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社团结构的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辰 杨鸿珍 +3 位作者 黄红兵 王云烨 贺琛 彭瑶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9年第10期17-22,27,共7页
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研究的样本数据结构较为单一,且存在样本关联度不大问题。为此提出基于社团结构的节点可靠性评估方法。建模与分析电力通信网拓扑结构,以某省电力通信网为例,研究此网络拓扑最短路径以及度分布等数据,根据通信网的内... 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研究的样本数据结构较为单一,且存在样本关联度不大问题。为此提出基于社团结构的节点可靠性评估方法。建模与分析电力通信网拓扑结构,以某省电力通信网为例,研究此网络拓扑最短路径以及度分布等数据,根据通信网的内部结构,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子网络进行分区处理。挖掘电力通信网社团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电力通信网节点可靠性评估指标。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节点可靠性评估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社团结构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终端的轻量化5G硬加密通信模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辰 王红凯 +2 位作者 毛冬 潘司晨 赵帅 《电信科学》 2023年第6期159-169,共11页
随着5G新基建加速部署,终端应用业务逐步向各垂直行业延伸拓展。虽然5G技术同样能够很好地适配电力行业差异化的通信需求,但电力行业目前缺乏一类既满足电网业务安全接入需求,又兼备终端升级成本低、灵活可扩展的5G通信模组。为此,设计... 随着5G新基建加速部署,终端应用业务逐步向各垂直行业延伸拓展。虽然5G技术同样能够很好地适配电力行业差异化的通信需求,但电力行业目前缺乏一类既满足电网业务安全接入需求,又兼备终端升级成本低、灵活可扩展的5G通信模组。为此,设计研制了一款面向电力终端的轻量化5G硬加密通信模组,以可插拔接口形式与电力终端连接,终端只需软件升级即可快速实现5G通信和加密认证。测试结果表明,该模组具备芯片级安全认证能力,能够兼顾5G通信能力和电网安全机制,不仅提高了终端接入电力内网的安全性,还降低了终端改造难度和5G通信硬件升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模组 电力终端 安全接入 硬加密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erReader++:基于视觉语言大模型的指针表计识读框架及应用
3
作者 王昌鹏 闫云凤 +2 位作者 齐冬莲 沈潇军 储海东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3-1784,共12页
指针式表计识读是工业数智化的关键任务,当前主要依赖目标检测、关键点定位等传统识别算法,存在低泛化性、强数据依赖等瓶颈。该文通过视觉语言大模型模拟人类认知识读过程,提出一种通用的指针表计识读框架:1)为突破数据依赖瓶颈,构建... 指针式表计识读是工业数智化的关键任务,当前主要依赖目标检测、关键点定位等传统识别算法,存在低泛化性、强数据依赖等瓶颈。该文通过视觉语言大模型模拟人类认知识读过程,提出一种通用的指针表计识读框架:1)为突破数据依赖瓶颈,构建工业场景下的识读多模态数据合成管道,可自动生成20000条以上问答对;2)为克服大模型“幻觉”瓶颈,使用DeepSeek-R1模拟人类认知识读,解耦表计语义理解和识读推理过程,平均参考误差比基础模型Qwen2.5-VL降低10%;3)为提升泛化性,设计基于广义策略优化的容差自适应强化学习优化方法,将绝对精度约束转化为可学习容忍区间以增强分布外数据(out-of-distribution data,OOD)泛化,在OOD测试中,该文方法识读误差降到2%。实验表明,该文所提框架在模拟工业表计测试集的平均参考误差为1.2%,在公开真实表计测试集达到3.16%,超越QWen2.5-VL-72B和GPT4o等先进大模型。该文研究为视觉语言大模型在精细化视觉理解和推理计算任务的落地应用,提供了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针式表计识读 视觉语言模型 深度学习 强化学习 课程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浏览器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许敏 周鹏 +4 位作者 戚伟强 杨帆 王红艳 吴辉 蒋学芹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1,共7页
商业浏览器主要依赖基于数学复杂度的公钥密码体系对数据进行传输加密,而具备强大计算能力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给主流公钥密码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冲击。为应对浏览器中敏感数据访问的潜在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 商业浏览器主要依赖基于数学复杂度的公钥密码体系对数据进行传输加密,而具备强大计算能力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给主流公钥密码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冲击。为应对浏览器中敏感数据访问的潜在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的安全浏览器实现方法,以保障浏览器访问敏感数据的高安全性。同时,设计浏览器数据量子安全传输方案,提出基于量子密钥的安全套接层(SSL)新型协议,以及浏览器的数据模块量子安全加密方案,并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进行实地验证。提出的量子安全浏览器加密方案有效提升了浏览器数据通信以及存储数据过程的安全性,可为浏览器系统中敏感数据的访问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发 浏览器 SSL协议 公钥密码 对称量子密钥加解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感受野的电力设备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于豪 蒋锦霞 +2 位作者 赖晓翰 梅峰 王庆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72-1580,共9页
