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明洋 张利军 +3 位作者 徐宇啸 徐志强 邵炜平 池灏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共3页
提出了一种对电力通信光传输网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建立了电力通信光传输网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描述了模糊综合评价算法的实现流程,并结合客观赋权法的变异系数法实现了评估算法,通过实例说明了评估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电力光传输网 网络可靠性 网络可发展性 模糊评价 变异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源光网络技术的智能变电站网络构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俞辰颖 高亚栋 +2 位作者 尹康 徐俞音 潘国兵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429-432,438,共5页
针对智能变电站采用传统"三层两网"网络架构时存在的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受间隔层设备隔离和过程层网络覆盖范围有限因素的制约,数据在间隔之间以及过程层直达站控层的传递不够灵活的问题,对变电站数据类型、网络构架以及... 针对智能变电站采用传统"三层两网"网络架构时存在的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受间隔层设备隔离和过程层网络覆盖范围有限因素的制约,数据在间隔之间以及过程层直达站控层的传递不够灵活的问题,对变电站数据类型、网络构架以及组网设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采用无源光传感网络技术构建的"两层一网"的智能变电站架构。利用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组建了全站智能化网络,并采用分组交换、并行网络、逻辑GOOSE/SV/MMS子网等面向连接技术替代了现有面向对象的以太网构建技术,完成了全站网络的整合。变电站中任意两个设备通过统一网络可以直接实现通信,实现间隔层设备与过程层设备的整合。研究结果表明,"两层一网"的架构具有结构简单、组网设备少、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层一网 无源光网络 分组交换 并行网络 逻辑子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波动性电源的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周光东 周明 +3 位作者 孙黎滢 郭尊 谷纪亭 孙轶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39-2146,共8页
大规模间歇性可再生能源(variable renewable energysources, VRES)出力的波动性导致系统灵活运行风险增加,因此,提出了含VRES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评价新需求。为此,该文考虑波动性的空间性、时间性和方向性的特点,首先建立了 VRES和负... 大规模间歇性可再生能源(variable renewable energysources, VRES)出力的波动性导致系统灵活运行风险增加,因此,提出了含VRES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评价新需求。为此,该文考虑波动性的空间性、时间性和方向性的特点,首先建立了 VRES和负荷波动性模型。在此基础上,从调度运行角度提出10个节点灵活性评价指标:最大上/下调节能力、已用上/下调节能力、可用上/下调节能力、不足上/下调节能力和不足上/下调节电量。考虑功率平衡、线路潮流、灵活性资源调节能力约束建立指标的计算模型。在改进的IEEE 39节点系统上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建波动性模型和灵活性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合理性。该文所提灵活性指标可用于指导系统优化运行和灵活性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 波动性电源 评价方法 可用调节能力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风险评估研究综述(一):物理层面 被引量:42
4
作者 丁一 江艺宝 +3 位作者 宋永华 郭创新 金文德 张利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806-3816,共11页
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和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着新型能源利用体系——能源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能源互联网以先进能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对传统能源产业的全面革新,并对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业、社会... 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和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着新型能源利用体系——能源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能源互联网以先进能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对传统能源产业的全面革新,并对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业、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该文总结回顾了近些年国内外有关能源互联网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能源互联网风险评估现有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物理层面能源互联网风险评估存在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能源互联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风险评估 物理抽象模型 可靠性分析 复杂网络 多能源系统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最佳经济寿命区间评估 被引量:18
5
作者 许巍 王慧芳 +3 位作者 杜振东 邱剑 姚艳 何奔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4-80,共7页
