共8页
为解决直流融冰装置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将直流融冰装置与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结合,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直流融冰装置—集约型直流融冰装置,将装置融冰容量与动态无功补偿容量分开优化配置。该装置利用12脉动直流融冰装置的整流变压器... 为解决直流融冰装置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将直流融冰装置与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结合,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直流融冰装置—集约型直流融冰装置,将装置融冰容量与动态无功补偿容量分开优化配置。该装置利用12脉动直流融冰装置的整流变压器将STATCOM逆变器接入电网,可以使整流变压器得到充分利用,并提供动态无功支撑、改善融冰运行时的电能质量,有效提高了装置利用率。对集约型直流融冰装置的融冰、无功补偿和稳压等功能开展了仿真研究,验证了该装置的可行性。最后对安装在湖南郴州福冲变的集约型直流融冰装置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集约型直流融冰装置的融冰容量为28 MW,动态无功补偿容量为±20 MVA,具有显著融冰效果,可有效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使得220 k V母线电压正偏差下降了0.92%,220 k V母线负序不平衡下降了0.93%。此外,该装置可有效滤除系统低次谐波,使得220 k V母线电压总畸变率下降了0.4%,各次谐波电流减少了0.1-0.3 A。试验结果验证了集约型直流融冰装置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融冰 静止无功发生器 集约型直流融冰装置 无功补偿 稳压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火灾害对电网故障率的时空影响 被引量:36
10
作者 吴勇军 薛禹胜 +4 位作者 陆佳政 谢云云 徐泰山 李文云 吴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0,共7页
根据山火造成电力设备故障的途径和机理,建立输电线在山火灾害下的故障率修正模型,提出按电网故障率的时空分布预警防御算法。将山火信息与地理环境及气象信息相结合,预测山火的蔓延行为;动态评估线路闪络概率,预报输电线故障率的时空... 根据山火造成电力设备故障的途径和机理,建立输电线在山火灾害下的故障率修正模型,提出按电网故障率的时空分布预警防御算法。将山火信息与地理环境及气象信息相结合,预测山火的蔓延行为;动态评估线路闪络概率,预报输电线故障率的时空分布。使风险越大的潜在故障得到越高的关注度,提高电网停电防御系统对山火灾害的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 山火 故障率 停电风险 在线评估 预警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双层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36
11
作者 胡文平 何立夫 +2 位作者 陈杰军 于腾凯 孟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2-28,共7页
随着经济发展和化石燃料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矛盾日益尖锐,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发展和普及将成为必然趋势。大规模无序充电的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充电将给电网带来强大的冲击,并可能导致电网局部过负荷,威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随着经济发展和化石燃料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矛盾日益尖锐,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发展和普及将成为必然趋势。大规模无序充电的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充电将给电网带来强大的冲击,并可能导致电网局部过负荷,威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研究了发电机、电动汽车、风力的协同优化计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电和配电系统层面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计划双层优化调度策略。在输电网层,以减少发电机组的运行成本、PM2.5排放量、用户的总充电成本和弃风电量为目标,建立了基于机组最优组合的上层优化调度模型;在配电网层,以降低网损为目标,考虑网络安全约束和电动汽车的空间迁移特性,建立了基于最优潮流的下层优化调度模型。在基于标准10机输电网和IEEE33节点配电网的电力系统仿真模型上,对所提的基于双层优化的大规模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双层优化调度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双层优化充放电策略 机组组合 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候室雾霾模拟方法及装置 被引量:16
12
作者 周羽生 罗屿 +3 位作者 赵纯 胡建平 刘亮 荆群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09-914,共6页
为了研究雾霾沉积对输变电设备外绝缘的影响,在人工气候室设计了一套基于气流粉碎系统的雾霾发生装置。人工气候室直径25 m,高27.5 m,体积达15 000 m^3,为模拟雾霾提供开阔的大气环境。模拟装置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人工气候室自带... 为了研究雾霾沉积对输变电设备外绝缘的影响,在人工气候室设计了一套基于气流粉碎系统的雾霾发生装置。人工气候室直径25 m,高27.5 m,体积达15 000 m^3,为模拟雾霾提供开阔的大气环境。模拟装置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人工气候室自带热雾系统,它能产生温度湿度可控的雾,并能形成逆温层,为模拟雾霾提供静稳条件;一部分为气流粉碎系统,其能产生成分可控、粒径<10μm的霾粒子并喷入气候室中。将产生的雾与霾混合可模拟出雾霾,模拟雾霾能均匀扩散在人工气候室中并持续存在,且雾霾的浓度、气溶胶粒径分布、温度、相对湿度均与实际雾霾相符。试验中,通过热雾系统及粉碎物的控制可以产生相对湿度范围在80%~90%、雾霾体积质量范围在200~600μg/m^3,气溶胶粒径分布集中于0.25~2μm的多种雾霾环境。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产生持续稳定存在的雾霾,为研究雾霾的理化特性及绝缘子在雾霾天气下的绝缘提供了研究条件,同时为在气候室形成霾与雾提供详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雾霾模拟 人工气候室 输电设备外绝缘 气溶胶粒径分布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裂导线覆冰扭转特性分析及等值覆冰厚度计算 被引量:23
