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化建设 农电发展的历史跨越——国网江苏淮安供电公司季桥供电所创建标准化供电所调查
1
作者 任宗立 《农村电工》 2014年第9期14-15,共2页
近年来,国网江苏淮安供电公司季桥供电所以创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标准化供电所”为抓手,切实提升供电所规范化、专业化、精益化管理水平,管理模式由旧变新,经营质量由劣变优,所容所貌由陋变美,员工面貌焕然一新,推动了供电所的... 近年来,国网江苏淮安供电公司季桥供电所以创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标准化供电所”为抓手,切实提升供电所规范化、专业化、精益化管理水平,管理模式由旧变新,经营质量由劣变优,所容所貌由陋变美,员工面貌焕然一新,推动了供电所的转型升级。该所先后荣获了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标准化示范供电所”.淮安供电公司“五化五强”标杆供电所,楚光农电公司”综合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电力公司 供电公司 供电所 标准化 淮安 农电 历史 国家电网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冷负荷启动时变特性的弹性配电网供电恢复
2
作者 蔡胜 徐振钦 +2 位作者 谢云云 丁波 仉梦林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51,共13页
极端灾害事件引发配电网停电后,利用分布式电源构建孤岛微电网恢复重要负荷供电,能有效提升配电网弹性。现有研究在制定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时大都采用恒定负载模型,未考虑冷负荷启动时负载峰值引起的三相电流不平衡,无法保证孤岛微电网... 极端灾害事件引发配电网停电后,利用分布式电源构建孤岛微电网恢复重要负荷供电,能有效提升配电网弹性。现有研究在制定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时大都采用恒定负载模型,未考虑冷负荷启动时负载峰值引起的三相电流不平衡,无法保证孤岛微电网的安全运行。该文提出一种计及冷负荷启动时变特性的弹性配电网供电恢复方法。首先,考虑冷负荷启动特性与停电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与时间相关的冷负荷启动模型,并通过采样法生成负荷功率需求曲线;其次,以加权负荷恢复量最大为目标,考虑微电网功率平衡、电流不平衡度等约束,建立协同区域划分、恢复路径和负荷投运时序的配电网供电恢复模型;再次,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将其转换为混合整数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采用IEEE 37节点配电系统,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配电网 供电恢复 微电网 电流不平衡度 冷负荷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调节速度和无功均衡度的风电场群电压控制策略
3
作者 朱晓荣 刘伟 +2 位作者 叶世琦 朱丹丹 徐晓春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216-4228,共13页
在省调两级电压控制架构下,风电集群中各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AVC)子站在相互间没有通信的情况下独立进行电压控制,导致调节快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多,调节慢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少。该文首先分析风电场AVC子站无功调节周期和调节步长对风电场... 在省调两级电压控制架构下,风电集群中各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AVC)子站在相互间没有通信的情况下独立进行电压控制,导致调节快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多,调节慢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少。该文首先分析风电场AVC子站无功调节周期和调节步长对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控制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基于“变步长扰动观测”的风电场AVC子站电压控制策略,通过评估其他风电场电压控制对该风电场并网点电压的影响,动态调节AVC子站无功调节步长,提高风电场电压调节速度;之后,在变步长控制的基础上,考虑风电场无功出力约束,兼顾电压调节速度和风电集群无功功率均衡;最后搭建风电场汇集系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电压控制(AVC)子站 无功电压控制 变步长 扰动观测 无功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的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 被引量:21
4
作者 谢云云 杨正婷 +3 位作者 蔡胜 王栋 陈汹 邹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23-131,共9页
随着微网技术的发展,配电网发生故障后,利用配电网中的微网为停电负荷提供应急供电,可以减小配电网停电范围,提高配电网的弹性。由于微网内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需求存在不确定性,现有研究主要采用单时步随机优化方法生成供电恢复策略... 随着微网技术的发展,配电网发生故障后,利用配电网中的微网为停电负荷提供应急供电,可以减小配电网停电范围,提高配电网的弹性。由于微网内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需求存在不确定性,现有研究主要采用单时步随机优化方法生成供电恢复策略。然而,由于准确的概率分布模型较难获得,且单时步优化方法仅优化未来一个时间段的运行方案,忽略了多个时间段中状态的相关性,降低了运行的效率。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的弹性运行策略。首先,以每个控制周期内多个时步的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决策模型。由于该模型是min-max问题,难以直接求解,可采用强对偶理论将其转换为单层混合整数模型。最后,采用IEEE 69节点配电系统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配电网 弹性运行 不确定性 随机优化 鲁棒优化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G虚拟磁链控制的大规模风电场暂态电压支撑策略
