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含风电电力系统强迫振荡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徐琪 徐箭 +2 位作者 施微 王豹 雷若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817-4827,5105,共11页
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由于风剪切和塔影效应引起的风电功率3p频率周期性波动,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发生强迫振荡,严重威胁系统的稳定运行。风电接入点的不同,会使系统发生强迫振荡时的频率响应不一样。为分析不同观测节点的频率响应与... 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由于风剪切和塔影效应引起的风电功率3p频率周期性波动,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发生强迫振荡,严重威胁系统的稳定运行。风电接入点的不同,会使系统发生强迫振荡时的频率响应不一样。为分析不同观测节点的频率响应与功率扰动接入位置的关系,建立考虑发电机、原动机及其调速器和负荷特性以及网络结构的含风电电力系统小扰动复频域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求解系统传递函数矩阵的左、右奇异向量,并以此来分析强迫振荡分量在节点间的分布情况和功率扰动接入位置对系统发生强迫振荡时节点稳态频率响应的影响程度。通过与复模态方法的对比,验证了奇异值分解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将奇异值分解的结果应用于IEEE 10机39节点系统,分析风电3p频率波动对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表明了合理选择风电接入点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强迫振荡 奇异值分解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自适应控制船-港能量交互系统研究
2
作者 向昆 范李平 +2 位作者 余本领 李浩 马辉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5,共10页
针对大规模多样化场景船-港能量无序交互引起的港口微电网运行压力增加,建设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式自适应控制的能量交互策略。首先,在船-港直流微电网系统中,采用分散式下垂控制将电动船舶并联接入船-港微电网直流母线,实现... 针对大规模多样化场景船-港能量无序交互引起的港口微电网运行压力增加,建设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式自适应控制的能量交互策略。首先,在船-港直流微电网系统中,采用分散式下垂控制将电动船舶并联接入船-港微电网直流母线,实现船舶即插即用,降低系统通信依赖。然后,船载微电网(shipboard microgrid,SMG)基于多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船-港之间能量灵活调度,保证电网运行稳定性,达到船-港能量交互与系统动态均衡。其次,通过小信号分析验证系统在多模式自适应控制策略下的运行稳定性。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模型,以4艘电动船舶组成船-港系统进行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有效缓解陆上岸电设备负荷压力,降低港口能量传输成本,并实现不同船舶之间能量交互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港能量交互 分散式下垂控制 多模式自适应 船载微电网 小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条形卷积和Transformer的风机叶片裂纹检测研究
3
作者 黄启昀 李黄强 +2 位作者 舒征宇 李欣 付军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3-128,共6页
针对风机叶片早期出现的浅色、细小裂纹难以识别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条形卷积和Transformer的风机叶片裂纹检测方法。首先基于不同方向条形卷积构建多方向裂纹特征增强模块,在不同尺度下增强网络对裂纹特征的提取能力;其次,在Transformer... 针对风机叶片早期出现的浅色、细小裂纹难以识别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条形卷积和Transformer的风机叶片裂纹检测方法。首先基于不同方向条形卷积构建多方向裂纹特征增强模块,在不同尺度下增强网络对裂纹特征的提取能力;其次,在Transformer中引入非线性无激活网络,以降低Transformer在利用高分辨率图像进行检测任务时的计算复杂度;最后结合Transformer与条形卷积的优势,构建一种四级对称编码-解码器网络,完成叶片裂纹缺陷检测任务。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自制数据集上的mPA值和mIoU值分别达到86.87%和79.54%,且网络的训练速率达到13.24幅/s,说明风机叶片裂纹检测方法在检测性能与检测速率上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裂纹检测 多尺度特征 条形卷积 TRANSFORMER 编码-解码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AGC的含风电电力系统频域建模及参数分析
4
作者 徐琪 徐箭 +1 位作者 施微 王豹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20,共7页
