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建设能源互联网具有重大意义。电力物联终端设备的识别认证是保障能源互联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为实现海量电力终端设备信息高效采集与安全认证,研究提出一种面向电力物联网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随着电力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建设能源互联网具有重大意义。电力物联终端设备的识别认证是保障能源互联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为实现海量电力终端设备信息高效采集与安全认证,研究提出一种面向电力物联网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认证方案,该方案利用RFID技术,基于国密SM3和SM4设计算法,实现了阅读器与电力设备之间的相互认证,保障了电力通信数据的传输安全,降低设备标签的计算复杂度。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满足不可追踪性、抗重放攻击、抗去同步攻击、抗拒绝服务攻击等安全特性,BAN逻辑分析进一步表明该方案满足相互认证性。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在标签计算量、存储量、通信量及数据库搜索效率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优势。展开更多
电力电缆在运行中出现检修或故障时,需要短时转移负荷,致使某些电缆短时过载。然而电缆允许过载电流极限与过载电流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缺乏相应算法及成熟标准支持,使得现场紧急转移负荷时没有可靠依据。文中根据集中热常数模型和IEC 60...电力电缆在运行中出现检修或故障时,需要短时转移负荷,致使某些电缆短时过载。然而电缆允许过载电流极限与过载电流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缺乏相应算法及成熟标准支持,使得现场紧急转移负荷时没有可靠依据。文中根据集中热常数模型和IEC 60853模型2种暂态热路模型,研究了相应的短时过载电流极限及其持续时间的计算原理,并针对64/110 k V YJLW02单芯高压电缆进行了具体敷设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2种模型的关系曲线变化趋势相近,但IEC 60853模型法更接近实际情况。计算方法可为电缆短时转移负荷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展开更多
文摘随着电力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建设能源互联网具有重大意义。电力物联终端设备的识别认证是保障能源互联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为实现海量电力终端设备信息高效采集与安全认证,研究提出一种面向电力物联网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认证方案,该方案利用RFID技术,基于国密SM3和SM4设计算法,实现了阅读器与电力设备之间的相互认证,保障了电力通信数据的传输安全,降低设备标签的计算复杂度。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满足不可追踪性、抗重放攻击、抗去同步攻击、抗拒绝服务攻击等安全特性,BAN逻辑分析进一步表明该方案满足相互认证性。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在标签计算量、存储量、通信量及数据库搜索效率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优势。
文摘电力电缆在运行中出现检修或故障时,需要短时转移负荷,致使某些电缆短时过载。然而电缆允许过载电流极限与过载电流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缺乏相应算法及成熟标准支持,使得现场紧急转移负荷时没有可靠依据。文中根据集中热常数模型和IEC 60853模型2种暂态热路模型,研究了相应的短时过载电流极限及其持续时间的计算原理,并针对64/110 k V YJLW02单芯高压电缆进行了具体敷设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2种模型的关系曲线变化趋势相近,但IEC 60853模型法更接近实际情况。计算方法可为电缆短时转移负荷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