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信息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机制 被引量:39
1
作者 姜红红 张涛 +3 位作者 赵新建 钱欣 赵天成 高莉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4-141,共8页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加强,电力信息网络及其承载的业务系统得到迅猛发展,网络业务流量的检测和预警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针对目前电力信息网络缺乏处理流量异常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信息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机制,...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加强,电力信息网络及其承载的业务系统得到迅猛发展,网络业务流量的检测和预警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针对目前电力信息网络缺乏处理流量异常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信息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机制,并通过对改进的局部异常因子(M-LOF)和支持向量域数据描述(SVDD)两种常用异常检测算法的对比分析,总结出适合电力信息网络的流量异常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网络 流量异常检测 局部异常因子 支持向量域数据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的有限元建模与绕组松动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弓杰伟 马宏忠 +3 位作者 姜宁 王春宁 李勇 周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84,共7页
为了研究预紧力大小与变压器绕组松动缺陷的关系,通过有限元分析了不同预紧力对变压器振动信号的影响。利用三维绘图软件Pro/Engineer绘制变压器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并分别与激振实验和短... 为了研究预紧力大小与变压器绕组松动缺陷的关系,通过有限元分析了不同预紧力对变压器振动信号的影响。利用三维绘图软件Pro/Engineer绘制变压器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并分别与激振实验和短路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了变压器固有频率随着预紧力降低而减小的结论。进一步研究发现,施加激励力后预紧力的变化对振动信号也有较大的影响,变化趋势由不同位置处的结构决定。将100 Hz基频振动信号作为分析对象,研究其随预紧力变化的规律,并分析绕组的松动程度。仿真和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及通过有限元模型对变压器绕组松动进行仿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松动 有限元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谐响应分析 短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电力业务规划的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时延性能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川 李炳林 +2 位作者 娄征 陈雷 黄红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42-147,共6页
引入集中控制理念的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为网络的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也同时在业务的端到端传输时延中引入了控制时延。详细阐述了SDN架构下,硬件资源和流表下发模式对控制时延的影响,在仿真环境和实际测试中,开展了两种流表下发... 引入集中控制理念的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为网络的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也同时在业务的端到端传输时延中引入了控制时延。详细阐述了SDN架构下,硬件资源和流表下发模式对控制时延的影响,在仿真环境和实际测试中,开展了两种流表下发模式下端到端时延对比和应用系统控制时延对比。从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出Reactive模式拥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与灵活性,但会引入高控制时延,Proactive模式的控制时延很低,但需要人工干预和预配置。基于对比结论,结合现网业务承载方式,建议电力通信网中涉及路由的承载方式可采用SDN技术进行优化,通过预配置业务路径,以Proactive模式保障实时性,同时支持Reactive模式,应对复杂网络的灵活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软件定义网络 时延 流表下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变压器绕组轴向固有频率振动分布特性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宝稳 马宏忠 +2 位作者 李凯 许洪华 陈冰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29-2337,共9页
为了分析在线运行状态下变压器绕组固有频率的分布特性和在线识别绕组轴向压紧状态,根据圆环电流空间磁场分布,建立了大型变压器漏磁场的解析模型,分析了绕组安培力分布情况;然后对绕组每层线饼作静力分析,考虑预紧力、自身重力和轴向... 为了分析在线运行状态下变压器绕组固有频率的分布特性和在线识别绕组轴向压紧状态,根据圆环电流空间磁场分布,建立了大型变压器漏磁场的解析模型,分析了绕组安培力分布情况;然后对绕组每层线饼作静力分析,考虑预紧力、自身重力和轴向安培力稳定分量对变压器绕组固有频率的影响,分析了负载状态下绕组固有频率的分布特征;最后给出轴向安培力交流分量作用下变压器绕组的轴向受迫振动反应和由振动产生的动生电动势的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轴向安培力稳定分量作用下变压器绕组固有频率分布特征为:绕组两端线饼的固有频率减小、绕组中部线饼的固有频率增大。在变压器绕组100 Hz的轴向振动与50 Hz的漏磁场作用下将产生阻碍磁通变化的150 Hz和50 Hz分量的动生电动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绕组松动 漏磁场 绕组固有频率 绕组轴向振动 动生电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大型变压器绕组松动的振动特征识别 被引量:25
