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电力经济关系演进态势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白宏坤 刘军会 +4 位作者 尹硕 王江波 邓方钊 杨萌 赵文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21,共6页
全面分析2010—2016年河南省电力经济关系,研究用电结构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用电单耗的变化规律,并重点研究高耗能行业发展与电力经济的关系,发现高耗能行业的发展是影响用电量和GDP增速差距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有助于发现经济结构调... 全面分析2010—2016年河南省电力经济关系,研究用电结构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用电单耗的变化规律,并重点研究高耗能行业发展与电力经济的关系,发现高耗能行业的发展是影响用电量和GDP增速差距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有助于发现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积极变化和正确认识当前用电量和GDP增速差距这一阶段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量 行业增加值 高耗能行业 电力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青海直流的河南省电力公司购电优化决策
2
作者 李虎军 赵文杰 +3 位作者 白宏坤 王天梁 李迁 姜欣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2年第4期300-308,共9页
提出一种省级电力公司在多级多时间尺度市场上的购电协调决策方法。首先是基于中长期电量平衡对年度、月度购电优化空间的辨别;其次在存在购电优化空间的基础上,基于两纬度风险分析法,进行考虑购电风险及成本的省级电力公司购电优化。... 提出一种省级电力公司在多级多时间尺度市场上的购电协调决策方法。首先是基于中长期电量平衡对年度、月度购电优化空间的辨别;其次在存在购电优化空间的基础上,基于两纬度风险分析法,进行考虑购电风险及成本的省级电力公司购电优化。以购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加入风险约束,构建同时考虑购电成本最小以及风险最小的优化模型;最后依据青海直流送端配套电源建设情况以及河南电网现状及发展情况,以青海—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对青海直流投运后2020—2025年河南省电力公司的购电策略进行优化决策,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 购电策略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电网技改配置鲁棒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勇杰 席小娟 +1 位作者 李旭阳 李万鹏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2,共8页
伴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力系统源荷双侧变革驱动电网开展设备改造更新,深化研究电网投资精准配置优化技术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系统分析电网技改投入影响因素,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挖掘电网技改投入关键影响指标;其次,基于得到的技改投入... 伴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力系统源荷双侧变革驱动电网开展设备改造更新,深化研究电网投资精准配置优化技术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系统分析电网技改投入影响因素,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挖掘电网技改投入关键影响指标;其次,基于得到的技改投入关键影响指标及各地区电网的关键影响指标水平,计算各指标信息熵从而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电网技改投入基础分配模型;最后,以单位投入增供电量及单位投资可靠性提升为目标,考虑增供电量不确定性构建鲁棒优化模型,在基础分配结果上实现电网技改投入二阶段优化分配。算例分析表明,基于鲁棒优化的两阶段配置优化模型不仅显著提高了资源配置的精准度,还有效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和风险,为电网生产的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技改投入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性 信息熵 配置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南省视角的新形势下分区域电力综合资源战略规划布局研究
4
作者 白宏坤 王江波 +3 位作者 尹硕 郑雅楠 刘永民 李虎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4-179,共6页
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针对河南省地域、资源、需求特点,通过构建河南6大区域电网跨区输电线路的电力、电量约束,建立了考虑跨区输电的多区域河南省综合资源战略规划模型(HNIRSP),研究实现河南各地区资源的整体优化路径。河南省... 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针对河南省地域、资源、需求特点,通过构建河南6大区域电网跨区输电线路的电力、电量约束,建立了考虑跨区输电的多区域河南省综合资源战略规划模型(HNIRSP),研究实现河南各地区资源的整体优化路径。河南省电力综合资源规划电力布局情景分析结果显示,除去EPP后,2014—2030年河南省需要新增装机需求总量为96950MW,与装机空间平衡结果相比,减少装机容量32250MW,可直接减少全社会投资约108.6亿元,减排CO_2约11 627.0万t,减排SO_2约37.7万t,减排NO_x约32.8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资源战略规划 电力布局 需求侧管理 能效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河南省电网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及影响分区
5
作者 郭飞 姚晗 +2 位作者 张帅领 王胜磊 焦营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85-890,共6页