风电功率激励下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不仅与风电接入量有关,还受风电接入位置、AGC控制单元和系统参数等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影响频率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建立了一种考虑发电机、调速器、调频器和负荷特性以及系统网络结构的含风电电力... 风电功率激励下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不仅与风电接入量有关,还受风电接入位置、AGC控制单元和系统参数等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影响频率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建立了一种考虑发电机、调速器、调频器和负荷特性以及系统网络结构的含风电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的频域分析模型,并推导了计及AGC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的传递函数。在IEEE 10机39节点系统上,利用传递函数的幅频特性曲线,分析了风电接入点、AGC控制单元和系统参数变化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最后,利用本文提出的模型,结合实测风电功率数据仿真分析了AGC对系统频率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偏差 风电功率 频域模型 自动发电控制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磁性元件的电磁场仿真实验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彬 万妮娜 +2 位作者 梁旭 陈健 唐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6,67,共9页
高频变压器为功率变换器的核心磁性元件,利用仿真软件对高频变压器进行电磁场仿真分析,可以节省设计时间、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在对电磁场和温度场的控制方程、边界条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高频变压器电磁场—温度场耦合计算流... 高频变压器为功率变换器的核心磁性元件,利用仿真软件对高频变压器进行电磁场仿真分析,可以节省设计时间、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在对电磁场和温度场的控制方程、边界条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高频变压器电磁场—温度场耦合计算流程。利用Infolytica的MagNet和ThermNet仿真软件,对一台5 k Hz/15 kW纳米晶合金磁芯三相五柱式高频变压器的漏磁场、磁芯损耗、绕组损耗和温度场进行有限元法计算,开展空载和短路实验研究,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漏磁场 磁芯损耗 温度场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单极运行下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分布规律仿真分析 被引量:41
6
作者 全江涛 谢志成 +3 位作者 陈科基 徐菁 相艳会 林湘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7-793,共7页
为揭示直流系统运行方式与变压器直流偏磁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宜昌电网的实际参数和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平台,采用交流系统网络化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包含宜昌电网两条500 k V直流输电线路以及接地极临近区域220 k V交流变压器的... 为揭示直流系统运行方式与变压器直流偏磁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宜昌电网的实际参数和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平台,采用交流系统网络化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包含宜昌电网两条500 k V直流输电线路以及接地极临近区域220 k V交流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电流分布仿真模型。对给定工况下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并与现场实测的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还分别对单接地极场景以及双接地极场景时各个特征变电站主变中性点直流电流分布情况进行仿真,揭示了变压器中性点电位差是决定其直流电流分布特征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的误差在10%以下,具备复现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的能力。分析结果能够为从系统运行角度抑制直流偏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单极运行 直流偏磁 中性点直流电流 网络化建模 电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 XLPE电缆GIS内锥插拔式快速中间接头的设计 被引量:16
7
作者 樊友平 武利会 +2 位作者 康李一 别睿 陈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495,共11页
故障快速修复目前高压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迫切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为缩短电缆故障时的抢修时间以及节约硬件成本,将电缆终端气体绝缘开关(GIS)技术创新化地运用到电缆中间接头上,开发出了一种用于1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或电缆接头在发... 故障快速修复目前高压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迫切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为缩短电缆故障时的抢修时间以及节约硬件成本,将电缆终端气体绝缘开关(GIS)技术创新化地运用到电缆中间接头上,开发出了一种用于1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或电缆接头在发生主绝缘故障后临时连接用的GIS内锥插拔式快速接头。利用有限元分析对接头的应力锥、高压屏蔽电极、附件材料电性参数的配合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出了最优配合,完成了接头样机的研制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应力锥的轴向长度及端部半径最优值分别为135 mm和25 mm;应力锥与半导体屏蔽层的介电系数比值以及应力锥与主绝缘的电导率比值越小越好;高压屏蔽电极的倒角半径及电极长度最优值分别为10 mm及40 mm。使用设计的接头,可在4 h内完成电缆附件的安装。该接头可以实现异径电缆对接,通用性强,主体部分可以重复使用,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 应力锥 高压屏蔽电极 GIS 快速抢修 中间接头附件 电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500kV同塔混压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选型 被引量:8
