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能源互联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
1
作者 王亚军 倪玮强 +3 位作者 张烨 贾亚飞 孙梦雪 吴冠男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3-710,共8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发展,多种能源以集群、网络的形式并入配电网,使配电网呈现主动特性。充分发挥多能源之间的关联互补特性,能够在减缓配电网不确定性的同时为需求侧提供充分的电、热、气、冷、暖等需求。针对现有分布式协调控制...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发展,多种能源以集群、网络的形式并入配电网,使配电网呈现主动特性。充分发挥多能源之间的关联互补特性,能够在减缓配电网不确定性的同时为需求侧提供充分的电、热、气、冷、暖等需求。针对现有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仅考虑气网、热网及电力网络,而没有考虑氢能源网络,文章给出主动配电网、热网、天然气网和氢能源网的综合能源互联的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以运行成本为最小的经济目标,并给出了各个网络的约束条件;其次,提出主动配电网、热网、天然气网和氢能源网采用分层控制策略,采用改进的一致性算法和粒子群优化方法进行求解对比;最后,给出某实际电网仿真算例。算例结果表明,分布式综合能源互联调度控制方法能够得到与传统方法相同的结果,并验证了所提调度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主动配电网 分布式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综合管廊电力舱火灾演化行为和特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海峰 刘敬文 +8 位作者 沈学良 孙国城 陆建峰 周建新 郑经荣 汪云龙 尤飞 喻源 张鹏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2-826,共5页
针对2017-2020年国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电力舱火灾主要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电力舱火灾研究重点,对火灾演化机理进行简要探讨,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电力舱 电缆火灾 火灾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下电网安全态势感知评估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志雷 陈洪亮 +2 位作者 王贺云 李皓然 胡亚博 《信息技术》 2021年第9期34-38,共5页
为了提高电网的安全性,需要进行电网的安全态势感知评估,提出数字化技术下电网安全态势感知评估方法。构建数字化技术下电网安全态势大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安全态势特征分析,提取反映电网安全态势信息的统计特征量,进行信息融合和感知分... 为了提高电网的安全性,需要进行电网的安全态势感知评估,提出数字化技术下电网安全态势感知评估方法。构建数字化技术下电网安全态势大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安全态势特征分析,提取反映电网安全态势信息的统计特征量,进行信息融合和感知分析。根据自相关统计特征分析方法进行量化特征分析,结合量化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模糊度函数,提取电网安全态势模糊信息管理参数,通过规则性约束特征分解方法,进行数字化技术下电网安全态势质量评价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电网安全态势感知评估的准确性较高,评估结果的收敛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电网 安全态势感知 评估方法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力计量装置运维场景重建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文凯 李志雷 +2 位作者 刘海峰 胡亚博 张荣鑫 《信息技术》 2021年第7期43-47,53,共6页
为了提高电力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的智能性,结合虚拟现实增强技术,对电力计量装置运维场景重建。通过向量库融合电力计量装置运维场景视景网格区域,在计算机视觉下进行三维视点跟踪识别,构建三维视景成像模型,利用模糊度检测和视景重构方... 为了提高电力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的智能性,结合虚拟现实增强技术,对电力计量装置运维场景重建。通过向量库融合电力计量装置运维场景视景网格区域,在计算机视觉下进行三维视点跟踪识别,构建三维视景成像模型,利用模糊度检测和视景重构方法提取运维场景特征,并通过虚拟现实增强技术进行三维重构;利用像素融合和VR渲染方法对运维场景视景信息进行增强处理,根据电力计量装置运维场景重组空间分布集,实现三维VR视景重建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电力计量装置运维场景重建能力较好,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电力计量装置 运维 场景重建 视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调度中的安全运行管理策略分析
5
作者 田志强 《通讯世界》 2025年第5期115-117,共3页
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运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但实际的电网调度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基于此,对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意义进行探讨,分析电网调度中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电网调度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运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但实际的电网调度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基于此,对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意义进行探讨,分析电网调度中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电网调度安全运行管理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调度 安全运行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博弈的多间歇式能源站站间综合能源协调控制
6
作者 侯磊 田二胜 +7 位作者 刘哲 苏琨 刘洋 牛理达 刘亚洲 周益斌 杨邺鑫 李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7-210,共4页
新型生态能源小镇存在多类型能源站和冷热电等多种负荷,各能源站的出力具有间歇性,难以满足站内多种负荷需求。针对能源站出力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合作博弈模式下的风险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风机出力和光伏出力的时间与地域... 新型生态能源小镇存在多类型能源站和冷热电等多种负荷,各能源站的出力具有间歇性,难以满足站内多种负荷需求。针对能源站出力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合作博弈模式下的风险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风机出力和光伏出力的时间与地域天然互补性,通过交易多能源站间的站间风险电量,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联合起来。该方案同时针对各个区域具有的冷/热/电多种负荷的特点,充分发挥各个区域内多负荷与多能源间的协调互补能力,对多间歇式能源站进行站间协调控制,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能源站 综合能源 合作博弈 生态能源小镇 风险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工作流的基于容器的边缘微服务选择机制
7
作者 邵苏杰 吴磊 +2 位作者 钟成 郭少勇 卜宪德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48-3756,共9页
