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220kV同塔双回不换位线路不平衡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敏 吴成 +2 位作者 罗燎 舒展 周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1-235,246,共6页
针对江西省浔湖Ⅰ-Ⅱ双回线路存在严重的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提出采用电容器补偿措施减小三相电流不平衡度。由于对称分量法对不换位的输电线路误差较大,利用模分量法推导出三相不平衡度表达式;并根据GB/T 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 针对江西省浔湖Ⅰ-Ⅱ双回线路存在严重的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提出采用电容器补偿措施减小三相电流不平衡度。由于对称分量法对不换位的输电线路误差较大,利用模分量法推导出三相不平衡度表达式;并根据GB/T 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中电网正常运行时负序不平衡度不超过2%的要求,理论计算补偿电容的大小。以江西220 k V浔湖双回线路为例,利用电磁暂态程序ATP/EMTP建立电容器补偿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模型。理论与仿真结果表明:采取合理配置补偿电容可以减小线路三相不平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 模分量法 三相不平衡度 电能质量 ATP/E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GIS/GIL绝缘子介电功能梯度化设计与金属微粒驱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田 金洲玉 +2 位作者 胡睿智 梁虎成 杜伯学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141,共9页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IS)设备内部的金属微粒污染物会引起严重的电场畸变,进而诱发绝缘子沿面放电。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介电功能梯度绝缘子的金属微粒驱离方法,仿真研究盆式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以及金属微粒运动特性。结果表明:GI...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IS)设备内部的金属微粒污染物会引起严重的电场畸变,进而诱发绝缘子沿面放电。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介电功能梯度绝缘子的金属微粒驱离方法,仿真研究盆式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以及金属微粒运动特性。结果表明:GIS外壳表面释放的金属微粒受到轴向电场力作用,有朝着绝缘子运动的趋势。叠层式功能梯度(ε_(L)-FGM)绝缘子的介电常数沿径向递减,可在均匀沿面电场分布的同时,使金属微粒所受的电场力方向随轴向电场反转,让金属微粒远离绝缘子运动。然而,ε_(L)-FGM绝缘子GIS使外壳表面电场增强,使金属微粒运动高度较均匀绝缘子上增大约2.7倍。与ε_(L)-FGM绝缘子相比,基于拓扑优化算法设计的具有空间介电常数梯度的ε_(T)-FGM绝缘子减小了金属微粒跳跃高度,具有更佳的电场调控与微粒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GIL 功能梯度材料 沿面电场均化 金属微粒抑制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线路悬式绝缘子串异物临近放电机制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黄道春 余俊 +5 位作者 张宇 张化昭 夏景欣 况燕军 阮江军 陈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161-4170,共10页
为研究玻璃绝缘子串在鸟粪和鸟巢材料(异物)下落时的放电机制,用铁丝模拟异物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开展了异物临近时间隙放电试验,基于对不同铁丝长度和空间布置时放电电压的测量和放电路径的观察,分析了放电机制。研究表明:当足够长的... 为研究玻璃绝缘子串在鸟粪和鸟巢材料(异物)下落时的放电机制,用铁丝模拟异物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开展了异物临近时间隙放电试验,基于对不同铁丝长度和空间布置时放电电压的测量和放电路径的观察,分析了放电机制。研究表明:当足够长的铁丝临近绝缘子串时,放电过程仅是铁丝上下两端空气间隙的击穿过程;当较短的铁丝临近时,放电过程为空气间隙击穿和绝缘子沿面放电的混合。然后开展了铁丝与金具电极间隙放电试验,基于对不同间隙长度下放电电压的测量,分析了间隙放电特性,研究表明铁丝–金具间隙与典型的棒–棒间隙击穿特性相似,理论计算中取平均击穿电压梯度为4.0 kV/cm。最后建立了实际线路和试验布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异物临近对绝缘子串周围电位和电场分布的影响,将仿真计算得到的放电电压与实际试验电压进行对比,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放电机制、试验和仿真结果可为输电线路杆塔涉鸟故障风险区域划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悬式绝缘子串 放电机制 异物 鸟粪 鸟巢材料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山火故障风险评估模型及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明军 邵周策 +5 位作者 上官帖 童军心 周龙武 罗毅 龚泽 王晓冀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89,共8页
输电线路山火故障与输电线路运行时的气象条件、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近年来输电线路山火故障逐年增加。建立了输电线路山火故障跳闸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包括输电线路走廊山火发生概率模型和山火条件下输电线路故障模型两部分。应用该模... 输电线路山火故障与输电线路运行时的气象条件、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近年来输电线路山火故障逐年增加。建立了输电线路山火故障跳闸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包括输电线路走廊山火发生概率模型和山火条件下输电线路故障模型两部分。应用该模型,可以根据宏观气象条件预测山火引起的输电线路故障概率。可以在山火发生后,根据山火的蔓延模型预测输电线路山火故障风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根据输电走廊及其附近的植被情况,计算火源点与输电线路山火故障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制定输电线路山火故障等级分布图。研究成果可用于制定输电线路山火故障预案和防灾减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风险指标 山火 输电线路山火故障 火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分裂导线连接金具异常发热原因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阳林 周龙武 +3 位作者 张宇 邹建章 饶斌斌 况燕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38,48,共5页