为提高电网规划与运维决策的科学性,提出了一种以全寿命周期年平均成本最小为依据的输电线路最佳经济寿命区间评估方法。该方法在计算输电线路故障率时,不仅考虑了线路役龄,还考虑了气候与自然灾害、地理与外力破坏环境因素,以及部件与... 为提高电网规划与运维决策的科学性,提出了一种以全寿命周期年平均成本最小为依据的输电线路最佳经济寿命区间评估方法。该方法在计算输电线路故障率时,不仅考虑了线路役龄,还考虑了气候与自然灾害、地理与外力破坏环境因素,以及部件与土建、运行与检修质量状况对输电线路故障率的影响;并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按故障后果严重程度分别计算一般故障、较大故障和严重故障3类故障率,使得故障率的计算更加可信。此外,该方法采用区间分析法计算输电线路寿命周期的各项成本,消除了单一定值带来的成本计算误差。算例验证了输电线路最佳经济寿命区间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并指出了评估结果对电网规划与运维决策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经济寿命评估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全寿命周期成本 区间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电力网络投资需求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周盈 邹波 +3 位作者 文福拴 胡列翔 徐谦 兰洲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3,共6页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电力网络的投资需求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如何准确预测该需求对于电网公司确定最优投资策略、优化电力网络规划与运营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根据电网投资需求与电网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首先提出采用计...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电力网络的投资需求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如何准确预测该需求对于电网公司确定最优投资策略、优化电力网络规划与运营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根据电网投资需求与电网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首先提出采用计及环境因子的自适应钟形曲线来描述电网投资需求。之后,以1955—2010年间日本电网的各项投资数据为例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采用所提出的模型研究了我国东部某省级电网在不同环境下的投资需求情况,并分析了投资曲线的对称性和超前滞后性对电网投资分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网络 投资需求 发展阶段 自适应钟形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接触网行波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戴攀 刘田 周浩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0,共6页
基于高速铁路接触网线路参数推导相模变换矩阵,并对接触网线路进行电磁解耦,计算得到行波各模量的衰减系数和相位速度。通过对衰减系数和相位速度频率特性研究发现,不同的频率分量和传输路径会造成不同的衰减和传播速度,因此,行波会在... 基于高速铁路接触网线路参数推导相模变换矩阵,并对接触网线路进行电磁解耦,计算得到行波各模量的衰减系数和相位速度。通过对衰减系数和相位速度频率特性研究发现,不同的频率分量和传输路径会造成不同的衰减和传播速度,因此,行波会在传播过程中出现色散现象,这给故障行波的准确提取带来困难。大地电阻率的变化对线模分量的衰减系数和相位速度影响不大,地模分量的衰减系数和相位速度随大地电阻率的增大而减小。在电磁暂态程序(EMTP)中建立基于频率相关参数的J.Marti线路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故障行波的模2分量在故障点奇异性明显,适用于各种短路故障的行波故障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 相模变换 传播特性 接触网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网的电压控制原理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徐政 张哲任 刘高任 《电力工程技术》 2017年第1期54-59,共6页
本文研究柔性直流输电网的电压控制原理。描述了柔性直流电网电压控制的3种基本策略及其特点,提出了一种一次调压与二次调压相协调的直流电网电压控制策略,其中一次调压采用带死区的直流电压下斜控制律,二次调压采用基于电压基准节点电... 本文研究柔性直流输电网的电压控制原理。描述了柔性直流电网电压控制的3种基本策略及其特点,提出了一种一次调压与二次调压相协调的直流电网电压控制策略,其中一次调压采用带死区的直流电压下斜控制律,二次调压采用基于电压基准节点电压恒定的控制准则。论文给出了带死区的直流电压下斜控制的实现方法和逻辑框图;描述了电压基准节点的选择原则,并给出了基于电压基准节点电压恒定控制的二次调压实现方法。构建了一个四端直流输电网测试系统,基于该测试系统,介绍了带死区的直流电压下斜控制的参数设计方法,测试了直流电网负荷改变以及电压基准换流站退出运行2种工况下整个系统的响应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一次调压与二次调压相协调的直流电网电压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适用于普遍意义的直流电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网 电压控制 电压基准节点 一次调压 二次调压 电压死区 下斜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主接线方式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高亚栋 高美金 +2 位作者 陈飞 楼秉吾 金国胜 《机电工程》 CAS 2016年第10期1242-1247,共6页
