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电网的分布式发电承载能力评估研究现状与展望
1
作者 刘洪 曹睿智 +3 位作者 韩俊 蔡超 潘文婕 李俊锴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33,共13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为配电网规划运行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配电网的分布式发电承载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文中针对国内外相应评估方法及其提升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为配电网规划运行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配电网的分布式发电承载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文中针对国内外相应评估方法及其提升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研究重点。首先,介绍了分布式发电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描述了其典型刻画方法。其次,分别针对在相关研究中影响承载能力的网侧不确定性与源荷不确定性进行成果分析和总结。然后,从机理出发,归纳了源、网、荷、储各类主动管理措施在提升承载能力方面的相关成果。最后,针对承载能力评估中的多目标协同、多馈线互联、多层级协同三方面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发电 承载能力 不确定性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财务困境预测方法与应用研究——以电力企业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东 姚乔茜 +2 位作者 王乐 许涛 迟颖颖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140,共9页
以电力企业为研究对象,健康电力企业为对照组,出现财务困境的电力企业为实验组,利用其困境出现前窗口期的一系列财务指标,对其窗口期后出现财务困境进行预测,可以理想地预测财务困境的出现。这一结果表明,基于动态发展观的卡尔曼滤波财... 以电力企业为研究对象,健康电力企业为对照组,出现财务困境的电力企业为实验组,利用其困境出现前窗口期的一系列财务指标,对其窗口期后出现财务困境进行预测,可以理想地预测财务困境的出现。这一结果表明,基于动态发展观的卡尔曼滤波财务困境预测法,可以较好地预测电力公司的财务困境,且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困境 卡尔曼滤波 电力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系统运行模拟的江苏输电网规划方案网损实证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黄俊辉 谈健 +2 位作者 杨俊义 李琥 韩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9-42,117,共5页
网损计算与分析是电网运行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江苏电网规划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其网损进行实证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基于直流潮流的网损计算方法,运用电力系统运行模拟软件系统(GOPT),对江苏输电网规划方案网损进行了实... 网损计算与分析是电网运行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江苏电网规划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其网损进行实证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基于直流潮流的网损计算方法,运用电力系统运行模拟软件系统(GOPT),对江苏输电网规划方案网损进行了实证分析,以2012年和2015年为水平年,并针对不同的特高压建成方案,对江苏电网不同区域、不同线路类型进行了网损统计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运行模拟 电网规划 网损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响应的含风电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 被引量:144
4
作者 别朝红 胡国伟 +1 位作者 谢海鹏 李更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15-120,159,共7页
建立了考虑电价响应和用户满意度的含风电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新模型。该新模型融入电价响应这一用电调度方式来优化调整次日的负荷曲线,以降低风电的反调峰特性和间歇性对优化调度的影响,同时通过引入用户用电满意度约束,确保所做出的调... 建立了考虑电价响应和用户满意度的含风电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新模型。该新模型融入电价响应这一用电调度方式来优化调整次日的负荷曲线,以降低风电的反调峰特性和间歇性对优化调度的影响,同时通过引入用户用电满意度约束,确保所做出的调整让用户满意。该模型改变了一味通过协调优化发电侧资源去配合风电并网的传统模式,形成了发电资源和负荷资源共同协调优化配合风电并网的新模式。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考虑需求响应的含风电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可以在满足用户用电满意度的前提下,降低系统运行费用,特别是大幅降低了机组的启停费用,提高了含风电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优化调度 需求响应 电价响应 用户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路直接耦合模型的交流电网直流偏磁电流分布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阮江军 徐闻婕 +3 位作者 丁志锋 吴泳聪 孙翔 邹国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3-1340,共8页
