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等效惯量评估、需求及优化研究综述与展望
1
作者 刘勃 陈中 +2 位作者 周涛 李雅然 王毅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1268,共18页
“双碳”背景下常规电力系统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是必然趋势。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电力电子设备涉网极大地削弱了系统的惯量支撑能力,导致频率安全问题愈加严重。惯量在保障频率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文系... “双碳”背景下常规电力系统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是必然趋势。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电力电子设备涉网极大地削弱了系统的惯量支撑能力,导致频率安全问题愈加严重。惯量在保障频率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电力系统等效惯量评估、需求及优化3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并进一步提出探讨与展望。首先,在能量视角下诠释系统等效惯量的概念与组成。其次,为准确感知单体设备与系统整体的等效惯量支撑能力,根据电源同步方式及扰动类型对当前惯量评估方法进行分类阐述。然后,在惯量评估基础上,为切实提升系统频率运行的安全性,从基于频率偏差与频率变化率的系统惯量需求、基于机组组合与空间分布特征的惯量优化运行两方面对低惯量电力系统的研究路径及现状进行归纳。最后,依据现有研究成果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惯量相关待深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惯量 惯量评估 惯量需求 惯量优化 频率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指标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智 徐永海 +3 位作者 张世聪 费骏韬 郑仙 陶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87,共16页
随着新能源的接入以及直流负荷的可控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直流配电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大量的分布式电源、敏感设备与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对直流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介绍了直流配电网的典型接线结构、电压等级范... 随着新能源的接入以及直流负荷的可控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直流配电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大量的分布式电源、敏感设备与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对直流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介绍了直流配电网的典型接线结构、电压等级范围以及换流器的控制方式。依据已有的参考文献或标准,分析了直流配电网中的电能质量现象扰动机理,提出了更为规范化的直流电能质量指标体系,并将其划分为变化型和事件型。其中变化型包括电压偏差、快速电压变动、电压闪变、电压不平衡和纹波,事件型包括电压暂降、电压中断和过电压。对直流电能质量指标的测量方法和限值要求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对直流电能质量的指标体系、测量方法和限值要求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电能质量 指标 限值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集群AVC子站无功电压灵敏度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贤 朱丹丹 +4 位作者 徐晓春 王栋 戴欣 王玉荣 印心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4,共12页
当前,我国东部部分沿海地区已形成了规模化的新能源发电集群,海上风电场已从长距离放射形接入电网的形式,逐渐发展为登陆后近距离汇聚再接入主网的接线形式。沿用传统单风电场接入系统的无功电压灵敏度方式响应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 当前,我国东部部分沿海地区已形成了规模化的新能源发电集群,海上风电场已从长距离放射形接入电网的形式,逐渐发展为登陆后近距离汇聚再接入主网的接线形式。沿用传统单风电场接入系统的无功电压灵敏度方式响应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 AVC)主站电压指令的运行过程中,易引发局部电网电压异常波动。为此提出了一种风电集群AVC子站无功电压灵敏度协同控制策略。考虑各风电场的交互关系,推导了多种风电集群并网拓扑形式下AVC子站无功电压灵敏度计算方法,并提出了解耦的AVC子站无功电压灵敏度协同控制策略;进一步,具体分析了不同子站无功源出力分配方式下的场内网损。基于MATLAB/MATPOWER平台搭建了三种典型风电集群汇聚模型并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无功电压灵敏度算法,所提算法能够调节风电集群无功出力以平稳有效应对AVC主站电压指令,在电压偏差指令变化、拓扑结构变化和风电出力水平不同条件下均能够较好地实现各子站并网点电压偏差控制,维持电网电压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C系统 海上风电集群 SVG 无功电压控制 无功电压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灭火剂防控锂电池热失控效能研究
4
作者 何路 付江锋 +3 位作者 孙蓉 朱国庆 程庆迎 郭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160,共8页
针对气凝胶灭火剂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防控中的效能评价问题,选取三元铝壳单体锂电池和18650电池模组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灭火处置方式系统开展灭火剂效能对比试验,并与水的灭火效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气凝胶灭火剂对不同数量三元铝壳... 针对气凝胶灭火剂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防控中的效能评价问题,选取三元铝壳单体锂电池和18650电池模组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灭火处置方式系统开展灭火剂效能对比试验,并与水的灭火效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气凝胶灭火剂对不同数量三元铝壳单体锂电池和18650电池模组均表现出比水更优异的灭火性能和降温效果;对于4块三元铝壳单体锂电池,使用水灭火后电池温度回升至492℃;而气凝胶灭火剂的灭火速度为水的4.5倍,并能有效防止电池的复燃;对于8块三元铝壳单体锂电池以及2个18650电池模组,气凝胶灭火剂仍展现出良好的灭火效果,灭火时间短,降温效果显著,无复燃。采用大流量持续喷射气凝胶灭火剂灭火、大流量喷射灭火后小流量降温以及容器内喷射并淹没等不同的灭火策略,具有不同的灭火效果。气凝胶灭火剂不仅能快速扑灭初期电池火灾,而且其预热发泡机制和良好的泡沫稳定性,可有效降低电池温度和防止可燃气体与空气的进一步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灭火效能 热失控 气凝胶灭火剂 灭火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运行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明深 袁晓冬 +4 位作者 曾飞 吕舒康 韩华春 缪惠宇 潘益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6,共12页