针对双母线接线在低维护、高可靠性母线设备(GIS、DCB及GIL)应用时的适应性问题,对主变规模为3台的220 k V变电站,创新提出一种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的新型电气接线方式,使任何一段母线停电均能确保两台主变正常运行。并从可靠性、灵活性... 针对双母线接线在低维护、高可靠性母线设备(GIS、DCB及GIL)应用时的适应性问题,对主变规模为3台的220 k V变电站,创新提出一种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的新型电气接线方式,使任何一段母线停电均能确保两台主变正常运行。并从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3个方面出发,运用故障模式和后果分析法(FMEA),将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接线与双母线接线方式进行了全方面的比较和阐述。研究结果表明,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断接线方式在提升可靠性的同时,还能降低投资成本,同时兼顾日常运行和远期扩建等方面的灵活性,具有较大推广和工程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接线 可靠性 灵活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风力发电决策的政府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文会 钟孔露 +2 位作者 王辉 谭忠富 叶冬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8-124,共7页
风能作为典型的清洁能源,其发电效益的实现是节能减排以及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缺乏对风电决策合理的外部性评价以及政策引导,政府激励在实践中往往被弱化。文章考虑影响风电发展的技术研发补贴、电价补贴、税收等因素,同时基于机... 风能作为典型的清洁能源,其发电效益的实现是节能减排以及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缺乏对风电决策合理的外部性评价以及政策引导,政府激励在实践中往往被弱化。文章考虑影响风电发展的技术研发补贴、电价补贴、税收等因素,同时基于机制设计理论,在考虑这些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构建政府对风电项目的激励机制模型,并对搭建模型进行解析,得出合理的政府补贴和税收率,并结合案例测算所建模型的效应,给出适合目前风电发展的实际建议与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节能减排 发展决策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1
作者 樊娇 刘金朋 +3 位作者 刘冰旖 牛东晓 陆晓芬 亓学成 《陕西电力》 2014年第4期29-32,49,共5页
近年来,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LCM理论被逐渐引入到电网企业,成为提高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文献梳理,对目前电网企业资产LCM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比较现有的LCC核算方法和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借鉴国... 近年来,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LCM理论被逐渐引入到电网企业,成为提高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文献梳理,对目前电网企业资产LCM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比较现有的LCC核算方法和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实践经验,分析我国电网企业在实施资产LCM时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全面开展LCM需要的关键技术,最后对资产LCM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企业进一步开展资产LCM提供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企业 LCM L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和BPNN的售电公司供电服务质量评价 被引量:19
12
作者 曹阳 徐尔丰 +1 位作者 何英静 刘敦楠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120,共8页
售电侧放开后,售电公司大量涌现并相互竞争,电力客户面临多样化供电选择。优质的供电服务是售电公司开拓市场和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也是电力客户发挥自主选择权利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分析售电公司的概念、类型和供电服务的内涵,构建新... 售电侧放开后,售电公司大量涌现并相互竞争,电力客户面临多样化供电选择。优质的供电服务是售电公司开拓市场和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也是电力客户发挥自主选择权利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分析售电公司的概念、类型和供电服务的内涵,构建新电改下售电公司供电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然后基于BPNN实现下层评价系统自适应评价,基于TOPSIS实现供电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证实该体系和方法具有一定有效性,并对售电公司的供电服务和长期发展提出一定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售电侧改革 售电公司 供电服务质量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双非凸回归算法及其电力数据预测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锋华 成敬周 文凡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5-672,共8页
