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电流内环的构网型MMC新型交流电压构建策略及参数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黎 杨仁炘 +3 位作者 施刚 张琛 张建文 蔡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9,共13页
构网型控制是电力电子变流器支撑新能源主导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一种有效技术途径。高压大功率场景下,构网变流器通常采用模块化多电平(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拓扑。MMC无集中滤波电容、难以获取并网电流前馈的特性使得常规... 构网型控制是电力电子变流器支撑新能源主导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一种有效技术途径。高压大功率场景下,构网变流器通常采用模块化多电平(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拓扑。MMC无集中滤波电容、难以获取并网电流前馈的特性使得常规构网型控制中,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级联控制回路的性能恶化。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交流电压控制策略,在保留电流内环限流能力的同时,将电流内环通过戴维南-诺顿等效变换成受控电压源串联虚拟阻抗的形式,实现了与同步发电机类似的端电压构建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对控制环节及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新型构网策略及参数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柔性直流输电 构网型控制 电流内环 交流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直流电缆操作过电压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炼炼 蔡炜 +3 位作者 杨黎明 李牧 郑新龙 范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45-3652,共8页
高压电力电缆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扮演中输送稳定电能的重要角色,其过电压故障会对电网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国内关于高压电缆操作过电压机理以及计算的研究较少。为此,依托舟山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在PSCAD/EMTDC平台上,分析了同轴... 高压电力电缆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扮演中输送稳定电能的重要角色,其过电压故障会对电网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国内关于高压电缆操作过电压机理以及计算的研究较少。为此,依托舟山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在PSCAD/EMTDC平台上,分析了同轴高压直流电缆的等效阻抗和导纳参数,并分别计算了不同故障条件下的直流电缆操作过电压。基于统计分析方法,采用线路分段技术研究了直流海底电缆的操作过电压沿线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直流电缆沿线接地故障过电压值呈伞形分布,中部最大,两侧递减;导体-铅套操作过电压最大值为400.2 kV,发生在直流电缆沿线接地故障的条件下;铅套-铠装和铠装-大地操作过电压最大值分别为7.27 kV和0.45 kV,发生在交流相地和相间故障的条件下;导体-铅套、铅套-铠装和铠装-大地操作冲击绝缘水平分别为460.23 kV、8.36 kV和0.52 kV。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高压电力电缆线路的绝缘配合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力电缆 柔性直流 阻抗矩阵 导纳矩阵 操作过电压 绝缘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参与配电侧电力市场竞价博弈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敏 许建 +2 位作者 潘永春 王鹤梅 耿照江 《广东电力》 2017年第2期1-6,28,共7页
根据电动汽车控制方式及电动汽车参与电力市场模式的不同,介绍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预测及电动汽车储能容量参与电力市场竞价博弈的相关研究内容,包括电动汽车调度控制方式与参与电力市场的模式、电动汽车代理商的控制策略,以及电动汽... 根据电动汽车控制方式及电动汽车参与电力市场模式的不同,介绍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预测及电动汽车储能容量参与电力市场竞价博弈的相关研究内容,包括电动汽车调度控制方式与参与电力市场的模式、电动汽车代理商的控制策略,以及电动汽车参与电力市场竞价的竞价策略和竞价模型,为电动汽车参与开放的配电侧电力市场竞价博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力市场 竞价策略 竞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预测可靠性的含风电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敏 许建 潘永春 《广东电力》 2017年第4期43-49,共7页
针对风电随机性对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在考虑风电预测可靠性的基础上,建立含风电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将实际风电出力看作随机变量,并通过混合Copula函数对历史风电场出力及其对应预测值建立相关性模型;在得到预测出力后... 针对风电随机性对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在考虑风电预测可靠性的基础上,建立含风电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将实际风电出力看作随机变量,并通过混合Copula函数对历史风电场出力及其对应预测值建立相关性模型;在得到预测出力后,通过相关性模型获得风电实际出力分布概率;采用机会约束规划建立含风电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型,并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条件下优化风电计划出力。最后通过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算法可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Copula函数 联合概率模型 机会约束规划 动态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缆极限传输长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磊 郑新龙 +3 位作者 高震 彭维龙 林勇 徐政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49,共5页