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和调度运行是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关键因素,而规划和运行以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为决策依据。基于此,介绍了充电需求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预测方法,阐述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使用场景;总结了影响充电设施规划的... 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和调度运行是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关键因素,而规划和运行以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为决策依据。基于此,介绍了充电需求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预测方法,阐述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使用场景;总结了影响充电设施规划的因素,分别阐述充电设施选址和容量规划方法;分析了充电调度策略对电网、充电设施运营商、用户的影响,按照优化目标介绍调度运行的不同策略;结合国内外相关电动汽车充电示范应用,说明了调度策略的实际运行效果;围绕现有电动汽车充电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电动汽车充电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需求预测 设施规划 充电调度 充电示范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的三种直流耗能装置的仿真与对比研究
6
作者 张照辉 谢志远 +4 位作者 付慧 杨景刚 徐阳 郭俊 李洪涛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5,共8页
在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系统中,交流电网故障后产生的盈余功率会导致直流电缆出现过电压。为防止直流过电压的产生,一般在受端换流站侧配置直流耗能装置消耗盈余功率,以平衡系统送受端功率。本文介绍了开关阀段串联集中式耗能电阻、分... 在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系统中,交流电网故障后产生的盈余功率会导致直流电缆出现过电压。为防止直流过电压的产生,一般在受端换流站侧配置直流耗能装置消耗盈余功率,以平衡系统送受端功率。本文介绍了开关阀段串联集中式耗能电阻、分布式耗能电阻和子模块串联集中式耗能电阻三种直流耗能装置的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基于如东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实际参数,在PSCAD/EMTDC中搭建系统模型,对三种直流耗能方案进行仿真对比研究。分别实现上述三种直流耗能装置的工作过程,比较其工作特性与故障穿越效果,分析其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耗能电阻方案控制效果最好但投入成本最高;开关阀段串联集中式耗能电阻控制效果最差且投入成本最低;子模块串联集中式耗能电阻方案各项指标介于两者之间。本研究可为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系统中直流耗能装置的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 盈余功率 直流耗能装置 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式空心电抗器局部放电日盲紫外光学特性仿真研究
7
作者 缪金 吴曦 +4 位作者 吴俊锋 陈文 赵科 张梦瑶 任明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8,共9页
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局部放电检测对于保证无功平衡、提高电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光电探测技术的发展,光学传感器在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中的应用愈发广泛。为了研究干式空心电抗器局部放电日盲紫外光辐射的分布特征,基于TracePro光学... 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局部放电检测对于保证无功平衡、提高电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光电探测技术的发展,光学传感器在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中的应用愈发广泛。为了研究干式空心电抗器局部放电日盲紫外光辐射的分布特征,基于TracePro光学仿真软件,建立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仿真模型,探究电抗器发生局部放电时日盲紫外光子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放电光源位置、形状和尺寸因素对电抗器底部辐照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线在包封内部折反射过程中的能量衰减较为严重,电抗器底部光通量最大值仅为光源光通量的0.6%,辐照图近似呈扇环状分布;在电抗器底部辐照度分布的影响因素中,放电光源位置对辐照度分布的影响最大,不同气道放电光源的辐照度分布相关系数低于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空心电抗器 局部放电 光学仿真 辐照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缓冲层白斑缺陷引发放电的机理研究
8
