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网河南电力:全力保障春灌抗旱用电
1
作者 《农村电工》 2021年第4期3-3,共1页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各单位针对春灌抗旱用电报装、增容、报修等业务开辟"绿色通道"和多种渠道,随申请、随办理,并及时排查治理机井供电设施隐患,让广大农民浇地办电省事、省心,用电安全、可靠。国网河南电力依托供电服务指挥...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各单位针对春灌抗旱用电报装、增容、报修等业务开辟"绿色通道"和多种渠道,随申请、随办理,并及时排查治理机井供电设施隐患,让广大农民浇地办电省事、省心,用电安全、可靠。国网河南电力依托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对农田机井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常态化监测,对异常设备派发主动检修工单;建立台区客户经理与农户"一对一"服务机制,协助农户调试排灌设备,帮助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完成扫码浇地等操作。目前,该公司所属6.23万个农田机井台区、42.7万眼机井的配套供电设施运行状态良好,全力迎战即将到来的灌溉高峰,保障粮食丰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设施 排灌设备 设备运行状态 排查治理 河南电力 用电安全 空巢老人 困难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风电低出力事件多维度评估与分布特性分析
2
作者 畅广辉 单瑞卿 +5 位作者 李翔硕 薛盖超 马瑞杰 苏盛 吴坡 阮冲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9-1378,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中,大面积静风和低风速导致风电出力显著低于预期造成的风电低出力事件,对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重大挑战。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时间较短,历史数据尚未覆盖各种复杂气象场景,难以形成对风电低出力的深入认...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中,大面积静风和低风速导致风电出力显著低于预期造成的风电低出力事件,对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重大挑战。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时间较短,历史数据尚未覆盖各种复杂气象场景,难以形成对风电低出力的深入认知。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气象数据反演的低风力事件评估方法,从低出力强度、持续时间等多个维度分析其年内、年际、极值等分布特征。方法首先结合1979—2023年再分析气象数据反演历史小时尺度区域风电出力序列,接着采用滑动平均检测法识别低出力事件,分析其年内、年际统计分布特性和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低出力事件“多年一遇”重现期水平指标。研究结果可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灵活性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低出力事件 欧洲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气象数据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 电力电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图像与YOLOv5模型的架空输电线路缺陷检测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敏 姜亮 +2 位作者 田杨阳 张璐 陈岑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9,共8页
【目的】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安全稳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输电线路日常巡检具有重要作用。重大事故通常由微小缺陷隐患发展而来,日常巡检通常采用人工、无人机、可视化通道等手段,... 【目的】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安全稳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输电线路日常巡检具有重要作用。重大事故通常由微小缺陷隐患发展而来,日常巡检通常采用人工、无人机、可视化通道等手段,无论何种方式都需要处理大量可视化、红外或者紫外照片。但由于输电线路的特殊性,架设条件涉及多种环境,其巡检图像背景通常较为复杂,采用人工复核审查的方式精度较高,但对经验依赖较大且效率极低。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架空线路巡检图片是架空输电线路缺陷识别的关键。传统输电线路巡检图片识别方法在复杂背景的干扰下,容易出现缺陷识别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方法】为提高架空输电线路巡检图像复杂背景下的检测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兼顾识别效率和准确性的缺陷检测方法。基于压缩图像技术并结合YOLOv5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稀疏卷积的非对称特征聚合压缩算法,将原始图像通过编码减少图像存储所需空间以便于存储和传输,经过信息通道传输到解密器后,再将压缩图像进行解码复原以提升局部集合特征的学习效率。同时,通过融入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块从特征图中得到注意力通道权重矩阵和空间权重矩阵,并通过权重矩阵判断特征图区域的重要程度,完成对YOLOv5模型处理效率的提升。