电网洪涝风险评估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河南省行政区域内复杂的流域下垫面和水文气象情况,构建河南省洪涝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流域建立指标体系与历史灾害发生情况的映射关系,求取河南省... 电网洪涝风险评估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河南省行政区域内复杂的流域下垫面和水文气象情况,构建河南省洪涝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流域建立指标体系与历史灾害发生情况的映射关系,求取河南省洪涝风险概率分布图,结合电网密度数据,对河南电网洪涝风险进行评估,绘制电网洪涝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1)河南省东南部的淮河流域洪涝风险较高且发生点集中,该结果较准确地反映了历史灾害分布情况。(2)汛期降雨作为主要致灾因子,在较大流域尺度洪涝灾害评估中,和洪涝风险在空间上不同步。(3)洪涝灾害对电网安全的影响呈带状分布,平顶山、许昌、郑州、开封为高风险带,新乡、安阳、濮阳为中风险带。该分区结果可为河南省电网布设和防灾减灾提供支撑,也可为复杂流域下垫面的行政区域电网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分析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电网 风险区划 二元LOGISTIC回归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电力需求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白宏坤 王磊 +4 位作者 李宗 刘永民 王江波 金曼 马任远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受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河南省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大幅降低,2012年增速降为3.33%,2013年上半年增速为1.17%,远远低于"十一五"期间11.7%的年平均增速,其中2013年上半年工业用电增速为-0.86%,占全省用电比重达54%的六大高... 受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河南省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大幅降低,2012年增速降为3.33%,2013年上半年增速为1.17%,远远低于"十一五"期间11.7%的年平均增速,其中2013年上半年工业用电增速为-0.86%,占全省用电比重达54%的六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仅为-3.8%。通过对近期河南省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背离现象以及典型行业的市场环境及用电趋势分析,对未来河南省电力需求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并得出了在新形势下电力需求增速放缓将使得电力供需形势有所缓和,未来电力工业发展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而非制约因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负荷预测 供需形势 重点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不同路径下黄土的土水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宝 郭炳显 +2 位作者 喻达 齐道坤 郑月松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6-722,共7页
为了全面认识在干、湿两种不同路径下黄土持水特性的联系和区别,针对豫西三门峡原状黄土展开了全吸力范围内的土水特征试验,采用渗析法(低吸力段)和气相法(高吸力段)逐级控制吸力,获得了在增湿和干燥两种不同路径下,黄土在0.01~309 MPa... 为了全面认识在干、湿两种不同路径下黄土持水特性的联系和区别,针对豫西三门峡原状黄土展开了全吸力范围内的土水特征试验,采用渗析法(低吸力段)和气相法(高吸力段)逐级控制吸力,获得了在增湿和干燥两种不同路径下,黄土在0.01~309 MPa吸力范围内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结果表明: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呈“S”型,含水率随吸力的增加而递减,且递减趋势呈现中间变化较大而两端变化小的现象,由此可通过进气值和残余饱和度将黄土土水特征曲线分成三个阶段:边界效应段、过渡段和非饱和残余段;黄土残余含水率为9.6%,进气值为30 kPa,残余饱和度对应的吸力值约为300 kPa;在100~1000 kPa吸力范围内,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存在明显的回滞现象,即相同吸力下的干燥路径曲线对应的含水率明显超过增湿路径曲线,特别在吸力为100 MPa附近数据差异最为显著,同吸力大小条件下含水率之差为5%。最后基于Fredlund-Xing模型对增湿和干燥两个路径上的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了黄土的SWCC拟合公式及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土水特征曲线 吸力控制 回滞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煤电装机支撑能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白宏坤 李干生 +4 位作者 牛中敏 韦迎旭 司炳金 许轶 王宇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8,共7页
河南省作为能源资源大省,在"十一五"末期已经变成能源净输入省。对河南省内资源及其支撑能力的分析表明,煤炭资源对省内煤电装机规模起决定作用,并得出资源支撑煤电装机容量上限的范围,提出为促进全省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需... 河南省作为能源资源大省,在"十一五"末期已经变成能源净输入省。对河南省内资源及其支撑能力的分析表明,煤炭资源对省内煤电装机规模起决定作用,并得出资源支撑煤电装机容量上限的范围,提出为促进全省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省外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空间,在利用现有及规划输煤通道的基础上,加大输入区外电力比例。该成果可为制定河南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电力供需 支撑条件 煤炭资源 水资源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群-端”架构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策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琳娟 张平 +3 位作者 卢丹 韩军伟 李景丽 袁豪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153,共12页
