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CN-LSTM的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焕 夏凡 +3 位作者 陈铈 赵青尧 魏晓燕 梅子薇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1,144,共9页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电压在系统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能够稳定评估,以及提高在时空方面的特征提取能力,提出一种图卷积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相融合的方法。首先,引入图卷积网络对电力数据进行图表示,将电力系统建模为网络结构,自动学习电...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电压在系统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能够稳定评估,以及提高在时空方面的特征提取能力,提出一种图卷积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相融合的方法。首先,引入图卷积网络对电力数据进行图表示,将电力系统建模为网络结构,自动学习电压节点的特征表示。其次,提出使用循环神经网络来处理暂态电压数据的时间依赖关系,捕捉暂态电压数据的时序特征。然后,提出自适应增强模块,用于将两个输出特征表示相互融合,提高模型在系统拓扑结构上的时空特征提取能力。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评估模型,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电压稳定性 循环神经网络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超长距离光纤通信遥泵放大系统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辉 王琴 张勇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34,共3页
光纤通信是电力输电线路保护及控制信号最重要的传输手段。由于遥泵放大技术在国内电力系统中尚无正式运行案例,设计经验较少,因此,如何设计可靠的超长距离遥泵放大光纤线路,成为电力系统通信亟待完善的课题。文章介绍了遥泵放大技术的... 光纤通信是电力输电线路保护及控制信号最重要的传输手段。由于遥泵放大技术在国内电力系统中尚无正式运行案例,设计经验较少,因此,如何设计可靠的超长距离遥泵放大光纤线路,成为电力系统通信亟待完善的课题。文章介绍了遥泵放大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适合在电力系统超长距离光纤通信工程中采用的遥泵放大系统方案,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可作为电力系统超长距离遥泵放大系统设计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距离传输系统 遥泵放大 远端泵浦单元 掺铒光纤 拉曼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机房监控的音视频融合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袁慧 张大伟 +1 位作者 张珂 湛永松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2-277,共6页
为实现电力机房重点区域指示灯安全事件的监控,提出一种音视频融合检测方法。采用监控区域彩色图像非线性变换和最大类间方差法自动阈值分割技术进行指示灯定位,将局部区域统计直方图作为视频特征向量。采用连续多帧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建... 为实现电力机房重点区域指示灯安全事件的监控,提出一种音视频融合检测方法。采用监控区域彩色图像非线性变换和最大类间方差法自动阈值分割技术进行指示灯定位,将局部区域统计直方图作为视频特征向量。采用连续多帧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建立监控区域的音频特征向量。利用主成分分析对连续多帧的音视频融合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并借助支持向量机对不同安全事件进行分类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采用音频或者视频进行安全事件检测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机房 彩色图像非线性变换 最大类间方差法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 音视频融合 安全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网主要自然灾害运行数据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陈鹏云 曹波 +1 位作者 罗弦 陈瑞珍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7-61,共5页
为了探讨中国电网主要自然灾害风险及防御策略,根据高压电网故障统计资料,分析了中国电网中自然灾害概况,同时结合主要自然灾害对电网损毁性影响的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指出目前中国高电压主网的安全风险主要有:大范围冰灾、大面积污... 为了探讨中国电网主要自然灾害风险及防御策略,根据高压电网故障统计资料,分析了中国电网中自然灾害概况,同时结合主要自然灾害对电网损毁性影响的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指出目前中国高电压主网的安全风险主要有:大范围冰灾、大面积污闪、大面积线路覆冰舞动。提出了提高电网抗灾水平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设计标准,并综合考虑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频度,线路的重要程度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自然灾害 时空分布 特征分析 防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泵技术的超长距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程细海 徐健 +2 位作者 殷天峰 邓黎 黄丽艳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26,共4页
介绍了超长距传输现状和遥泵技术工程应用,对遥泵系统结构和系统光信噪比(OSNR)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环县~石城遥泵线路进行OSNR计算分析,并在实验室通过实验线路测试不同远程增益单元位置时系统OSNR的变化,验证远程增益单元安装位置... 介绍了超长距传输现状和遥泵技术工程应用,对遥泵系统结构和系统光信噪比(OSNR)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环县~石城遥泵线路进行OSNR计算分析,并在实验室通过实验线路测试不同远程增益单元位置时系统OSNR的变化,验证远程增益单元安装位置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距传输 无中继传输 遥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A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研究及其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志峰 王会洪 +5 位作者 李雪宁 张敏明 陈璞 李晓磊 刘弘扬 皮逸翔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共4页
