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杨胡萍 李威仁 +2 位作者 左士伟 张扬 蔡孝文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69,75,共5页
应用遗传算法求解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建立以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入容量、发电机端电压、可调变压器变比为控制变量,以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数学模型.所建模型中,控制中心取离散值的变量,采用十进制整数编码提高了... 应用遗传算法求解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建立以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入容量、发电机端电压、可调变压器变比为控制变量,以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数学模型.所建模型中,控制中心取离散值的变量,采用十进制整数编码提高了计算效率,应用混合选择算子和自适应调整交叉/变异率改善了收敛性能.在IEEE 14节点系统上进行500次的无功优化,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售电背景下企业电价上涨应对实践
2
作者 潘伟东 樊国旗 范姝玥 《农村电工》 2024年第7期13-13,共1页
受多种因素影响,浙江省工商业用户终端电价持续高位运行,为减轻用户用能成本压力,本文在分析电价上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电量预测模型和负荷聚类模型应对策略,该实践能有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关键词 成本压力 应对策略 用户终端 电价上涨 电量预测 售电 负荷聚类 工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洛渡—浙西±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受端电网直流偏磁治理 被引量:54
3
作者 邹国平 姚晖 +3 位作者 何文林 孙翔 吴尊东 汪卫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3-550,共8页
针对±800 k V溪洛渡—浙西(简称溪浙)直流工程对浙江电网直流偏磁的影响,开展了受端电网直流偏磁研究。根据浙江电网拓扑结构与广域大地模型,基于场路耦合的方法建立了溪浙直流受端电网直流偏磁仿真模型,并通过测试结果验证了模型... 针对±800 k V溪洛渡—浙西(简称溪浙)直流工程对浙江电网直流偏磁的影响,开展了受端电网直流偏磁研究。根据浙江电网拓扑结构与广域大地模型,基于场路耦合的方法建立了溪浙直流受端电网直流偏磁仿真模型,并通过测试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针对浙江电网的特点,提出直流偏磁的治理思路,确定了500、220、110 k V变压器的直流偏磁治理标准分别为20、15、10 A。通过多次仿真与试验修正,提出了电容电阻结合、分阶段递进式的直流偏磁治理方法。经过3个阶段,对46座直流偏磁超标的变电站进行了治理,有效的抑制了浙江电网的直流偏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单极运行 直流偏磁 中性点 直流电流 场路耦合 电网拓扑 阻容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走廊雷电流幅值分布统计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淳 雷梦飞 +3 位作者 陈家宏 谷山强 王佩 赵俊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09-1614,共6页
雷电参数沿线路呈现显著的差异性,单一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公式不足以准确反映长线路走廊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线路耐雷性能分析的精细化程度,提出一种精细化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统计方法。该方法在"网格法"基础... 雷电参数沿线路呈现显著的差异性,单一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公式不足以准确反映长线路走廊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线路耐雷性能分析的精细化程度,提出一种精细化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统计方法。该方法在"网格法"基础上,根据网格雷电地闪次数逐步合并网格形成不同统计区段,分别统计拟合得出各区段内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公式。研究结果显示以地闪2 000次为阀值划分统计区段较合理。采用分区段的雷电流幅值分布公式和全线路单一的分布公式相比较,两者造成110 kV杆塔反击跳闸率的差异达–0.093~0.181次/(100 km·a),而220 kV和500 kV杆塔的反击跳闸率差异较小;对500 kV杆塔的绕击跳闸率,在地面倾角不足10°时影响可忽略不计,在地面倾角为30°时差异达–13.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流幅值 累积概率分布 输电线路 防雷 反击跳闸率 绕击跳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架空地线不同接地方式感应电量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马烨 龚坚刚 +2 位作者 郭洁 方玉群 陈舒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6-180,共5页