13
作者 胡琴 于洪杰 +4 位作者 徐勋建 舒立春 蒋兴良 邱刚 李瀚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615-3620,共6页
覆冰在线监测对输电线路防、融冰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作用,而分裂导线和单导线覆冰特性的差异使得两者覆冰厚度计算方法不同。由于导线扭转特性的不同,同一档距内分裂导线和单导线覆冰形态存在明显差异。比较偏心覆冰单导线和分裂导线档... 覆冰在线监测对输电线路防、融冰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作用,而分裂导线和单导线覆冰特性的差异使得两者覆冰厚度计算方法不同。由于导线扭转特性的不同,同一档距内分裂导线和单导线覆冰形态存在明显差异。比较偏心覆冰单导线和分裂导线档距中部的扭转角度可知,相同覆冰厚度时后者是前者的10.2%。为实现分裂导线等值覆冰厚度的实时监测,提出将分裂子导线的覆冰等效为单根导线的覆冰。根据力矩平衡关系,建立以悬挂绝缘子轴向拉力、倾角为输入参量的力学计算模型,并在雪峰山试验基地开展了耐张塔3分裂导线覆冰测量。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模型得到的综合荷载等值覆冰厚度和基于称重法得到的人工测量结果吻合较好,两者相对误差为7.8%,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等值覆冰厚度 分裂导线 力学模型 冰层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覆冰地区超大伞裙结构复合绝缘子的仿真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6
14
作者 江全元 晏鸣宇 +2 位作者 周志宇 陆佳政 蒋正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64-2068,共5页
严重覆冰时采用大小伞结构的复合绝缘子依然出现冰凌桥接现象。为防止出现冰凌桥接和覆冰闪络,开展超大伞裙结构复合绝缘子的覆冰特性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建立220 k V的超大伞裙结构复合绝缘子二维轴对称模型,并采用准静态场有限像元法... 严重覆冰时采用大小伞结构的复合绝缘子依然出现冰凌桥接现象。为防止出现冰凌桥接和覆冰闪络,开展超大伞裙结构复合绝缘子的覆冰特性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建立220 k V的超大伞裙结构复合绝缘子二维轴对称模型,并采用准静态场有限像元法进行仿真分析,对比采用不同数量的超大伞裙绝缘子在清洁和覆有干、湿冰时绝缘子的电位、电场分布。发现清洁时,超大伞裙对电位、电场分布不产生影响,在覆有干、湿冰时,超大伞裙提供的多个空气间隙,能有效改善绝缘子的电位、电场分布,特别是靠近高压端的第1个伞裙采用超大伞裙结构能改善高压端电位分布。最后结合仿真数据提出了优化后的超大伞裙结构的复合绝缘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伞裙 重覆冰 电位电场分布 有限像元法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防冰防雷复合绝缘子防雷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博闻 蒋正龙 +3 位作者 陆佳政 胡建平 吴伟 方针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93-2400,共8页
雷击和覆冰是输电线路面临的两大自然灾害,将避雷器和绝缘子结合设计了一种500 k V防冰防雷复合绝缘子。设计采用外径86 mm、内径26 mm、高度22 mm氧化锌电阻片,对冲击电流下电阻片的吸收能量进行了数值研究。建立了电磁暂态仿真模型,... 雷击和覆冰是输电线路面临的两大自然灾害,将避雷器和绝缘子结合设计了一种500 k V防冰防雷复合绝缘子。设计采用外径86 mm、内径26 mm、高度22 mm氧化锌电阻片,对冲击电流下电阻片的吸收能量进行了数值研究。建立了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分别对-32 k A绕击和-300 k A反击雷电流下的防冰防雷复合绝缘子的通流、能量、残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防冰防雷复合绝缘子防雷段的耐受能量和残压满足标准和线路运行要求。仿真分析了不同幅值工频相电压和差异化接地电阻对于防冰防雷复合绝缘子防雷特性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影响因素下其防雷性能变化规律。基于数值计算和仿真分析,文中所设计的防冰防雷复合绝缘子,在通过幅值为100 kA的4/10μs波形脉冲电流测试情况下,500 kV线路运行时最大耐受的绕击雷电流幅值为-59 k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冰防雷复合绝缘子 PSCAD计算 雷电流 通流能量 脉冲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COM对直流融冰整流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影响及抑制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陆佳政 朱思国 +3 位作者 李波 张红先 谭艳军 朱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24-1629,共6页
利用12脉动直流融冰装置的整流变压器将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接入交流电网,可以使整流变压器得到充分利用,为系统提供动态无功支撑,并有效改善融冰方式运行时的电能质量。针对STATCOM系统中整流变压器的直流偏磁问题,对1台链式STATCO... 利用12脉动直流融冰装置的整流变压器将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接入交流电网,可以使整流变压器得到充分利用,为系统提供动态无功支撑,并有效改善融冰方式运行时的电能质量。针对STATCOM系统中整流变压器的直流偏磁问题,对1台链式STATCOM样机中的变压器直流偏磁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链式逆变器的直流分量控制方法和针对整流变压器的最大直流电流分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整流变压器的直流偏磁。所提出直流偏磁抑制方案的有效性通过在30 k VA链式STATCOM样机上得到试验验证,一旦检测到有直流电流分量,直流偏磁抑制分量就会很快起作用,使变压器铁芯停止偏磁过程,并回到正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脉动 直流融冰 直流偏磁 直流分量 整流变压器 静止无功发生器 电压源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平双Y移30°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卢峥 欧阳红林 +1 位作者 孟超 朱思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45-56,共12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调速系统的容量,降低输出谐波和转矩脉动,将多电平逆变器与多相电机相结合,给出了五级十一电平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驱动双Y移30°永磁同步电机的六相调速系统拓扑结构,分析了电压空间矢量在各正交空间的分布,研究了基... 