5
作者 周宇 马宏忠 +2 位作者 李凯 许洪华 蒋本洲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9-175,共7页
为识别大型变压器的绕组松动缺陷特征,进行110 kV变压器短路实验并测取油箱顶面3个测点的振动信号。应用相空间重构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研究。基于相图可视性的目的,取嵌入维数为2。应用平均位移法确定最佳时间延迟,重构振动信号的相平... 为识别大型变压器的绕组松动缺陷特征,进行110 kV变压器短路实验并测取油箱顶面3个测点的振动信号。应用相空间重构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研究。基于相图可视性的目的,取嵌入维数为2。应用平均位移法确定最佳时间延迟,重构振动信号的相平面轨线。观察较大电流下(80%~110%额定电流)的轨线,可以发现特征:绕组松动状态下轨线近似为闭合的空心畸变椭圆,表明变压器振动是非线性周期振动;绕组压紧状态下轨线交叉混叠,并未沿主对角线打开。该特征在实验中的可重复性强。依据此特征,实现了绕组松动缺陷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松动 相空间重构 平均位移法 相平面轨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舒适度的家庭能源中心运行优化模型 被引量:52
6
作者 张华一 文福拴 +3 位作者 张璨 孟金岭 林国营 党三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2-39,共8页
随着多能源网络的融合与能源利用技术的进步,能源需求侧的能量管理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家庭耗能在能源需求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此背景下,首先建立了以微型冷热电联产作为能源转化装置的家庭能源中心(HEH)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不同... 随着多能源网络的融合与能源利用技术的进步,能源需求侧的能量管理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家庭耗能在能源需求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此背景下,首先建立了以微型冷热电联产作为能源转化装置的家庭能源中心(HEH)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不同类型家庭电负荷的特性,将其细分为温度控制型电负荷、刚性电负荷、柔性电负荷,并建立了多类型电负荷的数学模型。接着,进一步将能源中心热负荷细分为热水负荷、空气制热/制冷负荷和电气可转换负荷,并建立了多类型热负荷模型。之后,引入温度舒适度和用电舒适度概念并用于指导HEH的温度控制和柔性电负荷控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能源购买费用最小为目标,计及温度舒适度和用电舒适度的HEH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最后,以某家庭用户在冬季和夏季的典型日为例说明了所提出的方法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管理 家庭能源中心 微型冷热电联产装置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网静态安全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勇 苏大威 +3 位作者 霍雪松 张明 冯树海 刘俊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9-204,共6页
针对电网调控的特点和需求,将动态增容技术从设备分析层面提升到电网分析层面,提出了动态增容在电网调控系统中应用的总体实施方案和功能模块设计。首先分析了调控系统中动态增容的应用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增容系统的总体架构、... 针对电网调控的特点和需求,将动态增容技术从设备分析层面提升到电网分析层面,提出了动态增容在电网调控系统中应用的总体实施方案和功能模块设计。首先分析了调控系统中动态增容的应用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增容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模块、接口设计和硬件结构;然后对系统的数据接入与处理、线路和输电断面动态限值计算、增容过程安全评估、电网增容预测分析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南京地区的应用,基于电网实际运行数据对系统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容 调控系统 电网静态安全 输电断面动态功率限额 增容预测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公共连接单元的柔性互联多微网结构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23
8
作者 黄文焘 吴攀 +3 位作者 邰能灵 马洲俊 杨柳青 张尔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499-3513,共15页