500 k V输电线路架空地线通常采用一根GJ钢绞地线,一根OPGW光纤复合地线架设方式。研究表明,GJ钢绞地线采用分段绝缘、中点接地方式,OPGW光纤复合地线采用分段绝缘、一点接地方式,既可以限制地线上的感应电压幅值,减小地线感应环流及损... 500 k V输电线路架空地线通常采用一根GJ钢绞地线,一根OPGW光纤复合地线架设方式。研究表明,GJ钢绞地线采用分段绝缘、中点接地方式,OPGW光纤复合地线采用分段绝缘、一点接地方式,既可以限制地线上的感应电压幅值,减小地线感应环流及损耗,具有良好的雷电保护性能。该次研究以浙江金华一条实际运行中500 k V输电线路为对象,结合中国110~750 k 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电力行业标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DL/T 832—2003)以及制定中的110~500 k V交流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接地技术的新标准,采取EMTP-ATP软件仿真计算的方法,对该500 k V架空地线目前实际采取的以及可能采取的多种接地方式进行了感应电压、感应环流、能量损耗的综合研究、比较。为超高压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接地方式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线 分段绝缘 感应电压 感应环流 能量损耗 接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下方交跨线路感应电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深 孔晓峰 +2 位作者 胡泰山 张博 余光凯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0-35,共6页
针对特高压交流线路下方交叉跨越的110 k V线路停运检修时可能出现感应电,对检修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文章对浙江金华境内110 k V交跨线路的感应电压和电流进行了现场实测,线路上产生的静电感应电压可达12.34 k V。提出对被感应... 针对特高压交流线路下方交叉跨越的110 k V线路停运检修时可能出现感应电,对检修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文章对浙江金华境内110 k V交跨线路的感应电压和电流进行了现场实测,线路上产生的静电感应电压可达12.34 k V。提出对被感应线路进行分段,利用Matlab编程计算每一段的感应电压,最后叠加得到线路上感应电压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接近,表明此种计算方法满足精度要求;交跨距离或交跨角度增大时,感应电压和电流会逐渐减小,实际工程中应尽量增大距离或角度,以减弱线路间的感应作用;为保证人身安全,线路检修时应将两侧变电站地刀接地,同时还需要在工作点两侧挂接临时接地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线路 交叉跨越 线路检修 感应电压 感应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息触发的调度监控信息智能联盟实现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屈志坚 蒋俊俊 王冬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51,共7页
针对配电网调度监控中实时信息批量处理的延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智能联盟的消息主动触发处理新方法。通过对比多智能体信息交互的通信代价,利用公共信息模型和对象关系自动映射技术,构建信息智能联盟,综合运用消息事件触发和触发接... 针对配电网调度监控中实时信息批量处理的延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智能联盟的消息主动触发处理新方法。通过对比多智能体信息交互的通信代价,利用公共信息模型和对象关系自动映射技术,构建信息智能联盟,综合运用消息事件触发和触发接口实现的技巧,实现联盟智能体间的实时交互。以某10 k V配电网监控的工程算例为例进行信息交互和性能测试,验证了消息触发方法主动交互的可行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监控画面间隔2 s轮询实时数据方法相比,智能联盟主动消息触发机制可以提高批量信息处理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监控 处理延迟 信息智能联盟 映射技术 消息事件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磁装置磁-热耦合分析的异型网格映射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宇娇 秦威南 +1 位作者 刘东圆 吴刚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41-148,共8页
采用弱耦合有限元法求解电磁装置中的电磁场、流场和温度场的耦合问题时,电磁场计算得到的能量损耗要通过网格传递到温度场作为载荷,结合空气或液体的散热进行热分析。由于电磁场和热-流场在求解时对网格离散要求相差很大,因此若要兼顾... 采用弱耦合有限元法求解电磁装置中的电磁场、流场和温度场的耦合问题时,电磁场计算得到的能量损耗要通过网格传递到温度场作为载荷,结合空气或液体的散热进行热分析。由于电磁场和热-流场在求解时对网格离散要求相差很大,因此若要兼顾各种场的要求需剖分成统一的有限元模型,势必会造成网格单元数很大、提高计算代价。而如果采用不同的网格模型,则无法实现网格间的数据直接映射。提出一种异型网格映射法,通过高斯积分及坐标变化来实现不同场之间不同网格的数据映射。此外,还提出了该方法的精度控制策略及误差修正系数,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将异型网格映射法应用于文献中空气绝缘三相母线槽热分析中,将计算结果与常规同型网格直接映射方法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装置 磁-热耦合分析 弱耦合 异型网格映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及有载调压变压器动态调节影响的中长期电压稳定评估指标 被引量:5
9
作者 吕思卓 叶琳 +3 位作者 李晶 杨靖萍 郑超 陈梓瀚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92,共7页