针对变电站电力设备覆冰、锈蚀、污秽等缺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感受野网络,其中结合注意力机制的自适应感受野模块可对多尺度特征进行有效融合。考虑到缺陷检测的小样本学习属性,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实纹理的电力设备表面缺... 针对变电站电力设备覆冰、锈蚀、污秽等缺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感受野网络,其中结合注意力机制的自适应感受野模块可对多尺度特征进行有效融合。考虑到缺陷检测的小样本学习属性,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实纹理的电力设备表面缺陷仿真数据合成方法。在仿真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对跨设备表面缺陷的检测精度较高,同时具有体积小、运算速度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缺陷检测 自适应感受野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 仿真数据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路失效模型的多级电力业务路由规划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淑娜 许嘉丽 +2 位作者 杨鸿珍 赵玉虎 池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88-3795,共8页
该文从智能电网中电力业务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类型业务对网络的可靠性需求。建立链路失效函数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面向可靠性的路由规划方法。以网络阻塞率和资源利用率为指标,通过与传统链路失效路由算法的比较分析来验证所... 该文从智能电网中电力业务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类型业务对网络的可靠性需求。建立链路失效函数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面向可靠性的路由规划方法。以网络阻塞率和资源利用率为指标,通过与传统链路失效路由算法的比较分析来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传统链路失效路由规划算法忽略了电力业务多样性,对接入网络的业务请求无差别处理,路由规划约束条件相对单一,导致网络阻塞率较高。该文所提路由算法充分考虑了不同业务对网络需求的多样性,依据业务等级调整目标函数并分别进行路由分配,从而降低网络阻塞率,提升网络可靠性和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可靠性 链路失效 路由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变量序列时空信息的事件早期识别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绪颖 卢文达 +2 位作者 王剑 王雪 王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16-122,共7页
针对事件早期识别算法对多维变量序列时空依赖关系挖掘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空融合的事件早期识别算法。将多变量时间序列规整为矩阵化数据输入时间卷积网络,通过学习时间序列的时域特征,对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将包含已知值和预测值... 针对事件早期识别算法对多维变量序列时空依赖关系挖掘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空融合的事件早期识别算法。将多变量时间序列规整为矩阵化数据输入时间卷积网络,通过学习时间序列的时域特征,对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将包含已知值和预测值在内的多变量时间序列送入融合时空信息的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在动作识别、手写字符识别、口语数字识别等多个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性能优于主流的算法。当事件仅发生2/3时,能以平均93.2%的准确率识别多类别事件,在手写字符识别数据集上的早期识别准确率甚至与完整事件被观测到时的识别准确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时间序列 事件早期识别 时空信息融合 序列预测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P-Mesh网络的变电站物联信息汇聚 被引量:7
8
作者 倪阳旦 卢东祁 +2 位作者 喻谦 徐一洲 谢妮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0-63,共4页
随着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变电站中各种传感器日益增多,且变电站占地面积大,如何实现变电站设备的统一管理、监控和维护,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无线Mesh网络具有自组网和自愈合能力,能够单独控制各节点,满足上述需求.以ESP32芯片为硬件... 随着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变电站中各种传感器日益增多,且变电站占地面积大,如何实现变电站设备的统一管理、监控和维护,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无线Mesh网络具有自组网和自愈合能力,能够单独控制各节点,满足上述需求.以ESP32芯片为硬件节点模块,利用其自带的WIFI模块配置Mesh网络并进行组网,实现了传感器与ESP32的连接和通信、Mesh网络下层级之间的数据透传以及上层级之间的数据解析和数据库保存操作,建立了完整的Mesh网络框架.经测试,该系统结构简单清晰、部署快捷、便于维护,基本满足在变电站环境下的物联网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h组网 变电站 电力物联网 ESP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系统智能终端分布式控制通信方案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小莲 卞蓓蕾 +3 位作者 张烨华 赵连强 许泰峰 沈兵兵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2年第3期282-289,共8页
