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变电站及其周边线路鸟类多样性与习性分析
1
作者 廖昊爽 唐芬芳 +5 位作者 饶斌斌 李帆 王彦 郝艳军 白荣聪 邵明勤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8-574,共7页
该文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相结合对江西省变电站及其周边线路鸟类多样性与习性进行分析,共统计到鸟类15目122种,其中陆生鸟类63种,水鸟59种.在陆生鸟类中,雀形目种类最多(48种),占总物种数的39.34%,其次是鹰形目(8种),占总物种数的6.56%;... 该文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相结合对江西省变电站及其周边线路鸟类多样性与习性进行分析,共统计到鸟类15目122种,其中陆生鸟类63种,水鸟59种.在陆生鸟类中,雀形目种类最多(48种),占总物种数的39.34%,其次是鹰形目(8种),占总物种数的6.56%;在水鸟中,鸻形目种类最多(19种),占总物种数的15.57%.共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它们分别为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枕鹤(Grus vipio)、白头鹤(Grus monacha)、黑鹳(Ciconia nigra)和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6种.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合计21种,占总物种数的17.21%.在居留型方面以留鸟和冬候鸟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0.98%和36.89%.在122种鸟类中,以中型和小型鸟类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的35.25%和26.23%,略大型和大型鸟类种类合计占总物种数的25.41%.食性以动物性食性为主(60.66%),其次为杂食性(23.77%);在农田生境中活动的鸟类种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9.67%,其次为湿地(55.74%)和林地(45.08%).66.39%的鸟类会停歇在电力设备上,35.25%的鸟类会集成上百只的大群.大体型的鸟类、在电力设备上活动和集大群的鸟类易引发电网故障.该文对电网涉鸟故障的防治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电网 鸟类多样性 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巡检无人机自主降落的引导系统与策略 被引量:8
2
作者 钟映春 张文祥 +2 位作者 王波 黄鹤儿 何惠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62-1373,共12页
针对电力巡检无人机在野外弱光照环境下难以实现全自主、准确、安全可靠降落到分布式机场停机坪的问题,构建了完整的降落引导实物系统,提出了降落策略选择依据和较为体系化的降落策略。构建了融合巡检无人机、超带宽定位地面基站群、分... 针对电力巡检无人机在野外弱光照环境下难以实现全自主、准确、安全可靠降落到分布式机场停机坪的问题,构建了完整的降落引导实物系统,提出了降落策略选择依据和较为体系化的降落策略。构建了融合巡检无人机、超带宽定位地面基站群、分布式机场的实物降落引导系统,在开源飞行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降落专用飞行控制器,设计了适合于无人机降落的速度控制器和算法,并提出了降落策略选择依据和适应于不同现场情况的降落策略。实验结果表明:降落误差为0.3 m以内的可靠度为100%;在有1~2个地面基站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引导无人机安全、准确地降落;每种降落策略各具优势,可适应不同的降落环境。本文设计的降落引导系统能够满足引导巡检无人机自主降落的要求,提出的降落策略显著提高了降落的可靠度,为构建局部区域内电网巡检的全自主无人机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检无人机 降落引导系统 选择依据 分布式机场 降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 kV电缆终端塔火灾问题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3
作者 毛瑞鹏 丁军翔 +3 位作者 张鸿魁 周正思 胡军 丁振达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7期46-48,共3页
介绍了一起典型的110 kV电缆终端塔由于山火导致电缆受损的危急缺陷,由于电缆终端塔为同塔双回给一个110 kV变电站送电线路,急需解决缺陷否则易造成110 kV变电站全站失压的风险,因各方及时处理得当将影响及损失限制在最小范围内。文章... 介绍了一起典型的110 kV电缆终端塔由于山火导致电缆受损的危急缺陷,由于电缆终端塔为同塔双回给一个110 kV变电站送电线路,急需解决缺陷否则易造成110 kV变电站全站失压的风险,因各方及时处理得当将影响及损失限制在最小范围内。文章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提供了针对性的消缺方案设计和缺陷消除过程,最后提出了类似缺陷的预防措施及建议,防止类似事故隐患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 kV高压电缆 电缆外护套 电缆火灾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可靠性约束的配电网故障指示器优化布点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何乐彰 何炳源 +2 位作者 徐俊杰 谢义苗 栗子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16-123,共8页
近年来,故障指示器凭借其接入灵活性和经济性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中。然而全覆盖式地故障指示器安装配置方案投资成本高,规划方案不精益。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故障信息变量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进一步给出一种基于混合整数线性... 近年来,故障指示器凭借其接入灵活性和经济性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中。然而全覆盖式地故障指示器安装配置方案投资成本高,规划方案不精益。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故障信息变量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进一步给出一种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可靠性约束的配电网故障指示器优化布点方法,将可靠性指标作为约束放入优化模型中,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故障指示器的投资维护成本。基于IEEE 53节点系统的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兼顾了故障指示器布点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可以精确获得不同可靠性要求下的布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可靠性 故障定位 故障指示器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立鸣 何乐彰 +3 位作者 熊宁 王磊 周建兵 王辉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24,共8页
