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感温度对夏季气象负荷率变化的影响研究--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尹炤寅 范进进 +2 位作者 陈幼姣 李大文 张立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0-627,共8页
本文以黄石市2007-2013年逐日电力负荷为研究对象,利用同期气象资料计算体感温度数据及舒适度等级,并以此对电力负荷进行分解,进而讨论体感温度对夏季气象负荷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体感温度及舒适度等级可对电力负荷进行更精... 本文以黄石市2007-2013年逐日电力负荷为研究对象,利用同期气象资料计算体感温度数据及舒适度等级,并以此对电力负荷进行分解,进而讨论体感温度对夏季气象负荷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体感温度及舒适度等级可对电力负荷进行更精细的分解,且体感温度同气象负荷率具有最高关联度;(2)研究时段内黄石市逐日最大电力负荷总体呈线性增长,但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电力负荷呈下降趋势;(3)2010年之前,工作日的气象负荷率高于节假日,但自2011年起,该现象出现反转,且差值逐渐增大;(4)研究时段内,体感温度高于22.9℃(工作日)或21.5℃(节假日)时,即会产生敏感负荷,而体感温度升高1℃最多可引起6%的气象负荷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温度 敏感负荷 1℃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确定型评价指标的电力系统调度灵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白帆 陈红坤 +3 位作者 陈磊 石晶 吴雅仪 徐坤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2-60,共9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由于其不确定性等特点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更加快速稳定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需要多种灵活性资源的共同参与。为此,基于调度层面提出一种系统整体灵活性指标(Overall System Flexibility, OSF)。首...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由于其不确定性等特点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更加快速稳定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需要多种灵活性资源的共同参与。为此,基于调度层面提出一种系统整体灵活性指标(Overall System Flexibility, OSF)。首先分析系统净负荷、机组、储能和联络线的灵活性特点并建立灵活性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能力要素的确定型指标,该指标能够将各部分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描述系统的灵活性。然后建立了考虑区域互联的电力系统调度模型并对指标进行计算。算例基于三区域IEEE RTS96系统,选取其中10个机组数据,从储能、联络线、备用容量等方面进行验证。计算出系统灵活性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系统的整体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层面 系统整体灵活性 确定型指标 储能 区域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电缆过电压仿真计算和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蔡炜 邓慰 +3 位作者 柯睿 何金海 秦澔澔 程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53-3759,共7页
在海底电缆运行中确保电缆安全是第1要务。为了更好地分析海底电缆过电压,依托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在PSCAD仿真软件中搭建了两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MMC-HVDC)仿真模型,采用统计法对定海—岱山直流电缆操作过电压... 在海底电缆运行中确保电缆安全是第1要务。为了更好地分析海底电缆过电压,依托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在PSCAD仿真软件中搭建了两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MMC-HVDC)仿真模型,采用统计法对定海—岱山直流电缆操作过电压进行了仿真计算,确定了其最大过电压。针对MMC-HVDC输电工程的特点,分析了闭锁延时时间、直流电缆长度和中性点接地电阻对直流电缆过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闭锁延时时间<2 ms可以有效降低电缆过电压,电缆长度与铅套-铠装、铠装-地之间的过电压呈正相关性,中性点接地电阻对电缆过电压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 海底电缆 过电压 单极接地故障 闭锁延时时间 电缆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 kV电阻接地系统零序方向电流保护的整定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念 吕艳萍 +2 位作者 周凯 李俊 刘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1-96,共6页
中性点经合适阻值的电阻接地,能有效抑制单相接地故障造成的负荷侧电压暂降,明显提高供电质量。但中性点电阻的接入改变了系统的零序阻抗,导致零序电流、电压的大小和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有很大的不同。通过... 中性点经合适阻值的电阻接地,能有效抑制单相接地故障造成的负荷侧电压暂降,明显提高供电质量。但中性点电阻的接入改变了系统的零序阻抗,导致零序电流、电压的大小和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对其零序电流电压特点的分析,推导出110 k V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修正了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零序方向元件的动作条件。据此对一个改造的110 k V系统进行了整定计算,并通过现场试验和试运行证明了其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 接地故障 零序电流保护 零序方向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电阻接地系统电气设备适应性研究及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慎杰 吕艳萍 +3 位作者 刘飞 曾国 李俊 邵金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3-198 207,207,共7页