针对一起双分裂导线连接金具异常发热的缺陷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耐张引流线夹接触不良是导致连接金具发热的主要原因。通过进一步的建模与仿真计算发现,随着双分裂导线某子导线耐张引流线夹接触电阻的逐步增大,该线夹处的发热功率呈现... 针对一起双分裂导线连接金具异常发热的缺陷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耐张引流线夹接触不良是导致连接金具发热的主要原因。通过进一步的建模与仿真计算发现,随着双分裂导线某子导线耐张引流线夹接触电阻的逐步增大,该线夹处的发热功率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当接触电阻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子导线的分流作用,该线夹处的发热现象会逐步转移至连接金具,而接触电阻的拐点电阻的大小与连接金具本身的电阻值密切相关。通过这一特征规律的研究,为红外有效检测输电线路连接金具和耐张引流线夹的发热缺陷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双分裂导线 连接金具 异常发热 红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型消弧激发PT过流的试验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衍 龙国华 +3 位作者 周求宽 邹阳 王羽 陈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7-94,共8页
随着开关型消弧装置在10 kV配网的推广使用,传统配置下PT(电压互感器)在该装置消弧过程中的过流现象时有发生。为了研究PT过流机理及抑制措施,笔者首先从原理上阐述了开关型消弧中人为单相接地消失过程激发铁磁谐振、低频振荡的机理;其... 随着开关型消弧装置在10 kV配网的推广使用,传统配置下PT(电压互感器)在该装置消弧过程中的过流现象时有发生。为了研究PT过流机理及抑制措施,笔者首先从原理上阐述了开关型消弧中人为单相接地消失过程激发铁磁谐振、低频振荡的机理;其次搭建了10 kV中性点不接地试验平台,在不同的系统电容电流下对4类典型PT进行了单相接地与消失的试验;最后将试验结果与传统仿真结果比较,提出了一种考虑深度饱和下铁心励磁特性情况的计算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即使远离Peterson谐振区域,开关型消弧仍会激发分频谐振或低频振荡,产生的半波脉冲电流幅值很高,容易导致PT熔断器熔断;采用励磁特性好的PT或4PT能有效抑制谐振;最后文中采用的考虑深度饱和下铁心励磁特性的仿真结果较传统仿真有更高的准确度,与实际测量数据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型消弧 铁磁谐振 低频振荡 原型试验 冲击电流 深度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活商业脱硝催化剂制备的再生SCR催化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子健 刘小伟 +4 位作者 葛振武 夏永俊 廖志强 江盟 邵海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14-2621,共8页
为了解决燃煤电厂废弃商业SCR催化剂的处理以及充分利用锰基SCR催化剂的低温活性,提出了失活商业SCR催化剂再生的新方法:将失活的商业SCR催化剂作为载体,利用多步浸渍法,将锰氧化物(MnO_x)负载于载体上,制备成新的脱硝催化剂。利用XRF,X... 为了解决燃煤电厂废弃商业SCR催化剂的处理以及充分利用锰基SCR催化剂的低温活性,提出了失活商业SCR催化剂再生的新方法:将失活的商业SCR催化剂作为载体,利用多步浸渍法,将锰氧化物(MnO_x)负载于载体上,制备成新的脱硝催化剂。利用XRF,XRD,SEM,XPS和N_2等温吸附等测试技术对新鲜催化剂、失活催化剂以及再生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探究再生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失活催化剂带来的变化。结果发现,针对采用的原始失活催化剂来说,MnO_2负载质量分数为4.67%时,催化剂的综合理化性能和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最优。另外,再生的催化剂在250℃条件下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脱硝活性,说明再生的催化剂具有更宽的活性温度窗口。再生催化剂中起到催化作用的是未中毒的V_2O_5以及负载的MnO_x。MnO_x可能为催化剂带来了低温活性。同时,催化剂在高空速下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该再生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废弃的SCR催化剂的再生,还可以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失活商业SCR催化剂 NO还原 Mn OX 催化剂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gO/环氧树脂复合电介质的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衍 周求宽 +3 位作者 赵晶轩 尹桂来 赵纯 李建英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5,共6页
将纳米Mg O颗粒与环氧树脂混合后制得不同掺杂量的纳米Mg O/EP复合电介质,采用SEM观察纳米Mg O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情况,采用DSC测试环氧复合电介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研究了纳米Mg O对环氧树脂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Mg O颗粒... 将纳米Mg O颗粒与环氧树脂混合后制得不同掺杂量的纳米Mg O/EP复合电介质,采用SEM观察纳米Mg O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情况,采用DSC测试环氧复合电介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研究了纳米Mg O对环氧树脂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Mg O颗粒在环氧基体中分散均匀,掺杂Mg O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纳米Mg O掺杂量的增加,介电常数先下降后上升,在掺杂量为1%时介电常数实部达到最小值,掺杂纳米Mg O使环氧树脂的中低频损耗明显降低;复合电介质的电导活化能和体积电阻率均随着纳米掺杂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掺杂量为0.1%时电导活化能和体积电阻率达到最大;复合电介质的电气强度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掺杂量为1%时电气强度达到最大值,相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MgO 环氧树脂 电导活化能 体积电阻率 电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电池循环过程中电化学交流阻抗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文华 裴锋 +2 位作者 刘平 吴三毛 伍发元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7,共4页
