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蜣螂优化算法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1
作者 蒋建东 张海峰 郭嘉琦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6,共8页
为了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度,建立了一种基于POTDBO-VMD-CNN-BiLSTM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采用融合Piecewise混沌映射、鱼鹰优化算法和自适应T分布扰动3种策略对蜣螂优化算法进行改进,以平衡蜣螂优化算法的全局探索和局... 为了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度,建立了一种基于POTDBO-VMD-CNN-BiLSTM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采用融合Piecewise混沌映射、鱼鹰优化算法和自适应T分布扰动3种策略对蜣螂优化算法进行改进,以平衡蜣螂优化算法的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并加快其收敛速度;其次,用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POTDBO)对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分解数K和惩罚因子α进行寻优处理,提高VMD的分解效果,再用POTDBO-VMD模型对风电功率进行分解;最后,将分解的各频率分量以及残差分量分别输入到CNN-BiLSTM混合模型中预测,再将各频率分量以及残差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序列重构得到风电功率预测结果。通过新疆某风电场和吉林某风电场的实际数据对所提出模型进行实验,并和CNN-BiLSTM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所提模型在决定系数R^(2)上分别增加了4.21%,7.69%,表现出更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改进蜣螂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的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干扰耦合协同抑制方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董丹丹 孙宁 《电信科学》 2023年第5期129-135,共7页
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干扰耦合加重了子载波间的频域拖尾,降低了抑制方法的敏感性,通信质量较差,对此,提出了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的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干扰耦合协同抑制方法。以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的信道特性为基础,建立了存在多径传播... 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干扰耦合加重了子载波间的频域拖尾,降低了抑制方法的敏感性,通信质量较差,对此,提出了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的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干扰耦合协同抑制方法。以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的信道特性为基础,建立了存在多径传播和多普勒效应的通信信道模型,模拟发出通信信号,利用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算法预处理原始信号,将抑制问题转化为变分问题,同时以非约束性变分问题的离散形式表示信号,对变分问题不断更新,完成对信号的分离处理,实现对通信干扰的协同抑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误比特率低、频率偏移小,抑制过程的敏感性得到了提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电力线带宽 载波通信 干扰 耦合 协同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对交流电网变压器偏磁直流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张璐科 暴家良 +1 位作者 李晓华 陈璐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91,共13页
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在大地中流动分布时会侵入附近交流电网变压器。为研究不同土壤特性下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对沿线变电站的偏磁影响,基于上海某变电站及其邻近轨道交通系统,利用CDEGS软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电网变电站耦合仿真模型... 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在大地中流动分布时会侵入附近交流电网变压器。为研究不同土壤特性下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对沿线变电站的偏磁影响,基于上海某变电站及其邻近轨道交通系统,利用CDEGS软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电网变电站耦合仿真模型,对不同混凝土、土壤电阻率下杂散电流对交流电网变压器偏磁直流影响进行研究,并利用土壤等电流密度幅值分布曲线,结合可视化技术显示杂散电流的影响范围与流通路径。结果表明,混凝土电阻率和土壤电阻率对钢轨泄漏电流空间电场分布和变压器中性点偏磁直流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在仿真模型中,杂散电流的最大影响范围为1421.33 m,以分布距离与土壤电阻率的微分作为土壤电阻率对杂散电流流动范围影响指标,土壤电阻率最大为1.42 m/(Ω⋅m)。列车启动33 s后行至500.3 m位置处,土壤电阻率对变电站中性点偏磁直流影响最大,可达0.003431 A/(Ω⋅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杂散电流 偏磁直流 耦合仿真 CDEGS 动态变化 土壤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CS-LIS法的主动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俊 杨晓东 +5 位作者 朴在林 连芳 杨继峰 孙群鹏 范钦磊 王继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9-504,共6页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或开展各种学术研究的基础,在含间歇性、随机性功率输出的风力发电机等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潮流计算中,概率潮流(probabilistic load flow,PLF)的应用最为广泛,可以有效考虑间歇性、随机性分布式电源接...