为适应产能输出、运营效益等电力数据预测应用,文中提出一种快速双非凸回归(double nonconvex regression,DNR)预测算法。首先,将经典稀疏编码分类技术解释为预测回归模型,并划分为训练阶段和测试阶段,使之适合标量预测应用;其次,针对经... 为适应产能输出、运营效益等电力数据预测应用,文中提出一种快速双非凸回归(double nonconvex regression,DNR)预测算法。首先,将经典稀疏编码分类技术解释为预测回归模型,并划分为训练阶段和测试阶段,使之适合标量预测应用;其次,针对经典Lasso模型存在的稀疏性不足以及噪声拟合单一问题,该算法通过lp范数约束逼近原始稀疏编码问题的误差重构项和系数正则项,具有更为灵活的模型形式和应用范围。最后,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框架实现了重构系数的优化升级策略。为确保ADMM优化子问题具有快速解,提出一种改进的迭代阈值规则用于更新非凸lp约束项,解决了原始算法陷入的局部最优问题。在电力企业实际运行产出和运营指标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DNR在预测效果和预测效率上均优于经典的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以及非凸约束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方向乘子法 电力数据预测 l_p范数约束 迭代阈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 kV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主接线方式适用网架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美金 余鹏 +1 位作者 诸言涵 黄民翔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648-652,共5页
针对220 k V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的新型主接线方式,结合浙江电网实际情况,在可靠性角度对其适用的网架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能适用的3种典型网架结构,选择了合适的可靠性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RAMSES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分别选择AIS和GI... 针对220 k V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的新型主接线方式,结合浙江电网实际情况,在可靠性角度对其适用的网架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能适用的3种典型网架结构,选择了合适的可靠性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RAMSES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分别选择AIS和GIS设备可靠性基础数据作为模型基础输入数据,与使用双母线的接线方式进行了对比,运用解析的概率分析法,对网架进行了故障模拟及故障后果分析,计算了不同典型网架结构情况下使用不同接线方式的故障概率、故障频率、电力不足期望值(EPNS)、电量不足期望值(EENS)。预设多组GIS设备可靠性基础数据,验证了不同的GIS设备可靠性基础数据设定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3台主变压器两种不同的建设时序进行了可靠性评估,在可靠性角度给出了建设时序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该接线方式在可靠性角度适用于所提出的单环网和双环网典型网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接线 网架结构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产业链上下游及工艺流程约束的工业负荷聚合响应模型
15
作者 王锋华 李海波 +3 位作者 但扬清 王蕾 周翰泽 张蕾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6,共11页
为缓解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导致的弃电与缺电双重矛盾,建立了面向省级电网灵活性提升的工业负荷聚合响应优化运行模型。首先,采用小波包分解技术计算产业链上下游工厂用电关联系数,基于“虚拟库存”的概念建立了考虑产业链... 为缓解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导致的弃电与缺电双重矛盾,建立了面向省级电网灵活性提升的工业负荷聚合响应优化运行模型。首先,采用小波包分解技术计算产业链上下游工厂用电关联系数,基于“虚拟库存”的概念建立了考虑产业链上下游及工艺流程约束的工业负荷响应模型;然后,考虑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各侧实际运行工况约束,以灵活性资源调用成本以及系统灵活性缺口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将工厂各环节生产设备参与需求响应的决策变量融入生产模拟模型,建立面向省级电网灵活性提升的工业负荷聚合响应优化运行模型;最后,基于省级电网实际运行数据以及多条产业链上下游80家工厂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工业负荷响应模型在工厂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可有效缓解系统中的新能源弃电与负荷缺电,且考虑产业链上下游约束后,工业负荷释放的灵活性调节潜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产业链 工艺流程 工业负荷 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风险评估研究综述(二)——信息及市场层面 被引量:21
16
作者 江艺宝 宋永华 +3 位作者 丁一 郭创新 金文德 徐晨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4023-4033,共11页
互联网技术和能源体制改革为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由此带来的信息及市场层面的能源互联网风险评估是未来的研究重点。该文在能源互联网风险评估研究综述(一)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现有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多能... 互联网技术和能源体制改革为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由此带来的信息及市场层面的能源互联网风险评估是未来的研究重点。该文在能源互联网风险评估研究综述(一)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现有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多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的联合风险评估、市场环境下的能源互联网风险评估和信息及市场耦合下的共性科学问题等3个信息及市场层面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并探讨了未来的能源互联网风险评估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信息及市场层面的能源互联网风险评估有助于发掘信息的潜在抽象价值,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为能源互联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和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风险评估 信息通信系统 市场竞争 机制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负荷无迹卡尔曼阈值多频级WNN区间预估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文博 傅旭华 +2 位作者 王蕾 黄民翔 叶承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7-533,共7页