8
作者 杜志叶 李凌燕 +3 位作者 陈媛 李健 阮江军 黄国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05-2611,共7页
目前尚无关于±800 k V与±500 k V同塔混压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的可参考研究成果。为此,从电磁环境要求出发,采用电力线法、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和美国邦维尔电力局(BPA)经验公式法等国际公认且广泛使用的计... 目前尚无关于±800 k V与±500 k V同塔混压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的可参考研究成果。为此,从电磁环境要求出发,采用电力线法、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和美国邦维尔电力局(BPA)经验公式法等国际公认且广泛使用的计算方法,研究了4种导线布置方式下不同导线型号组合的电磁环境指标(包括导线表面电场强度、电晕损耗、地面合成电场强度和离子流密度分布、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等)。研究结果表明可听噪声是不同海拔高度下导线选型的主要控制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500 k V导线在下层的导线布置方式,基于该导线布置方式推荐海拔高度为0 m时±800 k V与±500 k V导线分别采用6×LGJ-630/45和4×LGJ-720/50型号,而海拔高度超过1 000 m时同极异侧布置方式下的±800 k V导线截面积需增大至6×720/50型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输电线路 同塔混压 导线选型 电磁环境 合成电场 可听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阻取样法测量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传感器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童歆 全江涛 +2 位作者 徐菁 夏天 王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9-174,共6页
基于电阻取样法设计了用于测量中性点直流的直流传感器。基于电阻取样法的测量原理和双积分型A/D转换器调理电路工作原理,实现了变压器不停电安装中性点电流在线监测装置。设计的直流传感器输出特性与温度基本呈线性关系,便于在线对传... 基于电阻取样法设计了用于测量中性点直流的直流传感器。基于电阻取样法的测量原理和双积分型A/D转换器调理电路工作原理,实现了变压器不停电安装中性点电流在线监测装置。设计的直流传感器输出特性与温度基本呈线性关系,便于在线对传感器进行校正。当测量电流大于10 A时,其测量误差为2%;当测量电流小于10 A时,其测量误差小于0.2 A。设计的直流传感器成功运用于现场测量,监测数据表明其运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中性点电流 直流偏磁 在线监测 双积分A/D转换器 测量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Boost集成学习的窃电检测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游文霞 申坤 +3 位作者 杨楠 李清清 吴永华 李黄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51-159,共9页
针对传统窃电检测中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AdaBoost集成学习的窃电检测算法。首先利用训练集对决策树、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k最近邻四种方法进行训练对比,提出决策树作为AdaBoost集成学习算法的弱学习器。其次... 针对传统窃电检测中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AdaBoost集成学习的窃电检测算法。首先利用训练集对决策树、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k最近邻四种方法进行训练对比,提出决策树作为AdaBoost集成学习算法的弱学习器。其次通过绘制不同学习率下的分类错误率曲线,确定AdaBoost集成学习算法的学习率和弱学习器个数。最后利用爱尔兰智能电表数据集中的居民用电数据对所提算法进行测试评估,将AdaBoost集成学习算法与决策树、k最近邻、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各类单一强学习算法对比。结果表明基于AdaBoost集成学习的窃电检测算法在准确率、命中率、误检率等检测指标中最优,灵敏性分析验证了基于AdaBoost集成学习的窃电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BOOST 窃电检测 集成学习 决策树 爱尔兰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条件下天然气机组调峰空间估算 被引量:31
11
作者 胡殿刚 潘正婕 +1 位作者 徐昊亮 靳攀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3,共7页