研究了商品化磷酸铁锂电池不同倍率循环过程中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了电池体系中各部分阻抗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循环次数的正负极片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表明在较高倍率下电池容量衰减较快,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石墨... 研究了商品化磷酸铁锂电池不同倍率循环过程中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了电池体系中各部分阻抗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循环次数的正负极片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表明在较高倍率下电池容量衰减较快,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石墨负极结构的破坏,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交流阻抗谱上中低频区新出现的一段圆弧,说明交流阻抗谱的变化与电池性能劣化状态具有相关性。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特征变化来判断电池的容量劣化状态,为电池的分级筛选和建立梯次利用电池快速评价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劣化状态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贾蕗路 刘平 张文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72-1974,共3页
储能技术是一项可能对未来能源系统发展及运行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在众多储能技术中,技术进步最快的是电化学储能技术。以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为主导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在安全性、能量转换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 储能技术是一项可能对未来能源系统发展及运行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在众多储能技术中,技术进步最快的是电化学储能技术。以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为主导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在安全性、能量转换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具产业化应用前景。介绍了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以及液流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原理、体系特点和各材料的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储能 锂离子电池 钠硫电池 液流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协同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甲硫醚气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铭书 李胜利 +2 位作者 李东 刘欣 吴鹏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2-467,共6页
为了探讨催化剂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共同作用来处理恶臭气体的效果,采用V2O5/γ-Al2O3催化剂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共同作用来处理了恶臭气体甲硫醚,并探讨了反应中催化剂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协同性及工艺参数对降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为了探讨催化剂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共同作用来处理恶臭气体的效果,采用V2O5/γ-Al2O3催化剂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共同作用来处理了恶臭气体甲硫醚,并探讨了反应中催化剂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协同性及工艺参数对降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晕放电具有改变催化剂气-固相吸附平衡、减少吸附容量的作用,处理恶臭气体时可通过添加催化剂吸附-气体浓缩环节来提高降解反应的能量利用率;催化剂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共同作用比单一脉冲放电等离子具有更高的甲硫醚去除率,同时催化剂的填充通过改变介电性及电场强度使反应获得更大的能量,催化剂颗粒表面发生的强烈放电促进了降解反应的进行;在一定电压范围内,通过提高峰值电压、增加气体停留时间可有效提高甲硫醚去除率;当峰值电压为22 k V、甲硫醚体积分数为315×10-6、体积流量为550 m L/min时,甲硫醚去除率可达84.12%。催化剂协同脉冲放电等离子体能够有效处理恶臭气体甲硫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 线-筒反应器 催化剂 甲硫醚 恶臭气体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直流分量对低压电流互感器计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震宇 朱亮 +3 位作者 祝婧 赵燕 俞林刚 邓高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4-49,55,共7页