电力电缆不同于架空线路,其并联电容很大,导致电容充电电流大,空载运行时引起末端电压升高严重。针对该问题,基于电力电缆的正序模型,采用稳态解析分析方法研究电力电缆极限传输长度。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任何稳态运行下的有损电缆。研... 电力电缆不同于架空线路,其并联电容很大,导致电容充电电流大,空载运行时引起末端电压升高严重。针对该问题,基于电力电缆的正序模型,采用稳态解析分析方法研究电力电缆极限传输长度。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任何稳态运行下的有损电缆。研究发现电缆空载电压升高对200 km内电缆的限制不大。40 km以内的电缆空载末端电压升高在1%以内,与现场实测的结果相符。充电电流是限制电缆传输长度的瓶颈,然而计算结果表明,0.3补偿度两端点补偿的电缆在长度100 km时的功率因数还可以达到0.94,比目前大部分工程应用的长度60 km大很多,说明100 km的超长电缆输电线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正序模型 极限长度 并联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及其评估 被引量:38
6
作者 刘黎 蔡旭 +1 位作者 俞恩科 俞兴伟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88,共10页
介绍了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基本情况、电网接线方式及直流控制保护功能,分析了快速重启动及换流站单站投退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工程的运行效果。并结合实际运维经验,针对直流控制保护、换流阀子模块、直流断路器、直流测量装置等... 介绍了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基本情况、电网接线方式及直流控制保护功能,分析了快速重启动及换流站单站投退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工程的运行效果。并结合实际运维经验,针对直流控制保护、换流阀子模块、直流断路器、直流测量装置等主要设备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技术完善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 快速重启动 直流控制保护 换流阀子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电力电缆过载能力分析及其试验验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磊 俞恩科 +3 位作者 张占奎 李琰 乐彦杰 敬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0-224,共5页
基于海底电缆导体的温升原理,对其过载电流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海底电缆热循环试验系统对典型110 kV海底电缆进行过载试验并进行数据拟合、分析,证明了对于某特定海底电缆在运行中的过载能力由海底电缆导体初始温度和过载时间决定。利用... 基于海底电缆导体的温升原理,对其过载电流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海底电缆热循环试验系统对典型110 kV海底电缆进行过载试验并进行数据拟合、分析,证明了对于某特定海底电缆在运行中的过载能力由海底电缆导体初始温度和过载时间决定。利用MATLAB函数曲线分析这2个因素对海底电缆过载能力的影响,得出其随着导体初始温度和过载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结合2条海底电缆短时过载导体温升曲线的比较,提出一种短时过载情况下导体温升的简易算法,利用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实际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短时过载 热循环试验 导体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8
作者 喻圣 邹红波 +2 位作者 余凡 伏春林 韩娜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8-91,97,共5页
结合电力短期负荷的特点,将模糊神经网络应用于电力短期负荷预测。阐述了模糊神经网络结构特征及BP学习算法,介绍了模糊神经网络应用于负荷预测的具体流程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引入惯性量的BP学习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通过... 结合电力短期负荷的特点,将模糊神经网络应用于电力短期负荷预测。阐述了模糊神经网络结构特征及BP学习算法,介绍了模糊神经网络应用于负荷预测的具体流程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引入惯性量的BP学习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通过对实际数据分析仿真,同基于BP神经网络的负荷预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本文所提出的方法预测精度高,较好地实现了负荷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模糊神经网络 BP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65
9
作者 赵健康 赵鹏 +2 位作者 陈铮铮 欧阳本红 郑新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90-3503,共14页
为促进高压直流电缆在大容量、远距离、复杂环境下电能输送方面的应用,需要对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高压直流电缆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绕包和挤包绝缘各自的技术优势及工程应用,并对目前广泛应用的挤包直流电缆绝... 为促进高压直流电缆在大容量、远距离、复杂环境下电能输送方面的应用,需要对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高压直流电缆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绕包和挤包绝缘各自的技术优势及工程应用,并对目前广泛应用的挤包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近几年直流电缆聚合物绝缘的研究热点,包括空间电荷、介电性能和老化性能等问题,提出模型电缆与平板试样在空间电荷分布上的差异性,并着重分析了目前聚合物材料电导率和树枝老化的研究进展,并从工程实际角度评述了在这些关键问题上还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最后,根据国内外研究热点,总结了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聚乙烯绝缘材料的改性研究和环保、高性能的新型绝缘基料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缆 空间电荷 介电性能 老化性能 绝缘改性 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高压直流电缆局部放电模式识别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杨丰源 许永鹏 +3 位作者 郑新龙 钱勇 盛戈皞 江秀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6-452,共7页