【结果】将压缩恢复后的图像输入改进YOLOv5模型中,利用通道注意力模块(CAM)和空间注意力模块(SAM)分别对图像进行通道与空间上的注意力数据处理,通过全局平均池化和最大池化处理增强目标区域的特征,并引入空间注意力模块增强通道注意力对特征位置信息的关注,以检测出存在缺陷的设备,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论】以某架空线路的巡检图像数据集为基础,对检测方法开展训练与测试,结果表明,巡检图像经所提技术压缩后,尺寸明显减小,恢复后的图像尺寸较原图约降低了3 MB且未出现失真;改进YOLOv5模型具有较高的检测精确度,其检测准确率和时间分别为0.91和0.87 s,算法在降低图像尺寸提升检测速度的同时保证了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缺陷检测 图像压缩 改进YOLOv5模型 非对称特征聚合编解码网络 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块 逐通道稀疏残差卷积 检测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储能与光伏的虚拟电厂与配电网协同优化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军会 龚健 +5 位作者 佟炳绅 李松杰 张艺涵 崔世常 田春筝 张永斌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共9页
随着光伏渗透率和用户用电量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经常出现源荷功率差异大的情况,进而导致部分节点电压上、下界严重越限问题,既增加电网功率和电能损耗,又影响用户正常用电。从配电系统供需平衡角度出发,构建了一种虚拟电厂和配电网的协... 随着光伏渗透率和用户用电量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经常出现源荷功率差异大的情况,进而导致部分节点电压上、下界严重越限问题,既增加电网功率和电能损耗,又影响用户正常用电。从配电系统供需平衡角度出发,构建了一种虚拟电厂和配电网的协同调度模型,利用虚拟电厂能聚合多种分布式能源的特性,通过提供虚拟电厂的有功/无功功率使其有效参与到配电市场的运行中,改善电压上、下界越限问题,提高电能质量和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降低了配网总运行成本。仿真结果表明,构建的协同调度模型通过利用虚拟电厂的灵活性,有效缓解了配电网的电压上、下界越限问题,配电网总运行成本降低,安全稳定性能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储能 分布式光伏 配电网 虚拟电厂 电压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通信下的VSC-MTDC系统分级频率互济控制策略
5
作者 李俊楠 何心铭 +3 位作者 张开翔 付航 杨浩琼 戚家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132,共14页
为提升多端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各端异步互联交流电网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5G通信下的频率分级互济控制策略。该策略经5G通信实时共享各交流电网的频率信息,并根据各侧频率越限程度,按优先级启动相应的频率互济模式。各侧电压源换流... 为提升多端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各端异步互联交流电网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5G通信下的频率分级互济控制策略。该策略经5G通信实时共享各交流电网的频率信息,并根据各侧频率越限程度,按优先级启动相应的频率互济模式。各侧电压源换流器再按所设计的控制环节同步调整有功功率和直流电压,实现对越限系统的频率响应,并提出控制系统内置电气参数的自适应整定功能,以提升频率响应精度。基于特征值理论对各电压源换流器控制环节进行参数优化,以获得更优的频率响应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通过各交流电网间的频率互济响应,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多端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5G通信 频率互济控制策略 优先级设计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配网全过程App有效管控农村配电网施工
6
作者 黄乃成 《农村电工》 2025年第2期43-44,共2页
目前,在农村配电网建设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期紧、施工难度大,提前施工、不按设计施工、不能按期完工验收等现象仍较多存在。笔者对豫南各县近几年农村配电网施工全过程调研发现,在农村配电网工程中还存在施工企业施工承载力和施工力量... 目前,在农村配电网建设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期紧、施工难度大,提前施工、不按设计施工、不能按期完工验收等现象仍较多存在。笔者对豫南各县近几年农村配电网施工全过程调研发现,在农村配电网工程中还存在施工企业施工承载力和施工力量不足、供电公司不能对配电网施工实时管控等现象和问题。对此,供电企业应充分调研分析存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村配电网施工全过程实施有效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配电网 配电网施工 施工力量 施工全过程 供电企业 供电公司 有效管控 配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选择和随机森林的电力系统受扰后动态频率预测 被引量:35
7
作者 李冠争 李斌 +3 位作者 王帅 李超 刘昊 田杨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92-2502,共11页
基于机器学习的电网受扰后动态频率预测方法往往忽视系统拓扑变化,造成当电网拓扑改变后原训练模型可能不再适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电网频率预测方法。考虑到随机森林算法的训练时间与特征数量成正比,提... 基于机器学习的电网受扰后动态频率预测方法往往忽视系统拓扑变化,造成当电网拓扑改变后原训练模型可能不再适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电网频率预测方法。考虑到随机森林算法的训练时间与特征数量成正比,提出基于斯皮尔曼相关性和层次聚类凝聚的特征去冗余方法,降低输入特征数量。在此基础上,提取反映电网动态频率的关键特征,进一步降低训练时间。对输入特征去冗余前后以及提取关键特征后的不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在保证高预测准确率的前提下,能大幅缩短训练时间。新英格兰39节点上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快速性、容错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频率预测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特征去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负载因素对三相油浸式变压器振动噪声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壮壮 祝令瑜 +3 位作者 王磊磊 王东晖 吴晓文 张嵩阳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5-54,共10页
