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防护是带电作业安全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文中分析了500 k V紧凑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作业人员体表场强仿真模型,计算了典型工况下不同作业点人员的体表场强分布,同时分析了塔型和线路运...电场防护是带电作业安全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文中分析了500 k V紧凑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作业人员体表场强仿真模型,计算了典型工况下不同作业点人员的体表场强分布,同时分析了塔型和线路运行方式对人员体表场强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同一运行方式下,地电位作业时,直线塔作业人员的头部和脚部场强较耐张塔高出约4倍;等电位作业时,耐张塔作业人员的头部场强较直线塔高243.2 k V/m,手部较之高出1.9倍。同一塔型作业时,相同工况下两回运行相比于一回运行对等电位作业影响较大;地电位仅中间横担处人员体表场强受运行方式影响明显。通过屏蔽效率的计算,校核了不同工况以及不同作业点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研究结果可以为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展开更多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电位转移过程会出现明显间歇性电弧放电(电位转移电弧)现象,电弧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影响周围智能设备的正常稳定工作,因此,研究电位转移电弧的电磁辐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000 k V交流输电线路耐...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电位转移过程会出现明显间歇性电弧放电(电位转移电弧)现象,电弧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影响周围智能设备的正常稳定工作,因此,研究电位转移电弧的电磁辐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000 k V交流输电线路耐张塔带电作业电位转移电流实测波形,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对其进行频谱分析,获得了电位转移电流的频带分布,根据天线理论建立了带电作业电位转移电弧电磁辐射特性仿真模型,对转移电弧的辐射电磁场进行了计算,获得了转移电弧的辐射电磁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电位转移电弧电流呈高频振荡,其峰值可达1000 A左右,主要频率分布为13~20 MHz;转移电弧产生的辐射电场强度峰值远大于磁场强度,两者均随距离的增大快速衰减,且在金属导体附近分布较为集中;当频率为16.5MHz时,杆塔附近的电场和磁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1.5 k V/m和1.9 A/m左右。展开更多
文摘电场防护是带电作业安全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文中分析了500 k V紧凑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作业人员体表场强仿真模型,计算了典型工况下不同作业点人员的体表场强分布,同时分析了塔型和线路运行方式对人员体表场强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同一运行方式下,地电位作业时,直线塔作业人员的头部和脚部场强较耐张塔高出约4倍;等电位作业时,耐张塔作业人员的头部场强较直线塔高243.2 k V/m,手部较之高出1.9倍。同一塔型作业时,相同工况下两回运行相比于一回运行对等电位作业影响较大;地电位仅中间横担处人员体表场强受运行方式影响明显。通过屏蔽效率的计算,校核了不同工况以及不同作业点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研究结果可以为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文摘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电位转移过程会出现明显间歇性电弧放电(电位转移电弧)现象,电弧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影响周围智能设备的正常稳定工作,因此,研究电位转移电弧的电磁辐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000 k V交流输电线路耐张塔带电作业电位转移电流实测波形,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对其进行频谱分析,获得了电位转移电流的频带分布,根据天线理论建立了带电作业电位转移电弧电磁辐射特性仿真模型,对转移电弧的辐射电磁场进行了计算,获得了转移电弧的辐射电磁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电位转移电弧电流呈高频振荡,其峰值可达1000 A左右,主要频率分布为13~20 MHz;转移电弧产生的辐射电场强度峰值远大于磁场强度,两者均随距离的增大快速衰减,且在金属导体附近分布较为集中;当频率为16.5MHz时,杆塔附近的电场和磁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1.5 k V/m和1.9 A/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