作者 胡丽斌 陈杰 +5 位作者 赖庆波 李文杰 刘顺满 刘建军 柏仓 刘刚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缓冲层缺陷会为电缆线路的运行带来隐患,由其造成的电缆击穿事故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研究缓冲层白斑引发放电的缺陷机理,开展人工模拟缓冲层白斑缺陷实验,测量含有白斑缺陷的电缆缓冲层间电阻,研究白斑对缓冲层电气连接... 缓冲层缺陷会为电缆线路的运行带来隐患,由其造成的电缆击穿事故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研究缓冲层白斑引发放电的缺陷机理,开展人工模拟缓冲层白斑缺陷实验,测量含有白斑缺陷的电缆缓冲层间电阻,研究白斑对缓冲层电气连接的影响,建立考虑白斑缺陷的电缆等值电路模型,仿真计算缺陷情况下缓冲层的电位变化,并搭建了缓冲层放电模拟实验平台,对放电信号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电缆各个铝护套波谷处含有白斑缺陷后缓冲层间电阻可增大10倍以上,严重破坏了缓冲层的电气连接作用,导致缓冲层电位提升,缓冲层间电场强度增大进而引起放电损伤缓冲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 缓冲层缺陷 铝护套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EWT-LSTM的电力物资质量预测方法
9
作者 戴建卓 陈昱彤 +1 位作者 张思聪 陶加贵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5,共8页
在电力设备质量管理领域,建立一种智能化的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方法对于推进数字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无法做到智能化、自动化等问题,提出一种电力设备质量评估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一种基于VMD-... 在电力设备质量管理领域,建立一种智能化的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方法对于推进数字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无法做到智能化、自动化等问题,提出一种电力设备质量评估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一种基于VMD-EWT-LSTM的电力设备质量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变模态分解方法将复杂序列分成若干简单子序列,同时利用经验小波分解算法分解残差序列,对于得到的子序列,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对各种子序列建立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汇总得到最终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相较于其他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RMSE达到0.174,MAE达到0.143,MAPE达到13.360,对于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推进数字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风险防控 质量评估指标 变模态分解 经验小波分解 序列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闸管可控移相器继电保护策略研究
10
作者 李鹏 陈实 林金娇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共10页
基于晶闸管可控移相器的拓扑与等值电路,推导得出其正常运行时的电流等幅特性。基于等幅特性提出幅值差动保护判据,根据磁链平衡原理提出了串联变压器和并联变压器差动保护判据,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提出可控移相器绕组差动保护判据,并... 基于晶闸管可控移相器的拓扑与等值电路,推导得出其正常运行时的电流等幅特性。基于等幅特性提出幅值差动保护判据,根据磁链平衡原理提出了串联变压器和并联变压器差动保护判据,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提出可控移相器绕组差动保护判据,并构建了可控移相器主保护策略。分析了旁路开关偷合和晶闸管控制回路故障异常工况下的暂态特性,制定了针对异常工况保护策略,以及绕组过压过流后备保护配置方案,各保护范围相互重叠,构成了可控移相器继电保护策略。仿真模拟了不同位置故障,仿真结果表明,所配置的可控移相器继电保护策略均可有效反应可控移相器区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类型故障,从而验证了该保护策略的完备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移相器 电流等幅特性 差动保护 串联变压器 并联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传感器和深度学习的开关柜故障诊断研究
11
作者 王真 刘子全 +1 位作者 路永玲 李玉杰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5,共7页
为提高开关柜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RFID传感器和深度学习的开关柜故障诊断算法。首先,设计用于采集开关柜电流信号和温度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传感标签;其次,采集的信号通过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 为提高开关柜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RFID传感器和深度学习的开关柜故障诊断算法。首先,设计用于采集开关柜电流信号和温度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传感标签;其次,采集的信号通过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DBN)进行深层次特征提取,并将稀疏编码(sparse code,SC)融合到DBN网络中,提高其检测精度;最后,为提高检测速度,采用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对特征提取的信号进行分类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算法,本文提出的SDBN-ELM故障诊断模型检测精度更高,识别速度更快,其准确率可达9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柜 RFID 深度信念网络 极限学习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12
作者 邱刚 高超 +1 位作者 陈杰 张廼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2,108,共5页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风险评估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的精度低、评估因素人为影响大等问题,在多维信息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雷击跳闸风险评估的改进证据理论方法。通过...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风险评估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的精度低、评估因素人为影响大等问题,在多维信息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雷击跳闸风险评估的改进证据理论方法。通过熵权法赋予不同特征因子权重,通过灰色关联理论确定不同特征因子的分布函数,然后通过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并确定风险等级。通过试验对杆塔和线路雷击跳闸率进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计算的线路雷击跳闸率为百公里2.3309次/年,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为0.034,整个电网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风险的准确率为96.8%。为输电线路灾害预警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雷击跳闸 风险评估方法 熵权法 灰色关联理论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特征结构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宽频带振荡分析方法