新型配电网大量接入分布式能源,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战场。传统配电网的竖井式通信架构,及其101/104通信协议已不能满足新型配电网的云-边、边-边通信需求,亟需提升配电网智能终端的信息采集与汇聚、边缘计算、即插即用能力,并寻... 新型配电网大量接入分布式能源,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战场。传统配电网的竖井式通信架构,及其101/104通信协议已不能满足新型配电网的云-边、边-边通信需求,亟需提升配电网智能终端的信息采集与汇聚、边缘计算、即插即用能力,并寻求满足新型配电网通信需求的通信方案,为新型配电网的可靠运行提供底层技术架构支撑。为此提出了新型配电系统智能终端分布式控制通信方案。首先提出更高效的、允许分布式智能节点相互交互的分布式协调控制架构;其次使用IEC 61850建模技术对智能终端建模,并遵循IEC 62361标准,解决CIM模型与IEC 61850模型融合的问题;最后提出通过高可靠性、高实时性的物联网通信协议DDS来实现模型在协议上的映射。基于所提出的通信方案,智能终端具备即插即用能力,智能终端之间互联互通,可就地分享重要信息。通过智能终端的入网配置流程用例,基于所提通信方案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用例,验证了即插即用功能和分布式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网 通信方案 智能终端 分布式控制 即插即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异构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的低功耗OPC UA协议转换最小系统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辰 毛冬 黄海潮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36-1942,共7页
电力系统中不同厂家的现场设备接口各异,使得实际使用中现场设备很难被集成,形成一个信息孤岛。面向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监测需求,结合当前电力装备普遍采用的Modbus RTU协议和各类PLC协议等为主要现场数据采集接口的现状,进行现有接口协议... 电力系统中不同厂家的现场设备接口各异,使得实际使用中现场设备很难被集成,形成一个信息孤岛。面向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监测需求,结合当前电力装备普遍采用的Modbus RTU协议和各类PLC协议等为主要现场数据采集接口的现状,进行现有接口协议的OPC UA转换单元设计,研制异构电力设备OPC UA协议转换的嵌入式最小系统硬件平台,建立基于OPC UA协议标准化的统一输出接口。该硬件平台利用软件配置的方式实现现场数据采集智能设备统一接入,可高效支撑以OPC UA协议为输出的异构标准化跨平台运行,有利于同时支持更多不同种类采集终端云边协同参数采集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电力设备 OPC UA转换单元 嵌入式最小系统 云边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PN的孪生小样本电力目标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珺 潘司晨 +2 位作者 赵帅 彭梁英 樊雄飞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3,共7页
为了解决当前电力系统巡检难度大、效率低、数据不足以支撑大规模训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孪生网络的小样本检测方法。首先,在Faster RCNN(faster 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目标识别算法的框架下,搭建支持图片和查询图片共... 为了解决当前电力系统巡检难度大、效率低、数据不足以支撑大规模训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孪生网络的小样本检测方法。首先,在Faster RCNN(faster 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目标识别算法的框架下,搭建支持图片和查询图片共享的孪生网络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的RPN(region proposal network)模块产生更高质量的proposals;最后,在检测头上对支持图片和查询图片的RoI(region of interest)进行关联匹配。结果表明,将算法应用于自主构建的EPD(electric power detection)数据集,在仅利用10张支持图片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对电力背景下鸟巢异物和绝缘子相关类别的检测,检测指标mAP达到18.92%。与其他算法相比,应用于电力行业目标检测的孪生网络小样本模型,在极端小样本情况下性能优良,同时具有更加轻量化的优势,可为电力检测新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感知 孪生网络 电力场景 小样本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能量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褚大可 张涵婧 +1 位作者 邹绍宏 张景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3-105,共3页
海洋开发和船舶电网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使电力系统调度系统所需要处理的工作数据越来越复杂,整体调度速率已经难以满足船舶电网系统需求。对此设计舰船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能量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基于MAPReduce计算模型,搭建云平台计算结... 海洋开发和船舶电网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使电力系统调度系统所需要处理的工作数据越来越复杂,整体调度速率已经难以满足船舶电网系统需求。对此设计舰船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能量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基于MAPReduce计算模型,搭建云平台计算结构,对舰船交直流电力系统数据进行分布式计算和节点通信;基于搭建的云平带计算结构,设计舰船混合电力系统能量优化调度算法,采用十进制资源对应编码,实现电力系统能量优化调度。仿真实验证明,相比较传统电力调度方法,优化后的调度算法交流电调度速率提高27.5%,直流电调度速率提高17.5%,可以明显提高电力系统能量调度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 混合电力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企业内审文化传播矩阵的构建
13
