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中式馈线自动化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根永 高翔宇 +1 位作者 谭超 范旭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计及集中式馈线自动化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尚存在较多研究空白,且多数研究仅计及故障停电的影响,在考虑预安排检修容量约束的情况下,计及负荷转供影响,结合馈线自动化的类型及运行逻辑,依据馈线自动化相关技术指标,对恢复供电过程中出现... 计及集中式馈线自动化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尚存在较多研究空白,且多数研究仅计及故障停电的影响,在考虑预安排检修容量约束的情况下,计及负荷转供影响,结合馈线自动化的类型及运行逻辑,依据馈线自动化相关技术指标,对恢复供电过程中出现的负荷点进行详细分类,推导出不同类型负荷期望恢复供电时间和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计算公式。结合算例进行分析可知,不同终端配置下馈线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SAIDI可减少0.95~1.08 h/(用户·a),说明了优化终端配置可有效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证明了所提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并比较了不同终端配置对可靠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式馈线自动化 配电网 供电可靠性 预安排检修 负荷转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供电所管理评价结果应用
2
作者 莫建波 陈超 《农村电工》 2024年第3期19-19,共1页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公司”)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年度重点工作要点,建立健全供电所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深化评价结果应用,推动专业管理在供电所落地落实,供电所综合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建立健全评价体系1.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公司”)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年度重点工作要点,建立健全供电所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深化评价结果应用,推动专业管理在供电所落地落实,供电所综合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建立健全评价体系1.1优化供电所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动态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锚定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工作,聚焦供电所数字化转型升级及推动专业管理在供电所落地,协同各专业部门,丰富及增加基础性、结果性、数字化、工单化数据评价内容,经过多次研讨协商,并征求市县公司意见,动态优化供电所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所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 数据评价 评价结果应用 动态优化 工作要点 综合管理能力 综合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高压分界开关与计量一体化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史辛琳 卞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8-224,共7页
针对供电公司与专变电力用户之间的设备产权不清晰,容易出现窃电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智能高压分界开关与计量一体化装置,将分界开关和计量装置集中设计并一体化安装。首先对设备结构重新设计,将户外高压分界电能计量箱分成开关室、计量室... 针对供电公司与专变电力用户之间的设备产权不清晰,容易出现窃电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智能高压分界开关与计量一体化装置,将分界开关和计量装置集中设计并一体化安装。首先对设备结构重新设计,将户外高压分界电能计量箱分成开关室、计量室、出线室和进线室四个独立的功能隔室。设备采用全密封、全绝缘结构设计,机构仓防护等级达到IP55。计量互感器全绝缘、插拔式结构设计,便于更换。构建了防窃电结构化模型,通过数据预处理、用户异常监测模型和机器学习实现防窃电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分界开关 一体化设计 机器学习 窃电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建设与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协同发展
4
作者 冯威 王雨露 王海威 《农电管理》 2024年第12期78-79,共2页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加速推进,变电站作为电网的核心节点,其运维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新乡市变电站智能电网建设与运维管理实际为例,深入探讨变电站运维管理与智能电网建设的协同发展路径。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加速推进,变电站作为电网的核心节点,其运维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新乡市变电站智能电网建设与运维管理实际为例,深入探讨变电站运维管理与智能电网建设的协同发展路径。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严谨的案例研究以及透彻的策略分析,本文旨在提出一套适用于新乡市乃至更广泛区域的变电站运维管理优化方案,以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运维管理 智能电网建设 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协同发展 数据分析 发展路径 核心节点 策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不对称故障下PWM整流器输入输出功率谐振控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萌 施艳艳 沈明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7-603,共7页