运用随机优化理论,研究在已知实时供电计划基础上供电公司对于可中断负荷的最优决策模型,并给出模型的解析解。有载调压变压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压调节手段,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其分接头调整对系统的动态响应影响显著。研究有... 运用随机优化理论,研究在已知实时供电计划基础上供电公司对于可中断负荷的最优决策模型,并给出模型的解析解。有载调压变压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压调节手段,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其分接头调整对系统的动态响应影响显著。研究有载调压变压器动态调节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动作前后一次侧电压和电流变化量,给出一种中长期电压稳定性评估指标,该指标计算快速简单,能给出系统的戴维南等值阻抗。3机10节点测试系统和实际电网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指标可以准确判断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稳定性,结合WAMS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中长期电压在线监测及控制,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载调压变压器 电压稳定 有载调压 戴维南等值阻抗 电压稳定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结构耦合的电磁线圈发射器驱动线圈累积失效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宇娇 秦威南 +1 位作者 聂靓靓 陈满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84,共8页
实验中线圈发射器常在发射5-6次后驱动线圈出现破坏现象,为了设计出满足性能要求的线圈发射器,对破坏原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以实验所用单级同轴感应线圈发射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路-磁场-结构场耦合计算方法,求解出了线圈及其封装... 实验中线圈发射器常在发射5-6次后驱动线圈出现破坏现象,为了设计出满足性能要求的线圈发射器,对破坏原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以实验所用单级同轴感应线圈发射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路-磁场-结构场耦合计算方法,求解出了线圈及其封装的应力分布。对于封装非金属材料,采取静强度评估方法进行失效判断,认为当封装所受最大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极限时发生失效。对线圈金属材料,除采取静强度评估方法外,还结合其材料应力-寿命曲线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结果显示:封装所受最大应力超过了其抗拉强度极限,在发射过程中,破坏区域逐渐扩大直至封装完全破坏;线圈所受最大应力小于其屈服强度,没有发生静强度失效,但在多次发射后会出现疲劳破坏。通过对封装进行材料改进,使得封装所受应力在许用范围内并且增加了驱动线圈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线圈发射器 场路耦合时步有限元法 磁-结构耦合场计算 累积失效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VSC-HVDC系统接入弱电网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边晓燕 洪丽俊 +2 位作者 王毅 洪建山 符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55-1362,共8页
由于大型并网风电场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波动导致风电场并网母线及受端弱电网系统的电压和频率不稳定,提出用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的电压与频率控制模型控制风电场并网母线的电压和频率。建立风电场经VSC-HVDC并入大电... 由于大型并网风电场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波动导致风电场并网母线及受端弱电网系统的电压和频率不稳定,提出用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的电压与频率控制模型控制风电场并网母线的电压和频率。建立风电场经VSC-HVDC并入大电网的电力系统数学模型,详细设计VSC-HVDC的变流器WFVSC(风电场侧变流器)和GSVSC(电网侧变流器)控制环节,在电压和功率外环及电流内环双环控制的基础上,加入频率控制,以解决电网频率发生改变时,双馈变速风机无法对电网提供频率响应的问题。建立相同条件下高压交流(HVAC)并网的模型进行比较,仿真分析风电场风速波动和风电场出口端三相短路故障两种情况下的并网点(PCC)电压与频率变化,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 电压控制 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转子不同工况下动应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雄峰 刘东圆 +3 位作者 张宇娇 姜岚 聂靓靓 秦威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4-156,153,共4页
转子结构上的动应力是影响结构性能和疲劳寿命的直接因素,进而决定了部件安全运行能力。由于发电电动机存在多种工况间相互切换,其转子需频繁正反转和转速陡增,导致结构承受频繁变化的动应力作用。而常规电机结构评估仅考虑固定转速下... 转子结构上的动应力是影响结构性能和疲劳寿命的直接因素,进而决定了部件安全运行能力。由于发电电动机存在多种工况间相互切换,其转子需频繁正反转和转速陡增,导致结构承受频繁变化的动应力作用。而常规电机结构评估仅考虑固定转速下结构的静态应力,不足以评估复杂运行工况下发电电动机转子的结构性能。因此,以广州抽水蓄能电站B厂一台已投运机组为例,选取机组典型运行工况,运用瞬态动力学计算各工况下转子结构上的动应力谱,并以此评估转子的结构性能。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应力集中发生在磁轭鸽尾槽,并且不同工况下的峰值应力位置出现在鸽尾槽的不同位置,这为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和疲劳寿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电动机 转子 动应力 不同工况 瞬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三维瞬态涡流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宇娇 秦威南 +1 位作者 董晓虎 郑永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429,共6页