针对传统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应用于电力负荷预测时,存在网络组件无法对小波高频信号分量进行有效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对电力负荷高频信号的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多频级WNN区间预测算法... 针对传统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应用于电力负荷预测时,存在网络组件无法对小波高频信号分量进行有效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对电力负荷高频信号的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多频级WNN区间预测算法。首先,给定高频分量信号阈值,对三通道滤波器获取的中频信号分量进行深度划分,并利用UKF算法的无迹变换,获取电力信号高频小波分量均值产生的sigma特征点,将其作为神经网络输入进行训练和预测;其次,针对WNN输出低频信号分量方差的预测输出增量变换问题,利用区间预测估计算法实现高、低频方差预测输出融合,并作为网络输出评价指标;最后,通过实验对所提算法进行有效性验证,并给出高频信号分量阈值选取实验结果,为高频阈值选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无迹卡尔曼滤波 阈值 小波神经网络 区间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配电网供电恢复问题的半定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吕东璘 韩蓓 +4 位作者 汪可友 李国杰 张利军 徐晨博 孙轶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6-24,共9页
随着电力电子元件的发展,柔性直流技术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在传统交流配网中加入柔性直流换流装置,建立了交直流混联配电系统,并基于短路故障后的供电恢复问题,应用半定规划方法来实现快速的系统供电恢复方案。通过VSC模型进行等效,提出... 随着电力电子元件的发展,柔性直流技术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在传统交流配网中加入柔性直流换流装置,建立了交直流混联配电系统,并基于短路故障后的供电恢复问题,应用半定规划方法来实现快速的系统供电恢复方案。通过VSC模型进行等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数的VSC换流站的等效方式,并进一步在交直流混联系统中进行潮流优化。通过IEEE33节点的改进辐射网及环网算例进行计算,并进行不同等效方式的计算分析,验证了该等效方法的合理性及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恢复 半定规划 柔性直流 交直流配电网 VSC模型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并联电抗器对750kV线路损耗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卓建宗 刘文颖 +3 位作者 刘福潮 但扬清 夏鹏 魏泽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28,共5页
750kV线路普遍配置了大容量高压并联电抗器,但在线损分析时往往忽略高压电抗器对损耗的影响,造成750kV电网线损分析结果误差较大。基于此,建立了计及高压电抗器的750kV线路综合损耗模型,分析了高压电抗器对750kV线路综合损耗的影响机理... 750kV线路普遍配置了大容量高压并联电抗器,但在线损分析时往往忽略高压电抗器对损耗的影响,造成750kV电网线损分析结果误差较大。基于此,建立了计及高压电抗器的750kV线路综合损耗模型,分析了高压电抗器对750kV线路综合损耗的影响机理。高压电抗器接入降低了750kV线路无功功率造成的有功损耗,但同时高压并联电抗器也产生有功损耗。随着750kV线路传输功率的增加,高压并联电抗器接入后的750kV线路综合损耗率将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在750kV线路电阻损耗和高压电抗器损耗近似相等时,线路综合线损率最低,线路运行经济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750KV线路 线路综合损耗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DFIG的电力系统随机建模及小干扰随机稳定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苏展 徐谦 +2 位作者 孙黎滢 周明 李庚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04-2410,共7页
针对风功率随机波动给电力系统稳定分析带来的新问题,建立了计及风功率随机波动的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详细动态模型,以及用于分析含DFIG的电力系统小干扰随机稳定性的随机微分方程。给出了随机稳定... 针对风功率随机波动给电力系统稳定分析带来的新问题,建立了计及风功率随机波动的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详细动态模型,以及用于分析含DFIG的电力系统小干扰随机稳定性的随机微分方程。给出了随机稳定的判据,并推导出系统状态量期望和方差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对单机无穷大和IEEE 3机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建随机模型的可行性。从理论上分析了风功率随机波动对系统状态变量的影响,还使用Euler-Maruyama数值方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机械功率随机波动对不同状态变量的影响不同。状态变量的波动幅度由系统潮流、系统参数、随机项波动强度和时间决定。而在多机系统中,风机机械功率波动也会对系统中其他动态元件的状态变量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随机激励 小干扰稳定 随机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