13
作者 周佩朋 孙华东 +3 位作者 宋瑞华 刘涛 吕思琦 任必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57-2070,I0002,共15页
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宽频带振荡现象具有多场站共同参与、振荡源特性复杂等特点,以阻抗法为代表的单变量频域方法对复杂结构系统的适用性不足,而以时域分析的特征值法则受限于系统阶数且无法处理封装模型。该文从多变量频域理论出发,首先,... 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宽频带振荡现象具有多场站共同参与、振荡源特性复杂等特点,以阻抗法为代表的单变量频域方法对复杂结构系统的适用性不足,而以时域分析的特征值法则受限于系统阶数且无法处理封装模型。该文从多变量频域理论出发,首先,将电力网络进行频域等值,形成以各场站作为控制通道的等效多变量控制系统模型;其次,通过与时域状态矩阵的特征值相类比,提出频域回比矩阵特征函数表征多变量系统的不同控制模式,将其物理意义表述为具有共模和差模特征的电路谐振回路,采用主导特征函数判断稳定性;然后,依据回比矩阵的特征方向定义各场站对主导控制模式的贡献因子,以定量评估各场站对振荡影响的程度、性质并提出振荡源定位方法;此后,通过近似描述新能源场站导纳特性,将目标频段主导特征函数的值作为简化的振荡风险评估指标;最后,基于实际电网构建工程算例,针对弱接入系统下的次同步振荡现象开展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频域理论 特征函数 特征方向 模式 振荡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大功率IGBT短路失效机理及保护技术研究综述
14
作者 冯甘雨 李学宝 +3 位作者 陶琛 孙鹏 赵志斌 陈兵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044-5067,共24页
高压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的核心器件,若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短路故障,将严重威胁换流装备甚至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构建IGBT短路故障模拟方法,明晰短路失效机理,探究短路保护方法对提高IGBT... 高压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的核心器件,若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短路故障,将严重威胁换流装备甚至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构建IGBT短路故障模拟方法,明晰短路失效机理,探究短路保护方法对提高IGBT短路强健性和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系统地介绍了IGBT的常见典型短路故障及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应用工况条件下的短路故障类型,分析了相应的短路应力特征。归纳和总结了针对不同短路故障类型的短路故障模拟电路,并分别对其运行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从芯片级和封装级两个层面系统梳理了IGBT的短路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并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再次,介绍了多种短路故障检测和保护及技术及其应用特点,讨论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各检测技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最后,对IGBT短路可靠性的研究难点与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短路故障 失效机理 短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徐晴 周超 +3 位作者 赵双双 刘建 龚丹 赵永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70-75,共6页
针对短期电力负荷数据具有明显周期性的特点,将基于机器学习引入到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领域,提出一种基于岭回归估计的RBF神经网络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RBF 在非线性拟合方面的优势,结合岭回归对RBF神经网络输出... 针对短期电力负荷数据具有明显周期性的特点,将基于机器学习引入到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领域,提出一种基于岭回归估计的RBF神经网络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RBF 在非线性拟合方面的优势,结合岭回归对RBF神经网络输出层权值进行参数估计,有效消除输入多重共 线性问题,采用广义交叉验证法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评估,寻找最优岭参数,提高了电力负荷预测精度。 通过实际负荷预测案例,与传统BP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方法进行比对,验证了提出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较传统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为电力负荷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负荷预测 RBF神经网络 岭回归估计 广义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3
16
作者 赵静波 鞠平 +1 位作者 施佳君 秦川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4,共8页