对广州抽水蓄能B厂某发电电动机进行了三维涡流场有限元计算,建立了发电电动机的三维模型,分析了电流密度、磁密等场量的分布情况,获得了气隙径向磁密并进行了谐波分析。通过发电电动机的三维瞬态涡流场计算,可以更加准确地得到电机电... 对广州抽水蓄能B厂某发电电动机进行了三维涡流场有限元计算,建立了发电电动机的三维模型,分析了电流密度、磁密等场量的分布情况,获得了气隙径向磁密并进行了谐波分析。通过发电电动机的三维瞬态涡流场计算,可以更加准确地得到电机电磁场分布情况,运算结果能够为电机的设计、选型、国产化制造提供相应参考,在电机优化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发电电动机 有限元法 瞬态涡流场分析 三维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温度场计算及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宇娇 刘东圆 +2 位作者 黄雄峰 聂靓靓 秦威南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8-611,共4页
针对机组日常运行时仅通过监测固定点的温度来预防热应力的破坏,无法准确监测不同部位的温升,更无法确定热应力分布来判断因应力导致的破坏情况。以南方电网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的一台已投运机组为例,通过温度场分析和热-结构耦合场分析计... 针对机组日常运行时仅通过监测固定点的温度来预防热应力的破坏,无法准确监测不同部位的温升,更无法确定热应力分布来判断因应力导致的破坏情况。以南方电网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的一台已投运机组为例,通过温度场分析和热-结构耦合场分析计算了其电机全域温升及转子结构的应力。研究结果确定了定子和转子的温度分布情况,以及实际运行时应重点监测温升的部位;评估了转子结构整体热应力分布,并确定了峰值应力位置,为检修计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电动机 转子 温度场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500kV输电线路并联间隙在高海拔条件下的选型与防雷效果 被引量:7
15
作者 任华 马凝芳 +6 位作者 赵淳 许衡 苏杰 赵俊杰 吴敏 马志清 王宇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91,共9页
实际运行经验表明,采用标准中推荐的500 kV并联间隙经常出现保护失效情形。相关研究人员已研制出适用于一般地区的新型500 kV并联间隙,但在高海拔条件下,新型500 kV并联间隙的尺寸参数不能直接采用一般地区的参数。本文在海拔2100 m的... 实际运行经验表明,采用标准中推荐的500 kV并联间隙经常出现保护失效情形。相关研究人员已研制出适用于一般地区的新型500 kV并联间隙,但在高海拔条件下,新型500 kV并联间隙的尺寸参数不能直接采用一般地区的参数。本文在海拔2100 m的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环境下,针对不同串长下不同尺寸参数的并联间隙进行了U 50%雷电冲击试验、伏秒特性试验、可见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并进行了保护有效性分析;通过仿真得到了安装并联间隙前后杆塔耐雷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绝缘子片数分别为33片和37片时,推荐选取的并联间隙电极横向伸出长度分别为800/800 mm、850/850 mm,在安装并联间隙后,单回线路耐雷水平均较安装前降低,但双回线路同时闪络耐雷水平均有所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11.3%和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500 kV并联间隙 高压试验 保护有效性 并联间隙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灭弧有载分接开关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樊家昊 汪卫国 +1 位作者 王丰华 钱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425-4432,共8页
为准确掌握真空灭弧式有载分接开关(on-loadtap changer,OLTC)的振动特性,综合自适应形态学组合滤波和小波变换对真空灭弧式OLTC换档过程中的振动信号时域波形的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OLTC振动信号自适应地求取了形态学组合滤波... 为准确掌握真空灭弧式有载分接开关(on-loadtap changer,OLTC)的振动特性,综合自适应形态学组合滤波和小波变换对真空灭弧式OLTC换档过程中的振动信号时域波形的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OLTC振动信号自适应地求取了形态学组合滤波器的结构元素,然后应用Morlet小波求取OLTC振动信号的时域包络,据此结合真空灭弧式OLTC切换开关的结构定义了表征振动信号脉冲间能量变化的波形特征统计指标及运行状态系数。对现场某换流变真空灭弧式OLTC的振动信号分析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形态滤波器能有效滤除OLTC振动信号中的干扰成分,振动信号波形特征指标的分布特性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OLTC的运行状况。研究结果可为基于振动分析法的真空OLTC机械状态监测技术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OLTC 振动信号 小波变换 自适应形态学滤波 波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雷防冰灾架空地线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孔晓峰 方玉群 +2 位作者 赵俊杰 陈杰涛 江道灼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4-161,共8页