为了研究新型电力系统下负载因素对S13-M400/10配电变压器振动噪声特性的影响,文中在半消声室中搭建了振动噪声试验平台探究了该变压器的整体模态及其散热片的振动噪声特性,研究了谐波、不平衡负载、过励磁、过载等因素对于该变压器振... 为了研究新型电力系统下负载因素对S13-M400/10配电变压器振动噪声特性的影响,文中在半消声室中搭建了振动噪声试验平台探究了该变压器的整体模态及其散热片的振动噪声特性,研究了谐波、不平衡负载、过励磁、过载等因素对于该变压器振动噪声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13-M400/10配电变压器整体模态频谱复杂,固有频率较多;散热片的振动比相邻的油箱箱体部分振动更强烈;三相不平衡负载中不平衡相为B相时振动、噪声小于不平衡相为A相和C相时的振动、噪声;5次谐波下该变压器振动噪声剧增;过励磁状态下变压器的A计权声压级约以17 dB(A)/kV的速率增长,振动剧增;当二倍额定负载时,变压器基频振动幅值提高3~4倍,但变压器噪声变化幅度小于1 dB(A)。文中研究结果对于变压器测点布置及振动控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负载 谐波 过励磁 过载 振动噪声 配电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并发多业务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跨层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杨挺 何子阳 +2 位作者 孙兆帅 蔡绍堂 李丰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257-3267,共11页
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采用自适应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有效提升了通信速率,为实现电力多业务应用提供了丰富的通信资源保证。现有研究多是基于单一层级的网络状态进行资源划分,各业务所需... 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采用自适应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有效提升了通信速率,为实现电力多业务应用提供了丰富的通信资源保证。现有研究多是基于单一层级的网络状态进行资源划分,各业务所需速率多为静态预先设定且为固定值,因此会导致各子载波信噪比存在明显差异性的情况下,系统无法根据业务的不同QoS需求及网络中实时队列长度对所需资源进行自适应调整。抑或缺乏依据当前网络状态的动态调配灵活性,导致通信资源的浪费或通信需求无法满足。文章针对并发多业务的资源分配问题,通过应用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间的数据映射,建立了跨层资源分配模型。根据应用层电力多业务的QoS需求、数据链路层缓存区内队列长度以及底层物理层子载波和系统功率,将数据分组等待时延以及分组损耗映射为实时/非实时类用户的最低传输速率,进而提出基于效用函数的MAC层用户调度和物理层资源分配算法。最后通过典型电力线信道环境仿真实验发现:所提算法比现有2个电力线载波资源分配算法在多业务并发场景下单用户的吞吐量最高可提升47.62%,分组等待时延缩短37.25%,分组损耗降低72.04%。更好的资源分配使得文章所提算法能够在保证QoS需求情况下,允许更多的用户同时接入系统,有效提升了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载波通信 跨层资源分配 QoS 队列信息 效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随机性的多分布式电源接入中压配电网承载能力评估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响 张丹 +3 位作者 李秋燕 王威立 王燕芳 贾一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50-160,共11页
电力系统的源侧和荷侧均具有随机性,影响配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的容量分析。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随机性的中压配电网多分布式电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首先,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出力分解为可预测变量和随机变量,结合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 电力系统的源侧和荷侧均具有随机性,影响配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的容量分析。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随机性的中压配电网多分布式电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首先,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出力分解为可预测变量和随机变量,结合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分别模拟时序周期内源荷随机生产模型。其次,在划分供电分区和简化源荷接入位置基础上,以各供电分区可接入分布式电源容量最大为目标,考虑传输容量、电压偏差、短路电流等约束,对配电网承载能力模型进行随机潮流求解。然后,以指标变化量和限值距离为衡量依据,确定多分布式电源有序接入策略,防止局部运行参数不优而导致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承载能力受限。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在中部某城市的区域配电网中,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承载能力 序贯蒙特卡洛 电压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条件下Energetic磁滞模型参数修正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彬 曾庆麟 +2 位作者 贾燕峰 黄力 唐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74-5183,共10页
