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在实处为人民 真情帮扶暖民心——记最美国网人第一书记陈骏
1
作者 孔祥海 王甘霖 +1 位作者 李安琪 马安琪 《农村电工》 2024年第10期26-26,共1页
2021年7月陈骏被选派到十堰市丹江口市蒿坪镇蒿坪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在3年时间里,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以务实争先作风和突出工作业绩,获评湖北省乡村振兴2021... 2021年7月陈骏被选派到十堰市丹江口市蒿坪镇蒿坪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在3年时间里,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以务实争先作风和突出工作业绩,获评湖北省乡村振兴2021—2023年度省派驻村期满考核优秀第一书记、湖北省“最美奋进帮扶干部”、国家电网公司“出彩国网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书记 乡村振兴 国家电网公司 陈骏 帮扶 驻村工作队 民心 丹江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经MMC-HVDC并网系统次/超同步振荡中交互作用的定量分析
2
作者 朱林 赵心悦 +2 位作者 钟丹婷 武志刚 管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129,共12页
为定量研究双馈风电场经MMC-HVDC并网系统控制回路间的交互作用对次/超同步振荡的影响,提出一种结合模态分析法和相对增益矩阵法的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双馈风电场经MMC-HVDC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并将其与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进行阶跃响... 为定量研究双馈风电场经MMC-HVDC并网系统控制回路间的交互作用对次/超同步振荡的影响,提出一种结合模态分析法和相对增益矩阵法的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双馈风电场经MMC-HVDC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并将其与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进行阶跃响应对比,验证了小信号模型的正确性;接着,采用模态分析法确定了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导次/超同步振荡模式,通过参与因子的计算得到了振荡模式的主要参与变量,为后续不同控制环节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分析奠定了基础;然后,引入相对增益矩阵证实交互作用的存在,量化并比较主导振荡模式主要变量所在的控制回路间交互作用的强弱,将后续研究定位于风电场的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回路和MMC-HVDC中的定V/f控制回路;最后,根据相对增益矩阵的数值随影响因素的变化,定量评价了系统并网的电气距离及控制器参数对控制回路间交互作用程度的影响,并通过时域仿真法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当电气距离增加或MMC-HVD侧的定V/f控制比例系数增大时,双馈风机侧的RSC控制回路与定V/f控制回路间的交互作用增大,系统的稳定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场 MMC-HVDC技术 次/超同步振荡 相对增益矩阵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频电流法的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 被引量:2
3
作者 成俊杰 吴琳 +3 位作者 李振华 蒋伟辉 徐艳春 张磊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8期131-136,共6页
目前对变压器绕组检测的方法大都是对绕组的变形类型和故障程度进行诊断,对绕组故障位置的定位效果不够理想。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扫频电流法对变压器绕组变形进行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在绕组的首端注入600 kHz~1 MHz频率范围的扫频信号... 目前对变压器绕组检测的方法大都是对绕组的变形类型和故障程度进行诊断,对绕组故障位置的定位效果不够理想。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扫频电流法对变压器绕组变形进行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在绕组的首端注入600 kHz~1 MHz频率范围的扫频信号源,对绕组运行时测得的首端和末端扫频电流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再利用计算得到的CDC值与电流偏移量对变压器绕组故障进行诊断。最后通过建立变压器的绕组等值仿真电路检验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不仅可以对绕组是否发生故障进行检测,还可以对绕组发生故障的类型、程度、变形进行判断。该方法对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绕组变形 扫频信号 电流偏差系数 电流偏移量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跨间隔电能计量系统的现场多维测试技术 被引量:26
4
作者 丁建顺 张炜 +3 位作者 周胜 任民 胡吕龙 汤汉松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0-187,共8页
为解决智能变电站电量计量不平衡问题,针对数字化跨间隔电能计量系统涉及环节较多、实验室测试存在盲区、现场检测手段匮乏等特点,提出一种用于变电站现场实施的跨间隔电能计量多维测试技术。分析数字化跨间隔计量异常的主要原因,提出... 为解决智能变电站电量计量不平衡问题,针对数字化跨间隔电能计量系统涉及环节较多、实验室测试存在盲区、现场检测手段匮乏等特点,提出一种用于变电站现场实施的跨间隔电能计量多维测试技术。分析数字化跨间隔计量异常的主要原因,提出基于无线传输的间隔化注入测试方法及其实现方案,对分布式终端同步、被动采样的精确触发及采样曲线拟合等关键技术进行描述。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测试方法在保持被测系统架构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跨间隔电能误差定位及相关性能检测,有助于提升数字化计量专业的现场调试检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数字化计量 跨间隔 现场测试 多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距离度模型和SVM的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唐轩 成俊杰 +2 位作者 吴琳 张磊 徐艳春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6,共10页
