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分析
被引量:
19
1
作者
郭天伟
罗日成
+3 位作者
潘茜雯
杨雅倩
邹明
潘俊文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3,共8页
为了有效研究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采用模拟电荷法进行电场计算、毕奥—萨瓦定律进行磁场计算、激发函数法及GE公式进行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计算,分析相序布置、导线类型、导线对地最低高度、天气情况对电磁环境的影响...
为了有效研究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采用模拟电荷法进行电场计算、毕奥—萨瓦定律进行磁场计算、激发函数法及GE公式进行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计算,分析相序布置、导线类型、导线对地最低高度、天气情况对电磁环境的影响。依据相应的电磁环境控制指标,提出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设计要求:相序布置应采用逆相序;输电线路通过邻近民房时下相导线最低点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9m,线路通过公众活动地区或跨越公路处时下相导线最低点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3m,线路跨越农田时下相导线弧垂最低点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0kV
同塔双回
电磁场强度
无线电干扰
可听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能式空气炮保护间隙快速熄弧装置
被引量:
6
2
作者
罗屹豪
杨廷方
+3 位作者
汪新秀
宋华伟
周西杰
刘云辉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78,共8页
保护间隙结构简单,但其空气间隙无法快速熄弧,使得线路的跳闸率上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在保护间隙旁加装一个空气炮的方法,通过喷射出高速气流,带走电弧的热量并拉细电弧,从而加快电弧的熄灭。该空气炮能在灭弧后自动充气,为下一次动...
保护间隙结构简单,但其空气间隙无法快速熄弧,使得线路的跳闸率上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在保护间隙旁加装一个空气炮的方法,通过喷射出高速气流,带走电弧的热量并拉细电弧,从而加快电弧的熄灭。该空气炮能在灭弧后自动充气,为下一次动作做准备。基于磁流体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理论,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该新型保护间隙模型以及电弧的仿真模型。经仿真计算,加装自能式空气炮的保护间隙能将电弧拉细到原来粗细程度的25%,更易熄灭。由于气流带走热量,使电弧的弧心温度仅为传统保护间隙的1/3,也使电弧更易熄灭。现场实验证明,加装自能式空气炮的保护间隙的电弧均能够在13.3 ms内被熄灭,远小于传统保护间隙熄弧时间,熄弧时间最多只有传统保护间隙的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间隙
自能式
磁流体力学
电弧仿真
空气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故障短路电流分布的纳米碳纤维材料接地特性
被引量:
4
3
作者
何智强
李欣
+2 位作者
俞乾
王丽蓉
王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59-2765,共7页
为分析非金属材料接地网的电气性能和热稳定性能,提出一种纳米碳纤维接地材料半径的等效方法及地网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建立纳米碳纤维接地网评估流程,然后从导体截面积选择与等效、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及其对接地参数计算的影响、地电位...
为分析非金属材料接地网的电气性能和热稳定性能,提出一种纳米碳纤维接地材料半径的等效方法及地网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建立纳米碳纤维接地网评估流程,然后从导体截面积选择与等效、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及其对接地参数计算的影响、地电位升高幅值、地电位分布这4个方面分析纳米碳纤维接地网的安全评估方法,并从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地电位升高幅值等角度对比分析纳米碳纤维接地材料与传统金属接地材料的散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纤维材料应用于变电站地网是可行的,并可为非金属材料大型接地网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分布
纳米碳纤维材料
热稳定
接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杨琪
郭婷婷
+3 位作者
李辉
陈坚平
夏增明
李金亮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4-180,共7页
带电作业是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检修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因此有必要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可行性进行分析。文中以110 kV、220/110 kV和500/22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并从带电作业典型作业位置危险率和作业人员体表场强2...
带电作业是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检修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因此有必要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可行性进行分析。文中以110 kV、220/110 kV和500/22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并从带电作业典型作业位置危险率和作业人员体表场强2个方面对带电作业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计算表明,110 kV、220/110 kV同塔四回线路直线塔导线侧带电作业危险率大于1×10-5;110 kV同塔四回线路耐张塔横担处危险率大于1×10-5,均不满足规程要求;而500/220 kV同塔四回线路各典型位置均小于1×10-5,满足规程要求。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得到:当作业人员不穿屏蔽服在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开展带电作业时,人体最大场强均出现在脚的位置,分别为1 080.3、1 482.2、2 138 kV/m,当选用屏蔽效率至少为37.15、39.90、42.67 d B的屏蔽服时即能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综上表明,当身穿合适的屏蔽服后,作业人员可安全地在500/220 kV同塔四回线路上开展带电作业,但在110 kV、220/110 kV同塔四回线路直线塔和110 kV同塔四回线路耐张塔上开展带电作业时,仍有较大的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四回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安全性评价
危险率
体表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高压线路引流板发热处置方法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琪
郭婷婷
+3 位作者
汪志刚
李辉
陈坚平
龙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3-48,共6页
带电作业是特高压输电线路最直接、最有效的检修手段,对保障特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意义。文中以带电处理特高压线路引流板温升异常为例,分别分析了"从横担上乘坐吊篮到达作业点"、"采用吊篮法从塔...