作者 蒋城颖 刘俊毅 +1 位作者 蒋锦霞 金潇 《农电管理》 2019年第12期62-63,共2页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从战略实现角度出发,借鉴"互联网+"先进理念,深入推进"大云物移"等信息通信新技术创新发展,持续增强基础平台服务支撑能力,创新内审工作与业务工作模式,以大屏可视化系统、信...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从战略实现角度出发,借鉴"互联网+"先进理念,深入推进"大云物移"等信息通信新技术创新发展,持续增强基础平台服务支撑能力,创新内审工作与业务工作模式,以大屏可视化系统、信息化系统、"i国网"手机客户端为载体,以数据为支撑,努力构建有特色的内审文化立体传播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矩阵 电力企业 手机客户端 内审工作 信息化系统 内审文化 信息通信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字塔网络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及其隐私保护方案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以良 周鹏 +1 位作者 叶卫 戚伟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189,共8页
智能电网融合了信息系统,能够为能源供应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关键部分,对智能电表数据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为智能电网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支持。非侵入式负荷辨识(NILM)技术为需求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但现有方... 智能电网融合了信息系统,能够为能源供应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关键部分,对智能电表数据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为智能电网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支持。非侵入式负荷辨识(NILM)技术为需求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但现有方式需要用户和NILM服务端进行数据交互,在这个过程中泄露了隐私信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基于2D-卷积神经网络(2D-CNN)金字塔网络的NILM,并采用同态加密和安全多方计算技术进行隐私保护,针对金字塔网络的卷积、全连接、批标准化、平均池化、Re LU和上采样等算子设计隐私保护协议,组合隐私保护算子构建隐私保护的2D-CNN金字塔网络。整个过程没有还原数据和中间结果的原始信息,从而保护了双方隐私。在UK-DAL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2D-CNN的金字塔网络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准确率达到95.81%,并且隐私保护的2D-CNN金字塔网络能够在保护客户端数据和服务端模型参数隐私性的情况下保持2D-CNN金字塔网络的推理效果,精确率、召回率和准确率等保持一致。同时,隐私保护的2DCNN金字塔网络在广域网中计算时间不到5 s,在局域网中不到0.5 s,并且通信量仅需4.79 MB,能够适用于NILM任务的现实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金字塔网络 同态加密 安全多方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线决策融合的SDN饱和攻击检测方法
15
作者 崔允贺 赵建朋 +1 位作者 杨鸿珍 李显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132,共10页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交换机和控制器的饱和攻击是SDN中的主要安全问题。在使用集成学习方法检测饱和攻击时,现有方法通常使用距离或熵值等简单的信息计算方法修正证据,可能存在信息丢失问题,降低饱和攻击检测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交换机和控制器的饱和攻击是SDN中的主要安全问题。在使用集成学习方法检测饱和攻击时,现有方法通常使用距离或熵值等简单的信息计算方法修正证据,可能存在信息丢失问题,降低饱和攻击检测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曲线决策融合的饱和攻击检测方法(SACOIN)。SACOIN首先计算多分类器概率矩阵的混乱程度修正多分类器内证据;随后将多分类器概率矩阵转换为曲线并去除噪声,提取重构小波的信号特征组成特征矩阵;然后计算特征矩阵行内互信息,基于上述互信息修正多分类器间证据;最后使用D-S证据理论融合修正证据,得到最终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SACOIN在检测针对SDN交换机和控制器的饱和攻击时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分别为92.3%、93%、92.1%、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攻击 软件定义网络 滤波 决策融合 D-S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视角特征融合的Webshell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锋 徐柳婧 +3 位作者 陈晓华 戚伟强 陈可 朱添田 《电信科学》 2020年第6期125-132,共8页
Webshell是一种Web端的恶意脚本文件。它通常由攻击者上传至目标服务器来达成其非法的访问控制的目的。现有Webshell检测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如单一的网络流量行为、简易被绕过的签名比对、单一的正则匹配等。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基于PHP语... Webshell是一种Web端的恶意脚本文件。它通常由攻击者上传至目标服务器来达成其非法的访问控制的目的。现有Webshell检测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如单一的网络流量行为、简易被绕过的签名比对、单一的正则匹配等。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基于PHP语言的Webshell,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特征融合的Webshell检测方法,首先,提取包括词法特征、句法特征、抽象特征在内的多种特征;其次,利用费舍尔评分对特征进行重要程度的排序与筛选;最后,通过SVM建立能有效区分Webshell和正常脚本的模型。在大规模的实验中,模型对Webshell和正常样本的最终分类精度达到了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shell检测 多视角特征融合 特征选择与提取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相位差的RFID标签三维定位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邱兰馨 黄樟钦 李达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12-2525,共14页