铁磁材料的磁滞特性存在温度依赖性,导致铁芯类设备的性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但是现有的Energetic磁滞模型无法对温度进行有效表征,导致损耗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为此,首先研究了Energetic各个模型参数对磁滞回形状特征值的影响,分析了铁... 铁磁材料的磁滞特性存在温度依赖性,导致铁芯类设备的性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但是现有的Energetic磁滞模型无法对温度进行有效表征,导致损耗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为此,首先研究了Energetic各个模型参数对磁滞回形状特征值的影响,分析了铁磁材料磁滞特性的温度依赖性。然后在采用公式法进行参数辨识的基础上,提取不同温度下磁滞回线的形状特征值,并引入居里温度和临界指数等系数,提出了各形状特征值关于温度的表达式。进一步将特征值表达式与各模型参数的辨识公式相结合,提出了考虑温度特性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建立了一种变温条件下的修正Energetic磁滞模型。最后,以纳米晶合金的极限磁滞回线测量结果为例,模拟该材料在各温度下的磁滞回线,并与多组测量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etic模型 温度特性 磁滞回线 参数辨识 铁磁材料 居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DG和EV接入的分布式智能配电网联合规划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响 王世谦 +6 位作者 李秋燕 陈卓 李宗原 华红艳 刘继伦 张丹 王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9-167,共9页
分布式智能配电网规划时,需考虑各个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运营商、充电站运营商和供电企业的利益,从而使规划模型多样化、复杂化。为此,提出一种分布式智能配电网双层联合规划模型,在考虑电网潮流、节点电压、电源出... 分布式智能配电网规划时,需考虑各个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运营商、充电站运营商和供电企业的利益,从而使规划模型多样化、复杂化。为此,提出一种分布式智能配电网双层联合规划模型,在考虑电网潮流、节点电压、电源出力等约束基础上,配电网下层规划考虑DG和充电站的初始投资成本、售电收入、发电补贴、过网成本,以分布式电源运营商/充电站运营商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确定分布式电源和充电站的接入位置与容量;配电网上层规划考虑配电网购电费用、运行损耗、故障成本,以供电企业收益最大为目标,确定配电网投资项目。双层规划模型求解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DG和充电站的接入位置与容量、配电网项目开关组合进行隐性编码,将动态规划问题转化为一个非线性整数寻优的数学问题。通过中部城市某区域配电网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双层规划 配电网 售电收入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电力业务上线政府“郑好办”APP平台
13
作者 《农村电工》 2020年第5期3-3,共1页
2020年5月20日,国网河南郑州供电公司电力业务正式上线"郑好办"APP电力"一件事"专区,实现13项公民个人用电"一件事"事项接入,包含了电费交费、电费账单查询、新装办电预约、增容办电预约、居民客户更名... 2020年5月20日,国网河南郑州供电公司电力业务正式上线"郑好办"APP电力"一件事"专区,实现13项公民个人用电"一件事"事项接入,包含了电费交费、电费账单查询、新装办电预约、增容办电预约、居民客户更名、居民客户过户、变更用电预约等业务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公司 电力业务 河南郑州 居民客户 预约 电费账单 变更用电 上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KNN异常检验与ADPC聚类的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史子轶 夏向阳 +3 位作者 刘佳斌 谷阳洋 王玉龙 洪佳瑶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7,共10页
低压台区拓扑信息的准确记录是进行台区线损分析、三相不平衡治理等工作的基础。针对目前拓扑档案排查成本高且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k近邻(adaptive k nearest neighbor,AKNN)异常检验和自适应密度峰值(adaptive density pea... 低压台区拓扑信息的准确记录是进行台区线损分析、三相不平衡治理等工作的基础。针对目前拓扑档案排查成本高且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k近邻(adaptive k nearest neighbor,AKNN)异常检验和自适应密度峰值(adaptive density peaks clustering,ADPC)聚类的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arping,DTW)距离度量低压台区用户间电压序列的相似性,通过AKNN异常检验算法检验并校正异常的用户与变压器之间的关系(简称“户变关系”),在得到正确户变关系的基础上,采用ADPC聚类算法对台区内用户进行相位识别;最后,通过实际台区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不需要人为设置参数,能有效实现低压台区的拓扑识别,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台区 户变关系 相位识别 自适应k近邻 自适应密度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电网环境下并网逆变器强迫振荡机理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毅 李琼林 +2 位作者 刘书铭 林芳 孙建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7,共7页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非线性电力负荷不断增加,电网电压中出现了大量谐波和间谐波,电网环境日益复杂,这对并网逆变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详细分析了复杂电网环境下由间谐波电压诱发并网逆变器产生振荡的机理,并提出...