全光波长转换技术在波分复用网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基于SOA(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全光波长转换技术,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但其性能上仍存在很多不足。文章对基于SOA的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的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由... 全光波长转换技术在波分复用网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基于SOA(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全光波长转换技术,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但其性能上仍存在很多不足。文章对基于SOA的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的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由最基础的不同类型的基于SOA的全光波长转换技术扩展到改进的技术方案,对不同结构和类型的全光波长转换技术进行了特性分析和比较,并对它们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通过改变SOA的增益特性或者改变系统结构,均能在不同方面改善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的性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全光波长转换 交叉增益调制 交叉相位调制 四波混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的全光波长转换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志峰 王会洪 +5 位作者 李雪宁 张敏明 唐志红 李晓磊 刘弘扬 皮逸翔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21,共3页
对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交叉增益调制(XGM)型全光波长转换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实验研究。设计了基于SOA的全光波长转换器的实验架构,并分析了不同输入参数对输出消光比和光信噪比等性能的影响,搭建了基于SOA全光波长转换器的三路... 对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交叉增益调制(XGM)型全光波长转换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实验研究。设计了基于SOA的全光波长转换器的实验架构,并分析了不同输入参数对输出消光比和光信噪比等性能的影响,搭建了基于SOA全光波长转换器的三路波分复用系统,并对它们进行了实验验证以及输出消光比和光信噪比的分析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交叉增益调制 全光波长转换 消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峰 童丽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46-149,共4页
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文章选取与教育水平相关的19个变量,选用我国31个省、市、地区2013年的截面数据,找出能最大程度上解释教育水平的公共因子,并用公共因子得分来衡量教育水平。对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文章选取与教育水平相关的19个变量,选用我国31个省、市、地区2013年的截面数据,找出能最大程度上解释教育水平的公共因子,并用公共因子得分来衡量教育水平。对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用因子分析法给予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水平 经济发展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电网超长距传输新方向:塔内光中继
9
作者 程细海 黄丽艳 +2 位作者 殷天峰 雷学义 王辉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29,67,共3页
针对特高压电网建设对超长距传输提出的更高要求,提出了新的技术方向--塔内光中继.分析了塔内光中继的理论依据并设计了技术方案,在哈密-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光纤通信工程石城至环县段实现了我国首个塔内光中继实验工程,工程顺利开通,运... 针对特高压电网建设对超长距传输提出的更高要求,提出了新的技术方向--塔内光中继.分析了塔内光中继的理论依据并设计了技术方案,在哈密-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光纤通信工程石城至环县段实现了我国首个塔内光中继实验工程,工程顺利开通,运行稳定,验证了塔内光中继方案的可行性.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塔内光中继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距传输 无中继传输 塔内光中继 线路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粒子群算法的多点PV-DG日前分配计划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磊 王俊熙 +3 位作者 贺易 詹鹏 刘方方 汤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63-1270,共8页
针对光伏分布式电源(PV-DG)将大量接入配电网的场景,提出了基于K-means聚类粒子群算法(PSO)的PV-DG日前出力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K-means聚类法根据PV-DG依次接入不同配电网的节点每小时网损的分析对节点进行分类,结合设计的分配公式初... 针对光伏分布式电源(PV-DG)将大量接入配电网的场景,提出了基于K-means聚类粒子群算法(PSO)的PV-DG日前出力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K-means聚类法根据PV-DG依次接入不同配电网的节点每小时网损的分析对节点进行分类,结合设计的分配公式初始化并网节点的PV-DG出力,将此出力作为初始化粒子引入粒子群优化算中。将分时系数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预测方法与常规ARMA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分时系数ARMA模型预测方法提高了预测精度;并将K-means聚类的粒子群算法与粒子群算法及模糊粒子群算法分别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说明提出的优化方法进一步降低了网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分布式电源 自回归滑动平均 分时预测系数 基于K-means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网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