目前,高压直流电缆工程空前开展,但电缆及其附件带电检测和模式识别技术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使用交联聚乙烯电缆设计制作了绝缘内部气隙、绝缘表面划伤、外半导电层爬电、高压端毛刺电晕4种绝缘缺陷模型。提出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稀... 目前,高压直流电缆工程空前开展,但电缆及其附件带电检测和模式识别技术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使用交联聚乙烯电缆设计制作了绝缘内部气隙、绝缘表面划伤、外半导电层爬电、高压端毛刺电晕4种绝缘缺陷模型。提出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稀疏表示分类技术应用于直流下局部放电信号模式识别。使用放电重复率图谱作为分类样本,将训练样本集组成过完备字典,利用测试样本在其上投影的稀疏性,通过1范数最小进行稀疏表示从而实现分类。在不同样本维数下,采用同伦、非负最小二乘以及正交匹配追踪3种算法解决1范数最小问题。结果表明:较低维度(10×10维、15×15维)时,3种方法识别正确率近似,随着维度增大,同伦法识别率明显优于另外两者,20×20维时最大识别率可达92.31%,非负最小二乘法识别率稍次,但运算时间过长。综合比较,同伦法具有识别率高和运算速度快的优点,取20×20维即可满足识别精度和计算效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XLPE电缆 局部放电 压缩感知 稀疏表示 1范数最小 Homotom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下交联聚乙烯电缆局部放电的试验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杨丰源 许永鹏 +3 位作者 郑新龙 钱勇 盛戈皞 江秀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702-6710,共9页
为研究直流电压下交联聚乙烯(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绝缘局部放电特性,搭建了一套XLPE电缆直流局部放电试验及检测系统,使用直流局放仪和高频电流法(high frequency current method,HFCT)检测。使用YJV 120mm2单芯电缆设... 为研究直流电压下交联聚乙烯(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绝缘局部放电特性,搭建了一套XLPE电缆直流局部放电试验及检测系统,使用直流局放仪和高频电流法(high frequency current method,HFCT)检测。使用YJV 120mm2单芯电缆设计并制作了绝缘内部气隙、主绝缘表面划伤、高压端毛刺电晕、半导电层爬电4类绝缘缺陷模型,并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仿真了不同缺陷模型的电场分布特性。使用恒压法试验,绘制了时间分辨局放图谱(time-resolved partial discharge,TRPD)记录放电发展过程,并基于统计特征绘制了H(Q,Δt)图谱和4类典型指纹图谱。综合分析试验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1)电晕缺陷模型电场畸变最严重,气隙缺陷次之;2)划伤缺陷和爬电缺陷的放电起始电压明显高于另外两者;3)4类缺陷模型的起始放电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均存在差异,划伤缺陷起始放电量很大,并存在两个较明显的放电水平,气隙和电晕缺陷起始阶段放电量和放电重率均随时间递增;4)不同类型放电的H(Q,Δt)图谱差异较明显,指纹图谱随机性较大,其中电晕缺陷的指纹图谱线性规律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 直流 局部放电 Comsol仿真 指纹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侧主动充电策略 被引量:21
12
作者 董云龙 田杰 +3 位作者 黄晓明 钟晓波 汪楠楠 刘明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8-72,共5页
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无源端的换流阀通过有源端进行预充电,子模块电压最多只能充到额定电压的一半。如果按照正常解锁逻辑,会产生非常大的直流过电流,因此必须通过主动充电策略将子模块的电压充到额定值。文中结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 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无源端的换流阀通过有源端进行预充电,子模块电压最多只能充到额定电压的一半。如果按照正常解锁逻辑,会产生非常大的直流过电流,因此必须通过主动充电策略将子模块的电压充到额定值。文中结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侧不控充电及正常运行的特点,设计了通过逐步递减投入子模块个数的直流侧主动充电策略,可以实现无源端换流阀从直流侧不控充电状态至正常解锁运行状态的平滑过渡。同时,分析了直流侧主动充电过程的桥臂电流特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设计的直流侧主动充电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无源充电 黑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导热系数的直流电缆稳态载流量简化有限元算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畅 徐政 +1 位作者 宣耀伟 张健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3,共7页