为提高三相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在电压不对称时的运行性能,分析了电网电压不对称故障下三相PWM整流器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中的瞬时输入无功、输出有功功率模型,采用基于比例谐振(PR)控制器的功率补偿环节对整流器输入无功功率和输出有... 为提高三相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在电压不对称时的运行性能,分析了电网电压不对称故障下三相PWM整流器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中的瞬时输入无功、输出有功功率模型,采用基于比例谐振(PR)控制器的功率补偿环节对整流器输入无功功率和输出有功功率波动进行补偿。比例谐振控制器能够对波动变量进行直接控制,因此,控制系统不包含对电流、电压的正、负相序分解过程,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提出的控制系统能够在电压单相30%跌落条件下,有效消除整流器输入无功功率及输出有功功率的2倍频波动,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和单位功率因数运行。与输入功率谐振补偿策略进行的仿真与实验研究对比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器 功率谐振控制 电网电压不对称故障 比例谐振控制器 输入无功功率 输出有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的光伏功率预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立影 刘智昱 +1 位作者 孟令甲 王泽忠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小波分解(Wavelet Transform,WT)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并引入理论太阳辐照量、温度和相对湿度数据来预测未来24 h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小波分解能有效地表征光伏电站输出功率时间序列的局部特征,人... 提出了一种小波分解(Wavelet Transform,WT)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并引入理论太阳辐照量、温度和相对湿度数据来预测未来24 h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小波分解能有效地表征光伏电站输出功率时间序列的局部特征,人工智能方法可以捕捉到光伏发电中的非线性特性。预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预测光伏电站输出功率,能有效地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小波变换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网络结构的配电网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黎霞 王中一 +2 位作者 戴洪 田屹昀 陈欣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74,共11页
现阶段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的逐渐增加,配电网的运行工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为了准确地判断配电网实时运行状况及健康状态,及时地发现配电网运行中的缺陷问题并制定合理的安全管控措施,提出一种计及网络结构的配... 现阶段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的逐渐增加,配电网的运行工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为了准确地判断配电网实时运行状况及健康状态,及时地发现配电网运行中的缺陷问题并制定合理的安全管控措施,提出一种计及网络结构的配电网健康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基于配电设备运行的电气量和非电气量参数进行配电设备健康指数计算,利用成功流法对同一网络中的配电设备健康指数进行等价简化,评估配电设备层的健康状态。然后,从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四个维度实时监测配电网的运行数据建立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证据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运行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网络结构层的健康指数和健康状态。结合配电设备层健康状态和网络结构层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到配电网的健康指数,判断配电网所处的健康状态。最后,以某10 kV配电网为例进行算例分析,证明所提出的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配电设备层 网络结构层 健康状态评估 模糊层次分析法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机顶盖部分螺栓断裂后剩余螺栓的强度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葛新峰 徐旭 +3 位作者 沈明辉 檀林杰 钱巨林 张昌振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00-605,共6页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由于顶盖连接螺栓断裂而导致水淹厂房等严重事故的问题,建立了某电站实际顶盖及螺栓的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ANSYS,采用有限单元法求解静力学基本方程,计算得到各种工况下螺栓的应力分布;研究了某混流式水轮机顶盖...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由于顶盖连接螺栓断裂而导致水淹厂房等严重事故的问题,建立了某电站实际顶盖及螺栓的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ANSYS,采用有限单元法求解静力学基本方程,计算得到各种工况下螺栓的应力分布;研究了某混流式水轮机顶盖全部螺栓正常工作时的强度,对部分螺栓断裂后剩余螺栓的强度进行了分析,对比了螺栓在断裂数量为1,2,4,8根以及断裂位置为90°对称分布、邻近分布、180°分布时的应力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部分螺栓断裂后,由于偏载和突变,其余螺栓的最大应力值都会升高;螺栓断裂个数越多,断裂螺栓的分布位置越邻近,则其余螺栓强度越不足.