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方式运行会导致交流系统部分变压器处于直流偏磁状态。基于场路直接耦合方法,建立了±800 k V溪浙和±800 k V灵绍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直流偏磁计算模型,确定了建模范围和地网参数,并对土壤模型进行了修正,将... 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方式运行会导致交流系统部分变压器处于直流偏磁状态。基于场路直接耦合方法,建立了±800 k V溪浙和±800 k V灵绍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直流偏磁计算模型,确定了建模范围和地网参数,并对土壤模型进行了修正,将直流偏磁电流计算值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测试站点的总的相对平均误差≤5%,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计算分析了单极大地运行方式下,直流接地极周围110 k 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中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电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站点的直流电流随着站点与直流接地极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多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流过每台变压器的直流电流将大幅度下降;首末站点间跨度增大时,流经两站点的电流将增大。研究可为大型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计算和直流偏磁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变压器 场路耦合模型 高压直流输电 接地极 交流电网 电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聚合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9
6
作者 孙玲玲 高赐威 +1 位作者 谈健 崔高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9-167,共9页
用户侧可控负荷调度灵活且对用户舒适度影响较小,经聚合其参与系统调度潜力巨大,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文中从负荷聚合目的出发,阐述了负荷聚合的必要性,介绍了4种被动负荷聚合方法,着重对主动负荷聚合对象分类及控制方式、主动负荷... 用户侧可控负荷调度灵活且对用户舒适度影响较小,经聚合其参与系统调度潜力巨大,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文中从负荷聚合目的出发,阐述了负荷聚合的必要性,介绍了4种被动负荷聚合方法,着重对主动负荷聚合对象分类及控制方式、主动负荷聚合建模,以及主动负荷聚合应用场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从负荷聚合的不确定性量化、负荷动态聚合建模和负荷聚合模型控制指令分解3个方面探讨了负荷聚合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目的 被动聚合方法 主动聚合对象 主动聚合建模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拟合技术直埋电缆的缆芯暂态温度计算 被引量:9
7
作者 黄雄峰 徐彬昭 +3 位作者 张宇娇 崔厚坤 王庭华 安增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0-66,共7页
电缆温度的暂态计算对其传输容量的合理分配及安全预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计算直埋电缆的温度时,存在电缆绝缘材料及周围土壤的热参数(密度、比热容、导热率)不易获取,或绝缘材料的热参数因老化而改变等问题,使得数值方法和传统... 电缆温度的暂态计算对其传输容量的合理分配及安全预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计算直埋电缆的温度时,存在电缆绝缘材料及周围土壤的热参数(密度、比热容、导热率)不易获取,或绝缘材料的热参数因老化而改变等问题,使得数值方法和传统热路法难以实现对电缆温度的精确计算。当电缆状况和敷设环境已知时,在传统电缆热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信赖域算法后,再根据实测量温度来拟合改进的热路模型参数的方法,并得出电缆的缆芯和表面温度简化计算式,避免了绝缘层和敷设环境热参数难以获取的问题,减小了电缆温度的计算量。最后使用110 k V XLPE电缆开展直埋电缆的温升实验,将实测温度与计算值对比,仅存在较小的误差,证明了热路参数拟合和温度简化计算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参数拟合 暂态计算 热路模型 信赖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调频挑战与多层级协调控制框架 被引量:24
8
作者 鲁宗相 叶一达 +3 位作者 郭莉 谢珍建 刘国静 乔颖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7,110,共11页
电力电子接口装备在源、网、荷的深度应用推进了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进程。净负荷波动增加、同步惯性减小、有功平衡能力削弱,对系统频率稳定的冲击初现端倪。电力电子接口电源的输出功率不响应系统频率变化、输入能量不可控、控制器... 电力电子接口装备在源、网、荷的深度应用推进了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进程。净负荷波动增加、同步惯性减小、有功平衡能力削弱,对系统频率稳定的冲击初现端倪。电力电子接口电源的输出功率不响应系统频率变化、输入能量不可控、控制器髙度异构,难以纳入传统交流同步系统的有功频率调整框架,而未来的电力系统需要在越来越少同步发电机容量背景下维持有功平衡,问题更加凸显。从电压源型换流器可定制性出发,提出了电力电子化下对电力系统有功频率多层级协调控制的新框架:在接口层面,重建输出功率与系统频率的耦合关系,虚拟同步机的惯性响应与一次调频特性;在单机层面,协调电力电子电源内部储能元件释能和输入能量来提供调频能量,优化虚拟参数实现机网协调,降低频率二次跌落风险;在多机层面,统筹改善频率动态特性的装置和长期频率恢复装置的配合;在系统层面,借助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的下垂策略,重建直流互联的多同步系统间跨区频率支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化 可定制性 调频 虚拟同步 有功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抽水蓄能的风水火联合机组组合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吕翔 刘国静 周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43,共9页
针对含抽水蓄能和风电系统,基于风电功率概率分布特性,并结合火电机组和抽水蓄能运行特性的差异,提出了一种新的抽水蓄能和风电合作方式。其核心是对火电机组和抽水蓄能在应对风电不确定性过程中承担的作用进行区分,通过抽水蓄能和风电... 针对含抽水蓄能和风电系统,基于风电功率概率分布特性,并结合火电机组和抽水蓄能运行特性的差异,提出了一种新的抽水蓄能和风电合作方式。其核心是对火电机组和抽水蓄能在应对风电不确定性过程中承担的作用进行区分,通过抽水蓄能和风电的合作应对风电预测误差中出现的概率较小、幅值较大的部分。常规的风电波动仍由火电机组应对,以节省抽水蓄能有限的调节资源,提高火电机组备用响应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将抽水蓄能和风电合作纳入到机组组合决策中,建立了含抽水蓄能的风水火联合机组组合模型。并通过26节点地区电网验证了该模型在减少火电机组启停,提高系统消纳风电能力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风电 机组组合 多时段联合概率密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电气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辉 孙集思 +5 位作者 蔡胜伟 苏安 尹晶 徐建源 高正平 沈小伟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13,19,共5页