多微网作为单一微电网的结构延伸与功能扩展,是消纳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方式之一。为解决交流互联多微网存在的扰动影响大、控制灵活性差等技术问题,提出多微网柔性互联统一接口--混合公共连接单元,该单元由交直流开关、电压源型... 多微网作为单一微电网的结构延伸与功能扩展,是消纳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方式之一。为解决交流互联多微网存在的扰动影响大、控制灵活性差等技术问题,提出多微网柔性互联统一接口--混合公共连接单元,该单元由交直流开关、电压源型换流器以及功率调节装置组成;设计混合公共连接单元的结构、连接模式与控制模式,构建多微网柔性互联结构方案,提出柔性互联多微网并网、孤岛与应急运行模式及其切换方法;建立多层协调控制架构,提出中心层、接口层与微网层控制方法。利用PSCAD/EMTDC搭建柔性互联多微网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柔性互联多微网及其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稳态与暂态运行性能,不同模式下运行效果均优于指标要求。基于混合公共连接单元的柔性互联多微网是组织与协调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运行的可行方式,适用于对稳定性与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多微网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网 柔性互联 混合公共连接单元 控制方法 直流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组涉网保护与限制配合的自动校核 被引量:11
9
作者 宋玮 刘桂林 +2 位作者 吴国旸 宋新立 刘燕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3-167,共5页
在研究涉网保护动作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实际电厂中涉网保护定值参数整定不合理以及保护与限制之间配合不合理的问题,探讨了实际应用中涉网保护与限制之间的配合原则,提出了大规模电网涉网保护与限制配合关系自动校核的方法。基于PSD-FDS... 在研究涉网保护动作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实际电厂中涉网保护定值参数整定不合理以及保护与限制之间配合不合理的问题,探讨了实际应用中涉网保护与限制之间的配合原则,提出了大规模电网涉网保护与限制配合关系自动校核的方法。基于PSD-FDS,采用分层模块化思想,开发了涉网保护与限制自动校核软件,该软件实现了大规模电网中涉网保护与限制之间配合关系的自动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发电机 涉网保护与限制 自动校核 软件开发 建模 分层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直流微电网的电动汽车充电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青山 吴盛军 +2 位作者 李群 袁晓冬 朱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110-119,共10页
针对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和电网峰谷负荷不协同问题,研究了直流微电网环境下光伏、储能和电动汽车充电的协同优化控制策略。首先给出了直流微电网的系统结构及其单元功能模型,建立直流微电网条件下的电动汽车优化充电模型,分析比... 针对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和电网峰谷负荷不协同问题,研究了直流微电网环境下光伏、储能和电动汽车充电的协同优化控制策略。首先给出了直流微电网的系统结构及其单元功能模型,建立直流微电网条件下的电动汽车优化充电模型,分析比较含多种约束条件的充电经济性。根据不同场景的功率需求,制定含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的微电网能量管理优化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实际直流微电网算例分析,验证了该优化控制策略在直流微电网环境中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协同增效,为解决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和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光伏 储能 直流微电网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和模糊自适应共振神经网络的变压器绕组状态识别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春梅 马宏忠 +2 位作者 张艳 李勇 许洪华 《广东电力》 2017年第7期89-95,共7页
变压器振动信号中包含了大量状态信息,但难以从中提取有效特征进行绕组松动状态识别。为此,提出了基于模糊自适应共振理论(fuzzy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Fuzzy-ART)的变压器绕组松动状态识别方法。首先,设置9种绕组松动状态并进行... 变压器振动信号中包含了大量状态信息,但难以从中提取有效特征进行绕组松动状态识别。为此,提出了基于模糊自适应共振理论(fuzzy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Fuzzy-ART)的变压器绕组松动状态识别方法。首先,设置9种绕组松动状态并进行短路实验,测取油箱表面振动信号;然后对振动信号进行4层小波包变换,提取有效测点状态特征频带的小波包能量构成特征向量;最后将特征向量作为Fuzzy-ART神经网络的输入,对不同绕组松动状态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包的Fuzzy-ART神经网络能对绕组松动状态进行快速、稳定分类,可用于变压器绕组松动状态的在线监测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松动 振动信号 小波包能量 Fuzzy-ART神经网络 状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AMI量测特性的配电网状态估计 被引量:11
12
作者 林佳颖 秦超 +2 位作者 栾文鹏 李烨 朱红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0,共8页