5
作者 李江成 徐贤 +3 位作者 徐晓春 丁波 徐智 王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为提高风电场的低-高电压连续故障穿越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磁链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控制策略。首先,分析双馈感应发电机、调相机和SVG对暂态电压的支撑效果;其次,建立同步调相机与SVG的暂态无功响应模型,明确... 为提高风电场的低-高电压连续故障穿越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磁链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控制策略。首先,分析双馈感应发电机、调相机和SVG对暂态电压的支撑效果;其次,建立同步调相机与SVG的暂态无功响应模型,明确磁链不突变是两者暂态电压支撑差异的关键因素;再次,将调相机磁链守恒性质叠加到SVG暂态响应特性中,提出基于虚拟磁链的SVG控制策略,并调整控制器参数,确保SVG的无功响应能力最大化;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提出的SVG控制策略对暂态低电压的支撑和过电压的抑制都有良好效果,能够提高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汇集送出 电压跌落故障 暂态电压支撑 静止无功发生器 虚拟磁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地区高压配电网目标网架规划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恩泽 黄建波 +1 位作者 叶雪峰 刘刚 《江苏电机工程》 2016年第4期76-79,共4页
合理的网架规划对于城市配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对现有的接线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从可靠性、经济性、适应性3个角度进行研究。可靠性研究电源情况、线路故障影响及操作灵活性,经济性研究建设经济性、运行经济性及单位负荷年费用... 合理的网架规划对于城市配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对现有的接线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从可靠性、经济性、适应性3个角度进行研究。可靠性研究电源情况、线路故障影响及操作灵活性,经济性研究建设经济性、运行经济性及单位负荷年费用,适应性研究组网灵活性和资源占用情况。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各种接线模式的优劣和适用范围,并对淮安地区高压配电网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典型接线模式的分析结果,提出淮安地区高压配网的目标网架将由过渡网架演变为同杆架异路由双电源辐射式接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配电网 网架规划 接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标准化管理机制 推进供电所转型升级
7
作者 任宗立 曹树春 《农电管理》 2016年第3期11-12,共2页
近年来,国网江苏淮安供电公司季桥供电所以创建"标准化供电所"为抓手,深化基层农电内质外形建设,健全标准化管理机制,切实提升供电所规范化、精益化、专业化管理水平。管理模式由旧变新,经营质量由劣变优,所容所貌由陋变美,员工面貌... 近年来,国网江苏淮安供电公司季桥供电所以创建"标准化供电所"为抓手,深化基层农电内质外形建设,健全标准化管理机制,切实提升供电所规范化、精益化、专业化管理水平。管理模式由旧变新,经营质量由劣变优,所容所貌由陋变美,员工面貌焕然一新,推动了基层供电所的升级换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管理 基层供电所 淮安供电公司 精益化 优化工作 经营质量 农电员 公司标准化 报装 农电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用电增值服务构建全新供电营销新模式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文飚 《农电管理》 2016年第10期22-23,共2页
国网江苏淮安供电公司持续创新用电增值服务方式,以优质高效的智能营销和互动营销为途径,勾客户提供响应快、周期短、服务优的“省心电”,重需求、有互功、降成本的“省钱电”,重环保、全消纳、低损耗的“绿色电”,切实提升供电企... 国网江苏淮安供电公司持续创新用电增值服务方式,以优质高效的智能营销和互动营销为途径,勾客户提供响应快、周期短、服务优的“省心电”,重需求、有互功、降成本的“省钱电”,重环保、全消纳、低损耗的“绿色电”,切实提升供电企业市场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服务 供电公司 营销 用电 服务方式 优质高效 服务能力 供电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SE反馈机制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备用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戴志辉 方伟 +3 位作者 邱小强 耿宏贤 李金铄 李萍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165,共8页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光纤网络一旦发生故障,会使二次系统功能失效,故障修复效率低,可靠性降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GOOSE反馈机制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备用方法。文章根据二次系统对过程层网络的传输要求,对间隔抖动、丢帧率和光功率等指...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光纤网络一旦发生故障,会使二次系统功能失效,故障修复效率低,可靠性降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GOOSE反馈机制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备用方法。文章根据二次系统对过程层网络的传输要求,对间隔抖动、丢帧率和光功率等指标建立相应的危害程度量化模型;建立了备用光纤光口单指标和综合指标启动判据;利用GOOSE反馈机制实现对主光纤光口的备用。仿真表明,所提方法可快速完成故障光纤光口的备用切换,提高了过程层网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二次回路 过程层网络 光纤通信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结合熵权法评估农村屋顶光伏系统电能质量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峰 孙波 +3 位作者 王轩 雷文宝 蒋海峰 邹德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9-166,共8页