带电作业是特高压输电线路最直接、最有效的检修手段,对保障特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意义。文中以带电处理特高压线路引流板温升异常为例,分别分析了"从横担上乘坐吊篮到达作业点"、"采用吊篮法从塔身进入跳线"和"采用软梯法到达作业点"的可行性,最终确定作业方式为:从横担上登上软梯,沿地线滑出后,再沿软梯进入等电位。针对此种作业方式,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人在杆塔上","软梯滑行到绝缘子串中间位置"以及"人位于导线上"时的作业人员体表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整个进入等电位过程中,体表场强最大出现在处于导线上的作业人员头顶处,达到1 706 kV/m。当作业人员穿屏蔽效率为60 dB带电作业用屏蔽服,并配有屏蔽效率不小于20 dB的网状屏蔽面罩,即可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在采取上述方法和措施后,作业人员顺利完成了此次带电处理特高压线路温升异常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线路
引流板温升异常
作业方式
体表最大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线段特征描述子在金具视觉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华云
邓志祥
+3 位作者
蔡木良
秦轩
张婧茹
严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9-84,共6页
根据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在执行带电断、接引流线作业时的工作需求,提出一种利用线段描述子进行特征匹配的金具识别方法。方法选取金具轮廓线段组作为匹配特征,考虑尺度和旋转不变性,引入线段间夹角和补全长度之比两类特征构建描述子。...
根据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在执行带电断、接引流线作业时的工作需求,提出一种利用线段描述子进行特征匹配的金具识别方法。方法选取金具轮廓线段组作为匹配特征,考虑尺度和旋转不变性,引入线段间夹角和补全长度之比两类特征构建描述子。为提高识别效率,设计了角度、位置关系预筛选和距离聚类方法两种加速策略。最后,计算待匹配线段组与模板线段组的描述子误差,小于阈值则完成匹配,实现对目标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识别出目标金具,定位图中金具位置,对于目标在图像中的缩放、平移、旋转、细微变形及复杂背景干扰均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金具
特征匹配
描述子
加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分析
被引量:
19
1
作者
郭天伟
罗日成
潘茜雯
杨雅倩
邹明
潘俊文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国网
湖南
省
检修公司
国网
湖北省电力有限
公司
随州供电
公司
出处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3,共8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5C0031)
文摘
为了有效研究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采用模拟电荷法进行电场计算、毕奥—萨瓦定律进行磁场计算、激发函数法及GE公式进行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计算,分析相序布置、导线类型、导线对地最低高度、天气情况对电磁环境的影响。依据相应的电磁环境控制指标,提出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设计要求:相序布置应采用逆相序;输电线路通过邻近民房时下相导线最低点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9m,线路通过公众活动地区或跨越公路处时下相导线最低点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3m,线路跨越农田时下相导线弧垂最低点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0m。
关键词
750kV
同塔双回
电磁场强度
无线电干扰
可听噪声
Keywords
750 kV
double-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radio interference
audible noise
分类号
TM152 [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能式空气炮保护间隙快速熄弧装置
被引量:
6
2
作者
罗屹豪
杨廷方
汪新秀
宋华伟
周西杰
刘云辉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国网
湖南
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湖南检修公司
出处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7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7015)。
文摘
保护间隙结构简单,但其空气间隙无法快速熄弧,使得线路的跳闸率上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在保护间隙旁加装一个空气炮的方法,通过喷射出高速气流,带走电弧的热量并拉细电弧,从而加快电弧的熄灭。该空气炮能在灭弧后自动充气,为下一次动作做准备。基于磁流体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理论,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该新型保护间隙模型以及电弧的仿真模型。经仿真计算,加装自能式空气炮的保护间隙能将电弧拉细到原来粗细程度的25%,更易熄灭。由于气流带走热量,使电弧的弧心温度仅为传统保护间隙的1/3,也使电弧更易熄灭。现场实验证明,加装自能式空气炮的保护间隙的电弧均能够在13.3 ms内被熄灭,远小于传统保护间隙熄弧时间,熄弧时间最多只有传统保护间隙的31.8%。
关键词
保护间隙
自能式
磁流体力学
电弧仿真
空气炮
Keywords
protection clearance
self-charging type
magnetohydrodynamics
arc simulation
air cannons
分类号
TM863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故障短路电流分布的纳米碳纤维材料接地特性
被引量:
4
3
作者
何智强
李欣
俞乾
王丽蓉
王羽
机构
国网
湖南
省电力有限
公司
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
永州供电分
公司
国网湖南检修公司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59-276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7129)~~
文摘
为分析非金属材料接地网的电气性能和热稳定性能,提出一种纳米碳纤维接地材料半径的等效方法及地网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建立纳米碳纤维接地网评估流程,然后从导体截面积选择与等效、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及其对接地参数计算的影响、地电位升高幅值、地电位分布这4个方面分析纳米碳纤维接地网的安全评估方法,并从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地电位升高幅值等角度对比分析纳米碳纤维接地材料与传统金属接地材料的散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纤维材料应用于变电站地网是可行的,并可为非金属材料大型接地网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短路电流分布