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系统中的占比逐步增大,对电力系统调峰提出了新的挑战。系统调峰容量的不足将严重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鉴于天然气机组良好的调峰优势,主张燃机适合作为电网主要的调峰... 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系统中的占比逐步增大,对电力系统调峰提出了新的挑战。系统调峰容量的不足将严重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鉴于天然气机组良好的调峰优势,主张燃机适合作为电网主要的调峰电源之一。建立燃气机组调峰空间估算模型,考虑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和负荷的随机性对电力系统调峰需求的影响,引入条件风险价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CVa R)理论对电力系统调峰容量的不确定性进行较好的风险控制。最后计及其他各类电源调峰能力,实现系统调峰容量的合理配置。通过对中国某地区系统实际情况进行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求出一定置信水平和调峰裕度下的燃气机组调峰空间,为电源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调峰需求 天然气机组 调峰空间估算 条件风险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准气象数据的地区电网短期负荷智能预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丹 张远航 +2 位作者 李黄强 童华敏 王凌云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8-133,共6页
基于分时分区精细化气象数据,研发地区电网短期负荷智能预测系统,实现功率曲线的日前精确预测。该系统的特点在于将网供负荷分解为多种功率分量的叠加,并针对各功率分量特点和影响因素,提供多种特征选择模式、预测方法以及历史参照日,... 基于分时分区精细化气象数据,研发地区电网短期负荷智能预测系统,实现功率曲线的日前精确预测。该系统的特点在于将网供负荷分解为多种功率分量的叠加,并针对各功率分量特点和影响因素,提供多种特征选择模式、预测方法以及历史参照日,以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气象数据 新能源功率预测 预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的综合技术寿命及其大修技改决策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长征 彭永康 +1 位作者 邱立 邓海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84-88,共5页
由于变压器运行环境复杂,现有检修体系整体考虑不足,导致部分变压器投运不久便被更换,而状态较差的仍在运行,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为此,本文提出了变压器综合技术寿命评价方法,量化变压器对技改或大修的需求.变压器的综合技... 由于变压器运行环境复杂,现有检修体系整体考虑不足,导致部分变压器投运不久便被更换,而状态较差的仍在运行,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为此,本文提出了变压器综合技术寿命评价方法,量化变压器对技改或大修的需求.变压器的综合技术寿命由3个分寿命构成,分别为自然寿命、评价损失寿命、累积损耗寿命,本文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和专家经验选取各分寿命的状态量,设置权重,据此进行寿命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给出针对变压器的大修技改决策原则.以某地区110kV电力变压器的综合技术寿命评价为例,通过与以往大修技改方案的对比分析,发现本文提出的方案与其总体一致,并对少数个体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技术寿命评价结果能量化变压器的健康状态,检修人员可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的大修技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大修技改 综合技术寿命 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并网系统的暂态稳定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智李 张鑫蕊 +1 位作者 邓烨 何博雅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47-50,共4页
风电是间歇性电源且常和电力电子装置一起接入电力系统.因此,风电场的接入有可能影响原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电能质量.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和风电场规模的增大,风能的随机性、间歇性和不可调度性的缺点使其并网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 风电是间歇性电源且常和电力电子装置一起接入电力系统.因此,风电场的接入有可能影响原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电能质量.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和风电场规模的增大,风能的随机性、间歇性和不可调度性的缺点使其并网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风电功率的注入将改变当地电网的潮流分布,引起局部电网的节点电压产生波动,而且大规模风电的接入会对系统的功角暂态稳定性产生影响.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将定风速风电机组接入三机九节点的经典模型,仿真分析风电并网后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风电机 暂态稳定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距离高压传输DC/DC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红 王归新 胡午洋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49,56,共7页
在中长距离直流电力传输过程中,采用性能良好的直流变换器可以避免传输线上谐波的影响,降低线路功率损耗。在电力电子领域高压直流传输技术中,需满足的要求有:脐带电缆要求较细、变换器要求体积小、重量轻等等,所以将半桥三电平直流变... 在中长距离直流电力传输过程中,采用性能良好的直流变换器可以避免传输线上谐波的影响,降低线路功率损耗。在电力电子领域高压直流传输技术中,需满足的要求有:脐带电缆要求较细、变换器要求体积小、重量轻等等,所以将半桥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应用于电力电子中高压传输中,并且对开关器件中的高频化软开关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传统半桥三电平电路中出现的占空比丢失以及实现开关器件的零电压开关(ZVS)的条件,在采用移相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在电路拓扑中加入了隔离电容,采用倍流整流电路,并将其应用于中高压传输中,对传统与改进的DC/DC变换器分别进行了Matlab/Simulink仿真对比,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改进型的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 高压 DC/DC变换器 高频 零电压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发电机组多回路鲁棒调速控制研究