农村屋顶光伏项目的推进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光伏的出力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接入电网后将会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光伏接入后配网的电能质量也变得十分重要。判断矩阵的构造是电能质量评估的重要步骤,由于电能质量指... 农村屋顶光伏项目的推进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光伏的出力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接入电网后将会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光伏接入后配网的电能质量也变得十分重要。判断矩阵的构造是电能质量评估的重要步骤,由于电能质量指标两两之间重要程度的判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因此各个专家对于指标间重要程度的判别必然会出现一些差异。文中利用D-S证据理论将多位专家对各项电能指标之间重要程度的不同判断意见融合起来,以此构成判断矩阵,避免了由于单个专家判断失误而造成评估结果不准确的风险。再使用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减小主观因素的干扰,并针对层次分析法以及熵权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出了改进。最后通过仿真试验表明,当电能质量综合评估中的三相不平衡指标和电压偏移指标剧烈变动时,采用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可将这两项指标的权重从0.067和0.183提升到了0.164和0.192,最终的评估结果也从2.323提升到2.679,从权重系数上体现了二者的剧烈变化是对电能质量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文中所提出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更加适用于电能质量指标波动情况较大的农村配电网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电能质量 光伏 层次分析法 D-S证据理论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4
11
作者 李海涛 孙波 王轩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3-37,共5页
为了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文中研究出一种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首先,根据网格化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合理划分为若干规划网格;其次,系统分析现状配电网存在的问题,总结现状配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最后,依据规划网格的现状网架、负荷预... 为了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文中研究出一种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首先,根据网格化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合理划分为若干规划网格;其次,系统分析现状配电网存在的问题,总结现状配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最后,依据规划网格的现状网架、负荷预测结果和规划目标,确定规划网格的目标网架和过渡网架。应用上述方法对某市某区进行配电网网格化规划,规划指标显著提升,配电网目标网架坚强、供电范围明确、供电可靠性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 薄弱环节 目标网架 过渡网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技术探讨 被引量:35
12
作者 倪益民 杨松 +3 位作者 樊陈 徐晓春 姜玉磊 窦仁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5-99,130,共6页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推动了设备向集成和整合的思路发展。对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的需求进行分析,论述了其能有效减少设备数量、减少网络设备投资、节省屏柜空间等优势,对其采用的三种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推荐的集成方案。对集...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推动了设备向集成和整合的思路发展。对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的需求进行分析,论述了其能有效减少设备数量、减少网络设备投资、节省屏柜空间等优势,对其采用的三种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推荐的集成方案。对集成装置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分别从采样值(SV)和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共网口传输、装置CPU资源整合、同步对时整合、检修压板整合、电源功率和人机接口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针对其应用的电压等级、保护装置接口改进、组网传输和检修调试等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合并单元 智能终端 集成装置 IEC 618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光伏组件故障诊断 被引量:27
13
作者 陈凌 韩伟 张经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64-1872,共9页