负荷建模研究是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中的基础性问题,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十分显著的实用价值。在回顾已有负荷建模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负荷模型结构和模型参数的获取方法,整理了负荷模型应用现状,并总结了现有负荷建模方法... 负荷建模研究是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中的基础性问题,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十分显著的实用价值。在回顾已有负荷建模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负荷模型结构和模型参数的获取方法,整理了负荷模型应用现状,并总结了现有负荷建模方法的不足;然后分析了负荷建模的发展趋势,包括负荷特性重大变化对建模工作的新挑战、电网结构变化对建模工作的新需求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最后将未来负荷建模工作总结为解决模型结构的“定性正确”和模型参数的“定量准确”两步走问题,提出建立考虑主动负荷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综合采用多种在线建模方法,构建“分类分时”负荷模型数据库,建立负荷建模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建模 广义综合负荷模型 模型结构 模型参数 主动负荷 人工智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缆局放及温度的多维度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秦剑华 刘洋 +3 位作者 杨景刚 贾勇勇 肖小龙 唐志国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2-96,共5页
电力电缆在电力、建筑、通信等供电及辅助系统中应用愈来愈广,然而电力电缆在高电压、强电场、大电流以及复杂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绝缘老化、电树枝化、甚至击穿故障。此外由于铜损、介质损耗发热会导致电缆温度升高和恶化加剧,因此通... 电力电缆在电力、建筑、通信等供电及辅助系统中应用愈来愈广,然而电力电缆在高电压、强电场、大电流以及复杂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绝缘老化、电树枝化、甚至击穿故障。此外由于铜损、介质损耗发热会导致电缆温度升高和恶化加剧,因此通过监测电缆局放及温度来实现监测电缆绝缘性,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文章研发了具有高速采集功能的高频检测模块(100 MHz)。基于此模块,文中结合同步信号降噪技术,滤除现场各种类型的干扰信号;结合聚类多源分离技术,解决了多源叠加影响类型诊断的问题;结合小波滤波降噪技术,有效地滤除窄带型干扰信号。基于大量现场实践经验,构建了包含各种典型放电类型各个发展阶段的放电信息指纹库,实现了对局部放电缺陷类型的准确诊断和基于放电发展阶段的状态评估和预警。提出了低成本高频局放及温度检测的改进方法,实现了局放及温度的同时监测功能,并提高了电力电缆局放及温度多维度检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局部放电 温度 缺陷类型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力电缆增加段长关键技术研究展望及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谭笑 陈杰 +4 位作者 李陈莹 曹京荥 胡丽斌 朱孟周 张云霄 《电力工程技术》 2018年第3期91-96,共6页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大容量、长距离、大截面电力电缆线路在各大城市输电网络中的应用规模逐年增加。而目前传统电缆设计段长有限,单位长度内电缆接头数量相对较多,导致工程投资增加的同时,电力电缆线路运行故障概率也随之上升。文...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大容量、长距离、大截面电力电缆线路在各大城市输电网络中的应用规模逐年增加。而目前传统电缆设计段长有限,单位长度内电缆接头数量相对较多,导致工程投资增加的同时,电力电缆线路运行故障概率也随之上升。文中从大长段电力电缆设计、交接试验、运维等环节出发,针对大长段电缆感应电压计算、电压限制器要求、局放信号衰减等影响因素,对高压电力电缆增加段长关键技术进行可行性分析,同时以国内首次敷设220 kV 1450 m的电缆应用工程为例,为今后大长段电缆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增加段长 感应电压 局放信号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电力研究所运行特点与治理模式及对我国科技智库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昊明 陈洁 李刚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2年第5期142-149,共8页
[目的/意义]美国电力研究所是一家在国际上具有权威地位的典型科技智库,本文通过对美国电力研究所的治理模式进行研究和经验的总结,为我国科技智库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本文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美国电力研究所的人员及组织... [目的/意义]美国电力研究所是一家在国际上具有权威地位的典型科技智库,本文通过对美国电力研究所的治理模式进行研究和经验的总结,为我国科技智库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本文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美国电力研究所的人员及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其智库职能的发挥,分析并总结出其作为科技智库的三大典型特点,即治理主体多元化、咨询架构流畅化、管理制度精细化。[结果/结论]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美国电力研究所的经验启示,认为一家科技智库需要保持文化性、公益性、透明性和原创性,才可以在制定行业政策和标准等影响政府决策的行动中做到不偏不倚,不为某一方的利益所倾斜,把全社会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进行政策标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电力研究所 治理模式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电力复合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洋 刘建军 +2 位作者 郑永利 杨立恒 赵悦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096-11101,共6页
采用自制硅烷偶联剂CA-Si-1改性石墨烯,获得了有机硅改性石墨烯RGO-CA-Si-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采用RGO-CA-Si-1制备石墨烯电力复合脂,分析了RGO-CA-Si-1用量对电力复合脂滴点、锥入度、冷态接触电阻变化系数、... 采用自制硅烷偶联剂CA-Si-1改性石墨烯,获得了有机硅改性石墨烯RGO-CA-Si-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采用RGO-CA-Si-1制备石墨烯电力复合脂,分析了RGO-CA-Si-1用量对电力复合脂滴点、锥入度、冷态接触电阻变化系数、体积电阻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RGO-CA-Si-1、纳米铜粉、纳米银粉对涂膏前后冷态接触电阻变化系数降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复合脂 石墨烯 电气连接 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