文中提出一种直流电缆的两层简化结构,以减少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直流电缆稳态载流量的计算量,增强其计算效率。将直流电缆结构等效为两层:将除线芯外的各层等效为一层,与线芯构成两层简化结构。等效层的等效导热系数由除线芯外其余各层... 文中提出一种直流电缆的两层简化结构,以减少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直流电缆稳态载流量的计算量,增强其计算效率。将直流电缆结构等效为两层:将除线芯外的各层等效为一层,与线芯构成两层简化结构。等效层的等效导热系数由除线芯外其余各层的导热系数的调和平均数算得。在算例验证中,针对DC 200 k V YJQ41 1×1000+2×12型号直流电缆,分别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该电缆原始结构和两层简化结构不同敷设条件下的给定电流时的线芯温度,并与厂商给出的该型号电缆的技术数据参照对比,证明了应用等效导热系数简化电缆结构以进行有限元求解的结果是准确的。之后文中比较了上述计算过程中两种结构下有限元方法的计算量,比较结果表明,两层简化结构的计算量较原始结构的计算量有显著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缆 载流量 有限元 等效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模型的直流电缆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波形参数控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乐彦杰 俞恩科 +3 位作者 陈国志 张磊 张健 高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25-234,共10页
雷电冲击试验中的直流电缆为大电容试品,试验回路中电感对冲击波形的影响不可忽略,冲击电压发生器电阻参数设置不当将会导致波形过冲和振荡,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优化模型的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波形参数控制方法。首先,对试验回路进行理论推导... 雷电冲击试验中的直流电缆为大电容试品,试验回路中电感对冲击波形的影响不可忽略,冲击电压发生器电阻参数设置不当将会导致波形过冲和振荡,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优化模型的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波形参数控制方法。首先,对试验回路进行理论推导,并分析波前时间和过冲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一个可用于表征波形过冲率的变量Δ_m;其次,以波前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限制Δ_m的数值对波形过冲率进行约束,建立电阻参数优化模型;最后,设置不同的Δ_m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仿真计算和实际试验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Δ_m设置值的增加,过冲率呈上升趋势,波前时间呈下降趋势,优化模型能够对波形参数进行有效控制。为确定Δ_m的合理设置范围,研究了不同试品电容、不同回路电感下Δ_m设置值对过冲率、波前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Δ_m取值为0.9~1时,能够保证波形过冲率不超过标准规定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缆 雷电冲击试验 回路电感 过冲率 波前时间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介电性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铮铮 赵健康 +4 位作者 张良 欧阳本红 王诗航 李建英 郑新龙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6-61,67,共7页
为研究温度对直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性能的影响,选取了2种具有代表性的直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和1种交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进行对比研究。分别对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直流电导率和空间电荷集聚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范围为20~70℃... 为研究温度对直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性能的影响,选取了2种具有代表性的直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和1种交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进行对比研究。分别对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直流电导率和空间电荷集聚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范围为20~70℃时,3种交联聚乙烯试样的直流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大,但电导活化能有差异,直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的变化程度较小;交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以积聚负电荷占主导,而2种直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空间电荷的平均电荷密度较小。此外,3种材料在常温下的直流击穿场强差异明显;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直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具有更少的羰基基团。2种直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分别采用提高纯净度和引入无机填料2种方式,使直流介电性能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缆 交流电缆 交联聚乙烯 直流电导率 空间电荷 直流击穿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交流电缆暂态过电压仿真计算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宣耀伟 郑新龙 +1 位作者 程斌杰 徐政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8-65,共8页
针对海底交流电缆输电系统发生的单相短路和三相短路故障,在PSCAD/EMTDC平台上搭建仿真模型,仿真计算了短路故障引起的暂态过电压。对于110 kV中性点接地和35 kV中性点不接地海底电缆输电系统,分别对不同输送功率、不同输送距离和不同... 针对海底交流电缆输电系统发生的单相短路和三相短路故障,在PSCAD/EMTDC平台上搭建仿真模型,仿真计算了短路故障引起的暂态过电压。对于110 kV中性点接地和35 kV中性点不接地海底电缆输电系统,分别对不同输送功率、不同输送距离和不同短路容量等情况下海缆的暂态过电压进行了仿真,计算了海缆线路上产生的最大过电压值,分析了最大过电压与这些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内在的物理机理。研究结果对于海缆线路和变电站的绝缘水平以及其他系统参数的确定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过电压 海底交流电缆 PSCAD EMT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热-流耦合场的多回路排管敷设电缆载流量数值计算 被引量:18