边缘计算已经成为物联网(IOT)的有效解决方案,微服务模型将物联网应用程序划分为一组松散耦合、相互依赖的细粒度微服务。由于边缘节点资源有限,并发请求争夺容器实例,如何在移动边缘计算环境下为复杂工作流应用的并发请求生成合适的微... 边缘计算已经成为物联网(IOT)的有效解决方案,微服务模型将物联网应用程序划分为一组松散耦合、相互依赖的细粒度微服务。由于边缘节点资源有限,并发请求争夺容器实例,如何在移动边缘计算环境下为复杂工作流应用的并发请求生成合适的微服务执行方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该文首先建立了基于容器的微服务选择架构,并构建了服务时延模型和网络资源消耗模型,以减少平均延迟和网络消耗。其次,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机制和改进蚁群的微服务选择算法(MS-PAC),利用任务截止时间优先分配紧急任务以保证延迟,并利用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机制寻找全局最优解。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降低平均时延和网络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服务选择 边缘计算 容器调度 工作流 网络资源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机载5G一体化基站后台数据集成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洪亮 樊世超 +2 位作者 刘海峰 孙同展 周开峰 《信息技术》 2022年第2期64-68,共5页
传统无人机机载5G基站后台数据集成方法的数据集成性能较差,对此文中提出新的无人机机载5G一体化基站后台数据集成方法。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和RFID标签射频检测法分区调度大数据,提取基站后台数据的关联规则性特征。利用特征模糊层次性融... 传统无人机机载5G基站后台数据集成方法的数据集成性能较差,对此文中提出新的无人机机载5G一体化基站后台数据集成方法。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和RFID标签射频检测法分区调度大数据,提取基站后台数据的关联规则性特征。利用特征模糊层次性融合方法实现后台数据关联性挖掘。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实现对后台数据属性的聚类处理,结合子空间压缩方法实现对基站后台数据的集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集成基站后台数据的性能较好,数据特征提取精度较高,后台数据分类管理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机载5G 一体化基站 后台数据 数据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源热泵的多能利用方式耦合系统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卢海勇 董彦军 +2 位作者 李津 张正文 祝金会 《上海节能》 2020年第1期33-38,共6页
分析阻碍地源热泵系统推广的因素,提出地源热泵的多能利用方式耦合系统可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性,建立地源热泵的多能利用方式耦合系统的优化配置流程和优化配置模型,以工程案例进行优化配置。提出地源热泵的多能利用方式耦合系统优化配置... 分析阻碍地源热泵系统推广的因素,提出地源热泵的多能利用方式耦合系统可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性,建立地源热泵的多能利用方式耦合系统的优化配置流程和优化配置模型,以工程案例进行优化配置。提出地源热泵的多能利用方式耦合系统优化配置研究方法,对后续的工程实践中地源热泵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蓄冷 天然气锅炉 耦合系统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新空口技术在网联无人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洪亮 李志雷 刘海峰 《信息通信》 2020年第9期222-223,共2页
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来看,5G网络可能会凭借自身超高带宽以及低时延等功能特性,将会发展成为我国各行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内容,尤其对无人机应用领域而言。5G网络可以为网联无人机提供实时超高清图传功能以及永远在线功能等,不仅可以... 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来看,5G网络可能会凭借自身超高带宽以及低时延等功能特性,将会发展成为我国各行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内容,尤其对无人机应用领域而言。5G网络可以为网联无人机提供实时超高清图传功能以及永远在线功能等,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展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同时还可以促进无人机联网的应用发展。鉴于5G网络的重要性,文章主要以5G新空口技术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5G新空口技术在网联无人机的应用研究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新空口技术 网联无人机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异常事件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天鸿 刘海峰 +1 位作者 张禹森 祁天星 《现代交通技术》 2023年第5期71-77,共7页
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以及在高速公路场景下采集的真实车辆数据,设计一种车辆异常事件检测方法。所设计的方法利用激光雷达检测出目标与车道线信息,经过计算组成具备时空特征的输入数据,在将目标数据制作成数据集后,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以及在高速公路场景下采集的真实车辆数据,设计一种车辆异常事件检测方法。所设计的方法利用激光雷达检测出目标与车道线信息,经过计算组成具备时空特征的输入数据,在将目标数据制作成数据集后,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提取输入数据的多维度特征,实现车辆异常事件检测。之后利用异常事件检测的时间信息与激光雷达和视频相机的目标融合数据,在视频数据中进行事件取图并加以验证。所述方法的总体检出率为97.11%,准确率为97.10%,相关值均高于传统事件检测算法,且算法耗时与传统事件检测算法相比更少。试验证明相应方法能更快速、更准确地识别车辆异常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智慧交通 多传感器融合 事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和单目相机的路侧高速感知系统
12
作者 郭天鸿 刘海峰 +1 位作者 张禹森 祁天星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23年第5期106-109,113,共5页
随着目标检测和跟踪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毫米波雷达与相机为代表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等领域被大量应用。要实现真正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只靠车端感知容易受道路场景及传感器性能的限制,无法使车辆获得大范围的交通参与... 随着目标检测和跟踪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毫米波雷达与相机为代表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等领域被大量应用。要实现真正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只靠车端感知容易受道路场景及传感器性能的限制,无法使车辆获得大范围的交通参与者信息,从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实现路侧感知以及车路协同十分必要。而直接使用车端的算法会由于场景目标的增加导致算法处理的耗时增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单目相机的路侧高速感知系统,该系统具有高融合成功率以及低算法耗时的特点,已成功应用于高速监测场景为车路协同以及新基建的实现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单目相机 车路协同 高速监测 融合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