电网中的电流直流分量会对低压电流互感器的计量特性产生影响,通过模拟含直流分量的正弦半波电流波形,对被试样品进行试验,分别研究半波电流峰值和直流分量大小对低压电流互感器计量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电流中含有的... 电网中的电流直流分量会对低压电流互感器的计量特性产生影响,通过模拟含直流分量的正弦半波电流波形,对被试样品进行试验,分别研究半波电流峰值和直流分量大小对低压电流互感器计量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电流中含有的直流分量会使二次侧电流发生畸变,其畸变程度既和一次侧电流中所含的直流分量大小有关,也和一次侧电流的峰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直流分量 半波电流 低压电流互感器 计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用环氧浇注材料的介电松弛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尹桂来 李建英 +5 位作者 唐壮 李欣 上官帖 晏年平 田浩 郝留成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4,59,共5页
为研究GIS用环氧浇注绝缘件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介电松弛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宽频介电谱(BDS)以及热刺激电流(TSC)分别测试了试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介电松弛和陷阱分布。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为20℃/min时,环氧试样的玻璃化... 为研究GIS用环氧浇注绝缘件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介电松弛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宽频介电谱(BDS)以及热刺激电流(TSC)分别测试了试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介电松弛和陷阱分布。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为20℃/min时,环氧试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8.08℃;环氧试样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存在3个松弛过程,分别对应着环氧材料本征β松驰、α松弛及载流子在高温下的脱陷过程;TSC高温区域陷阱的活化能为1.5eV,与介电谱图中150℃出现的损耗峰活化能1.28eV接近,为载流子入陷与脱陷所致。介电温谱的试验结果反映了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与宽频介电谱试验和TSC试验结果相对应。通过研究环氧浇注件松弛极化过程及陷阱分布,为提高传统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电气性能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 玻璃化转变 松弛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用氧化铝改性环氧浇注材料的热学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尹桂来 李建英 +4 位作者 王诗航 上官帖 晏年平 田浩 郝留成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54,共5页
以双酚A型固态和液态环氧树脂按比例得到混合树脂,用微米级α-Al2O3改性制得GIS用氧化铝改性环氧浇注材料,并对其进行热学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浇注材料随着升温速度的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上升,常温下拉伸速度为10mm/min... 以双酚A型固态和液态环氧树脂按比例得到混合树脂,用微米级α-Al2O3改性制得GIS用氧化铝改性环氧浇注材料,并对其进行热学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浇注材料随着升温速度的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上升,常温下拉伸速度为10mm/min时,试样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70.6MPa和95.8MPa,储能模量达到14263.1MPa;在25-100℃,试样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较稳定,冲击断面起伏大,为脆性断裂。当温度高于Tg时,试样的冲击强度显著增大,呈塑性断裂,断面较平整,材料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下降了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浇注材料 氧化铝 拉伸强度 玻璃化转变 储能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型酚醛树脂改性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囡 杨又华 +3 位作者 邓静伟 周建萍 刘志雷 刘光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4-148,共5页
目的得到一种低温快速固化的潜伏性双氰胺固化剂。方法利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新型双酚A型酚醛树脂改性双氰胺潜伏性固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双氰胺和酚醛不同配比对固化漆膜性能的影响,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研究改性后固化剂的活... 目的得到一种低温快速固化的潜伏性双氰胺固化剂。方法利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新型双酚A型酚醛树脂改性双氰胺潜伏性固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双氰胺和酚醛不同配比对固化漆膜性能的影响,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研究改性后固化剂的活性、用量及固化温度。结果双氰胺和酚醛较好的摩尔比为0.6∶1,改性固化剂的最佳用量为30%(相对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改性后的恒温固化温度为127℃。结论该配方合成的双酚A型酚醛树脂改性双氰胺固化剂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 双氰胺 潜伏固化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抗直流电流互感器及检测装置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靳绍平 李敏 +5 位作者 刘见 李东江 王浔 聂方明 李欣 唐新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59-64,共6页