高绝缘、低成本的绝缘填充材料是新型固体输电管道设计的关键,针对新型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CC)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局部放电量、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工频电气强度等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PCC的介质损耗因数为0.062,相... 高绝缘、低成本的绝缘填充材料是新型固体输电管道设计的关键,针对新型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CC)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局部放电量、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工频电气强度等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PCC的介质损耗因数为0.062,相对介电常数为5.82。随温度升高PCC试样的相对介电常数略有下降,介质损耗因数有所升高。与常规交联聚乙烯相比,PCC的介质损耗因数偏大,相对介电常数较高。PCC试样的工频电气强度和雷电冲击击穿强度均略低,局部放电值达到180 p C,起始局部放电特性处于劣势。综合PCC的介电性能、电气强度和局部放电特性测试结果,PCC若用于新型固体输电管道,可以从优化配方、改良工艺两方面对PCC的电气性能进行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输电 聚合物混凝土 局部放电 工频电气强度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输电线路大跨越高塔组立模拟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肖峰 高正平 +2 位作者 朱海峰 黄士君 宗炫君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8年第2期86-92,共7页
传统输电线路大跨越高塔组立模拟系统真实感不强,不利于施工人员掌握施工进度。为此,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大跨越高塔组立模拟系统中,给出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模拟系统框架图。通过现场调研,获取输电线路大跨越高塔组立机具、铁... 传统输电线路大跨越高塔组立模拟系统真实感不强,不利于施工人员掌握施工进度。为此,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大跨越高塔组立模拟系统中,给出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模拟系统框架图。通过现场调研,获取输电线路大跨越高塔组立机具、铁塔、工器具等装置结构图纸以及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资料。根据结构图纸、参数说明等信息构建零件的三维模型。通过分形布朗运动数学模型与柏林噪声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输电线路大跨越高塔组立虚拟场景设计。采用软附着技术对塔身进行受力分析,实现施工策略设计方法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后,模拟系统真实感强,可有效实现对施工进度的模拟,运行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输电线路 大跨越高塔组立 模拟系统太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 kV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主接线方式适用网架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美金 余鹏 +1 位作者 诸言涵 黄民翔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648-652,共5页
针对220 k V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的新型主接线方式,结合浙江电网实际情况,在可靠性角度对其适用的网架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能适用的3种典型网架结构,选择了合适的可靠性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RAMSES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分别选择AIS和GI... 针对220 k V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的新型主接线方式,结合浙江电网实际情况,在可靠性角度对其适用的网架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能适用的3种典型网架结构,选择了合适的可靠性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RAMSES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分别选择AIS和GIS设备可靠性基础数据作为模型基础输入数据,与使用双母线的接线方式进行了对比,运用解析的概率分析法,对网架进行了故障模拟及故障后果分析,计算了不同典型网架结构情况下使用不同接线方式的故障概率、故障频率、电力不足期望值(EPNS)、电量不足期望值(EENS)。预设多组GIS设备可靠性基础数据,验证了不同的GIS设备可靠性基础数据设定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3台主变压器两种不同的建设时序进行了可靠性评估,在可靠性角度给出了建设时序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该接线方式在可靠性角度适用于所提出的单环网和双环网典型网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接线 网架结构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在线监测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39
13
作者 李妍 车勇 +5 位作者 单强 孙建龙 胡国伟 李鹏 李建波 刘战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6-70,共5页