针对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引起的电压波动、潮流返送等问题,开展分布式电源的群调群控策略研究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文中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并网时的可观可控性,提出基于“云-群-端”架构,并以集群为中... 针对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引起的电压波动、潮流返送等问题,开展分布式电源的群调群控策略研究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文中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并网时的可观可控性,提出基于“云-群-端”架构,并以集群为中间层的分布式光伏分层调控策略;其中云层调控中心整合并分析各集群的上传运行数据,选取能灵敏反映集群电压变化的主导节点,以整个区域节点电压不越限、系统的网损最小为目标,构建群间协调优化策略;集群层控制平台分析终端设备层上传的光伏电站运行数据、负荷信息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监测数据,以实现集群内部节点电压安全运行、集群网损最小以及分布式光伏的最大就地消纳为目标,构建群内自治优化调控策略。最后采用所提出的分布式电源群调群控优化策略对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节点电压安全运行、越限等多种典型场景进行优化调控,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解决电压越限等问题,并能减小节点电压偏差与系统网损,保障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群调群控 群间协调 群内自治 节点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新能源并网的火储联合调峰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米阳 何进 +3 位作者 卢长坤 符杨 陈晨 齐桓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4-1715,I0006,共13页
针对负荷需求增加和不确定新能源并网导致的调峰压力,提出一种储能与火电机组联合调峰的双层运行方法模型上层兼顾储能配置和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目标函数为系统的综合收益,同时为了调动储能参与调峰的积极性,提出基于储能寿命模型的补... 针对负荷需求增加和不确定新能源并网导致的调峰压力,提出一种储能与火电机组联合调峰的双层运行方法模型上层兼顾储能配置和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目标函数为系统的综合收益,同时为了调动储能参与调峰的积极性,提出基于储能寿命模型的补偿策略;模型下层以典型日运行状况为决策变量,目标函数为兼顾新能源消纳的系统运行成本;进而,采用谱归一化生成对抗网络和K-medoids算法生成典型场景来提高模型精度,并且通过时间相关性分析以及与历史数据的对比凸显谱归一化生成对抗网络的优势;最后,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兼顾系统的经济性与新能源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储联合调峰 火电灵活性改造 双层模型 谱归一化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新型电力系统精细化时序生产模拟方法
11
作者 郑永乐 韦仁博 +7 位作者 冯宇昂 张艺涵 崔世常 武振宇 蒋小亮 李慧璇 艾小猛 方家琨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1-81,共11页
准确评估农村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对于农村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由于农村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电压等级较低、阻抗比大、网损比例较高等特点,传统基于直流潮流的时序生产模拟在评估其消纳能力时容易产生... 准确评估农村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对于农村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由于农村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电压等级较低、阻抗比大、网损比例较高等特点,传统基于直流潮流的时序生产模拟在评估其消纳能力时容易产生偏差。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精细化交流潮流的时序生产模拟模型与求解方法。首先,考虑电压和网损特性,建立了基于交流潮流模型的农村电力系统精细化运行模型。然后,针对该模型在年度时序生产模拟时的计算难点,通过二阶锥松弛技术将交流潮流凸化松弛处理以降低模型复杂度,基于此提出兼顾电网规模和计算效率的时段分割策略,将时序生产模型拆分为多个子问题,并通过滚动优化求解提升计算效率。最后,以某实际县域农村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力系统 时序生产模拟 新能源 消纳能力评估 二阶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新能源并网短路电流预测技术
12
作者 于琳琳 蒋小亮 +2 位作者 贾鹏 孟高军 丁咚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5,共8页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大电网短路电流特征更加复杂、难以预测。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新能源并网短路电流预测技术。首先,分析短路电流特点,对短路电流进行变分模态分解,得到本征模态函数;其次,对卷积神经网...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大电网短路电流特征更加复杂、难以预测。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新能源并网短路电流预测技术。首先,分析短路电流特点,对短路电流进行变分模态分解,得到本征模态函数;其次,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利用多尺度特征提取将电流故障数据特征最大化,引入注意力机制提取重要信息,卷积过程中使用跳跃连接的方式防止前向传递时信息丢失,有利于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构建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短路电流预测模型;最后,经过PSCAD/EMTDC电网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短路电流峰值预测有着较高的精度,与常见的极限学习机、支持向量机相比,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0.61%,1.09%,验证了文章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改进卷积神经网络 短路电流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与风速分区的风电机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春筝 王浚怡 +2 位作者 蒋小亮 卢杨 孟高军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日渐成熟,风电渗透率持续提高,电力系统中的等效惯量和调频备用容量减少,导致电网调频负担增加。