为了进一步提高调速系统的容量,降低输出谐波和转矩脉动,将多电平逆变器与多相电机相结合,给出了五级十一电平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驱动双Y移30°永磁同步电机的六相调速系统拓扑结构,分析了电压空间矢量在各正交空间的分布,研究了基于双级联型逆变器的四矢量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基于Matlab的仿真将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驱动的双Y移30°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与两电平逆变器驱动的双Y移30°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前者的转矩、稳态电流等性能均优于后者,其稳态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仅为2.68%。基于DSP的实验表明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输出波形接近正弦波,转矩脉动较小,稳态电流谐波含量低,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 双丫移30°永磁同步电机 电压空间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预报模式的柘溪水库流域径流预报系统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俊 陆佳政 +2 位作者 张杰 杨莉 张勇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32,共5页
水库的优化调度运行需要依赖预报准确率高、预见期长的径流预报结果。现有的柘溪水库流域径流预报系统由于未考虑水库流域未来时段的降水过程,径流预报的预见期和准确率无法满足汛期优化调度的要求。为此,在分析柘溪水库流域的水文和气... 水库的优化调度运行需要依赖预报准确率高、预见期长的径流预报结果。现有的柘溪水库流域径流预报系统由于未考虑水库流域未来时段的降水过程,径流预报的预见期和准确率无法满足汛期优化调度的要求。为此,在分析柘溪水库流域的水文和气候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数值预报模式和水文模型的耦合预报框架,设计了基于数值预报模式的柘溪水库流域径流预报系统架构,阐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与逻辑结构。通过系统的应用,可为提高汛期洪水的利用率、减少弃水、提高发电和防洪效益提供重要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模式 径流预报 JAVAFX 系统集成 柘溪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结构可靠性理论的覆冰电网风险调度 被引量:6
19
作者 晏鸣宇 何宇斌 +3 位作者 姚伟 文劲宇 郭创新 陆佳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73-1879,共7页
冰雪灾害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降低覆冰期间电网的运行风险,研究覆冰线路的失效率建模与覆冰电网的调度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详细阐明应用静态结构可靠性理论进行覆冰线路时变失效率建模局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时... 冰雪灾害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降低覆冰期间电网的运行风险,研究覆冰线路的失效率建模与覆冰电网的调度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详细阐明应用静态结构可靠性理论进行覆冰线路时变失效率建模局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时变结构可靠性理论的覆冰线路时变失效率模型,并研究了基于N-k场景筛选的覆冰电网风险调度方法。以IEEE RTS-79系统为例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风险系数对调度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静态结构可靠性与时变可靠性理论计算的覆冰线路可靠度存在较大差别;传统N-1预想故障调度方法风险较大;所提覆冰电网风险调度方法可以通过变更风险系数的取值,有效实现经济与风险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电网 时变结构可靠性 N-k预想故障 风险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冰四分裂导线风洞试验与舞动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琼 王黎明 +2 位作者 卢明 陆佳政 梅红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08-1615,共8页
输电导线舞动是线路运行中常见的现象,其会导致输电线路发生电气和机械事故,为了降低导线舞动造成的危害,需要对空气动力学参数这一关键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利用风洞试验获得了新月形和D形两种典型覆冰导线的气动力参数;然后分析了风速... 输电导线舞动是线路运行中常见的现象,其会导致输电线路发生电气和机械事故,为了降低导线舞动造成的危害,需要对空气动力学参数这一关键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利用风洞试验获得了新月形和D形两种典型覆冰导线的气动力参数;然后分析了风速、覆冰厚度、导线型号、分裂间距和分裂数对导线气动力参数的影响;最后针对一条500 kV的分裂导线,利用风洞试验所获得的参数对其临界起舞风速和舞动情况进行计算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仿真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导线气动力系数随着风速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覆冰厚度的增加,新月形覆冰导线在20°攻角附近出现尖峰,D形导线的升力系数在100°~170°攻角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导线型号、分裂间距和分裂数均对空气动力学参数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中覆冰四分裂导线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舞动幅值预测及防舞技术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裂导线 风洞试验 典型覆冰 空气动力学参数 导线舞动 临界起舞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