110kV配电网采用中性点经合适的电阻值接地后,能够消除单相接地故障时负荷侧电压出现的暂降/暂升,但同时也会引起系统中性点和非故障相对地电压的升高。因此,原工作于直接接地系统的部分110kV电气设备不能直接用于110kV中性点经电阻接... 110kV配电网采用中性点经合适的电阻值接地后,能够消除单相接地故障时负荷侧电压出现的暂降/暂升,但同时也会引起系统中性点和非故障相对地电压的升高。因此,原工作于直接接地系统的部分110kV电气设备不能直接用于110kV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中。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字仿真的方法,对国产110kV电气设备用于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设备的选型建议,并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国内110kV配电网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电气设备 适应性 现场试验 电能质量 电压暂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时间尺度调度周期的储能最优容量配置 被引量:8
6
作者 吴雅仪 陈红坤 +2 位作者 徐坤领 姜欣 林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113,共8页
储能系统可以通过缓冲净负荷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含风电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为了考虑小时内系统爬坡需求,提出小时级和小时内的双时间尺度调度周期储能最优容量配置模型。在小时级时间尺度,该模型确定的储能容量能保证系统电量的供... 储能系统可以通过缓冲净负荷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含风电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为了考虑小时内系统爬坡需求,提出小时级和小时内的双时间尺度调度周期储能最优容量配置模型。在小时级时间尺度,该模型确定的储能容量能保证系统电量的供需平衡。在小时内时段,该模型确定的储能容量和功率能确保系统有足够的爬坡能力满足小时内的负荷跟随并且响应短期净负荷波动。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风电接入系统的可靠性,并为风电场储能容量配置与现有电网调度运行方式衔接提供参考。最后采用实际风电场数据,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时间尺度 储能容量 爬坡能力 负荷跟随 短期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介质HFO-1234ze(E)的分解路径及其化学反应速率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柯锟 田双双 +2 位作者 张晓星 许正望 王宇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553-3563,共11页
近年来,HFO-1234ze(E)被电力行业研究者们视为一种具有较大潜力应用于中低压电气设备中的新型环保气体,但是对该分子的分解过程及化学反应速率还缺乏研究。该文首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HFO-1234ze(E)的基本性质、气体分子断键... 近年来,HFO-1234ze(E)被电力行业研究者们视为一种具有较大潜力应用于中低压电气设备中的新型环保气体,但是对该分子的分解过程及化学反应速率还缺乏研究。该文首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HFO-1234ze(E)的基本性质、气体分子断键和成键的规律、反应的焓值变化和化学反应速率,推断出可能的分解及其复合路径,并对分解产物的频率特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工频击穿放电试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分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HFO-1234ze(E)分子的初步解离途径主要为C=C双键、C-H以及C-F单键;自由基F产生的路径较多,且相应的焓值变化较低,在分解过程中占主导地位;通过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发现C-H键反应较为容易发生,验证了C-H键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且反应中存在大量自由基H;对分解产物的频率特性分析发现,除顺式C_(3)H_(2)F_(4)以外均具有稳定的结构,同时试验分解产生的CF_(4)、C_(2)F_(6)和C_(3)F_(6)等产物,与仿真结果基本相一致,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O-1234ze(E) 环保气体 密度泛函理论 分解路径 化学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路故障下直流固态断路器缓冲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18
8
作者 冯锟 杨婳 +1 位作者 陈超 熊晓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7-102,共6页
在低压直流微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直流固态断路器(Solid-state circuit breaker,SSCB)可以快速有效地将故障区域隔离,然而它自身的安全可靠性依赖于缓冲电路。由于SSCB上的缓冲电路的侧重点是过电压抑制能力和故障能量的快速吸收,而不... 在低压直流微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直流固态断路器(Solid-state circuit breaker,SSCB)可以快速有效地将故障区域隔离,然而它自身的安全可靠性依赖于缓冲电路。由于SSCB上的缓冲电路的侧重点是过电压抑制能力和故障能量的快速吸收,而不是减少缓冲电路的损耗,所以不能直接使用适用于变换器器件的传统缓冲电路设计方法。因此,提出一种拥有过电压抑制能力的SSCB缓冲电路的设计方法。针对放电阻止型RCD缓冲电路进行保护动作后缓冲机理分析,选定三种性能指标并给出详细的参数设计步骤,然后选定工况计算出合适的缓冲参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放电阻止型缓冲电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故障 直流固态断路器 放电阻止型RCD 缓冲电路 过电压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