当断裂螺栓数量为4根且处于邻近分布位置时,剩余螺栓的最大应力为744.03MPa,十分接近螺栓材料的极限容许应力744MPa;当断裂螺栓处于邻近分布位置且数量达到8根时,剩余螺栓的最大应力达776.21MPa,增幅达19.69%,已远远超过材料极限容许应力,威胁电站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顶盖螺栓 断裂分布 应力 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im和dijkstra组合算法的配电网新增容量规划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胡艺文 崔勇 +1 位作者 姬德森 陈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9-182,共4页
在城镇或农村配网用电增容的环境下,需要增容接入配电变压器,传统就近接入的简单方法有可能会导致配电网电能损耗增加,影响电网电压质量;由此研究了一种基于prim和dijkstra组合算法的配电网负荷接入方法。首先利用prim算法构造拟接入网... 在城镇或农村配网用电增容的环境下,需要增容接入配电变压器,传统就近接入的简单方法有可能会导致配电网电能损耗增加,影响电网电压质量;由此研究了一种基于prim和dijkstra组合算法的配电网负荷接入方法。首先利用prim算法构造拟接入网络的最小生成树,再运用改进的dijkstra算法得到拟接入负荷的次短路径和渐次短路径,同时统筹建设成本综合选出最优路径,用潮流计算验证网络节点电压是否合格;当电压不满足要求时,通过无功二次精确矩计算确定无功补偿点的位置和容量,以实现对电压偏差的修正,且保证配网运行的经济性。以IEEE57节点为实例计算及经济效果评价,验证了本方案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算法 DIJKSTRA算法 配网增容 无功二次精确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圆盘内不同转速的空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葛新峰 徐旭 +4 位作者 来亦姝 沈明辉 江启峰 陈慧楠 宁望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116,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转速对旋转圆盘空化性能的影响,以卧式旋转圆盘试验装置为例,建立全流道几何模型,使用CF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不同转速工况下的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表明:随着转速的上升,在旋转圆盘空蚀源和试件之间的压力降低,同时低压面积增... 为了研究不同转速对旋转圆盘空化性能的影响,以卧式旋转圆盘试验装置为例,建立全流道几何模型,使用CF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不同转速工况下的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表明:随着转速的上升,在旋转圆盘空蚀源和试件之间的压力降低,同时低压面积增大,低压区越靠近空蚀源压力越低,其空化越严重;当转速为2000r/min时,旋转圆盘空蚀源外边缘开始出现空化,随着转速的上升,旋转圆盘上出现空泡的面积不断扩大,而且越靠近空蚀源边缘,空泡体积分数越大。定义了旋转圆盘空化系数并得到了旋转圆盘转速n与空化数σ关系曲线,随着转速的上升,空化数σ不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 空化装置 空化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中弧状电极电磁流量计理论分析
11
作者 施艳艳 王萌 +1 位作者 沈明辉 王海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4-640,共7页
常用电磁流量计的电极为点状形式,广泛用于管道流体速度分布呈轴对称的单相流参数测量,当流速呈非轴对称分布时则引起测量误差。为满足两相流参数测量要求,改善点状电极结构对流速分布的敏感性,提出了采用弧状电极结构形式电磁流量计对... 常用电磁流量计的电极为点状形式,广泛用于管道流体速度分布呈轴对称的单相流参数测量,当流速呈非轴对称分布时则引起测量误差。为满足两相流参数测量要求,改善点状电极结构对流速分布的敏感性,提出了采用弧状电极结构形式电磁流量计对两相流参数进行测量。采用解析计算法研究了弧状电极电磁流量计的特性:对弧状电极测量敏感场的权重函数分布进行了计算,同时为降低管道流体流速分布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根据权重函数分布均匀性,确定了弧状电极电磁传感器的结构参数;分析了垂直上升管气液两相流典型流型时弧状电极电磁流量计的响应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弧状电极电磁流量计的权重函数分布相比点状结构形式要均匀得多,其响应特性分析给出了两相流测量中电极之间测量电压与流体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弧状电极电磁流量计在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流量计 弧状电极 权重函数分布 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平衡特性的辐射状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3
12
作者 梁梦可 滕欢 +2 位作者 李雪松 傅艺斐 赵树人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68,共8页
配电线路通常采用非换相运行方式,存在三相不平衡负荷,造成线路参数不平衡,给故障定位带来困难。该文针对辐射状配电网提出一种新的故障定位方法,仅利用单端故障信息便可实现配电线路的准确故障定位。该算法利用网路矩阵研究配电网结构... 配电线路通常采用非换相运行方式,存在三相不平衡负荷,造成线路参数不平衡,给故障定位带来困难。该文针对辐射状配电网提出一种新的故障定位方法,仅利用单端故障信息便可实现配电线路的准确故障定位。该算法利用网路矩阵研究配电网结构,降低故障计算的复杂程度;利用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搜索方法进行故障搜索,加快搜索过程。最后,利用PSCAD/EMTDC对配电网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具有较高的故障定位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非平衡特性 故障定位 网络矩阵 斐波那契数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能交通运输时空特性的电-氢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丰 杨函煜 +3 位作者 李林溪 黎灿兵 王晗 常喜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1-43,共13页