为了解决在使用频响法诊断绕组变形时依赖于人工经验判断误判率较高的问题,实现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精准诊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距离度模型和SVM的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方法。文中利用信号距离度模型,通过计算分频段互复距离度、互距离度、... 为了解决在使用频响法诊断绕组变形时依赖于人工经验判断误判率较高的问题,实现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精准诊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距离度模型和SVM的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方法。文中利用信号距离度模型,通过计算分频段互复距离度、互距离度、相关系数,将其作为特征量输入支持向量机进行故障分类。使用遗传算法(GA)对支持向量机进行参数优化。使用Pspice分别模拟了以5%为等级的57份样本和以3%为等级的90份样本,仿真发现,使用分频段互复距离度作为特征来进行绕组变形故障分类的准确率达到96.296 2%和97.222 2%,分类效果明显高于仅考虑幅值特性的互距离度和传统的相关系数。并通过实际变压器形变数据证明了其有效性,为变压器绕组故障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距离度模型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绕组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电池热管理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宋梦琼 彭宇 廖自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8-585,共8页
动力锂电池在快速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具有热积聚热失控的风险,要对电池进行热管理。本文首先建立了电池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对电池的温升特性进行研究,然后设计了基于复合相变材料(CPCM)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电池在高倍率放电... 动力锂电池在快速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具有热积聚热失控的风险,要对电池进行热管理。本文首先建立了电池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对电池的温升特性进行研究,然后设计了基于复合相变材料(CPCM)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电池在高倍率放电过程中进行控温管理,最后,比较了不同电池间距情况下,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电池温度和温差的控制效果。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单电池在3 C倍率放电过程中,电池最高温度为58.9℃,而当采用复合相变材料对电池冷却时,即使在35℃的环境温度下,也可以有效把电池最高温度控制在46.1℃,温差控制在3.6℃,从而能确保电池在适宜工作温度内安全运行,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电池安全性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固相率进行分析表明,固相率不为0时,可以有效控制电池温度和温差,而当热管理系统中的复合相变材料固相率为0时,电池组温度和温差均快速升高,因此通过对复合相变材料固相率指数进行分析,有助于复合相变材料的应用及热管理系统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锂电池 电化学 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创建“零碳村”示范标杆
7
作者 陈卫勇 范典 邹静 《农村电工》 2024年第2期6-7,共2页
自2015年起,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驻红畈村工作队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要求,立足驻点村资源禀赋等优势,用绿色能源赋能和美乡村建设,让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全省首个“零碳村”示范标杆。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乡村建设 有效衔接 绿色能源 资源禀赋 零碳 标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离开关电弧模型及对Rowgowski线圈电流互感器的传导干扰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振华 沈聚慧 +2 位作者 李振兴 童悦 吴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31-139,共9页
为了准确分析隔离开关开合容性小电流过程中电弧放电对110 kV罗氏(Rowgowski)线圈电流互感器的干扰情况,采用ATP-EMTP中的TACS元件建立了动态电弧模型。参考标准GB/T 1985—2014,建立隔离开关开合容性小电流试验电路,结合所建立的动态... 为了准确分析隔离开关开合容性小电流过程中电弧放电对110 kV罗氏(Rowgowski)线圈电流互感器的干扰情况,采用ATP-EMTP中的TACS元件建立了动态电弧模型。参考标准GB/T 1985—2014,建立隔离开关开合容性小电流试验电路,结合所建立的动态电弧模型,仿真得到隔离开关开合过程中,所产生电磁干扰的电流最大幅值为576 A。电压最大幅值标幺值为1.8 p.u.,暂态电流频率高达210 kHz。同时分析了电源侧对地杂散电容、接地电阻等因素对隔离开关电弧模型参数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实验线路,实测了隔离开关开合容性小电流过程中的暂态波形。通过对比实测与仿真产生的电弧放电电压、电流波形,发现两者暂态电流、电压变化过程相符,验证了所建电弧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模型 隔离开关操作 电子式互感器 传导干扰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gowski线圈电流互感器故障的早期诊断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中 李振华 +3 位作者 成俊杰 吴琳 李振兴 李红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Rogowski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R-ECT)因其动态范围宽、绝缘性能好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智能变电站主流的电流计量设备,对其长期运行后的准确度评估也显得尤为重要。针对R-ECT早期表现出测量数据异常的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自相关... Rogowski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R-ECT)因其动态范围宽、绝缘性能好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智能变电站主流的电流计量设备,对其长期运行后的准确度评估也显得尤为重要。