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通信结构、运行环境、信息量等的变化,提出了二次系统在线监测评估的体系架构。通过对其核心参数及运行状态的监测评估,对智能变电站安全隐患进行趋势性判断和损失性评估。围绕二次系统保护测控、智能终端、合... 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通信结构、运行环境、信息量等的变化,提出了二次系统在线监测评估的体系架构。通过对其核心参数及运行状态的监测评估,对智能变电站安全隐患进行趋势性判断和损失性评估。围绕二次系统保护测控、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监控系统、对时系统、交换机六大部分,从评估参量模型、评估子项模型和评估对象模型三个方面描述了完整的在线监测评估模型,最后给出了在线监测的评估流程。对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进行在线监测与状态评估,为系统的维护检修带来很大的便利,为开展状态检修打下基础,对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二次系统 在线监测评估 评估模型 评估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系统模型的VSC-MTDC下垂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洪莎莎 武迪 +2 位作者 吕宏水 朱金大 俞拙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25-131,共7页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基于柔性直流技术及多站协调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适于VSC-MTDC的P-U_(dc)/U_(ac)-Q下垂策略及控制系统架构。其次,提出基于LCL高阶一次系统模型的电流内环、直流电压外环及下垂环控制器架构,并形成了优化...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基于柔性直流技术及多站协调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适于VSC-MTDC的P-U_(dc)/U_(ac)-Q下垂策略及控制系统架构。其次,提出基于LCL高阶一次系统模型的电流内环、直流电压外环及下垂环控制器架构,并形成了优化控制参数的设计方法。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10 kV 4端VSC-MTDC的仿真模型并进行控制参数优化,基于启动控制、稳态控制及临界阶跃响应3种暂态工况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实现各站直流母线电压的独立控制基础上的下垂式有功潮流控制,提升了VSC-MTDC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且多种暂态工况下响应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MTDC P-Udc下垂 高阶系统模型 优化控制参数 暂态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季节性储能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72
15
作者 姜海洋 杜尔顺 +3 位作者 朱桂萍 黄俊辉 钱敏慧 张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4-207,共14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并网比例持续提高,储能技术的发展受到广泛的关注。季节性储能作为新兴的储能方式,可以实现长时间以及广域空间范围内的大规模能量转移,是消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技术。文中介绍了季节性储能技术的典型类型与发展现状... 随着可再生能源并网比例持续提高,储能技术的发展受到广泛的关注。季节性储能作为新兴的储能方式,可以实现长时间以及广域空间范围内的大规模能量转移,是消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技术。文中介绍了季节性储能技术的典型类型与发展现状,总结了各种季节性储能的技术性能与关键特征,从季节性储能的建模、灵活运行分析、储能容量需求分析与效益评估、季节性储能优化规划、长-短期储能的协同运行与合理配置等方面综述了电力系统的季节性储能研究现状,从长时间尺度、多能源形式与跨空间范围3个层面分析了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季节性储能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挑战,展望了未来在季节性储能精细化建模、协调规划、运行控制、综合能源市场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季节性储能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综合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冰四分裂导线风洞试验与舞动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琼 王黎明 +2 位作者 卢明 陆佳政 梅红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08-1615,共8页
输电导线舞动是线路运行中常见的现象,其会导致输电线路发生电气和机械事故,为了降低导线舞动造成的危害,需要对空气动力学参数这一关键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利用风洞试验获得了新月形和D形两种典型覆冰导线的气动力参数;然后分析了风速... 输电导线舞动是线路运行中常见的现象,其会导致输电线路发生电气和机械事故,为了降低导线舞动造成的危害,需要对空气动力学参数这一关键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利用风洞试验获得了新月形和D形两种典型覆冰导线的气动力参数;然后分析了风速、覆冰厚度、导线型号、分裂间距和分裂数对导线气动力参数的影响;最后针对一条500 kV的分裂导线,利用风洞试验所获得的参数对其临界起舞风速和舞动情况进行计算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仿真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导线气动力系数随着风速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覆冰厚度的增加,新月形覆冰导线在20°攻角附近出现尖峰,D形导线的升力系数在100°~170°攻角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导线型号、分裂间距和分裂数均对空气动力学参数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中覆冰四分裂导线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舞动幅值预测及防舞技术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裂导线 风洞试验 典型覆冰 空气动力学参数 导线舞动 临界起舞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模糊信息粒化和改进小波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区间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鹏 唐权 +1 位作者 张文涛 黄民翔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167-172,共6页