针对架空地线防雷机理与通流融冰时的"脱地"绝缘要求,提出一种新型的防雷防冰灾架空地线系统方案,该系统由具有4层(或3层)结构的新型架空地线及其辅助接地设备构成,既可解决架空地线在冬季覆冰时的"脱地"通流加热... 针对架空地线防雷机理与通流融冰时的"脱地"绝缘要求,提出一种新型的防雷防冰灾架空地线系统方案,该系统由具有4层(或3层)结构的新型架空地线及其辅助接地设备构成,既可解决架空地线在冬季覆冰时的"脱地"通流加热融冰问题,又能改善其防雷性能。以某220 kV架空线路为例,对其分别采用传统架空地线与新型防雷防冰灾架空地线系统,在ATP-EMTP上进行建模仿真对比研究防雷效果,结果表明:新型防雷防冰灾架空地线系统能够明显降低地线上的直击(或感应)雷过电压上升率及幅值,从而有效提高架空地线的防雷效果。此外,基于传统架空地线最小融冰电流研究结果,根据"导线外表面积相同时所需的最小融冰热容量一样"的原则,推导并给出了新型架空地线最小融冰电流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地线 热力融冰 防雷仿真 ATP-E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配电网项目比选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李栋 卢明凯 +2 位作者 金博文 姜念 卞玉 《陕西电力》 2017年第6期61-65,共5页
作为电力能源输送到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实现配网的精准化投资,提升投资管理精益化水平,是现行电网建设环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摆脱传统的主观决策因素,从提高规划方案可比性入手,提出了基于多属性决策的配电网规划项... 作为电力能源输送到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实现配网的精准化投资,提升投资管理精益化水平,是现行电网建设环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摆脱传统的主观决策因素,从提高规划方案可比性入手,提出了基于多属性决策的配电网规划项目比选体系及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和效益量化模型,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边际效益、效益成本比依次递进开展规划方案比选,并制定了配电网规划优化的比选方法,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多属性决策 比选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确定分区数量的无功控制分区最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博隆 孙维真 +3 位作者 叶琳 杨靖萍 李有春 付俊强 《广东电力》 2017年第2期70-74,80,共6页
对于电力系统无功分级控制的分区划分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确定分区数量的无功控制分区方案最优化方法,使用加权电气距离表征无功源、受控点及控制分区间的耦合度,使分区方案更为均衡,并在降低分区之间耦合度的同时增强分区内部耦合度。... 对于电力系统无功分级控制的分区划分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确定分区数量的无功控制分区方案最优化方法,使用加权电气距离表征无功源、受控点及控制分区间的耦合度,使分区方案更为均衡,并在降低分区之间耦合度的同时增强分区内部耦合度。所提方法首先将受控点分配至各个无功源,进而构建线性整数规划模型,最后使用成熟算法进行求得最优解。对IEEE39节点标准测试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对实际电力系统的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整数规划 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无功源 加权 电气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连花清瘟胶囊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肺部感染效果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坚 罗惠倩 盛曼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7-799,共3页
目的:比较与分析肺部感染患者应用连花清瘟胶囊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62例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2.0 g静脉滴注或左氧氟沙星0.4 g静脉滴注;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 目的:比较与分析肺部感染患者应用连花清瘟胶囊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62例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2.0 g静脉滴注或左氧氟沙星0.4 g静脉滴注;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连花清瘟胶囊4粒/次,3次/d,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细菌清除和疗效及不良反应、临床指标改善及预后情况、肾功能和Ig G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Ig G和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和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55%(29/31)、90.32%(28/31)与对照组80.65%(25/31)、77.42%(24/31)比较(P<0.05)。两组患者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和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单纯西药与中西医联合治疗均具有一定安全性,但连花清瘟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肺部感染患者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提高临床疗效和加速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胶囊 肺部感染 头孢曲松钠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