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非线性电力负荷不断增加,电网电压中出现了大量谐波和间谐波,电网环境日益复杂,这对并网逆变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详细分析了复杂电网环境下由间谐波电压诱发并网逆变器产生振荡的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振荡抑制措施。文中介绍了电网电压中间谐波的特点及其对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的影响,发现间谐波电压会导致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中存在持续性的周期性波动。通过一个保留主导特征值的逆变器降阶模型,从强迫振荡的角度揭示了周期性的功率波动诱发并网逆变器振荡的机理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发现强迫振荡的幅值和主导特征值的阻尼强相关,并提出了直流电压控制环时间尺度的有源阻尼来抑制强迫振荡。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文中振荡机理分析的正确性和振荡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电网 间谐波 并网逆变器 强迫振荡 有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法的覆冰四分裂导线断线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佳帛 刘小会 +4 位作者 吕中兵 黄瞻 范理 吴海涛 陈思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8-325,共8页
为了更快速、准确地分析覆冰分裂导线的断线工况,基于Co-rotational法开发了梁、杆单元的有限元模型。首先,提出了“节点失效”的断线有限元实现方法,并与试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随后,通过C++语言编写了该有限元程序,通过QT以及VT... 为了更快速、准确地分析覆冰分裂导线的断线工况,基于Co-rotational法开发了梁、杆单元的有限元模型。首先,提出了“节点失效”的断线有限元实现方法,并与试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随后,通过C++语言编写了该有限元程序,通过QT以及VTK工具包实现了程序的可视化;最后,建立了三档覆冰四分裂有限元模型,针对该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覆冰厚度、不同断线位置对子导线的张力及对间隔棒弯矩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棒在子导线断裂时承受额外力矩,并且未断导线在间隔棒附近出现最大张力值,该张力沿导线向远离断点位置递减至正常运行水平。在覆冰情况下,单子导线和双子导线的断线最大张力都与覆冰厚度呈线性增加;当三根子导线断裂时,将导致所有子导线断裂;而当四根子导线全部断裂时,可以简化为单导线的计算。该模拟结果可为输电线路设计和故障分析提供参考,提出的断线模拟方法可为导线断线的仿真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有限元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裂导线 导线断线 覆冰导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法的覆冰四分裂导线诱发脱冰算法研究
17
作者 鲁佳帛 王家林 +4 位作者 吕中宾 黄瞻 范理 伍川 刘小会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6-1123,共8页
为了更真实快速地模拟覆冰分裂导线的诱发脱冰过程,本文基于Co-rotational理论法开发了梁单元有限元计算程序,从而快速准确地模拟间隔棒的大位移几何非线性问题;将梁单元退化为杆单元,该单元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覆冰导线空间大范围的运动... 为了更真实快速地模拟覆冰分裂导线的诱发脱冰过程,本文基于Co-rotational理论法开发了梁单元有限元计算程序,从而快速准确地模拟间隔棒的大位移几何非线性问题;将梁单元退化为杆单元,该单元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覆冰导线空间大范围的运动,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最后定义了覆冰脱落加速度判定准则,建立了覆冰四分裂导线的诱发脱冰有限元模型。针对该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子导线在不同覆冰厚度、初始脱冰位置和临界加速度时各子导线的脱冰跳跃高度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子导线初始脱冰产生的诱发脱冰效应会产生不同的冰跳效应,接近非诱发脱冰模式的1.25倍;下子导线引起的诱发效应远大于上子导线;覆冰厚度越厚,初始脱冰位置越靠近中点,临界加速度越小,引起的诱发效应越大。本文模拟结果可为重冰区输电线路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提出的模拟方法可为分裂导线脱冰、除冰的仿真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裂导线 诱发脱冰 子导线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容积卡尔曼滤波的直流微电网虚假数据检测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佳伟 张江南 +2 位作者 吴坡 王义 宋彦楼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3,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广泛应用,微电网正发展为一类物理系统与信息系统深度融合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PS)。