电-氢综合能源系统(EH-IES)在新时代背景下有巨大潜力,受限于现有输氢管道长度,EHIES可视为由多个氢能子系统(HES)和电力网络耦合而成。若要充分利用EH-IES运行灵活性,可在考虑EH-IES协同优化的同时,利用氢储能的可移动性实现氢能在多个... 电-氢综合能源系统(EH-IES)在新时代背景下有巨大潜力,受限于现有输氢管道长度,EHIES可视为由多个氢能子系统(HES)和电力网络耦合而成。若要充分利用EH-IES运行灵活性,可在考虑EH-IES协同优化的同时,利用氢储能的可移动性实现氢能在多个HES之间的最优调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就地制氢-交互运氢”的运行模式。以EH-IES为研究对象、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氢气长管拖车(HT)运输所需时间与HES交互运行,建立了包含可再生能源、电制氢储氢站(PHSS)、HT、电氢负荷的综合能源系统联合优化模型。通过9辆HT、3座PHSS接入IEEE 30节点系统的算例对比分析了各HES交互对系统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优化模型能够减少总运行成本,提升风电消纳水平,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验证了所提模式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可再生能源消纳 氢储能 多能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电容电流分布式补偿策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姚永峰 周超 +3 位作者 崔应宇 贾佳 王鹏 乐健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9-144,共6页
城市配电网中电缆的大量应用,造成线路中电容电流不断增长,传统的方法是在母线处安装消弧线圈进行集中补偿,性价比较低。本文提出了采用多台小容量消弧线圈,实现分布式电容电流补偿的方案。首先建立了电容电流分布式补偿的优化模型;然后... 城市配电网中电缆的大量应用,造成线路中电容电流不断增长,传统的方法是在母线处安装消弧线圈进行集中补偿,性价比较低。本文提出了采用多台小容量消弧线圈,实现分布式电容电流补偿的方案。首先建立了电容电流分布式补偿的优化模型;然后,以最小化接地残流和设备改造费用为目标函数,以每条线路上配置的消弧线圈容量为决策变量,以对消弧线圈的容量限制为约束条件,计及线路切除或转供的情况,给出了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分布式补偿可以有效减小接地残流,并且提高了补偿措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流 分布式补偿 接地残流 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lexnet神经网络大电网故障诊断 被引量:8
15
作者 邓祥力 吴高珍 +3 位作者 魏聪聪 肖飞 刘世明 王传启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69,共9页
针对电网在台风、冰冻等极端条件下发生故障的诊断问题,提出利用标准遥信及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数据训练Alexnet模型,并应用于电网故障诊断的方案。首先利用标准故障遥信信息和WAMS数据构造Alexnet的输入... 针对电网在台风、冰冻等极端条件下发生故障的诊断问题,提出利用标准遥信及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数据训练Alexnet模型,并应用于电网故障诊断的方案。首先利用标准故障遥信信息和WAMS数据构造Alexnet的输入图片矩阵,对Alexnet进行训练。然后对Alexnet输入图片高维特征提取方法进行分析,提出构造最优分布结构的输入图片矩阵方法,并形成故障诊断模型。最后以海南岛电网遭受台风袭击为场景,搭建仿真模型对Alexnet故障诊断模型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条件 多源数据 Alexnet 电网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运动障碍避碰规则的农业机器人路径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俭 王仲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9-222,268,共5页
农业机器人作业时,为了提高机器人躲避障碍物及自主导航的效率和水平,将随机运动障碍物避碰规则引入到了农业机器人导航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采用人工势场算法对避障规则进行了设计,并利用蚁群算法对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进行了优化,从而使... 农业机器人作业时,为了提高机器人躲避障碍物及自主导航的效率和水平,将随机运动障碍物避碰规则引入到了农业机器人导航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采用人工势场算法对避障规则进行了设计,并利用蚁群算法对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进行了优化,从而使机器人在随机运动障碍物的环境下可以实现自主导航,且获得最短的导航路径。模拟多除草机器人的作业过程,对多运动障碍物环境下机器人的路径规划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随机运动障碍物避障规则可以成功实现运动障碍物环境下的路径规划,且采用蚁群算法得到的路径最短、规划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运动障碍物 避碰规则 路径优化 自主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接矩阵的低压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被引量:20
17
作者 姚永峰 王启哲 +2 位作者 王慧萍 贾佳 夏西宾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96,114,共7页