为解决风电机组转子转速和电网频率解耦导致机组惯性和频率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风电机组...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日渐成熟,风电渗透率持续提高,电力系统中的等效惯量和调频备用容量减少,导致电网调频负担增加。为解决风电机组转子转速和电网频率解耦导致机组惯性和频率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风电机组综合控制策略。将模糊逻辑控制器嵌入风机控制系统,动态调整调频参数。在此基础上,针对风电机组在不同风速时的运行特性,对风速进行分区并构建适应各个区间内风机转速-功率特性的综合控制策略,改善了风电机组在中、高风速区间内的频率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调频 风速分区 模糊控制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跟网型混合多变流器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与参数优化研究
14
作者 于琳琳 丁咚 +4 位作者 毛玉宾 程昱明 费思媛 徐晋 汪可友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455,共11页
伴随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电力系统动态特性日益复杂。针对多变流器并网系统这种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研究,传统建模分析方法依赖于特定工作平衡点,工况变化时需重复计算分析,凭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仅能提供单次定性分析结果。同时,... 伴随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电力系统动态特性日益复杂。针对多变流器并网系统这种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研究,传统建模分析方法依赖于特定工作平衡点,工况变化时需重复计算分析,凭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仅能提供单次定性分析结果。同时,作为稳定性分析的前提,系统建模难以兼顾精度与效率,而等值聚合模型难以评估并准确识别每个变流器对系统稳定性的具体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保留变流器并网端口节点的系统模型,整个建模与分析过程均位于离散域框架中,通过计算系统模态并进行灵敏度量化分析,可为稳定性优化方案的设计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搭建了多机并网系统算例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系统主导模态,为系统的稳定性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该方法在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分析 离散状态空间模型 参数灵敏度 多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直流输电线路换相失败预测技术
15
作者 毛玉宾 于琳琳 +2 位作者 丁骁 孟高军 陈姝彧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5-162,共8页
针对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随机性更强、影响因素更复杂,导致换相失败预测难度加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直流输电线路换相失败预测技术。首先,分析换相失败特性,提取出逆变侧交流电压、直流电流、触... 针对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随机性更强、影响因素更复杂,导致换相失败预测难度加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直流输电线路换相失败预测技术。首先,分析换相失败特性,提取出逆变侧交流电压、直流电流、触发角故障数据;其次,利用深度信念网络能够少样本无监督特征学习高维数据的优势,将故障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作为深度信念网络的输入数据,构建直流输电线路换相失败预测模型;最后,经过Softmax分类器输出换相失败标签,实现换相失败预测。搭建PSCAD/EMTDC直流输电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换相失败预测准确率较高,相比于常见的卷积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机,分别提升了10.6、8.5百分点,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深度信念网络 直流输电线路 换相失败 Softmax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空辐射制冷的户内变电站降温研究
16
作者 陈晨 姚晗 +5 位作者 韩慧娜 张亮 吕兵 严天 吴永佳 丁雁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7,共8页
户内变电站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耗高、散热差的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空辐射制冷的储冷送风降温系统,对户内变电站进行冷却降温;搭建了该系统实验测试平台,对其储冷及降温性能进行测试;根据实测数据对... 户内变电站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耗高、散热差的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空辐射制冷的储冷送风降温系统,对户内变电站进行冷却降温;搭建了该系统实验测试平台,对其储冷及降温性能进行测试;根据实测数据对建立的系统传热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降温系统在夏季和秋季夜间均有良好的蓄冷性能,蓄冷水箱温度降幅分别达6.5℃和9.0℃,秋季日间用冷户内变电站模块室内平均温度稳定在18.0℃,而不采用该降温系统的室内温度为40.0℃,系统平均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为8.38,系统降温节能效果显著;天空辐射制冷模块出口水温和总制冷量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建立的系统传热模型可靠性好。该研究为户内变电站低能耗降温提供了一种节能方案,并为该方案的设计运行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辐射制冷 储冷送风 户内变电站 蓄冷性能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谐波检测环节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锰 王志刚 +2 位作者 王寅 薛洁 王玲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3-77,共5页