针对R-ECT早期表现出测量数据异常的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自相关函数图和ADF单位根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的早期测量故障诊断方法。依据相位差不变原理和实测频率分布建立比对标准,通过相位差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实现R-ECT故障早期的测量误差诊断,为现场故障预警和调度决策提供参考,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gowski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故障诊断 相位差 平稳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R的变压器油浸纸电阻率分区间接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硕 朱琳 +3 位作者 杨帅 张晓星 阮江军 荣庆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0-1027,共8页
电阻率可以反映绝缘材料的劣化状态。针对油浸式变压器内部油浸纸等固体绝缘材料电阻率的间接检测,将材料划分为若干区域,并借助区域间电阻率的差异来近似表征材料不均匀劣化引起的电阻率不均匀分布。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各区域材料电... 电阻率可以反映绝缘材料的劣化状态。针对油浸式变压器内部油浸纸等固体绝缘材料电阻率的间接检测,将材料划分为若干区域,并借助区域间电阻率的差异来近似表征材料不均匀劣化引起的电阻率不均匀分布。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各区域材料电阻率与变压器绝缘电阻等整体参数间的数学关系,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变压器油浸纸电阻率分区间接检测方法。以材料类型划分检测区域,借助10kV配电变压器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其中0.5 mm纸板电阻率间接检测结果与相应试品电阻率实测值相差仅12.5%。该文提出的方法可实现油浸式变压器内部不同部位油浸纸等固体绝缘材料的电阻率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变压器的运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油浸纸 绝缘劣化 电阻率 支持向量回归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A-GPC水电机组预测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莺子 谌慧铭 +3 位作者 陈金保 曾荃 陈上 肖志怀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4-240,共7页
随着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大量馈入,电网结构日趋复杂。在此背景下,水电机组将根据需要经常处于变工况运行,运行环境变得恶劣,其传统的PID控制策略显然难以实现各种复杂工况下的最优控制。为此,将广义预测控制(GPC)应用于水电机组,并基于... 随着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大量馈入,电网结构日趋复杂。在此背景下,水电机组将根据需要经常处于变工况运行,运行环境变得恶劣,其传统的PID控制策略显然难以实现各种复杂工况下的最优控制。为此,将广义预测控制(GPC)应用于水电机组,并基于引力搜索算法(GSA)对其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了水电机组基于GSA-GPC的自适应预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PID控制器,设计的基于GSA-GPC的自适应预测控制器在不同工况下均有优异的调节性能,实现了水电机组多工况下最优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PID控制 广义预测控制 引力搜索算法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源侧干扰信号在换流变压器对称加压试验回路中的传播特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金硕 朱琳 +4 位作者 张晓星 张国治 王锦聪 杨帅 肖集雄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6,125,共9页
在进行换流变压器感应耐压及局部放电检测试验时,由于缺陷早期的局部放电信号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有必要了解干扰信号的传播特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文中以换流变压器在对称加压方式下的感应耐压试验回路为研... 在进行换流变压器感应耐压及局部放电检测试验时,由于缺陷早期的局部放电信号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有必要了解干扰信号的传播特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文中以换流变压器在对称加压方式下的感应耐压试验回路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相应的Simulink仿真模型,基于绕组分布电容中的容性电流分布,推导了仿真模型中换流变压器的等效集中电容参数与铭牌参数间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源侧干扰信号在试验回路中的传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变频电源的PWM载波频率对检测阻抗检测信号的谐波成分有较大影响,回路存在明显谐振点,谐振点频率与换流变压器绕组电感相关。文中的研究可为换流变压器感应耐压试验中干扰抑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对称加压 干扰信号 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热惯性的气流温度动态测量方法
13
作者 郑烨 邹静 +1 位作者 张瑜灿 王选择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7-129,133,共4页
针对热敏式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速度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热流测量的问题,在建立温度传热模型以及对模型参数实测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微分预测补偿的方法,提高温度测量的响应速度。应用交流调制激励的方法与电阻串联分压的方式实现热敏电阻... 针对热敏式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速度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热流测量的问题,在建立温度传热模型以及对模型参数实测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微分预测补偿的方法,提高温度测量的响应速度。应用交流调制激励的方法与电阻串联分压的方式实现热敏电阻的高精度测量,同时采用设定了适当的阻尼系数与固有频率的二阶低通数字滤波方法抑制随机误差的影响,并充分利用数字滤波的中间结果完成温度预测的计算。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热敏电阻测温的响应速度,能够完成气流温度的实时捕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热惯性 滤波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化并举全面提升配电网建设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被引量:2