16
作者 李文武 余跃 +3 位作者 徐康 石强 吴永华 童华敏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90,共6页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调速系统模型中参数不确定的控制问题,提出水轮发电机组多回路鲁棒调速控制策略.首先考虑多种因素建立水轮发电机组调速系统单回路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包含伺服系统的第一控制回路、包含水轮机的第二控制回路和...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调速系统模型中参数不确定的控制问题,提出水轮发电机组多回路鲁棒调速控制策略.首先考虑多种因素建立水轮发电机组调速系统单回路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包含伺服系统的第一控制回路、包含水轮机的第二控制回路和包含发电机的第三控制回路,3个回路互相嵌套,由此构建水轮发电机组多回路鲁棒调速控制系统框架;最后通过实例利用鲁棒控制理论中的混合灵敏度和μ综合两类方法分别设计此3个回路.仿真结果表明,在负荷突然增加或减少时,多回路鲁棒调速控制系统在上升时间、调整时间等多个时域指标上均优于传统PID控制单回路系统和双回路鲁棒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速系统 水轮发电机组 多回路鲁棒控制 混合灵敏度 Μ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变压器漏感参数对绕组形变的全局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健 万妮娜 +3 位作者 郭昊 徐溧 付焱燚 陈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522-6529,共8页
为深入了解绕组形变对高频变压器漏感参数的影响关系,提出一种分析漏感参数对不同绕组形变种类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响应面法和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建立了高频变压器漏感参数的二阶和三阶响应面模型,并证明三阶响应面模型的计... 为深入了解绕组形变对高频变压器漏感参数的影响关系,提出一种分析漏感参数对不同绕组形变种类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响应面法和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建立了高频变压器漏感参数的二阶和三阶响应面模型,并证明三阶响应面模型的计算精度高于二阶响应面模型,其拟合优度指标和最大误差分别0.991、0.34%;其次基于Sobol’灵敏度分析方法和蒙特卡罗抽样方法,分析了漏感参数对于不同形变种类的灵敏度。结果表明:Sobol’灵敏度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定量分析绕组形变对漏感参数的影响程度,漏感参数对于原边绕组发生径向形变最为敏感,一阶灵敏度和全局灵敏度分别为0.6951、0.6963。研究结果可为高频变压器结构设计以及绕组形变检测提供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漏感参数 绕组形变 响应面法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被引量:5
18
作者 余涛 《农村电气化》 2017年第3期34-35,共2页
针对目前户外环网柜电缆接头在间隔内,正常运行条件下电缆接头无法巡视测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源有线式电缆接头温度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层设计,环网柜室层和变电站层,环网柜室层进行温度测量和就地显示,变电站层后台软件... 针对目前户外环网柜电缆接头在间隔内,正常运行条件下电缆接头无法巡视测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源有线式电缆接头温度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层设计,环网柜室层和变电站层,环网柜室层进行温度测量和就地显示,变电站层后台软件将温度信号进行整理、分析、显示、存储等。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多个户外环网柜,运行稳定、效果良好,成功地消除了多起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有线测温 电缆接头 温度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式V2G技术
19
作者 王伊琳 张清勇 +3 位作者 龚康 周发孟 杜懿 王雅铭 《农村电气化》 2017年第10期50-52,共3页
对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调研,然后针对集中式V2G技术的优化调度问题,分优化目标、电动汽车建模、模型求解三个部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集中式V2G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电动汽车 V2G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 kV变压器后备保护整定
20
作者 张振 李黄强 +2 位作者 俞翰 艾飞 蒋蓉 《农村电气化》 2017年第10期29-30,共2页
通过介绍变压器后备保护的配置原则,引出常规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配置在实际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在主变压器中后备增设一段纯过流保护的方案。
关键词 变压器后备保护 保护配置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