作为高级量测体系(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的核心设备,智能电表采集配电网末端用户处的分时段用电信息,为电力公司提供了全系统范围的量测值。针对状态估计的在线与离线应用场景和AMI数据的两种读取方式,分别提出了考虑... 作为高级量测体系(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的核心设备,智能电表采集配电网末端用户处的分时段用电信息,为电力公司提供了全系统范围的量测值。针对状态估计的在线与离线应用场景和AMI数据的两种读取方式,分别提出了考虑AMI量测特性的综合利用SCADA和AMI量测数据进行配电网状态估计的方法。该方法运用SCADA数据修正下游节点的AM I数据,以解决AM I数据的延迟和周期问题。以IEEE 13节点中低压混合配电网为例,对招读方式得到的AMI数据在离线状态估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考虑AMI的量测特性,提高状态估计的精度,缩短状态估计的周期,为电力公司的决策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量测体系 SCADA 量测特性 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融合的有源配电网故障仿真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翁嘉明 刘东 +2 位作者 王云 张明 嵇文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7-504,共8页
有源配电网具有信息物理系统的基本形态,为了更高效准确的反映有源配电网的运行特征,该文提出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有源配电网信息物理混合模型及其故障仿真框架,基于有源配电网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FA)及检同期合闸原理提出了... 有源配电网具有信息物理系统的基本形态,为了更高效准确的反映有源配电网的运行特征,该文提出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有源配电网信息物理混合模型及其故障仿真框架,基于有源配电网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FA)及检同期合闸原理提出了信息物理融合的有源配电网故障仿真模型与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 有源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故障仿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理论和KPCM聚类的变压器绕组松动状态监测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春梅 马宏忠 +2 位作者 付明星 许洪华 李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2,共8页
运行中的变压器会产生持续振动,通过振动的变化可以判断变压器内部运行状态。变压器振动信号中包含了大量状态信息,难以从中提取有效特征来监测绕组松动状态。为此,提出了基于混沌理论和核可能性聚类算法KPCM的变压器绕组松动状态监测... 运行中的变压器会产生持续振动,通过振动的变化可以判断变压器内部运行状态。变压器振动信号中包含了大量状态信息,难以从中提取有效特征来监测绕组松动状态。为此,提出了基于混沌理论和核可能性聚类算法KPCM的变压器绕组松动状态监测方法。首先,从振动信号的混沌动力学特性出发,通过选择最佳嵌入维数和时间延迟,对实测变压器振动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然后,针对重构信号的高维空间分布,使用KPCM聚类方法对分布模式进行识别,据此对绕组松动状态进行监测。现场实测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使用Wolf法计算得到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为正,证实了变压器振动信号的混沌特性,基于KPCM聚类分析得到的聚类中心位移矢量的变化能够有效识别出绕组松动的机械故障隐患。研究结果为从混沌动力学角度监测变压器绕组的松动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空间重构 混沌特性 KPCM 变压器绕组 振动信号 松动状态 聚类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系统故障时统一潮流控制器处理策略 被引量:9
15
作者 潘磊 李斌 +4 位作者 杨光 董云龙 黄如海 邱德锋 孔祥平 《电力工程技术》 2017年第6期132-137,共6页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作为功能全面的电力电子设备,需具备较高的故障穿越能力。在交流线路发生故障时,UPFC的串、并联换流器均会承受故障的冲击,且对于线路的瞬时性故障,需要UPFC在线路故障清除后继续运行。从UPFC的结构和故障特性着手...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作为功能全面的电力电子设备,需具备较高的故障穿越能力。在交流线路发生故障时,UPFC的串、并联换流器均会承受故障的冲击,且对于线路的瞬时性故障,需要UPFC在线路故障清除后继续运行。从UPFC的结构和故障特性着手进行分析,提出了UPFC在交流系统故障时的处理策略,使其具备系统故障时的故障穿越能力;UPFC并联侧通过控制策略的优化能在故障期间持续运行,串联侧通过控制保护策略与线路保护和重合闸逻辑的配合,能快速退出及重新启动。该策略经过了人工短路试验的验证,并在南京UPFC示范工程运行过程中通过了系统实际故障的考验,该策略的合理性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 交流系统故障 故障穿越 故障重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光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晓娟 徐梦 +2 位作者 赵亮 刘柏良 钱欣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4,共3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lman神经网络的光功率趋势预测方法。增加了输出层与承接层之间的反馈环节,引入了附加动量和变学习率算法,建立了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实验表明,BP和传统Elman神经网络相比,改进后的Elman神经网络具有良...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lman神经网络的光功率趋势预测方法。增加了输出层与承接层之间的反馈环节,引入了附加动量和变学习率算法,建立了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实验表明,BP和传统Elman神经网络相比,改进后的Elman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训练速率快,实现了对光纤线路状态趋势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功率预测 ELMAN神经网络 反馈环节 训练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输变电工程造价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昊 钱亦雯 王闰瑶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3-25,28,共4页
