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的思考 被引量:116
1
作者 王栋 陈传鹏 +2 位作者 颜佳 郭靓 来风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1,共6页
能源互联网的崛起正在迅速改变电力信息网络系统架构,电力信息网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安全挑战。以满足未来更高级别安全能力为出发点,秉承继承创新、自主可控、协同对抗、智能防护的原则,设计了一种适应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架构模型... 能源互联网的崛起正在迅速改变电力信息网络系统架构,电力信息网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安全挑战。以满足未来更高级别安全能力为出发点,秉承继承创新、自主可控、协同对抗、智能防护的原则,设计了一种适应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架构模型,并提出了架构的构建措施。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模型提出了全新的九大安全需求,融合管理、策略、技术与角色四个维度于一体,构建了涵盖研发、测试、运行三平台并以分级防护、事件感知、预警调度、应急响应、灾难恢复和攻防对抗六环节为主体的闭环技术体系,以实现对信息安全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管控。在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建设过程中,需要统一开展信息安全顶层设计,打造高水平信息安全专业队伍,融合构建新型信息安全技防体系,以强化对风险、威胁和脆弱性的智能预警和防范能力,从而全面建成新一代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升电力行业信息安全整体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安全 新一代安全 安全模型 安全架构 安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维 谢人超 +1 位作者 黄韬 刘人锋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66,共7页
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具有时延小、容量大、建设快、易于维护等优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将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应用于电力通信网中,实现电力应急通信。探讨了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的可行性组网方案,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该系统架构... 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具有时延小、容量大、建设快、易于维护等优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将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应用于电力通信网中,实现电力应急通信。探讨了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的可行性组网方案,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该系统架构与组网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对所提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同时,基于该系统架构,探讨了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后续开展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通信 区域空间通信 高空平台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理论与D-S证据理论改进的多元回归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陈毅波 郑玲 姚建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67,共6页
当前,中长期负荷预测大多采用多元回归算法,但在建模时对影响因子及历史年的选择缺乏良好的依据,很难在考虑更多影响因子及历史年数据与降低回归模型误差之间做出平衡。这使多元回归算法在实际负荷预测中的精准度很不稳定。将粗糙集理论... 当前,中长期负荷预测大多采用多元回归算法,但在建模时对影响因子及历史年的选择缺乏良好的依据,很难在考虑更多影响因子及历史年数据与降低回归模型误差之间做出平衡。这使多元回归算法在实际负荷预测中的精准度很不稳定。将粗糙集理论与D-S证据理论引入多元回归算法,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影响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分别以历史年和影响因子为对象进行聚类,以此建立多个多元回归模型。利用D-S证据理论对多个组合预测的权重分配方案进行权重融合,得出最终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法的组合预测模型。经算例验证,该模型能较好地平衡影响因子和历史年的选取,能有效提高多元回归算法在中长期负荷预测中的准确性,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负荷预测 多元回归 粗糙集方法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感知的重复数据删除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沪寅 周景才 +1 位作者 陈毅波 查文亮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81-2595,共15页
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发现:在云桌面场景下,数据拥有者之间的工作相关度越大,则该用户之间存在重复数据的概率越大.基于该实验结果,提出了用户感知的重复数据删除算法.该算法打破了数据空间局部性特征的限制,实现了以用户为单位的更粗粒... 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发现:在云桌面场景下,数据拥有者之间的工作相关度越大,则该用户之间存在重复数据的概率越大.基于该实验结果,提出了用户感知的重复数据删除算法.该算法打破了数据空间局部性特征的限制,实现了以用户为单位的更粗粒度的查重计算,可以在不影响重删率的前提下,减少5-10倍常驻内存指纹的数量,并可将每次查重计算的指纹检索范围控制在一个常数范围内,不随数据总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为数据总量增加而导致内存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该算法还能根据存储系统的负载情况自动调整重复指纹检索范围,在性能与重删率之间加以平衡,从而更好地满足主存储场景的需要.原型验证表明,该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云计算场景下海量数据的重复数据删除性能问题.与Open Dedup算法相比,当数据指纹总量超出内存可用空间时,该算法可以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减少200%以上的读磁盘操作,响应速度提升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数据删除 云计算 虚拟桌面云 I/O性能瓶颈 数据局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86的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库平台架构 被引量:17
5
作者 罗伟 饶冰 +3 位作者 蒋破荒 齐明 姚婷婷 姜亚彤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308,共6页
随着国内外信息安全问题愈渐凸显,信息系统设备国产化、信息运维自主化需求日益迫切。同时,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显著增加的用户量、业务量等致使系统性能出现瓶颈,性能优化工作亟不可待。在国内有很多成功案例都受制于第三方集... 随着国内外信息安全问题愈渐凸显,信息系统设备国产化、信息运维自主化需求日益迫切。同时,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显著增加的用户量、业务量等致使系统性能出现瓶颈,性能优化工作亟不可待。在国内有很多成功案例都受制于第三方集成公司,软件闭源、可控性低。由此提出了基于X86的分布式存储的架构平台优化方案。该方案采用分布式存储,在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及交换机采用多结点冗杂,还采用了主备库的双活高可用数据库系统,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实现了信息通信的深度自主运维。优化方法可行性分析的实验证明,新平台优化方案始终优于现有的相关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自主运维 分布式 多节点 主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库架构去IOE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11
6
作者 余琦 张迎平 +4 位作者 吴佼 冯晓文 孙跃进 孙文勇 姜亚彤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8-173,共6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信息安全问题的凸显,企业"去IOE"的意愿不断上升。考虑到实际情况,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对待"去IOE"有着不同的进程。自阿里巴巴正式提出"去IOE"的概念,并成功实践后,围绕"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信息安全问题的凸显,企业"去IOE"的意愿不断上升。考虑到实际情况,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对待"去IOE"有着不同的进程。自阿里巴巴正式提出"去IOE"的概念,并成功实践后,围绕"去IOE"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增多,以联想、阿里、华为为代表的国产企业在服务器、数据库、存储器领域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去IOE"提供了成熟的产品和服务,对比介绍不同领域"去IOE"的进程,针对"去IOE"的难点和应用进行分析,总结主流的解决方案,并结合大数据时代趋势,展望"去IOE"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IOE 信息安全 开源分布式架构 数据库架构 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占用率的体系结构脆弱因子在线计算方法
7
作者 潘送军 陈传鹏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9-785,共7页
随着CMOS工艺的不断进步,单个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快速增长,使得由高能粒子和α粒子辐射产生的软错误逐渐成为影响微处理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通过计算体系结构脆弱因子,量化分析软错误对微处理器中不同结构的影响,已成为指导微处理... 随着CMOS工艺的不断进步,单个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快速增长,使得由高能粒子和α粒子辐射产生的软错误逐渐成为影响微处理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通过计算体系结构脆弱因子,量化分析软错误对微处理器中不同结构的影响,已成为指导微处理器容错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方法。体系结构脆弱因子在线计算方法,利用体系结构脆弱因子随应用程序运行而变化的特点,指导动态选择容错技术,实现可靠性与性能之间的平衡。在对已有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占用率的体系结构脆弱因子在线计算方法,并在Sim-Alpha模拟器上进行验证。通过运行SPEC CPU2000基准测试程序,计算发射队列、重命名缓冲和存取队列的体系结构脆弱因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计算微处理器中不同结构的体系结构脆弱因子,与离线计算方法相比,发射队列、重排序缓存和存取队列三个体系结构脆弱因子的平均绝对误差仅为0.10、0.01和0.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处理器 可靠性 软错误 容错 体系结构脆弱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