对不同故障下光伏组件内部等效参数和外特性电气参数进行特征提取,分别采用改进人工鱼群算法优化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improved artificial fish swarm algorithm-radical basic function neural network,IAFSA-RBFNN)算法和相关向量机(r... 对不同故障下光伏组件内部等效参数和外特性电气参数进行特征提取,分别采用改进人工鱼群算法优化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improved artificial fish swarm algorithm-radical basic function neural network,IAFSA-RBFNN)算法和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算法,建立了基于内部等效参数和外特性电气参数的4种光伏组件故障诊断模型,用于光伏组件的初步故障诊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证据相似度的光伏组件数据融合故障诊断模型,将上述4种模型的诊断结果作为该改进数据融合算法的基本概率分配(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BPA)函数值,在决策层进行融合诊断输出,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可有效提高故障诊断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数据融合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相关向量机 故障诊断 改进证据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安措规则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4
14
作者 徐晓春 汤同峰 +1 位作者 赵雨田 都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智能变电站在二次回路上高度网络化,使得二次回路物理结构模糊,给检修安措带来了不便。对此建立合理的安措规则数据库能够极大地提高安措分析的效率和可靠性。该数据库可同时作为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的分析依据。分析了安措规则的结构特... 智能变电站在二次回路上高度网络化,使得二次回路物理结构模糊,给检修安措带来了不便。对此建立合理的安措规则数据库能够极大地提高安措分析的效率和可靠性。该数据库可同时作为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的分析依据。分析了安措规则的结构特点,据此给出了一种安措规则数据库的结构设计方案,主要包含操作规则编码表和设备安措规则映射表,同时对每张表的字段的详细设计做出了说明。该数据库能够适用于目前智能变电站检修安措中使用的光纤和压板操作的规则存储,并为其他的辅助分析软件提供数据访问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二次检修 隔离方案 数据库 安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蓄能用电技术节能评价及优化 被引量:19
15
作者 高赐威 罗海明 +2 位作者 朱璐璐 刘福潮 韩永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0-148,共9页
蓄能用电技术的调峰特性使得其应用比较广泛,但对于蓄能用电技术的节能效果却少有量化的分析。提出、推导了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节点煤耗率指标,基于交流最优潮流进行了节点煤耗率的求解;基于节点煤耗率理论,提出了蓄能用电技术节能评价... 蓄能用电技术的调峰特性使得其应用比较广泛,但对于蓄能用电技术的节能效果却少有量化的分析。提出、推导了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节点煤耗率指标,基于交流最优潮流进行了节点煤耗率的求解;基于节点煤耗率理论,提出了蓄能用电技术节能评价的节点用电煤耗指标,利用该指标构建并研究了蓄能用电的节能优化控制模型。IEEE14节点系统算例分析了节点煤耗率指标的时间空间特性以及用于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可行性;冰蓄冷系统算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蓄能用电节能优化控制可有效降低系统的整体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评估 节点煤耗率 节点用电煤耗 蓄能用电 节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铁耗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戈宝军 罗前通 +3 位作者 王立坤 陶大军 吕飞 窦庆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39,共8页
为分析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各区域的铁耗分布情况,以一台额定功率为250 k W、额定转速为67 002 r/min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建立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定子区域进行划分,研究一个周期内各个区域径向磁密和切向... 为分析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各区域的铁耗分布情况,以一台额定功率为250 k W、额定转速为67 002 r/min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建立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定子区域进行划分,研究一个周期内各个区域径向磁密和切向磁密的变化规律,采用不同的铁耗计算模型计算出定子铁心各区域铁耗的分布特性,将定子铁耗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较,并进一步分析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铁耗密度分布特点。计算结果表明,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稳定运行在较高的频率时,定子铁心中的涡流损耗占总铁心损耗的比重最大,附加损耗占比最小。当考虑旋转磁场和谐波分量的影响时,定子铁心损耗的大小明显高于仅考虑交变磁场影响时的损耗,更接近有限元计算结果。虽然定子齿顶的铁耗最小,但该区域的损耗密度最大,此外,定子铁心的各个区域还存在大量的谐波铁耗。此研究可为后续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永磁同步电机 旋转磁场 谐波 铁耗 附加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增量功率电流方向追溯电压暂降源的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轶 魏瑞鹏 +1 位作者 李鹏 漆炜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1,共6页