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中,如何在保证准确度的基础上实现对标签空间位置的实时感知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一种基于多相位差的标签三维定位算法3DinSAR,适用于独立可移动的射频识别系统进行实时、... 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中,如何在保证准确度的基础上实现对标签空间位置的实时感知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一种基于多相位差的标签三维定位算法3DinSAR,适用于独立可移动的射频识别系统进行实时、高精度的三维定位,且不需提前部署任何辅助设施.此方法依托干涉综合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的测高原理,在通过全息图谱方法获取二维伪坐标的基础上,利用不同高度上的多组相位差估算目标标签的高度信息,最后融合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实现相位解缠并给出三维坐标的估计结果.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方法,通过估计标签到达方向(Aperture Beam Predicting,ABP)来提升全息图谱的实效性,从而降低3DinSAR算法整体的时间开销.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的全息图谱方法,ABP方法能够有效减少99.4%的执行时间.在实际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表明3DinSAR的平均三维空间误差为24 cm,最小误差为6 cm,算法整体的运行时间小于9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射频识别 干涉综合孔径雷达 三维 定位 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仪高精度测温标定技术 被引量:19
18
作者 蔡李靖 周凯来 +4 位作者 沈桂竹 姚一杨 邱兰馨 字崇德 曹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4-201,共8页
红外热像仪能够监测目标温度从而起到事故预警与位置确认、大规模人体表面温度筛查等作用。由于环境温度变化与红外辐射吸收产生的温度漂移现象,目前大部分测温红外热像仪需要采用黑体进行实时校正,但是基于黑体的红外热像仪架设场景固... 红外热像仪能够监测目标温度从而起到事故预警与位置确认、大规模人体表面温度筛查等作用。由于环境温度变化与红外辐射吸收产生的温度漂移现象,目前大部分测温红外热像仪需要采用黑体进行实时校正,但是基于黑体的红外热像仪架设场景固定,便携性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黑体式红外热像仪测温标定和温度补偿技术,通过对红外测温原理进行推导,采用多黑体标定获得目标温度与辐射量的先验关系,针对探测器内部结构引起温度漂移,由牛顿冷却定律进行非线性建模实现实时温度补偿。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测温标定技术可将测温平均相对误差长时稳定保持在0.9%以内,相比于标定前平均相对误差有效降低64%,从而实现小型化红外热像仪便携、实时、稳定高精度测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仪 测温标定 温度补偿 长时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于数据共享的电网数据湖隐私保护方法 被引量:24
19
作者 谢裕清 王渊 +2 位作者 江樱 杨苗 王永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数据湖是大数据应用最常用的数据共享方式,然而数据共享带来隐私问题仍然是数据湖设计中缺失的部分,特别是应用于电网数据保密性的要求更高。为了促进有价值数据的流通,必须完成现有数据湖缺失的数据隐私,以便数据更为安全的跨域共享。... 数据湖是大数据应用最常用的数据共享方式,然而数据共享带来隐私问题仍然是数据湖设计中缺失的部分,特别是应用于电网数据保密性的要求更高。为了促进有价值数据的流通,必须完成现有数据湖缺失的数据隐私,以便数据更为安全的跨域共享。对此,提出一种数据访问与共享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模块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区块链中存储数据的哈希值并使用可信执行环境将加密后的原始数据存储在数据湖中,不仅实现了数据访问控制和安全共享的目的,也降低了操作所需的gas使用量和系统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湖 区块链 智能合约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在线实时微服务调用链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攀 高丰 +3 位作者 周逸 饶涵宇 毛冬 李静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1-169,共9页
微服务架构逐渐成为大规模云应用的主流设计架构,微服务可靠性是云服务商亟须处理的关键问题。精确检测并定位微服务应用故障可有效保障应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基于微服务调用链的异常检测可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发现系统异常行为并触发... 微服务架构逐渐成为大规模云应用的主流设计架构,微服务可靠性是云服务商亟须处理的关键问题。精确检测并定位微服务应用故障可有效保障应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基于微服务调用链的异常检测可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发现系统异常行为并触发告警。针对当前主流检测方法无法保证异常告警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的微服务调用链异常检测方法 MicroTrace。对调用链中记录的事件进行解析,将事件表示为语义序列与响应时间序列,利用词汇嵌入式表示算法提取事件的向量化表示,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BiLSTM同时检测微服务实例的调用路径与性能异常。在真实微服务调用链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均可达96%以上,F1度量值相比于多模态-LSTM方法至少提升了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服务 调用链 深度学习 异常检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