纳米碳纤维材料
热稳定
接地特性
Keywords
short circuit current distribution
nano-carbon fiber grounding material
thermal stability
grounding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M85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杨琪
郭婷婷
李辉
陈坚平
夏增明
李金亮
机构
国网湖南检修公司
带电巡检与智能作业技术
国网
公司
实验室
智能带电作业技术及装备(机器人)
湖南
省重点实验室
国网
长沙供电
公司
出处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4-180,共7页
文摘
带电作业是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检修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因此有必要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可行性进行分析。文中以110 kV、220/110 kV和500/22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并从带电作业典型作业位置危险率和作业人员体表场强2个方面对带电作业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计算表明,110 kV、220/110 kV同塔四回线路直线塔导线侧带电作业危险率大于1×10-5;110 kV同塔四回线路耐张塔横担处危险率大于1×10-5,均不满足规程要求;而500/220 kV同塔四回线路各典型位置均小于1×10-5,满足规程要求。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得到:当作业人员不穿屏蔽服在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开展带电作业时,人体最大场强均出现在脚的位置,分别为1 080.3、1 482.2、2 138 kV/m,当选用屏蔽效率至少为37.15、39.90、42.67 d B的屏蔽服时即能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综上表明,当身穿合适的屏蔽服后,作业人员可安全地在500/220 kV同塔四回线路上开展带电作业,但在110 kV、220/110 kV同塔四回线路直线塔和110 kV同塔四回线路耐张塔上开展带电作业时,仍有较大的安全风险。
关键词
同塔四回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安全性评价
危险率
体表场强
Keywords
four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s on the same tower
live working
safety evaluation
risk rate
fieldstrength of the body
分类号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高压线路引流板发热处置方法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琪
郭婷婷
汪志刚
李辉
陈坚平
龙洋
机构
国网湖南检修公司
带电巡检与智能作业技术
国网
公司
实验室
智能带电作业技术及装备(机器人)
湖南
省重点实验室
国网
长沙供电
公司
出处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3-48,共6页
文摘
带电作业是特高压输电线路最直接、最有效的检修手段,对保障特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意义。文中以带电处理特高压线路引流板温升异常为例,分别分析了"从横担上乘坐吊篮到达作业点"、"采用吊篮法从塔身进入跳线"和"采用软梯法到达作业点"的可行性,最终确定作业方式为:从横担上登上软梯,沿地线滑出后,再沿软梯进入等电位。针对此种作业方式,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人在杆塔上","软梯滑行到绝缘子串中间位置"以及"人位于导线上"时的作业人员体表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整个进入等电位过程中,体表场强最大出现在处于导线上的作业人员头顶处,达到1 706 kV/m。当作业人员穿屏蔽效率为60 dB带电作业用屏蔽服,并配有屏蔽效率不小于20 dB的网状屏蔽面罩,即可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在采取上述方法和措施后,作业人员顺利完成了此次带电处理特高压线路温升异常的任务。
关键词
特高压线路
引流板温升异常
作业方式
体表最大场强
Keywords
UHV lines
abnormal temperature rise of drainage board
operation way
largest field intensity on body surface
分类号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线段特征描述子在金具视觉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华云
邓志祥
蔡木良
秦轩
张婧茹
严宇
机构
国网
江西省电力有限
公司
电力科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国网湖南检修公司
出处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9-84,共6页
基金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52182018000J,5216A018000A)。
文摘
根据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在执行带电断、接引流线作业时的工作需求,提出一种利用线段描述子进行特征匹配的金具识别方法。方法选取金具轮廓线段组作为匹配特征,考虑尺度和旋转不变性,引入线段间夹角和补全长度之比两类特征构建描述子。为提高识别效率,设计了角度、位置关系预筛选和距离聚类方法两种加速策略。最后,计算待匹配线段组与模板线段组的描述子误差,小于阈值则完成匹配,实现对目标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识别出目标金具,定位图中金具位置,对于目标在图像中的缩放、平移、旋转、细微变形及复杂背景干扰均有很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
电力金具
特征匹配
描述子
加速策略
Keywords
electric-power fitting
feature matching
descriptor
acceler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TP242.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分析
郭天伟
罗日成
潘茜雯
杨雅倩
邹明
潘俊文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能式空气炮保护间隙快速熄弧装置
罗屹豪
杨廷方
汪新秀
宋华伟
周西杰
刘云辉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考虑故障短路电流分布的纳米碳纤维材料接地特性
何智强
李欣
俞乾
王丽蓉
王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可行性分析
杨琪
郭婷婷
李辉
陈坚平
夏增明
李金亮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特高压线路引流板发热处置方法分析
杨琪
郭婷婷
汪志刚
李辉
陈坚平
龙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线段特征描述子在金具视觉识别中的应用
王华云
邓志祥
蔡木良
秦轩
张婧茹
严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