电压暂降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提出一种基于序增量功率电流方向追溯电压暂降源的方法。首先以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同名端确定一个监测点的正参考方向。监测点的正序增量功率电流为正,三相对称电压暂降源位于监测点正参... 电压暂降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提出一种基于序增量功率电流方向追溯电压暂降源的方法。首先以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同名端确定一个监测点的正参考方向。监测点的正序增量功率电流为正,三相对称电压暂降源位于监测点正参考方向的相同方向,即下游,反之则在上游;监测点的负序增量功率电流为正,三相不对称电压暂降源位于监测点正参考方向的相反方向,即上游,反之则在下游。仿真及实验室模拟测试都证明:所提出的追溯电压暂降源的方法能准确地追溯辐射式配电网中由各种电网故障引起的电压暂降源。该方法计算简单、运算量小,适合于单片机完成,可嵌入在继电保护器中,由保护器完成电压暂降源的追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电压暂降 序增量功率电流 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小区负荷预测方法与接入系统标准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恩泽 张洁琼 刘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5-30,共6页
为更好地指导城市居民小区接入系统,本文研究出一种合理预测城市居民小区负荷与科学确定居民小区接入系统标准的方法。首先,研究居民小区的负荷特性,以便摸清居民小区的用电规律;其次,研究居民小区的负荷需用系数,确定居民小区的负荷预... 为更好地指导城市居民小区接入系统,本文研究出一种合理预测城市居民小区负荷与科学确定居民小区接入系统标准的方法。首先,研究居民小区的负荷特性,以便摸清居民小区的用电规律;其次,研究居民小区的负荷需用系数,确定居民小区的负荷预测方法;最后,根据居民小区的负荷需用系数及10(20)k V线路的供电能力,确定10(20)k V线路装接居民小区配变容量的控制值,在此基础之上,确定居民小区接入系统的参考建议标准。应用上述方法对某市城区的居民小区进行研究,能够科学预测城市居民小区的负荷、给出城市居民小区接入系统的相关标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小区 负荷预测方法 负荷特性 负荷需用系数 接入系统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尾流效应和集电系统元件故障的风电场可靠性建模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伟 李峰 +3 位作者 王轩 徐子鲲 蒋海峰 张曼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2,共7页
分析平坦地形和复杂地形下风电机组间尾流效应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影响;建立两状态等值风电机组以及五状态断路器、三状态变压器等集电系统元件的可靠性模型,考虑集电系统元件故障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影响。运用威布尔分布模拟风速概率分... 分析平坦地形和复杂地形下风电机组间尾流效应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影响;建立两状态等值风电机组以及五状态断路器、三状态变压器等集电系统元件的可靠性模型,考虑集电系统元件故障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影响。运用威布尔分布模拟风速概率分布,对风速、等值风电机组状态、集电系统元件状态等进行非序贯蒙特卡洛抽样,基于MATLAB平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尾流效应和集电系统元件故障对风电场的输出功率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综合考虑二者的风电场可靠性模型提高了对风场输出功率计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评估风电场并网可靠性指标时更为精确、贴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尾流效应 集电系统 蒙特卡洛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53
20
作者 刘东 张弘 王建春 《电力工程技术》 2017年第4期2-7,20,共7页
主动配电网作为解决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及配网优化运行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是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趋势,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主动配电网规划技术、主动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主动配电网供电恢复技术与主动配电网负荷... 主动配电网作为解决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及配网优化运行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是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趋势,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主动配电网规划技术、主动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主动配电网供电恢复技术与主动配电网负荷管理技术等相关重点领域出发分析了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国内外主动配电网示范工程试点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可再生能源 示范工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