针对传统低压电流互感器在直流分量负荷下存在传变误差大的技术缺陷,分析了直流分量导致传统电流互感器失准的机理,研发了低压抗直流分量电流互感器,并提出了电流互感器抗直流性能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电流互感器抗直流性能检定装... 针对传统低压电流互感器在直流分量负荷下存在传变误差大的技术缺陷,分析了直流分量导致传统电流互感器失准的机理,研发了低压抗直流分量电流互感器,并提出了电流互感器抗直流性能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电流互感器抗直流性能检定装置。实验证明该抗直流分量电流互感器具有较好的抗直流性能,能满足现场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直流分量 检测装置 电流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土壤中接地网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杜鹏 刘欣 +5 位作者 郜友彬 李多生 裴锋 刘光明 田旭 蒋磊 《表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目的提高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在酸性土壤中对接地网的防腐能力,分析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在酸性土壤中应用的技术要点,总结保护效果优化措施。方法设计牺牲阳极模拟系统,模拟地网面积为3.52 m2,保护电流设计为35.2 m A,对Q235碳钢和镀锌... 目的提高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在酸性土壤中对接地网的防腐能力,分析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在酸性土壤中应用的技术要点,总结保护效果优化措施。方法设计牺牲阳极模拟系统,模拟地网面积为3.52 m2,保护电流设计为35.2 m A,对Q235碳钢和镀锌钢两种常用接地材料的接地电阻、保护电位及保护电流进行研究。结果该方法对镀锌钢保护较好,保护电位均低于-0.95 V;对Q235碳钢保护较差,保护电位部分高于-750 m V,且波动较大,最大波幅可达201 m V。系统运行中,计算得出保护电流在降雨量较大时最高可达30.75 m A,降雨量较小时最低为11.89 m A,均低于设计值。结论由于阳极处砂石较多、土壤电阻率高,阳极不能完全释放电流。其次,土壤保水性差,电阻率波动大,系统运行不稳定也抑制了保护效果。酸性土壤盐基性离子大量淋失,土壤电阻率普遍较高,且受降雨扰动较大,牺牲阳极工作效率较低且稳定性差。需采用适当提高保护电流、降低阳极区土壤电阻率、优化阳极设计工艺参数等措施以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牺牲阳极 阴极保护 接地电阻 保护电位 保护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过热器蓄热提升机组AGC负荷响应能力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钧 鄢波 +1 位作者 彭道刚 张小亮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78,共5页
燃煤机组的锅炉过热器换热管道中包含有大量金属蓄热储能,利用过热器金属蓄热可以快速改变机组发电负荷和主蒸汽压力。通过减温水扰动试验,获得一级减温水流量对负荷以及主蒸汽压力的响应模型并提出了一种蓄热前馈火电机组协调控制方案... 燃煤机组的锅炉过热器换热管道中包含有大量金属蓄热储能,利用过热器金属蓄热可以快速改变机组发电负荷和主蒸汽压力。通过减温水扰动试验,获得一级减温水流量对负荷以及主蒸汽压力的响应模型并提出了一种蓄热前馈火电机组协调控制方案。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合理利用增减减温水流量引起的过热器蓄热变化,能够有效减少机组主蒸汽压力波动,显著提升机组变负荷初期的负荷响应能力,增强机组调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器 蓄热 前馈 协调控制 火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行业标准异频法公式勘误与电容电流测试新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求宽 张旭俊 +2 位作者 张科杰 刘衍 吴细秀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1-167,共7页
指出并验证了电力行业标准中"三异频等幅电流阻抗法"计算电容和电容电流公式的错误,推导得出了正确的计算公式。此外,针对从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注入异频电流测量电容电流方法存在效率低、安全性及准确性不高等缺点,提出了一... 指出并验证了电力行业标准中"三异频等幅电流阻抗法"计算电容和电容电流公式的错误,推导得出了正确的计算公式。此外,针对从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注入异频电流测量电容电流方法存在效率低、安全性及准确性不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从电容器组中性点注入异频电流测量电容电流的方法,通过数学理论推导、模拟试验和现场测试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同时由模拟试验结果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新方法测试误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标准 电容电流测量 电容器组 数学理论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iFePO_4动力电池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文华 吴三毛 +1 位作者 刘平 伍发元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38-1842,共5页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可以在不同的充放电条件下提供电池内部欧姆阻抗、电化学极化和离子扩散阻抗变化信息,是判断电池使用性能的有力工具。通过对60 Ah LiFePO4动力电池进行多种荷电状态(SOC)和健康状态(SOH)下的电化学交流阻抗(EIS...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可以在不同的充放电条件下提供电池内部欧姆阻抗、电化学极化和离子扩散阻抗变化信息,是判断电池使用性能的有力工具。通过对60 Ah LiFePO4动力电池进行多种荷电状态(SOC)和健康状态(SOH)下的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测试,分析欧姆阻抗Rs、电荷传递阻抗Rct和扩散阻抗Zw等EIS参数随电池SOC和SOH状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SOC状态下,Rs几乎不变,Rct和Zw在SOC为0~25%和75%~100%两端区间内明显增大,中间区域基本趋于稳定;在100%~95%SOH状态下,Rs、Rct和Zw基本保持稳定,当SOH降低至90%时,电池性能不断衰减,Rct和Zw也明显增大。由此可知,EIS参数可部分反映电池内部极化状态,能够预测储能电池的衰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动力电池 交流阻抗谱 SOH S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