低压配电网具有线路区段短、分支众多且拓扑结构复杂多变的特点,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进一步增加了其故障定位的难度。结合图论分析方法和人工智能算法,提出了基于拓扑邻接矩阵的低压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首先生成与配电网故障监测单元... 低压配电网具有线路区段短、分支众多且拓扑结构复杂多变的特点,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进一步增加了其故障定位的难度。结合图论分析方法和人工智能算法,提出了基于拓扑邻接矩阵的低压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首先生成与配电网故障监测单元配置相对应的邻接矩阵,其次建立故障电流在故障监测单元拓扑中的连通性等效模型,根据故障电流从电源到估计故障区段的最短路径计算故障监测信息。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多重故障的低压配电网故障定位模型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模型求解。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故障定位的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故障区段定位 邻接矩阵 最短路径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种电池拓扑结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研究
18
作者 张程程 潘文霞 +2 位作者 施宇阳 朱建红 何海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2-714,763,共4页
电池储能系统(BESS)可提高双馈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有两种拓扑结构:一种是把BESS配置在风电场出口并网点PCC点;另外一种是把BESS配置在双馈机组背靠背变流器的直流环节。BESS配置在不同位置在机组低电压穿越时的工作原理存在差别,并且... 电池储能系统(BESS)可提高双馈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有两种拓扑结构:一种是把BESS配置在风电场出口并网点PCC点;另外一种是把BESS配置在双馈机组背靠背变流器的直流环节。BESS配置在不同位置在机组低电压穿越时的工作原理存在差别,并且在机组达到同样低电压穿越能力时对不同位置的BESS容量需求也存在差异。提出了一种双馈电机网侧变流器在电网电压跌落时新的控制策略,并基于两种不同电池储能拓扑结构,在分析其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建立PSCAD/EMTDC系统仿真模型,着重研究在满足相同低电压穿越能力前提下对比不同拓扑结构的电池储能系统的需求容量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发电机 低电压穿越 网侧变流器 电池储能系统 BESS需求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L散度的含储能机组组合分布鲁棒优化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夏蕾 杨蕾 +3 位作者 王国卉 刘忠 苏晨飞 霍刚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6-113,共8页
为应对风电场出力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给机组组合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基于Kullback-Leibler(KL)散度的含储能机组组合的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在电池储能的运行模型的基础,将电池储能模型嵌入到传统的火电机组组合模型中,建立了含储能的... 为应对风电场出力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给机组组合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基于Kullback-Leibler(KL)散度的含储能机组组合的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在电池储能的运行模型的基础,将电池储能模型嵌入到传统的火电机组组合模型中,建立了含储能的机组组合两阶段优化模型;基于KL散度构建了风电场出力的模糊集,形成了含储能机组组合的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通过对偶变换和广义Benders分解将其转化成易于求解的混合整数凸优化模型进行求解。通过IEEE RTS 24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布鲁棒优化方法保守性优于鲁棒优化方法,经济性接近随机优化方法,且随着KL散度增大,机组组合成本缓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组组合 分布鲁棒优化 混合整数凸规划 电池储能 KL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变换与遗传膜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孤岛检测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鲍晓婷 陈永强 +2 位作者 宋艳妮 邱少引 丁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7-160,共4页
光伏并网分布式发电运行中,为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需具备较高的孤岛检测能力。为此,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变换与遗传膜优化BP神经网络的孤岛检测方法,在不添加任何扰动的情况下,能实现无盲区检测,弥补传统被动式和主动式孤岛检测存在... 光伏并网分布式发电运行中,为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需具备较高的孤岛检测能力。为此,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变换与遗传膜优化BP神经网络的孤岛检测方法,在不添加任何扰动的情况下,能实现无盲区检测,弥补传统被动式和主动式孤岛检测存在的不足,通过对PCC点电压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提取特征向量,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再利用WPT-GAPS-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孤岛判断。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检测速度和精度更快更准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孤岛检测 小波包变换 遗传膜优化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