针对现有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适应性不足、预测精度不高,WNN原始连接权值和阈值采取随机赋值并采用梯度学习算法进行修正,存在进化缓慢、易出现陷入局部极小或不收敛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斯FIG和改进WNN的短期负荷区间预测新方法。用收敛速... 针对现有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适应性不足、预测精度不高,WNN原始连接权值和阈值采取随机赋值并采用梯度学习算法进行修正,存在进化缓慢、易出现陷入局部极小或不收敛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斯FIG和改进WNN的短期负荷区间预测新方法。用收敛速度更快的函数取代常用的输出层神经元函数,并用粒子群算法寻优取代WNN连接权值和阈值随机赋值。把网络连接权值和阈值作为粒子群算法微粒的位置向量,不断调整微粒的速度和位置向量以寻求最优值。选择了合适的数据跨度作为一个粒化窗口,对原始负荷数据进行了高斯模糊粒化处理,得到了对应的高斯FIG后的序列值,并用改进后的WNN对模糊序列值进行了区间预测。与WNN及SVM方法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获得比单一负荷值更多的区间信息,而且预测精度更高,能够更好地指导电力系统相关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模糊 信息粒化 改进小波神经网络 短期负荷 区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西环网UPFC示范工程系统级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3
18
作者 祁万春 杨林 +1 位作者 宋鹏程 徐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6,共5页
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在电网正常运行状态以及发生N-1故障时,其控制目标值的设定原则是工程实际的难点之一。以南京西环网UPFC示范工程为例,提出了一种具有线路功率越限控制功能的UPFC系统级控制策略。... 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在电网正常运行状态以及发生N-1故障时,其控制目标值的设定原则是工程实际的难点之一。以南京西环网UPFC示范工程为例,提出了一种具有线路功率越限控制功能的UPFC系统级控制策略。所制定的系统级控制策略在电网正常运行状态下,优先保证潮流控制目标;在系统发生N-1故障或因工况改变导致线路过载时,优先保证线路不超过其功率限值。在PSS/E中基于南京西环网的典型数据,对所提出的系统级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UPFC系统级控制策略在系统正常运行以及系统发生N-1故障时,均能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能够保证在示范工程投运后,南京西环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 系统级控制策略 线路功率越限控制 南京西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市场背景的风-光-抽水蓄能联合优化运行 被引量:29
19
作者 马实一 李建成 +5 位作者 段聪 吴骏 徐彤 陈皓菲 潘文霞 严慧敏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3-49,共7页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市场的竞争力,基于风光互补特性构建了风光抽蓄联合运行系统,提出一种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策略,进而提出一种基于电力市场背景的风电-光伏-抽水蓄能联合运行优化方法。该方法以风光发电企业经济效益最...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市场的竞争力,基于风光互补特性构建了风光抽蓄联合运行系统,提出一种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策略,进而提出一种基于电力市场背景的风电-光伏-抽水蓄能联合运行优化方法。该方法以风光发电企业经济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考虑抽水蓄能电站机组技术约束和联合系统运行约束,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计算得到抽水蓄能电站和联合系统的运行方案。基于该优化方法自主开发了一款优化软件作为仿真平台,利用该平台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风光抽水蓄能联合运行优化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抽水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互动响应的电力系统不确定性综合安全评估 被引量:7
20
作者 韩海腾 高山 吴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3-41,共9页
随着当前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电网逐渐具有了灵活互动的特征。大量可再生能源以及主动负荷的接入给电网注入了更多的随机性和互动性,进而也给系统的安全评估带来了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不确定性安全评估方法,首先根据Hyper-... 随着当前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电网逐渐具有了灵活互动的特征。大量可再生能源以及主动负荷的接入给电网注入了更多的随机性和互动性,进而也给系统的安全评估带来了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不确定性安全评估方法,首先根据Hyper-box和Hyper-ellipse空间理论建立电力系统综合安全指标,然后在该指标下将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的概率潮流与系统安全评估相结合,针对系统不同的运行状态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对系统综合安全指标进行计算;最后,对计算的指标值进行统计和区间数排序得到系统的综合安全评估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计及安全指标的概率性分布,能够反映考虑了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主动负荷互动响应后的系统安全水平,为主动负荷进行良性互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安全评估 拉丁超立方采样 概率潮流 主动负荷 互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