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或开展各种学术研究的基础,在含间歇性、随机性功率输出的风力发电机等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潮流计算中,概率潮流(probabilistic load flow,PLF)的应用最为广泛,可以有效考虑间歇性、随机性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电网运行参数或变量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问题。然而,由于某一区域内风速大小变化的趋势基本相近,导致各风力发电机所处位置的风速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现有概率潮流计算研究中未能有效处理风速等随机变量的相关性问题,导致概率潮流计算效率低,计算结果精度不高,影响电力系统中各种研究的结论正确性,甚至危及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利用统计学中的秩相关系数描述风速等随机变量的相关性,以提高概率潮流计算结果的精度;在风速、负荷等随机变量的采样过程中,提出在传统Monte-Carlo模拟法的随机抽样基础上利用拉丁超立方重要抽样技术(latin hypercube important sampling,LIS),以提高概率潮流计算的效率。为验证提出方法(简称CMCS-LIS法)的有效性,基于IEEE33节点系统并利用MATLAB软件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方法能够灵活处理风速等随机变量间的相关性,且计算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概率潮流 秩相关系数 拉丁超立方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pSense:基于CSI相位差的自适应唇语识别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陶志勇 陈露 +1 位作者 刘影 郭京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9-426,共8页
针对目前基于CSI幅度的行为识别方法对细粒度动作不敏感及传统的动作分割算法存在动作起止点判断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差的自适应唇语识别方法。首先,利用MIMO系统的空间分集,构造出对细粒度动作更敏感的相位差信号,解决了... 针对目前基于CSI幅度的行为识别方法对细粒度动作不敏感及传统的动作分割算法存在动作起止点判断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差的自适应唇语识别方法。首先,利用MIMO系统的空间分集,构造出对细粒度动作更敏感的相位差信号,解决了细粒度动作感知不易的问题;然后利用OFDM子载波的频率分集来补偿小尺度衰落效应,以增强信号的空间感知能力;再次,通过研究唇语信号独特的变化模式,提出基于迭代方差曲线的自适应唇语分割模型;最后设计用于表示和匹配唇语特征的识别技术。在真实环境下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单人情况下平均识别精度达到94.3%,三人的综合识别准确率可达85.7%。在实验者佩戴金属饰品、网络被他人共享、以及周围有人移动等对比实验下,系统仍能实现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语识别 信道状态信息 相位差 自适应分割 迭代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PA-LHS算法的并网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孟凡斌 周静 +2 位作者 张霄 席晟哲 王波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5-51,共7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迅猛发展,微电网逐步成为了能源供应的重要方式。而风能和太阳能受环境影响较大,具有出力不稳定的特点,并网后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对并网型风/光/储微电网的容量进行优化配置成为了微电网规划的研究热...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迅猛发展,微电网逐步成为了能源供应的重要方式。而风能和太阳能受环境影响较大,具有出力不稳定的特点,并网后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对并网型风/光/储微电网的容量进行优化配置成为了微电网规划的研究热点。为此,首先选取磷酸铁锂电池为储能装置,构建了风/光/储微电网的出力模型;然后以最小系统年等额成本、最小系统年碳排放总额和最小系统外购电比例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并网型风/光/储微电网容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随后对FPA-LHS算法进行改进,并运用改进FPA-LHS算法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优化后的配置方案;最后通过与其他优化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改进FPA-LHS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型 风/光/储微电网 优化配置 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分布式储能系统精确电流分配策略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波 张占营 +3 位作者 张霄 席晟哲 邓锦 米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103,112,共9页
在孤岛直流微电网中,需要采用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来维持发电和负载消耗之间的功率平衡。为了避免分布式储能单元(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units,DESU)的过度充放电,针对不同容量的分布式储能单元设计了基于自适应... 在孤岛直流微电网中,需要采用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来维持发电和负载消耗之间的功率平衡。为了避免分布式储能单元(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units,DESU)的过度充放电,针对不同容量的分布式储能单元设计了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均衡策略。同时,提出了精确电流分配方法来消除不匹配线路电阻对SOC均衡的影响。通过所提方法,具有较高SOC的DESU在放电期间可向直流微电网提供更多的功率,反之亦然。此外,根据系统特征方程分析了所提方案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基于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RTDS)的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储能系统 荷电状态 精确电流分配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