阐述了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p-iq谐波电流检测法并对此进行了演化分析。基波有功电流的精准检测决定了谐波指令电流的精度。为实现基波有功电流无延时、无误差的检测,在SPWM控制策略下运用了无谐波检测环节的谐波指令电流检测方法,利... 阐述了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p-iq谐波电流检测法并对此进行了演化分析。基波有功电流的精准检测决定了谐波指令电流的精度。为实现基波有功电流无延时、无误差的检测,在SPWM控制策略下运用了无谐波检测环节的谐波指令电流检测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对ip-iq检测法和无谐波检测法进行仿真对比,通过改变系统参数电感量来验证无谐波检测方法的补偿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无谐波检测的优越性,为改善滤波器的滤波效果和推进优化控制策略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ip-iq谐波电流检测法 谐波指令电流 无谐波检测环节 SPWM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和博弈的电力系统鲁棒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董燕 杨俊林 +3 位作者 朱永胜 李秋燕 陈斌 聂彩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64,共10页
随着多种分布式能源的规模化接入,其固有的随机特性及多方利益冲突问题给电力系统调度决策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深度融合鲁棒优化与零和博弈机制,分别将大自然与电力调度人员作为博弈参与方,提出了一种考虑调度人员与大自然博弈的电力... 随着多种分布式能源的规模化接入,其固有的随机特性及多方利益冲突问题给电力系统调度决策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深度融合鲁棒优化与零和博弈机制,分别将大自然与电力调度人员作为博弈参与方,提出了一种考虑调度人员与大自然博弈的电力系统鲁棒调度协同规划方法。其中,针对电动汽车移动与储能属性耦合的不确定性,将其交通行为进行集群化处理。进而基于电动汽车、风电、火电机组的出力及运行费用特性,建立含多种能源形式的min-max调度博弈模型,并采用两阶段松弛算法进行求解。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调度模型及相关调度策略在不依赖准确风电预测的同时,能实现风、车等能源的协同增效经济运行,为解决不确定分布式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的优化决策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调度 零和博弈 鲁棒优化 min-max模型 分布式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用户群体识别与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许长清 赵华东 宋晓辉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3-117,共5页
随着能源互联网及智能用电技术的发展,深入了解电力用户群体特征,并提供精准电力服务,成为"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售电体积累的用户社会属性、用电行为等大数据进行分析,构建用户间相似度权重模型,提出基于&q... 随着能源互联网及智能用电技术的发展,深入了解电力用户群体特征,并提供精准电力服务,成为"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售电体积累的用户社会属性、用电行为等大数据进行分析,构建用户间相似度权重模型,提出基于"用户-标签"二元网络的相似群体识别方法,并通过群体分析获取群属性和典型负荷特征,预测新入网用户的用电行为.该方法通过对标签数据的分析,便于发现群体中的重要用户,为互联网售电体实施个性化用电服务和增值服务推荐提供支撑,进而提升电力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电力用户 相似群体 用户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配置等价多路径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负载均衡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璟 王利利 +1 位作者 游金阔 杨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2-756,共5页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推广,作为底层核心构件的传感器网络所承载传输业务成激增趋势,使得窄带宽无线信道成为了制约物联网应用的首要因素。合理分流流量,实现负载均衡是提升网络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将ECMP(Equal-Cost Multipaths)技术...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推广,作为底层核心构件的传感器网络所承载传输业务成激增趋势,使得窄带宽无线信道成为了制约物联网应用的首要因素。合理分流流量,实现负载均衡是提升网络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将ECMP(Equal-Cost Multipaths)技术与传感器网络自组织特性相融合,传感器网络多跳自组织特性为业务传输提供多条等价最短路径,ECMP将业务均衡分担到这些等价最短路径上,实现负载均衡。理论证明传统ECMP配置方法全网节点开通ECMP功能不仅会增加网络控制信息开销,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增大区域负载,形成网络拥塞。因此,本文提出动态选择开通ECMP算法(DC-ECMP)。算法以流入节点流量等于流出节点流量作为业务守恒约束,链路带宽上限作为链路容量约束,以最大链路利用率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约束优化模型。并依据最大链路使用率和节点度判定开通ECMP优先级,动态选择需开通节点,以获取最优网络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DC-ECMP算法比已有PPV算法有效降低最大链路使用率,消除网络局部拥塞隐患,并且最大减少传输延时9.9 ms,节省网络资源消耗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负载均衡 等价多路径 链路使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