由于微电网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对即时通信和系统状态信息依赖程度高,使其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DIA)的风险加大。针对直流微... 随着信息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广泛应用,微电网正发展为一类物理系统与信息系统深度融合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PS)。由于微电网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对即时通信和系统状态信息依赖程度高,使其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DIA)的风险加大。针对直流微电网中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容积卡尔曼滤波(CKF)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检测方法。首先,建立存在虚假数据攻击的直流微电网模型,对攻击下的直流微电网系统进行分析;其次,提出一种融合容积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对攻击进行检测,可以精确检测到直流微电网中的攻击并确定攻击注入的量测单元;最后,在不同直流微电网模型工况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工况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均高于传统的容积卡尔曼滤波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虚假数据注入 融合CKF算法 攻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斯塔克尔伯格博弈的光伏制氢系统能量优化管理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丽娜 樊艳芳 +2 位作者 李广 李锋 赵东杰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7-516,共10页
针对由于氢能生产经济性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氢能需求问题,提出基于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博弈机制的光伏制氢系统能量优化管理策略。首先,在博弈模型中,氢能生产商作为上层领导者,以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制定与下层用户交易的氢能价... 针对由于氢能生产经济性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氢能需求问题,提出基于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博弈机制的光伏制氢系统能量优化管理策略。首先,在博弈模型中,氢能生产商作为上层领导者,以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制定与下层用户交易的氢能价格;用户作为下层跟随者,以最大消费者剩余为目标,并兼顾上层氢能生产商制定的售氢价格,对自身用能策略进行调整,并将所需负荷量反馈上层,两者进行博弈,最终达到博弈均衡。其次,在考虑氢能生产商收益和用户用氢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光伏制氢系统能量管理模式以优化制氢系统各个设备出力,达到提高氢能生产商的经济性和满足用户氢能需求的目的。最后,通过分析氢能生产商与用户的博弈目标及策略,从理论上证明了博弈存在唯一均衡解,并调用Cplex求解器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Stackelberg博弈能量的优化管理策略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满足用户需求,达到了博弈双方双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制氢 STACKELBERG博弈 能量优化管理 经济性 用户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约简与加权最优层次聚类的短期风速混合预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秦本双 杨子轶 +3 位作者 李琼林 张朔严 张文燕 郭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54-2063,I0067,共11页
准确的风速预测是提高风功率预测精度的重要保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mutualinformation,MI)属性约简与加权最优层次聚类(weighting optimal hierarchy clustering,WOHC)的离群鲁棒极限学习机(outlier robust extreme learning ma... 准确的风速预测是提高风功率预测精度的重要保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mutualinformation,MI)属性约简与加权最优层次聚类(weighting optimal hierarchy clustering,WOHC)的离群鲁棒极限学习机(outlier robust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ORELM)风速混合预测方法。首先,计算32维风速属性特征与风速时间序列间的MI,分析不同特征与风速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aximum correlation minimum redundancy,MRMR)算法和WOHC算法实现风速属性特征的约简及风速样本数据的聚类划分,并通过最优化聚类预处理(clusters optimizationonpreprocessingstage,COPS)确定最优聚类数。然后,采用ORELM对不同样本集分别进行训练,构建ORELM风速混合预测模型。计算待预测点约简后的属性特征与每个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选择匹配的ORELM模型进行风速预测。最后,结合东北某风电场实测数据对所提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能够满足实际风电场风速预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混合预测 属性约简 WOHC ORE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