电力系统中接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后,间歇式电源的出力波动性将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亟需研究应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分析了“源-网-荷-储”等灵活性资源的调用成本以及常规火电机组的... 电力系统中接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后,间歇式电源的出力波动性将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亟需研究应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分析了“源-网-荷-储”等灵活性资源的调用成本以及常规火电机组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结合两者构建鲁棒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从而实现对间歇式电源出力波动性的抑制。进而引入保守度调节因子确定不同的计算场景,然后采用NSGA-II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采用上饶地区实际网络对所提的优化调度方法进行测算,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性资源 可再生能源 源-网-荷-储 节能减排 保守度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风电消纳能力评估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立鸣 张鑫钰 +3 位作者 何乐彰 李宏仲 谢义苗 彭石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3-60,共8页
风电波动特性是影响电网风电消纳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掌握风电波动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消纳能力的评估模型对于高比例风电并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多重分形理论提出了一种风电消纳能力评估新方法。首先,引入多重分形参数描述... 风电波动特性是影响电网风电消纳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掌握风电波动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消纳能力的评估模型对于高比例风电并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多重分形理论提出了一种风电消纳能力评估新方法。首先,引入多重分形参数描述风电的波动特性,分析了风电波动性与消纳电量间的相关性;然后,采用摇摆窗算法(SDA)对消纳能力评估周期内的风电功率曲线进行波动过程划分,依据波动性参数和风电与负荷间的匹配程度对具有相似特性的波动过程进行聚类分析。基于波动聚类结果,以各类波动过程的奇异性参数为自变量建立了风电消纳能力评估的泛函分析模型,简化了评估模型计算流程;最后,以江西某电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对模型中可调参数对消纳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分形理论 波动过程划分 波动聚类 泛函分析模型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通门的光伏电流汇流装置校准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亮 杨爱超 +2 位作者 许继和 邝昊云 胡亮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41-146,共6页
光伏汇流箱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其电流测量精度以及电压等状态的监测准确度是光伏发电系统控制的关键。设计了基于霍尔电流传感器、高精度磁通门芯片的电流检测单元,磁通门芯片经过反馈调理补偿单元,使霍尔电流传感器工作... 光伏汇流箱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其电流测量精度以及电压等状态的监测准确度是光伏发电系统控制的关键。设计了基于霍尔电流传感器、高精度磁通门芯片的电流检测单元,磁通门芯片经过反馈调理补偿单元,使霍尔电流传感器工作在零磁通状态,有效降低了温度对光伏汇流箱电流检测准确度的影响;经过霍尔元件将电流转化为电压信号,并送入单片机PIC16F1947的ADC单元进行采集及显示。为了提高电流测量精度,提出了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的双点逐次修正插值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设计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通门 光伏 汇流 电流检测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实践
8
作者 刘勋 刘志腾 +1 位作者 燕小芬 赵超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0期72-74,共3页
随着全国大电网系统的快速建设发展,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输变电工程线路长、跨越范围广,工程区地形陡峭且复杂,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且水土保持监管工作难度高,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可大幅提高监管精度和效率。以南方某... 随着全国大电网系统的快速建设发展,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输变电工程线路长、跨越范围广,工程区地形陡峭且复杂,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且水土保持监管工作难度高,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可大幅提高监管精度和效率。以南方某220 kV输变电工程为例,基于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分析输变电工程山丘区塔基和平原区塔基实际扰动范围和设计扰动范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山丘区塔基和平原区塔基设计扰动面积相差较小,但平原区塔基实际扰动面积远大于山丘区塔基;山丘区塔基和平原区塔基设计扰动面积均远小于实际扰动面积,且设计扰动范围通常呈较为规则的矩形,而实际扰动范围呈不规则的多边形。设计单位未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地形特点、施工单位随意施工等都是造成实际扰动范围远大于设计扰动范围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水土保持 “天地一体化”监管 扰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