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易导致施工方报价不平衡,从而使建设管理单位发生超概算事件。在深入分析施工单位投标策略以及建设管理部门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构建不平衡报价最优模型,以此得出施工单位报价,然后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建立输变电... 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易导致施工方报价不平衡,从而使建设管理单位发生超概算事件。在深入分析施工单位投标策略以及建设管理部门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构建不平衡报价最优模型,以此得出施工单位报价,然后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建立输变电工程造价风险评估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得出输变电工程造价风险,并根据风险大小来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以规避风险或者减少超概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输变电工程 蒙特卡罗法 风险评估模型 超概算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内敷设高压电缆的工频磁场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磊 李晨 +3 位作者 陈庭记 李雪 张瑞永 吴述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74,共6页
分析地铁隧道内敷设的220 V高压电缆对地铁电力、通信与信号等设备的工频磁场影响。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地铁隧道内敷设的220 V高压电缆及隧道结构的二维仿真模型,分析电缆正常工作和发生故障运行时的磁场分布,以及对通信线路、直流... 分析地铁隧道内敷设的220 V高压电缆对地铁电力、通信与信号等设备的工频磁场影响。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地铁隧道内敷设的220 V高压电缆及隧道结构的二维仿真模型,分析电缆正常工作和发生故障运行时的磁场分布,以及对通信线路、直流牵引供电线路、钢轨等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波形及影响;然后,提出相应的工频磁场削弱方法,并进行二维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隧道电缆排列和屏蔽设计可有效地减少工频磁场对公共地铁隧道的干扰。为了验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对实际隧道内220 V电缆的磁场进行了测量,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高压电缆 工频磁场 电磁屏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针尖类局部放电引起的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凯 许洪华 +1 位作者 马宏忠 崔杨柳 《陕西电力》 2016年第9期80-84,共5页
为了分析GIS内部针尖类放电引起的振动特性,设计测量针尖局部放电振动信号的实验。分析针尖放电振动信号的频谱特性,对特征频段进行能量分析,研究特征频段能量随放电程度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GIS内部针尖放电引起振动的特征频段集中... 为了分析GIS内部针尖类放电引起的振动特性,设计测量针尖局部放电振动信号的实验。分析针尖放电振动信号的频谱特性,对特征频段进行能量分析,研究特征频段能量随放电程度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GIS内部针尖放电引起振动的特征频段集中在1600~6400 Hz,振动信号在特征频段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且随着局部放电的增强而增强。实验结果证明GIS绝缘故障的振动检测法研究是可行的,对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针尖 局部放电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P和RQA的变压器绕组压紧状态检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春梅 马宏忠 +3 位作者 吴明明 刘勇业 王春宁 许洪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4-149,共6页
为了掌握绕组压紧力状况,通过分析变压器表面振动变化情况,提出了基于交叉递归图(Cross Recurrence Plot,CRP)和递归定量分析(Recurrence Quantification Analysis,RQA)的绕组压紧状态检测方法。首先,从振动信号的递归特性出发,对多元... 为了掌握绕组压紧力状况,通过分析变压器表面振动变化情况,提出了基于交叉递归图(Cross Recurrence Plot,CRP)和递归定量分析(Recurrence Quantification Analysis,RQA)的绕组压紧状态检测方法。首先,从振动信号的递归特性出发,对多元和一元振动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然后,分别采用CRP和RQA对相轨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据此对绕组压紧状态进行检测。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CRP中对角线结构的变化能定性反映出绕组压紧状态的变化,多元与一元振动信号的RQA度量能够分别从整体和局部角度对绕组压紧状态进行定量检测。研究结果为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监测绕组松动故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绕组振动 压紧状态 交叉递归图 递归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