17
作者 乐彦杰 郑新龙 +4 位作者 张占奎 李世强 陈国志 张磊 卢志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7-202,261,共7页
多回路电缆以集群方式敷设时,各回路之间的电磁耦合和热耦合都将加强,对电缆导体线芯和金属外护套的交流电阻及涡流损耗的影响均不可忽略。为准确计算四回路电缆在4×4孔排管敷设方式下的载流量,借助于Comsol和MATLAB软件建立电磁-... 多回路电缆以集群方式敷设时,各回路之间的电磁耦合和热耦合都将加强,对电缆导体线芯和金属外护套的交流电阻及涡流损耗的影响均不可忽略。为准确计算四回路电缆在4×4孔排管敷设方式下的载流量,借助于Comsol和MATLAB软件建立电磁-热-流耦合物理场有限元模型,将电磁场、温度场及排管内空气流速场耦合求解。首先通过求解电磁场计算电磁热损耗,然后作为载荷施加于传热模型进行温度场分布计算。该模型对电缆复杂的邻近效应、趋肤效应进行直接仿真计算,考虑了金属材料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且传热模型中耦合了空气自然对流、热辐射和固体热传导3种导热方式。利用所提模型对6种排列方式下的电磁热损耗和温度场分布进行计算;并利用二分法计算相应的载流量。结果表明,排列方式对电缆间的邻近效应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优化排列方式可降低电缆损耗、提升载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热-流耦合场 排管敷设 电缆 载流量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冲击试验冲击电压发生器调波电阻的确定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宣耀伟 乐彦杰 +1 位作者 张娜飞 卢志飞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388-392,共5页
在进行雷电冲击试验时,需对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调波电阻(波前电阻Rf、半峰值电阻Rt)进行调节,使冲击波形符合标准IEC60060-1的要求:波前时间tf为1.2μs(±30%),半峰值时间tt为50μs(±20%)。针对快速确定冲击电压发生器调波电阻... 在进行雷电冲击试验时,需对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调波电阻(波前电阻Rf、半峰值电阻Rt)进行调节,使冲击波形符合标准IEC60060-1的要求:波前时间tf为1.2μs(±30%),半峰值时间tt为50μs(±20%)。针对快速确定冲击电压发生器调波电阻的问题,对冲击电压发生器放电等值回路进行了数学分析,建立了关于Rf、Rt的非线性方程组,并采用混合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得到Rf、Rt的数值计算解后,在Matlab环境下对雷电冲击放电回路进行了仿真分析。最终,在高压试验大厅进行了现场试验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调波电阻确定方法能够保证冲击波形符合标准要求,缩短设备调试时间,可为现场试验人员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冲击试验 冲击电压发生器 波前电阻 半峰值电阻 混合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绝缘介质中空间电荷分布测量技术及其在电气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冶文 潘佳萍 +5 位作者 郑飞虎 安振连 杨黎明 朱智恩 俞恩科 张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03-2618,共16页
高压直流输电应用广泛、前景开阔,然而电缆材料内部空间电荷的存在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难点之一。为此综述介绍了固体绝缘电介质中空间电荷分布测量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并详细介绍了主要的3种非破坏性实验方法的物理模型与实验技术,包括... 高压直流输电应用广泛、前景开阔,然而电缆材料内部空间电荷的存在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难点之一。为此综述介绍了固体绝缘电介质中空间电荷分布测量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并详细介绍了主要的3种非破坏性实验方法的物理模型与实验技术,包括压力波传播法(PWP法)、电声脉冲法(PEA法)、热扩散法(TSM法)等。并针对不同的绝缘试样介质(例如平板、同轴圆柱等),详细介绍了各种方法的物理原理与具体测量技术。PWP法和PEA法的实验技术已经基本定型,并已经发展出了可在实际工业应用的真实长电缆空间电荷的测量技术。热扩散法相对应用较少,主要介绍了适于较厚介质的热阶跃法及其数据处理和实验难点。然后比较了这几种方法的特点,并分析讨论了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于空间电荷测量技术的前景与发展趋势作了一些展望与猜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分布 压力波传播法 电声脉冲法 热扩散法 同轴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平均值模型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海底电缆故障过电压计算 被引量:10
20
作者 章正国 张健 +1 位作者 宣羿 徐政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104,共6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具有调制简单、开关频率低、谐波分量小等优点,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尤其是跨海域的电能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采用了MMC换流站平均值模型,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计算海底电缆直...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具有调制简单、开关频率低、谐波分量小等优点,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尤其是跨海域的电能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采用了MMC换流站平均值模型,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计算海底电缆直流故障时过电压的计算方法,节省了计算量,仿真结果与详细模型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海底电缆 平均值模型 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