14
作者 邹静 汪滢 刘翼 《农电管理》 2022年第1期40-41,共2页
为进一步提高配电网建设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前谋划、强化纵横协作,形成了“准备工作系统化、安全管理规范化、工艺质量标准化、检查考核常态化”工作机制。准备工作系统化做实地市公司网改办强化网改办统筹协调... 为进一步提高配电网建设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前谋划、强化纵横协作,形成了“准备工作系统化、安全管理规范化、工艺质量标准化、检查考核常态化”工作机制。准备工作系统化做实地市公司网改办强化网改办统筹协调、跟踪管控职能,加强初设、进度、施工队伍等工程全过程管理,划清职责界面,理顺管理流程,明确关键节点,分工负责、衔接有序、闭环可控的管理体系。健全网改工作机制,按照工程项目条块管理,形成网改工程安全质量纵横向联系网络,确保工作要求、标准落实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建设 安全质量管理 分工负责 施工队伍 检查考核 工作系统化 统筹协调 管理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大数据”快速实现低压台区精准反窃电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静 刘治坤 沈鸿 《农村电气化》 2020年第8期78-79,共2页
文章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分析用户用电信息数据,对低压台区进行精准反窃电甄别,大幅提高反窃电工作效率,提升企业营销管理水平。
关键词 反窃电 低压台区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计量资产监控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珍 邹静 王涛 《农电管理》 2022年第4期46-47,共2页
计量专业用了近十年的时间,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更新换代、创新研究,实现了计量电能表客户与电网的信息互联,计量器具是电力网中感知层和网络层中接入的规模量最大的设备。作为电网的终端设备,计量器具本身数量多,运行规模大,流转环节多,... 计量专业用了近十年的时间,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更新换代、创新研究,实现了计量电能表客户与电网的信息互联,计量器具是电力网中感知层和网络层中接入的规模量最大的设备。作为电网的终端设备,计量器具本身数量多,运行规模大,流转环节多,在进行资产管理中非常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计量器具关系电费结算,管理不到位影响结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器具 电能表 流转环节 动态计量 电力网 终端设备 计量专业 电费结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反窃电管理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静 刘治坤 汪滢 《农村电工》 2020年第6期6-6,10,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营销模式下,应用"大数据"分析,形成"在线锁定嫌疑对象,触发现场靶向检查"的精准反窃电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反窃电存在的"发现难、取证难、追补难"三难问题,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营销模式下,应用"大数据"分析,形成"在线锁定嫌疑对象,触发现场靶向检查"的精准反窃电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反窃电存在的"发现难、取证难、追补难"三难问题,实现反窃电从"盲目拉网式"排查向"精准智能化"侦查的开创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窃电 嫌疑对象 大数据 营销模式 拉网式 互联网 追补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三点”管控 确保配电网建设安全
18
作者 邹静 沈鸿 彭娟娟 《农电管理》 2020年第9期40-40,共1页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通过“立足根本点、破解疑难点、狠抓关键点”,妥善处理好安全与质量、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果的关系,形成了农网改造安全、质量、进度、效果齐头并进的良好工作格局。立足根本,落实属地责任网改施工作业现场点多线...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通过“立足根本点、破解疑难点、狠抓关键点”,妥善处理好安全与质量、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果的关系,形成了农网改造安全、质量、进度、效果齐头并进的良好工作格局。立足根本,落实属地责任网改施工作业现场点多线长面广,必须依靠作为代理业主和设备运维单位的供电所,才能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电力公司 农网改造 疑难点 施工现场 配电网建设 供电所 责任落实 安全与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三点”管控提升配电网工程设计质量
19
作者 邹静 刘翼 汪滢 《农村电工》 2021年第9期10-10,共1页
为适应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配电网,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网格规划为引领,通过“立足基本点、把握关键点、稳固支撑点”,逐步理顺健全设计组织体系,强化设计审查和质量评价闭环管控,切实提升配电网建设改造... 为适应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配电网,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网格规划为引领,通过“立足基本点、把握关键点、稳固支撑点”,逐步理顺健全设计组织体系,强化设计审查和质量评价闭环管控,切实提升配电网建设改造设计质量精益化管理水平,为实现配电网建设精准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建设 精益化管理 工程设计质量 闭环管控 强化设计 质量评价 支撑点 精准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